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回到大梁(五)

衛州城外的小旅店發生的血案,驚動了衛州衙門,可差人到現場看後,除了地上的一攤鮮血外,沒有任何線索:被殺的兩人是誰?殺人的人是誰?殺人的動機是什麼?這些問題,衛州衙門的差人完全摸不着頭腦。此案層層上報到刑部後,刑部派經驗豐富的老手來到衛州,因爲無法尋到被殺者的屍體,此案下一步的工作也就無法開展,遂成爲大周刑部歷史上一個不大不小的迷案。

此案受牽連就大的是衛州城外的小旅店,血案發生後,不僅掌櫃和小胖子店小二被衙門審了一遍又一遍,且小旅店被傳說爲不祥之地,旅店的生意一落千丈,掌櫃和小胖子只好關掉此處小店,另謀出路。

十數天後,衛州血案也就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話題,但是,此事卻被幾個似乎與以案無關的人記在了心裡,並弓出了另一些故事。

侯大勇在小廳和杜剛談話之後,杜剛就暫時放下飛鷹堂行動組的事情,全心全意爲小蓮子辦喪事,孟殊似乎也忙於經營富家商鋪的生意,沒有過多關注飛鷹堂,飛鷹堂行動組的鋒芒在不經意間閃爍之後,就如烏龜一樣,深深地把自己埋藏在不爲人知的地方。

這正是侯大勇需要的效果,“韜光養晦、苦練內功”是侯大勇送給孟殊的八字真言,孟殊表現出了與自己年齡不相稱的老練,把這八個字緊緊記在了心中,但是,他知道苦練內功的含義,富家商鋪生意越來越大,一張密密的蛛網,通過富家商鋪的分店,慢慢連通了大周境內的大縣、小縣。

侯大勇也很快把衛州血案放在了一邊。一方面的原因是此事對於飛鷹堂已成爲過去式,沒有必要長久關注,另一方面,有一個更重要的歷史事件如期而至一一符皇后再一次發病,此事並沒有因爲侯大勇從未來回到大周而發生變化。

“沒有事地,皇后一定能挺過這一關。”侯大勇言不由衷地安慰着符英。

這一段時間。符英心情也不是很好,剛剛送走情如姐妹的小蓮子,大姐的病情再一次加重了。她換了幾件衣服,仍覺得不滿意,最後選了一件淡紅色的長裙,對侯大勇道:“我還是穿得喜慶一點吧,大姐病在牀上,陛下脾氣大。身邊的太監和宮女大氣都不敢出,反而弄得大姐也跟着緊張,不如我們輕鬆一點,讓大姐跟着我們高興。”

侯大勇現在對於歷史的發展,也感到很是迷惑。因爲他從二十一世紀意外來到大周后,不少歷史事件隨之而改變,但是又有一些歷史事件按照原來地歷史軌道在運行。侯大勇實在不能準確判斷符皇后會不會早逝,儘管她屢屢犯病。

“宗林也要跟着進宮嗎?”侯大勇和符英成親以來,一直在外征戰,並未見過符皇后。

“當然,陛下可是宗林的義父,陛下和大姐都很痛愛宗林。”符英提到寶貝兒子,言語間露出些笑容。隨即想到大姐的病情,又嘆了一口氣。

中午時分,兩架馬車從大梁侯府開出,不緊不慢地來到皇宮,宮中早有人在外城迎候。侯大勇全家下車後,太監總管的親自領着侯大勇和符英,前往安陽宮。

侯大勇雖說和柴榮是連襟關係,可君臣關係對於皇室來說永遠是第一位的,沒有得到柴榮的充許,侯大勇是不能來後宮的,兼之侯大勇三年來一直在外征戰,所以,這次到安陽宮,是侯大勇第一次到後宮。一路上,遇到不少太監和宮女,他們不認識侯大勇,可符英和宗林卻是宮中常客,太監和宮女們畢恭畢敬地垂手立在一邊,讓侯大勇一家和總管太監通過。

宮女大多是青春少女,後宮除了陛下和太監外,極少有其他男子進入,不少宮女們雖然低眉順眼地立在一旁,卻禁不住用眼睛的餘光偷竊相貌堂堂地侯大勇。

侯大勇知道柴榮作爲一國之君,和許多君主相比,算得上極爲簡樸,可到安陽宮短短一段距離,仍然遇到不少宮女,宮女穿着青色、綠色的絲綢衣服,即年輕漂亮又溫柔靦腆,因爲符英在身邊,侯大勇雖說對宮女有些好奇,只是偷偷看兩眼,一路走下來,侯大勇也覺得眼花繚亂,感覺自已來到了女兒國,又似一隻飛舞在花叢中的蜜蜂。

安陽宮是柴榮專門用來招待近親的宮殿,有一片寬大的花園,七月是植物生長十分旺盛地季節,花園內花繁葉茂,整個安陽宮花園顯露出勃勃生機。

可能是想到五妹一家人要到安陽宮來,符皇后很早就醒了,喝了太醫王守愚開的一幅極苦的中藥,到了中午時分,才感覺身體稍稍輕鬆一些。符皇后來到安陽宮花園時,柴榮正安坐在安陽宮地大廳前,泡上了一羔以南方送過來的清茶,悠閒地看着宗——在記叢中玩耍。

柴榮看到皇后來到安陽宮,趕緊走過來,對宮女道:“快扶皇后到這邊來。”宮女趕緊扶皇后坐到特製的半趟椅上,一絲陽光透過繁盛的樹葉,射在符皇后雪白的臉上,符皇后臉頰十分削瘦,在陽光照射下隱隱約約能見到青紫色的小血管,柴榮心疼地看着妻子,道:“天氣真好,娘子的氣色也不錯。”宗林也看到符皇后,興高采烈地朝符皇后樸過來。

符皇后身體不好,柴榮一家三口難得有機會聚在一起玩耍,柴榮穿着一身士子們常穿地青衫,完全沒有朝堂上的威嚴,就如平常人家的男主人,站在符皇后身前,逗着宗訓玩耍。

侯大勇、符英和侯宗林進入安陽宮之時,正好看到其樂融融的一幕。侯大勇在現代社會看了不少清宮戲,清宮戲裡有個規距,就是皇帝不能抱自己了兒子,只能抱孫子,清宮戲給侯大勇留下了一個錯誤的印象,就是皇帝地親情是不能表露的,或者是極淡的。此時。侯大勇看到柴榮一家人盡享天倫之樂,即驚奇又親切,才知道清宮戲裡的規距僅僅是滿清的規距而已,而在這時,皇帝並沒有這麼多條條框框。

柴宗訓穿着淡紅色小衫,胖乎乎地小臉上流是汗水。他喜歡符英,張開小手,朝符英跑去,嘴裡還在喊:“宗林弟弟,下來玩。”

侯大勇不緊不慢走到柴榮面前,按君臣禮節,就要行大禮,柴榮含笑道:“這裡後宮。侯郎就不必拘辛山”侯大勇還是依足禮節,行過君臣大禮後,又向符皇后行禮。

符皇后久聞侯大勇的大名,從侯大勇一家出現在安陽宮門口之時,她就在打量着妹夫侯大勇。妹夫身材高大,臉色偏黑,五官端正。穿着一件暗紅色的長衫,隨和而又透着些威嚴,和妹妹站在一起,一個穩重大方,一個機靈俊俏,十分的協調。她見侯大勇要向自己行大禮,連忙道:“在後宮。都是自己家的親人,就不必行此大禮了。”

侯大勇還是依足禮節,行了大禮,符皇后努力想起來,可覺得渾身無力。撐了一下,也就作罷,受了侯大勇的大禮。

符英也要過來行禮,柴榮和符英已是極熟悉,柴榮笑道:“符娘子就免禮了。”符英也和侯大勇一樣,堅持着行了大禮。符英從宮女手中抱過侯宗林之後,宮女迅速退到了安陽宮門外。

柴榮座位地左下側,安置的兩張胡椅,是爲侯大勇和符英兩人所準備。

柴榮饒有興趣地看着兩個小孩子,宗林對柴榮挺熟悉,他向柴榮伸出手,“咿咿、呀呀”嘴裡叫着,柴榮抱過宗林,親了親小孩的小臉,柴宗訓看着柴榮親宗林,有些嫉妒,又跑過去,一隻手拉着柴榮的衣服,另一隻小手去推宗林。

侯大勇坐在左側,看着柴榮悠閒自得地和宗林玩耍,一時不知說什麼好,在高平之戰的時候,黑雕軍曾短暫地併入了殿前司禁軍,他作爲黑雕軍都指揮使跟在柴榮身邊有近三個月的時間,和柴榮也算較爲熟悉,至於符皇后,則是第一次見面,符皇后長得和符英極爲相像,只是符皇后久病未愈,削瘦而蒼白。

柴榮和兩個小孩子玩了一會,才扭頭對侯大勇道:“侯郎鎮守成、階、鳳、秦四州,接連擊敗吐蕃和回鶻,揚了我大周聲威,解決了西部邊患,爲朕南征解除了後顧之憂,着實不易。”

侯大勇坐在胡椅上,略略欠身,道:“這是臣應盡之責。”

符英見柴榮和侯大勇在談論西部邊境之事,向着侯宗林拍手道:“宗林,過來玩。”宗林抱緊了柴榮,不肯過來,符英把宗林抱過之時,宗林急得“哇、哇”哭了起來。

幾個太監、宮女和太醫王守愚遠遠地站在安陽宮門外,聽到小孩子的哭聲,都探頭探腦往裡邊看。柴榮吸取了晚唐太監專政的教訓,對太監和宮女管理得極爲嚴格,每當柴榮在宮中之時,太監和宮女們都戰戰兢覷,不敢稍越雷池。今天,柴榮來到安陽宮後,就把幾個隨侍地太監、宮女趕到院外,讓他們在宮外等着,不讓太監、宮女站在身後影響自己的興致。

符皇后靠着椅背,宗訓靠着皇后,津津有味地往嘴裡塞一塊小酥餅,看到宗林哭,覺得很有趣,睜着大眼睛看着宗林。符皇后對宗訓道:“弟弟哭了,你把餅子給弟弟拿去。”宗訓遲疑了一會,還是拿了一塊小酥餅,走過去往宗林嘴裡喂去,宗林哭得正帶勁,根本不理宗訓,一雙小胖手使勁揮動,把宗訓手中的小酥餅打掉在地上,宗訓也跟着大哭起來。

柴榮出身平民家庭,以養子身份繼承了皇位,他身上帶着濃濃的平日縻識,和世家子弟的——八不一樣,他毫不掩飾對妻子、孩子地喜愛,這一點,很對侯大勇的脾氣。

柴榮喝了一口清茶,道:“現在大周的疆域,和盛唐相比遠遠不如,不知何時,我大周地軍隊能夠重新踏上西域四鎮。”

“吐番內亂已有百車,——回鶻也四分五裂。實力大不如前,吐蕃和回鶻都不是大周的勁敵。”侯大勇和吐蕃軍隊和回鶻軍隊都較量過,兼之來自現代社會,對歷史大勢看得很清楚。

柴榮眼光變得銳利起來,道:“哪誰是大周的勁敵?”

侯大勇並沒有在柴榮的逼視下慌亂,沉穩地答道:“北面。大周地敵人在北面。”

北面契丹建立的大遼,從中唐起,屢犯邊境,唐滅後,契丹建立的大遼,成爲中原各朝地夢魘,柴榮也把大遼視爲大周的第一號強敵,侯大勇所說。並沒有多少新意,柴榮只是略一點頭,表示同意侯大勇的觀點。

侯大勇接着道:“北方地域遼闊,在西北面,党項人活動越來越頻繁。党項人在甘、涼一帶和回鶻人屢有交手,並佔據了上風,若讓他們佔據了甘、涼之地。必成大周地大敵。北面現在是契丹族最強,可在契丹之北,大草原的深處,還有不少遊牧民族,這些大大小小地民族隨水草而居,易於組織,兼之剽悍善戰。也是大周的強敵,特別是蒙兀室韋部落,現在雖說四分五裂,可一旦出現一個強有力的人物統一了大草原,定是比契丹族還要歷害的對手。在東北。是韓鞘各族,我南下之前,曾在韓鞠族的一個小部落生活過半年,這個民族現在雖說弱小,可是,居於白頭山的鞋鰓族聰明勇悍,也是一個不容小視地敵手。當然,党項、蒙兀室韋和鞋鞠這些部族現在還不夠強大,可是,假以時日,這幾個民族必是大周的勁敵。”

從樹葉從穿過的陽光,隨着風不斷移動,逐一把柴榮、侯大勇、符皇后、符英的臉頰照亮。

符英見柴榮和侯大勇滿臉嚴肅地談論問題,便抱着宗林,帶着宗訓,走到花園邊,讓他們倆在地上找螞蟻,哭哭啼啼的兩兄弟被輕易地轉移了注意力。

柴榮用手扶着下巴,聽得極爲認真,侯大勇停下來之後,柴榮道:“接着說。”

“當然,現在大周地主要敵人是契丹族,可恨石敬塘,割讓幽雲十六州給遼人,使中原大門洞開,契丹騎兵隨時可突襲中原,對我朝威脅極大,南方稍定之後,可擇機奪取幽雲十六州。”

侯大勇所說,實際上是侯大勇所知歷史中柴榮將要採取的戰略,後世的歷史學家對於應該先南征還有先北伐有不少爭論,趙匡胤黃袍加身後,改變了柴榮地戰略,首先進行系列南征之戰,但是,等到南方平定之後,遼國也恰恰渡過了危機,重新強大起來,趙氏兄弟最終沒有能夠收復幽雲十六州。

侯大勇說完柴榮半響沒有說話,良久,感嘆一聲:知我者,侯郎也。

符皇后半靠着椅子,看着兩人說話,這兩人有許多相同點,氣質上都是沉穩內斂,舉止間又英氣逼人,只是侯大勇久在戰場,面色微黑,言談舉止及眉目隱帶着征伐之氣,而自己的郎君雖是武將出身,稱帝兩年多來,不知不覺中,很有些睥睨天下的氣質。

“不知向六妹提親的趙匡義是如何一個人,比得上郎君和侯郎嗎?”符皇后帶着欣賞的眼光看着兩位優秀的男人,不經意間想起了六妹的婚事,正在比較之時,突然胸口悶得難受,彷彿有一隻大手死死扼住了咽喉,她爲了不影響柴榮和侯大勇地興致,強忍着難受,努力想使自己平靜下來。

宗林還小,玩了一會,就在符英的手臂上睡着了,而宗訓看了一會螞蟻,又高興地在院子裡跑來跑去,柴榮和侯大勇都沒有再談論時政,兩人都愛孩子,饒有興趣地看宗林在院子裡跑來跳去,沒有注意到呼吸越來越困難的符皇后,符皇后嘴皮發紫,一口氣沒有接上來,昏了過去。

柴榮無意間回頭看了符皇后一眼,見皇后低垂着頭,一動不動地靠在椅子上,他幾步趕過去,扶住皇后,皇后已沒有了呼吸,柴榮對着門外歷聲喊道:“王守愚過來。”

太醫王守愚知皇后病重,帶着各種藥物,忐忑不安地守在安陽宮外,聽到陛下一聲大喊,匆匆忙忙跑進安陽宮內。他看了皇后一眼,全身頓時出了一身冷汗,手也開始發抖,他拿出了早就備好的藥丸,遞給跟在身後進來的宮女,宮女餵了幾次,沒有把藥丸喂進皇后嘴裡。符英見宮女怕得歷害,接過藥丸,親自給姐姐喂藥,可她地手觸到大姐的鼻翼時,卻發現大姐早已沒有氣息了。

第13章 王樸來訪第323章 南下之路(三十八)第233章 決戰幽州(二十四)第144章 爭奪河套(九)第245章 鹿死誰手(八)第225章 決戰幽雲(十六)第144章 爭奪河套(九)第257章 鹿死誰手(二十)第282章 鹿死誰手(四十六)第239章 鹿死誰手(一)第184章 廟堂之高(十二)第370章 蕩盡羣雄(四十八)第352章 蕩盡羣雄(三十)第245章 鹿死誰手(七)第147章 爭奪河套(十二)第143章 爭奪河套(八)第3章 鋒芒初露第19章 決戰鳳州(三)第9章 商隊北行(二)第359章 蕩盡羣雄(三十七)第53章 回鶻商隊(一)第119章 經營同心(五)第68章 大戰過後(五)第324章 蕩盡羣雄(一)第331章 蕩盡羣雄(八)第13章 王樸來訪第204章 廟堂之高(三十四)第298章 南下之路(十三)第240章 鹿死誰手(二)第44章 獅熊爭霸(一)第3章 烽火熄滅第13章 大軍奇襲第14章 突現疫情第52章 回鶻大軍(六)第352章 蕩盡羣雄(三十)第215章 決戰幽雲(六)第297章 南下之路(十二)第320章 南下之路(三十五)第160章 爭奪河套(二十五)第19章 李暉到任第283章 鹿死誰手(四十七)第145章 爭奪河套(十)第361章 蕩盡羣雄(三十九)第63章 奇襲隴西(三)第306章 南下之路(二十一)第219章 決戰幽雲(十)第187章 廟堂之高(十五)第9章 商隊北行(二)第79章 風雲再起(二)第281章 鹿死誰手(四十五)第233章 決戰幽州(二十四)第309章 南下之路(二十四)第183章 廟堂之高(十一)第136章 爭奪河套(一)第11章 商隊北行(四)第263章 鹿死誰手(二十六)第69章 回到大梁(一)第245章 鹿死誰手(七)第6章 蛙跳行動(一)第335章 蕩盡羣雄(十二)第169章 爭奪河套(三十四)第147章 爭奪河套(十二)第三百五十六 蕩盡羣雄三十四第313章 南下之路(二十八)第368章 蕩盡郡雄(四十六)第100章 鏖戰西北(十三)第208章 廟堂之高(三十八)第11章 商隊南行第199章 廟堂之高(二十九)第193章 廟堂之高(二十一)第200章 廟堂之高(三十)第144章 爭奪河套(九)第60章 出使蘭州(三)第12章 招賢納士第67章 大戰過後(四)第89章 鏖戰西北(二)第322章 南下之路(三十七)第279章 鹿死誰手(四十二)第202章 廟堂之高(三十二)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254章 鹿死誰手(十七)第294章 南下之路(九)第302章 南下之路(十七)第54章 回鶻商隊(二)第359章 蕩盡羣雄(三十七)第345章 蕩盡羣雄(二十三)第363章 蕩盡羣雄(四十一)第368章 蕩盡郡雄(四十六)第17章 決戰鳳州(一)第88章 鏖戰西北(一)第287章 南下之路(二)第199章 廟堂之高(二十九)第105章 清水河畔(二)第353章 蕩盡羣雄(三十一)第65章 大戰過後(二)第13章 火燒糧倉第237章 決戰幽雲(二十八)第215章 決戰幽雲(六)第354章 蕩盡羣雄(三十二)
第13章 王樸來訪第323章 南下之路(三十八)第233章 決戰幽州(二十四)第144章 爭奪河套(九)第245章 鹿死誰手(八)第225章 決戰幽雲(十六)第144章 爭奪河套(九)第257章 鹿死誰手(二十)第282章 鹿死誰手(四十六)第239章 鹿死誰手(一)第184章 廟堂之高(十二)第370章 蕩盡羣雄(四十八)第352章 蕩盡羣雄(三十)第245章 鹿死誰手(七)第147章 爭奪河套(十二)第143章 爭奪河套(八)第3章 鋒芒初露第19章 決戰鳳州(三)第9章 商隊北行(二)第359章 蕩盡羣雄(三十七)第53章 回鶻商隊(一)第119章 經營同心(五)第68章 大戰過後(五)第324章 蕩盡羣雄(一)第331章 蕩盡羣雄(八)第13章 王樸來訪第204章 廟堂之高(三十四)第298章 南下之路(十三)第240章 鹿死誰手(二)第44章 獅熊爭霸(一)第3章 烽火熄滅第13章 大軍奇襲第14章 突現疫情第52章 回鶻大軍(六)第352章 蕩盡羣雄(三十)第215章 決戰幽雲(六)第297章 南下之路(十二)第320章 南下之路(三十五)第160章 爭奪河套(二十五)第19章 李暉到任第283章 鹿死誰手(四十七)第145章 爭奪河套(十)第361章 蕩盡羣雄(三十九)第63章 奇襲隴西(三)第306章 南下之路(二十一)第219章 決戰幽雲(十)第187章 廟堂之高(十五)第9章 商隊北行(二)第79章 風雲再起(二)第281章 鹿死誰手(四十五)第233章 決戰幽州(二十四)第309章 南下之路(二十四)第183章 廟堂之高(十一)第136章 爭奪河套(一)第11章 商隊北行(四)第263章 鹿死誰手(二十六)第69章 回到大梁(一)第245章 鹿死誰手(七)第6章 蛙跳行動(一)第335章 蕩盡羣雄(十二)第169章 爭奪河套(三十四)第147章 爭奪河套(十二)第三百五十六 蕩盡羣雄三十四第313章 南下之路(二十八)第368章 蕩盡郡雄(四十六)第100章 鏖戰西北(十三)第208章 廟堂之高(三十八)第11章 商隊南行第199章 廟堂之高(二十九)第193章 廟堂之高(二十一)第200章 廟堂之高(三十)第144章 爭奪河套(九)第60章 出使蘭州(三)第12章 招賢納士第67章 大戰過後(四)第89章 鏖戰西北(二)第322章 南下之路(三十七)第279章 鹿死誰手(四十二)第202章 廟堂之高(三十二)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254章 鹿死誰手(十七)第294章 南下之路(九)第302章 南下之路(十七)第54章 回鶻商隊(二)第359章 蕩盡羣雄(三十七)第345章 蕩盡羣雄(二十三)第363章 蕩盡羣雄(四十一)第368章 蕩盡郡雄(四十六)第17章 決戰鳳州(一)第88章 鏖戰西北(一)第287章 南下之路(二)第199章 廟堂之高(二十九)第105章 清水河畔(二)第353章 蕩盡羣雄(三十一)第65章 大戰過後(二)第13章 火燒糧倉第237章 決戰幽雲(二十八)第215章 決戰幽雲(六)第354章 蕩盡羣雄(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