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鹿死死誰手(四十一)

秋風秋雨愁煞人,在一派略顯冷清的日子裡,澶州一案迅速的審訊完畢,主犯們陸續受刑。

宣徵北院使昝居潤,澶州錢糧款失蹤的背後主使,被斬首。

戶部尚書高防,參與了澶州錢糧款失蹤案,被斬首。

戶部侍郎、金部郎中、度支郎中被斬首。

鄭州司馬鄭有林,收受錢糧,延誤河堤修建,致使黃河水決堤入城,被斬首。

六人被斬,雖然人數並不多,可是大周朝多年來沒有斬殺這麼多的文官,大梁城的百姓也多年沒有見到如此熱鬧的場面,一時之間,刑場就如廟會般熱鬧,鮮血,讓生活安逸,有些無聊的百姓們感受到了別樣的刺激。

澶州刺史王德成、錄事參軍事肖青、大梁城南尉柳江清,三人以瀆職罪流放沙門島,但是,其家族都沒有受到牽連。

面對這樣的結果,曾經因爲各種原因爲鄭有林說情之人,全都選擇了閉嘴,古城洛陽的十位老人,多和鄭有林有些感情,他們聚在一起大罵侯大勇,不過,洛陽距離大梁有足夠遠的路程,這些罵聲沒有出洛陽,就已經無力地墜落路旁小道。

澶州一案,侯大勇和範質多次交鋒。案後,範質仍然是第一宰相,長鬚飄飄,滿是儒者的風度。侯大勇也亦然如昔,帶着幾名親衛,用有節奏的馬蹄聲,施施然地穿行了大梁的寬闊大街。兩人如沒事人一般,見面親熱如常。

從西北迴來的龍威軍都指揮郭炯,接受了陛下的封賞。昝府的院子成爲了郭炯的產業。

至於春季朝廷的錢糧,除了鄭有林供出來的小部分。大多數就沒有了下落,成爲了一個迷。

其他和此案有牽連的人,當看到劊子手大刀落下之時,也把所有的不安和忐忑悄悄地扔掉。

澶州案,就以一種莫名其妙的方式結束了。

此案對於大梁城,就如灰塵一般。沒有留下多少痕跡。大梁城仍然是如此的繁華。和前些日子相比,唯一的變化就是天氣變冷了。當刑場的濃濃血水被秋雨一點又一點的吹散,秋風也就越來越冷。

人們都知道,秋天到了,冬天也就要來了。

向訓府第,突然來了數名騎馬男子,數人利落地翻身下馬,一名帶刀男子走向了一位滿臉都是風塵氣息的門子,門子見這幾名男子氣概不凡,熊腰虎背,龍行虎步,一看就知是軍中之人。待幾名男子走近,門子忽然發現領頭之人十分面熟。

門子曾是軍中之人,是向訓的親隨,只是在顯德初年與西蜀作戰之時,大腿中了流箭,傷了筋骨,傷好後就變成了瘸子,這才被迫脫下軍裝,向訓憐其忠勇,就讓他在府中當門子。

等到來人走近,門子已經認出了來人,他對身邊的手下道:“快去通知阿郎,侯相到了。”說完急步上前。

侯大勇看了看行走雖然有些跛,但量頗有軍伍氣質的門子,道:“你曾經是軍人吧。”

門子臉上露出興奮之色,守大門的生活非常實惠,可是對於一名軍士來說很有些無聊,門子最驕傲的時光還是跟着向訓金戈鐵馬的那一段日子,侯相隨意的問話,正好撓到了門子的癢處,他臉上顯現出久違的光彩,腰背也挺得直直的,就如正在接受檢閱的軍士。

侯大勇久在軍旅之中,對這些受傷致殘軍士的心思摸得極透,也極爲理解他們,隨手往懷裡一摸,想給點小錢給這位門子,誰知觸手處,並無一枚通寶。跟在後面的封沙微微一笑,他迅速從懷中取過一串通寶,遞給了侯大勇。

“這點錢賞給你。”這位老軍士讓侯大勇想起了許許多多的黑雕軍老軍士,他微微一笑道:“攢夠了錢,娶親,買田,好好過日子。”

這是侯大勇對黑雕軍受傷軍士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侯大勇和向訓也算是老朋友了,當年處征伐西蜀,侯大勇以大軍先鋒官的名義做過向訓的下級,這幾年,侯大勇順風順水,已經成爲了大周朝的輔政大臣,地位已經高過柴榮故舊向訓,因此,向訓得知消息,一路急走,在院中迎到了侯大勇。

向訓病了三個多月,如今病體稍愈,臉上還頗爲暗淡,侯大勇帶來的消息他已經知道,他還是大怒道:“乘人之危,這純粹是乘人之危。”

“虎捷軍雖然沒有參加北伐,可是若沒有虎捷軍拱衛着大梁,北伐大軍如何能完全沒有後顧之憂,從這一點來說,虎捷軍居功至偉,絕對不象有些人所說的那樣不堪。”

向訓站起身來,深深的鞠了一躬,道:“侯相說了公道話,我如今大病已基本痊癒,這就到軍營去,看那些人如何說事。”

五代以來,文臣向來不及驕帥,向訓能文能武,做過宣徵南使,也曾經領兵打仗,他對於文、武之別有着切身的感受,這一次因病離開軍隊不到三個月,就有各種各樣的小道消息傳來。

向訓所部虎捷軍數次留守大梁,其軍營分佈於城內各個戰略要點,在皇宮南面和東面各有一營人馬,是除了皇宮親衛以外距離皇宮最近的武裝力量,侯大勇是絕不允許趙匡胤染指虎捷軍。

侯大勇對於面臨的形勢頗爲自信,經過澶州案之後,朝中形勢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重臣們或明或暗的偏向了侯大勇,更由於小陛下和符太后對於他是言聽計從,凡是和侯大勇分歧極大的提議很難獲得聖旨。

聽到向訓道謝,侯大勇面露微笑,道:“向帥曾經帶着在下征伐西蜀,想當年,破秦州、下鳳州,打得西蜀軍丟盔棄甲,每每想起此事,總是讓我無限神往。”

其實征伐西蜀,遠沒有後來和西北諸族的戰鬥那樣激烈,不過對於總是留守大梁的向訓來說,西蜀之戰是他打過的最艱難的戰役之一,果然,向訓聽到侯大勇提起了西蜀之役,也是面呈得色。

侯大勇親熱地道:“我們是一起在戰場上廝殺過,是過命的交情,如蒙不棄,有什麼事儘管吩咐。”

向訓心中雪亮一片,這是地道的拉攏,侯大勇帶兵多年,主持過西北大戰和北伐之戰,大周朝半數有名的武將都和他在一起打過仗,論到過命的交情,恐怕和黑雕軍的將領們纔是真正過命的交情。

向訓臉上帶着感激的笑容,連聲道:“侯相放心,只要我在虎捷軍,你指向哪裡,我就打向哪裡。”

拉攏,其實需要條件的,這就如一個巴掌拍不響的道理一樣,侯大勇需要向訓,同樣,向訓也離不開侯大勇的支持,沒有朝中閣老的暗中支持,向訓同樣將步履艱難。畢竟,如今的大周朝,沒有哪一部人馬能直接操縱着朝政,這下是當年將侍衛司和殿前司兩部禁軍一分爲六最明顯的結果。

向訓熱情地擺下宴席,席上有許多秦州、鳳州一帶的特色菜,侯大勇也暗自歎服向訓的人情練達。

微醺着出了門,未走多久,侯大勇突然覺得渾身有些不自在,就要到南城門的時候,街道上巡邏軍士和開封府的衙役們漸漸多了起來,侯大勇有些疑惑地又走了一段,就在昝府門前,開封府少尹楊徵之正站在了昝府門前,楊徵之不經意地回頭,見到了街道上的侯大勇,急忙三步並做兩步,趕到侯大勇的馬前。

楊徵之臉色凝重地道:“侯相,今天一早,城裡出現了數張貼子,我正派人四處搜查,已經捉了一些人到開封府。”

侯大勇見其鄭重,有些奇怪地道:“什麼貼子?”

接過楊徵之遞過來的貼子,侯大勇面色越來越冷,過了良久,他才把頭擡起來,道:“你收到了多少貼子,準確數字,在什麼地方?”

“九張,六張貼在平時官府發佈文告的地方,二張貼在天靜寺,一張貼在明月酒樓。”

“你在昝府門前做什麼?”

“下官想查查昝府,看看裡面是否藏着貼子,我們在裡面仔細搜查一遍,沒有發現異常。”

侯大勇此時已經恢復了正常神色,他道:“這個宅子已經不是昝府了,應是郭帥府第,雖然他還沒有搬進來,你們以後要搜查這個宅子,要經過郭帥同意,知道嗎。”

楊徵之只是一門心思搜索貼子,沒有注意到這個細節,他拱手道:“在下粗心了,我去向郭帥賠禮道歉。”

侯大勇揮揮手,道:“那倒不必,郭帥不是小肚雞腸之人,大梁城是帝都,裡面關係就是盤根錯節的大樹,要小心翼翼才行。”侯大勇頓了頓,慢慢道:“此事楊郎做的很好。”

“多謝侯相誇獎。”

“這九張貼子全部送到侯府去,我要親自處理此事。現在把所有的衙役全部撤走,只留下一些信得過的衙役,混在老百姓裡面暗中打聽此事。”

“快去吧。”

楊徵之匆匆離開之後,侯大勇回過頭,對着封沙道:“立刻派人去通知孟殊和杜剛,讓他們立刻在書房裡候着。”

兩位親衛立刻掉轉馬頭,分別去找孟殊和杜剛,封沙沒有見到貼子的內容,就在一旁暗自猜測發生了什麼事情,侯大勇突然道:“你請郭帥速來書房。”

第235章 決戰幽雲(二十六)第217章 決戰幽雲(八)第351章 蕩盡羣雄(二十九)第112章 清水河畔(九)第331章 蕩盡羣雄(八)第73章 回到大梁(五)第168章 爭奪河套(三十三)第275章 鹿死誰手(三十八)第328章 蕩盡羣雄(五)第223章 決戰幽雲(十四)第308章 南下之路(二十三)第189章 廟堂之高(十七)第245章 鹿死誰手(七)第98章 鏖戰西北(十一)第189章 廟堂之高(十七)第370章 蕩盡羣雄(四十八)第344章 蕩盡羣雄(二十二)第83章 風雲再起(六)第180章 廟堂之高(八)第6章 糧食問題第256章 鹿死誰手(十九)第276章 鹿死誰手(三十九)第275章 鹿死誰手(三十八)第96章 鏖戰西北(九)第358章 蕩盡羣雄(三十六)第22章 決戰鳳州(六)第15章 接管劉府第52章 回鶻大軍(六)第109章 清水河畔(六)第107章 清水河畔(四)第147章 爭奪河套(十二)第161章 爭奪河套(二十六)第324章 蕩盡羣雄(一)第267章 鹿死誰手(三十)第128章 經營同心(十四)第150章 爭奪河套(十五)第191章 廟堂之高(十九)第202章 廟堂之高(三十二)第138章 爭奪河套(三)第39章 節度三州(三)第347章 蕩盡羣雄(二十五)第47章 回鶻大軍(一)第148章 爭奪河套(十三)第287章 南下之路(二)第1章 救濟難民第46章 節度三州(六)第246章 鹿死誰手(九)第150章 爭奪河套(十五)第226章 決戰幽雲(十七)第344章 蕩盡羣雄(二十二)第112章 清水河畔(九)第138章 爭奪河套(三)第240章 鹿死誰手(二)第109章 清水河畔(六)第237章 決戰幽雲(二十八)第322章 南下之路(三十七)第279章 鹿死誰手(四十二)第22章 新婚之夜第275章 鹿死誰手(三十八)第147章 爭奪河套(十二)第357章 蕩盡羣雄(三十五)第336章 蕩盡羣雄(十三)第164章 爭奪河套(二十九)第三六十七章 蕩盡羣雄四十五第299章 南下之路(十四)第24章 決戰鳳州(八)第114章 清水河畔(十一)第222章 決戰幽雲(十三)第98章 鏖戰西北(十一)第317章 南下之路(三十二)第233章 決戰幽州(二十四)第163章 爭奪河套(二十八)第10章 攻破總壇第220章 決戰幽雲(十一)第353章 蕩盡羣雄(三十一)第365章 蕩盡郡雄(四十三)第242章 鹿死誰手(四)第55章 回鶻商隊(三)第231章 決戰幽雲(二十二)第167章 爭奪河套(三十二)第345章 蕩盡羣雄(二十三)第202章 廟堂之高(三十二)第172章 爭奪河套(三十七)第12章 潞州城外第372章 蕩盡羣雄(五十)第354章 蕩盡羣雄(三十二)第341章 蕩盡羣雄(十八)第236章 決戰幽雲(二十七)第30章 決戰鳳州(十)第57章 回鶻商隊(五)第86章 鳳雲再起(九)第348章 蕩盡羣雄(二十六)第291章 南下之路(六)第270章 鹿死誰手(三十三)第315章 南下之路(三十)第330章 蕩盡羣雄(七)第245章 鹿死誰手(七)第220章 決戰幽雲(十一)第89章 鏖戰西北(二)
第235章 決戰幽雲(二十六)第217章 決戰幽雲(八)第351章 蕩盡羣雄(二十九)第112章 清水河畔(九)第331章 蕩盡羣雄(八)第73章 回到大梁(五)第168章 爭奪河套(三十三)第275章 鹿死誰手(三十八)第328章 蕩盡羣雄(五)第223章 決戰幽雲(十四)第308章 南下之路(二十三)第189章 廟堂之高(十七)第245章 鹿死誰手(七)第98章 鏖戰西北(十一)第189章 廟堂之高(十七)第370章 蕩盡羣雄(四十八)第344章 蕩盡羣雄(二十二)第83章 風雲再起(六)第180章 廟堂之高(八)第6章 糧食問題第256章 鹿死誰手(十九)第276章 鹿死誰手(三十九)第275章 鹿死誰手(三十八)第96章 鏖戰西北(九)第358章 蕩盡羣雄(三十六)第22章 決戰鳳州(六)第15章 接管劉府第52章 回鶻大軍(六)第109章 清水河畔(六)第107章 清水河畔(四)第147章 爭奪河套(十二)第161章 爭奪河套(二十六)第324章 蕩盡羣雄(一)第267章 鹿死誰手(三十)第128章 經營同心(十四)第150章 爭奪河套(十五)第191章 廟堂之高(十九)第202章 廟堂之高(三十二)第138章 爭奪河套(三)第39章 節度三州(三)第347章 蕩盡羣雄(二十五)第47章 回鶻大軍(一)第148章 爭奪河套(十三)第287章 南下之路(二)第1章 救濟難民第46章 節度三州(六)第246章 鹿死誰手(九)第150章 爭奪河套(十五)第226章 決戰幽雲(十七)第344章 蕩盡羣雄(二十二)第112章 清水河畔(九)第138章 爭奪河套(三)第240章 鹿死誰手(二)第109章 清水河畔(六)第237章 決戰幽雲(二十八)第322章 南下之路(三十七)第279章 鹿死誰手(四十二)第22章 新婚之夜第275章 鹿死誰手(三十八)第147章 爭奪河套(十二)第357章 蕩盡羣雄(三十五)第336章 蕩盡羣雄(十三)第164章 爭奪河套(二十九)第三六十七章 蕩盡羣雄四十五第299章 南下之路(十四)第24章 決戰鳳州(八)第114章 清水河畔(十一)第222章 決戰幽雲(十三)第98章 鏖戰西北(十一)第317章 南下之路(三十二)第233章 決戰幽州(二十四)第163章 爭奪河套(二十八)第10章 攻破總壇第220章 決戰幽雲(十一)第353章 蕩盡羣雄(三十一)第365章 蕩盡郡雄(四十三)第242章 鹿死誰手(四)第55章 回鶻商隊(三)第231章 決戰幽雲(二十二)第167章 爭奪河套(三十二)第345章 蕩盡羣雄(二十三)第202章 廟堂之高(三十二)第172章 爭奪河套(三十七)第12章 潞州城外第372章 蕩盡羣雄(五十)第354章 蕩盡羣雄(三十二)第341章 蕩盡羣雄(十八)第236章 決戰幽雲(二十七)第30章 決戰鳳州(十)第57章 回鶻商隊(五)第86章 鳳雲再起(九)第348章 蕩盡羣雄(二十六)第291章 南下之路(六)第270章 鹿死誰手(三十三)第315章 南下之路(三十)第330章 蕩盡羣雄(七)第245章 鹿死誰手(七)第220章 決戰幽雲(十一)第89章 鏖戰西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