一路無話,到得宮門處,趙皓轉身對雲輕鴻抱拳一禮。
雲輕鴻亦回了一禮,低聲道:“北郊糧倉存糧在八十萬擔以上,將軍必要帶足人手,馬上往北走纔好。”
趙皓微微一怔。
雲輕鴻笑了笑,從他身邊走過之時,低低的道:“那裡專供朝廷官員們的俸糧,離禁衛軍的糧倉也不遠,禁衛軍那處,現在由童貫負責。”
趙皓秒懂,手下意識的又準備抱拳,視線掃到宮門前站立的守衛,那手便又放下,只輕聲道了聲:“多謝。”
有聖旨,他可以強行將糧食搬空。
但是必須得快,人手得夠,否則,一旦旁邊的禁衛軍告知童貫,或者是被蔡相他們知道,那麼皇帝也未必守得住立場,說不定再下道旨意說,換個空糧倉去搬吧,那些糧食,他就拿不到了。
出了宮門,趙皓直接翻身上馬,便往鎮國公府疾馳。
鎮國公跟在後面喊了一聲,不見兒子停步,也趕緊上馬追了上去。
趙皓說了那麼多,他要是還不知道自己犯了多大的錯誤,他也就不是鎮國公了。
此時心裡亦是焦急若火。
快馬追上趙皓後,沉聲道:“你欲如何做?”
他們的勢力在邊城,京城裡的鎮國公府,滿打滿算的也不過五百護衛,就這麼些人,怎麼搶得動八十萬擔糧食?
趙皓淡淡的看了他一眼,道:“父親這段時日都在幹嘛?”
連軍糧這等大事都給忽略了!
鎮國公臉上一紅,喃喃的說不出話來。
“父親還是儘快帶着母親回去邊城吧,軍糧缺乏,父親又不在,邊軍會軍心不穩。”趙皓說完之後,不再看鎮國公,馬鞭一抽,加快了速度,一邊疾馳,一邊匆匆的對手下下令。
將要到鎮國公府之前,趙皓的馬頭一轉,在身後幾人的掩護下,從一條小巷跑走。
跟在後面的鎮國公愣了一下,已經被老劉等人簇擁着進了府門。
“老劉!”鎮國公勒住了馬,臉色一沉的對老劉喝道。
“國公爺,事關邊軍幾十萬兄弟,得罪了。”老劉帶了憨厚的笑容回了一句後,便對門口的侍衛叫道:“將軍軍令!關閉所有府門,今夜,無論何人,沒有將軍令牌,都不準出府!”
鎮國公臉色微變,想出聲呵斥,腦中不覺浮現出了趙皓那滿是失望和悲憤的眼神,那聲反對和怒喝便發不出來了。
今日的聖旨等於是最後的機會,但凡走漏一點消息,邊軍會完蛋,他們趙家更會完蛋。
而他現在,根本說不出府邸裡都是可靠之人的話。
手頹然放下,鎮國公對跟隨在自己身邊的侍衛長道:“聽他們的話,今兒,除了少將軍調動之人,其餘人等,只要想借口出府的,無論是誰,殺無赦!”
侍衛長應了一聲,長劍出鞘,帶人自去宣告命令。
老劉對鎮國公施了一禮,讓人快速去守住府門,然後往侍衛們集中的地方跑去。
一般的勳貴人家,帶刀侍衛的人數都是有數額的,超過這個額度,便會讓人懷疑是否想造反所以養私兵了。
國公府的侍衛額度爲三百五十人,不過鎮國公府和榮國公府因爲開國皇帝的特許,准許配五百侍衛。
當然,鎮國公在邊城的侍衛遠不止這個數,但是在京城的國公府,一般卻是隻留幾十人而已。
去年鎮國公和趙皓回京雖是爲了救駕,但是爲了避免皇帝猜疑,也不過是帶了恰巧五百人。
那五百人裡面,五十是留守的,五十是鎮國公的貼身侍衛,而另外四百人,則是趙皓的親衛。
後來趙皓南下,那些親衛也跟隨南下,便又從邊城調集了對應人數的親衛來補充。
所以,鎮國公府的侍衛營房裡,大半都是趙皓的嫡系親衛。
老劉帶的口信一到,那些人便整裝起來,所有的包袱和貼身物品全部帶好,就等時間出城。
老劉一邊吩咐事,一邊找人詢問了這段時間府邸裡發生的事。
問完之後,滿臉黑色的帶着幾十人往外頭走。
恰好鎮國公心裡不安,走到正院門口了,又轉身到侍衛營這邊來看看,與老劉遇個正着。
看着老劉和那些人的打扮,鎮國公沉聲問道:“這是作甚?”
老劉身上穿着的是江湖人士才穿的勁裝,那跟着的幾十人也脫下了軍服,換成了普通百姓甚至是苦力的裝扮。
老劉對着鎮國公抱拳施禮道:“將軍命令,屬下換好衣服後前去相見。”
幹什麼我也不知道。
當然,其實我就是知道但絕不告訴你!
鎮國公愣怔了一下,嘆了口氣,讓開了路。
等老劉幾人匆匆走後,才慢慢的往正院走去。
剛走到正院門口,就見一個丫鬟衝了出來,直接跪倒在地的道:“國公爺救命,國公爺救命!奴婢不過是想出去幫姨娘買些絲線,那門口的便要殺了我!”
鎮國公眉頭緊皺,看了正院一眼,冷聲道:“今兒誰都不準出府,回去好生伺候你家姨娘,關上房門,若是膽敢出這個院子,小心腦袋。”
丫鬟臉上顯了驚愕之意,擡頭一看鎮國公的臉色,又馬上垂頭道是,退了回去。
那邊老劉從後門出去後,帶着的人便四散開來,分別往不同的地方而去。
而老劉確定身後沒有人跟蹤後,纔打馬往南門而去。
南門之外,有一個京畿右大營的軍營。
京畿大營是除了禁衛軍待遇最好的軍隊,而且不比禁衛軍守衛京城皇宮,要巡邏練習,官還不好升,京畿大營平素壓根就沒有事。
左大營是由榮國公府一直帶領着,多少還好點。
那右大營簡直就是勳貴紈絝們可以佔着茅坑不拉屎的天堂。
每日只會鬥雞走狗,整月整月的不去軍營,便是去了,也是帶着手下禍害百姓。
上頭的將領都是一些這種貨色,下面的士兵也可想而知。
那些心有志向不想混吃等死的,反被當做刺頭丟到了最差的地方,做着最苦最累的活。
這個大營,便是京畿右大營最差的營地。
一共七千八百人。
趙皓早在半年前,便和這營地裡面的幾個小校尉說好,在樞密廳那下了調令,將這些人調往邊軍。
因爲本就是刺頭,右大營的人巴不得他們走,早早的便籤署了命令。
只是一直沒有開拔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