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鏖戰西北(七)

天色暗了下來,微風拂過,一些不知名的樹枝在空中搖晃,帆w飄揚的鷹旗慢慢地融入到夜色中。轉過幾個大彎道,育州城徹底就離開了房當度的視線。

房當度和育州軍馬軍都指揮使德浩並肩走在隊伍的中間,房當度沒有和德浩們過交道,卻聽說過德浩的名號,德浩不到三十歲,曾是節度使李彝殷的親衛,作戰勇敢且極有頭腦,很快就脫穎而出,李彝殷知道其兄弟李彝秋打仗是一把好手,可是有時候膽子太大,做事顧頭不顧尾,他派德浩到育州城來,實質上是對李彝秋的輔助。德浩對亍出戰鹽州頗不以爲然,勸說無效後,還是依命出征。一路上,房當度不斷地和德浩套近乎,德浩對這名巧舌如簧的年輕人沒有什麼好感,態度冷淡。

經過了半夜的急行軍,八月六日深夜,全軍已逼近了鹽州城,在距城二三裡的一處樹林處停下,月色中,鹽州城一片寧靜。

德浩望着安靜的鹽州城,對房當度道:“到底在鹽州城裡有多少房當族的軍士,若打不開城門,我是不會讓我的軍士去強攻鹽州城的。”

房當度笑道:“將軍放心吧,早就安排好了,我們悄悄過去吧,再過一個時辰,城門準開。”

德浩有些疑問,道:“潛入城裡的軍士怎麼知道大軍一定能來,若大軍今天不到,他們在城門動手,那不就成了飛蛾撲火,自取滅亡。”

房當度笑了笑,沒有回答這個問題,道:“下山吧,我們在城裡的軍士馬上要動手了,我們約好要賭上一把。若大軍不來,搶了城門後逃出城去,鹽州軍未必追得上。這個時辰守門的軍士最爲懈怠,正是動手的好時機。”

育州到鹽州距離很近,德浩多次到鹽州來,對鹽州城很是熟悉。他聽了房當度的解釋,雖說有些牽強,卻也能自圓其說,挑不出多大的毛病,於是他叫過手下幾名校尉,道:“鹽州守將肖虎也是一員驍將,進城後,德陽率五百人馬直撲肖虎的府第。只要幹掉了肖虎,鹽州軍也就不戰自亂了。”然後井井有條地安排了進城以後的各條進攻線路,最後強調了一句:“德陽,你地任務就是殺掉肖虎,一定要記住。不要管其他的事情。”

攻城進行得相當順利,育州軍靜悄悄地來到南城門下,隱隱約約聽到城門處傳來慘叫聲。一會,南城門就被打開了。育州軍迅速地衝進城去。

由於受到突然襲擊,鹽州軍沒有能夠組織起有效的反擊,很快,鹽州城內有組織的抵抗就結束了,只剩下小羣軍士憑着個人的勇敢和育州軍打鬥,可是。個人的抵抗如一堆泥沙,迅速被洪水一樣涌進城地大軍衝散,鹽州軍士們滿城亂竄,不少機靈的軍士趁着育州軍沒有佔據另川一三個城門的時候,倉皇逃出城去。

宵州馬軍都指揮使德浩和房當度隨着大部隊衝進城去。按照戰前規劃,他們直衝鹽州衙門。他們衝到衙門之時,衙門的戰鬥已經結束了,夜晚衙門只有數名老吏在守衛,未經交戰就從後牆逃之夭夭,鹽州衙門就成爲德浩的臨時的指揮所。

進城不到兩柱香的時間,肖虎的首級就被送到了衙門,進城各軍都實現了預期目地,雖說城內的巷戰還在繼續,可是城牆、衙門、軍營等等重要目標全部被育州佔領,鹽州軍敗局已定。突然,令德浩驚訝的事情突然發生了,無數“胄州軍進城了”的喊聲在城中四處響起,德浩居住的宿州,以党項人居多,城裡也有爲數不少地中原人,德浩聽得懂中原話,雖然他站在衙門裡,可喊聲此起彼伏,透過砍殺聲、吶喊聲,隱隱約約地傳進衙門裡。德浩帶兵出征前,育州刺史李彝秋專門交待過他,不能暴露身份,暴露身份就會惹麻煩。部隊出發前,德浩給部隊下了嚴令,不準任何人暴露育州軍的身份,只管悶聲殺人搶劫發財就行了。

因爲育州軍全部是党項人,党項八族,差別很細微,党項各族人自己可以清楚地區分出來,可是,中原人對於党項房當族人和党項拓跋人的差異則很難區分,在城內如此混亂地情況下,只要自己不暴露身份,中原人絕對判斷不出是党項的哪一族人。因此,德浩很有些狐疑地看了房當度一眼,房當度也是滿臉的驚異。

德浩立刻對親衛下令道:“趕緊關上城門,不讓一人出去。”隨後匆匆忙忙帶着親衛來到城牆上。城裡城外一片混亂,站在城牆上,不僅可以聽到城內的“育州軍進城了”“育州軍殺人了”等等喊聲,城外也有類似的喊聲。德浩站在城牆上,越聽越覺得這些喊聲蹊蹺,育州軍爲了隱藏身份,不僅沒有帶軍旗,連帶着育州軍標誌的軍服也沒有穿,軍士們都穿着党項人傳統的服飾,爲何鹽州城四處都會出現內容爲“育州軍進城了”育州軍殺人了“地喊聲,爲何喊聲的內容不是正在和大周打仗的”房當軍進城了”或,党項軍進城了”而是非常明確的喊出“寄州軍進城了。”

德浩被這喊聲搞得十分不爽,他臉色發青對着親衛道:“命令各軍,把能看到的鹽州軍統統殺掉,加緊去搶東西,明天一早,搬師回育州。”他又補充了一句,“城裡有不少党項人家,這些人家不許去搶。”

本來,按照房當度和李彝秋達成地協議,育州軍要在城裡呆上一天再回育州,可是,育州軍已經暴露了,德浩心中實在是有些害怕,若大周軍因爲此事攻打夏州,此事若要有替罪羊,刺史李彝秋是節度使李彝殷的親兄弟,自然沒事,最多被訓斥一頓,替罪羊必是自己無疑,德浩不願意在鹽州多待,便下令提前回師胄州。

德浩上城牆之後。房當度也出了衙門,數名親衛帶着他,左倒右拐赫訓列一個大院子裡,院內幾個人快步迎了上來。房當度看着兒八,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房當從大哥。一別數年,今,仕鹽州見面,真是高興。”

被稱爲房當從的人是個中年人有一箇中原名字叫王從,他穿着團花的綢衣,穿着打份和中原商人無異,臉上有些疙瘩和紋路,顯得頗有些滄桑,從挽着的袖口可看到手臂的肌肉十分強健。王從打量了房當度一會。道:“我離開清水河畔之時,你才十五歲,現在已經是獨擋一面的人物了,上天對我們房當族不薄啊。”

王從當年也是房當族地風雲人物,他和房當明交好。因爲殺死了房當族前首領的兒子,被迫逃亡,改名爲王從。在中原各地遊蕩數年後,來到了距離清水河最近的城池鹽州,城內沒人知道他是党項人,數年之間,他已成爲鹽州有名的商人,家裡招有數十人的家丁和數十人的商隊護衛,這些家丁和護衛。全是在城中居住地党項人中招募的,党項人勇武忠誠,大戶人家招家丁,多喜歡招募貧困的党項人,因此。王從的行爲,實在是平常得很,沒有人有所懷疑,連這些党項人也不知道王從是党項人。

房當度沒有過多寒暄,打了一聲招呼後,開門見山地問道:“我帶了四十多名親衛。你在鹽州城裡有多少人手?”

王從收斂了笑容,肅然道:“接到房當明的傳信,我就開始準備了,我的家丁和商隊護衛有一百三十六人,加上陸續潛進來的軍士也有七十二人,你手中的四十親衛,總人手不到三百人。我今天把我地真實身份給手下家丁和商隊護衛講了,他們還可帶一兩百党項青壯年過來,明早就能組織約五百人的隊伍。”

房當度聽說有五百人,鬆了一口氣,道:“育州軍馬軍都指揮使德浩狡猾如狐狸,並不願意借兵給我們,他聽到城裡城外喊聲後,一定有所懷疑,如果不出意外,他明天就會退回育州。房當軍南下的五千人馬現在藏在距離鹽州十多裡遠的地方,他們不能馬上過來,要等到育州軍出城後才能進城。等到育州軍一出城,我們就派出報信軍士,…報信軍士要走十里,大軍進城又要走十里,也就是說,育州軍出城後,短時間內城裡沒有軍隊,這個時候,我們這五百人馬就要守住城門,做好警戒,以免藏在城裡的鹽州軍散兵遊勇鬧事。”

房當明大軍進攻大周朝,有兩個城池是志在必得,一個是靈州,另一個就是鹽州。靈州和鹽州兩個城池距離清水河很近,因而這兩個城市中居住着不少党項房當族人,房當明極具戰略頭腦,一直和這兩個城池中地房當人有密切聯繫,攻打靈州和鹽州,都要採用的裡內外和之計。

借兵奪取鹽州是房當明一石兩鳥之計,一是可以奪取鹽州,大周各節鎮增援靈州,鹽州是必經之地,奪取了鹽州,就能把大周各節鎮援軍堵住鹽州以南,鹽州以北的土地就能和党項原來地土地完全連成一片;二是把党項拓跋人也拉進這場戰事中來,即使定難節度使李彝殷不願和大周開戰,但是經此一役,大周絕對不會放心党項拓跋人,必會作出相應的防範,銀、夏、綏、育四州以南的延州軍、廊州軍絕對不敢輕易北上,這樣,就可以大大減輕攻打靈州的党項軍的壓力。

房當明心思細密,在借兵的同時,還派了五千党項軍去奪取鹽州,在房當度出發借兵之時,他們晝伏夜出,隱密地從靈州趕到了鹽州,藏在距離鹽州十里多一點的一座大山裡,若房當度借不到育州兵,就由他們來奪取鹽州,若借到兵,他們就在育州軍搬師回育州後,佔據育州城。

房當明知道定難節度使李彝殷精明過人,李彝殷絕對不會爲了房當族和大周朝撕破臉皮,但是,李彝殷地親弟弟李彝秋是個膽大妄爲、非常貪婪之人,而且育州距離鹽州極近,出兵一天可至,因此,房當明纔派出房當度,攜重金到育州借兵。房當明的判斷極爲準確。李彝秋確實見錢眼開,在重金的利誘下,借兵給房當度。攻下鹽州後,按照房當明的事先安排,房當族人在城中四處叫喊“穿州軍進城了”,實際上告訴鹽州軍民。是宵州軍在攻打鹽州城,這樣一來,定難節度使李彝殷就是“黃泥巴掉進褲子裡,是屎也是屎,不是屎也是屎”,就算有十張嘴,也解釋不清楚育州軍攻打鹽州之事。

當鹽州城被育州軍順利攻下之後,房當明的計策可以說全部實現了。房當度一臉輕鬆地回到衙門。引到衙門大門口,普遇到了從城牆下來,滿臉怒氣地德浩。

德浩抓住了房當度的衣領,道:“爲何城中四處都有育州人進城地喊聲?”房當度假作迷糊地問道:“我沒有聽見什麼喊聲。”德浩怒視着房當度,道:“城裡四處都在喊。你怎麼會沒有聽見,你剛纔到哪裡去了。”房當度無辜地道:“我的中原話極差,根本聽不明白城裡的喊聲是什麼意思。他們喊得是什麼?”德浩看着房當度英俊無比的臉孔,恨不得一拳砸過去,可想到房當度在房當族中的身份,忍着氣,鬆開了抓住房當度衣襟的手,恨恨地道:“明夭一早,我們搬師回育州。”房當度着急地道:“你們走了。我們幾十個人怎麼能夠守得住城,你們好歹多守兩天,讓我有時間從清水河調兵啊。”德浩白了房當度一眼,拂袖而去。

當鹽州城落入育州軍地時候,實際上已是八月七日了。可是,按照人們習慣的說法,也算是八月六日晚上發生的戰事。侯大勇自認爲平靜的一天,卻上演了一幕幕血腥而又有些戲劇性的故事,以至於以後每到八月六日,侯大勇都會想起那天早晨說過的話:今天真是平靜的一天。

西北戰事打完之後,侯大勇把八月六日這一天發生的事情講給了符英,符英牢牢記住了這一句話和八月六日發生地事情,宗林十五歲的時q——忙大八記這個故事講給了兒子侯宗林聽,最後,“八月六日”成刀mn家族的一個經典故事,每次講這個故事的時候,開頭一句總是:今天真是平靜的一天。

侯大勇渡過了自認爲還算平靜地八月六日,陽光明媚的八月七日就如約而至。重新接過慶州防務的涇州節度副使吉青陽,把一千六七十二名軍士分成三營,由涇州軍步軍指揮使劉北山、頒州軍步軍指揮使朱七尺和趙章開各帶一營,每天一營上城牆,一營在城內巡邏,一營在軍營裡休息,白霜華則留在軍營中管理營帳。

八月七日,由朱七尺帶隊在城裡巡邏,在上午,他就逮到四起軍士打架事件,還有三起私入民宅地事件,八起事件中五件與慶州軍軍士有關。打架的軍士好處理,只要不動刀子,每人五鞭子,就放人回營,但是,私入民宅就不怎麼好處理,因爲侯大勇關於此事專門發過告示,若按軍法處置,有一名調戲婦女的就應該殺頭,可是,軍士畢竟是慶州軍的人,若處理得不好,就會在兩軍中造成極大的矛盾,因此,吉青陽得到朱七尺的報告後,來到了涇州衙門,把這個燙手的山芋交給了侯大勇。

吉青陽來到涇州衙門之時,侯大勇正在書房裡對着牆上地地圖發呆,一天來,軍情營和飛鷹堂都有一些情報送到了侯大勇手中,雖然這些情報仍然滯後,但是,有情報總比沒有好,侯大勇還是從軍情營提供的情報中獲得了重要的收穫。

有兩份軍情營的情報引起了侯大勇的興趣,一份情報詳細地把党項房當族地總人口、在清水河的分佈情況一絲不芶地記錄了下來,雖說沒有分析,可是這份原始資料卻十分地珍貴;另一份情報是固原糧庫被燒燬的情報,此事吉青陽已經講過,可是,這份情報把糧食被燒前後的運輸量作了一個小小的對比,也算是極有價值的亮點。

看完這兩份情報,侯大勇就坐在書房的地圖前,盯着固原及清水河流域不轉眼,陳猛一看到侯大勇看地圖,很快就溜到院子裡去了,這幅地圖,陳猛閉着眼睛,都能夠準確地回想起來,這比想象錦茵要容易得多,錦茵雖說在名義上已經和陳猛聯繫在一起,陳猛以前也常看到她,可是陳猛每次準備甜蜜地回想錦茵的相貌之時,錦茵的相貌卻模糊得很,遠沒有這幅地圖清晰。而侯大勇看地圖的時間遠比陳猛多,陳猛溜出院子,心裡不禁在嘀咕:節度使看地圖的時間恐怕比看符娘子的時間多得多吧。

吉青陽進了書房,侯大勇才從地圖上挪開眼睛。吉青陽介紹的情況十分簡短,就象現代社會有些名星拍的情色片一樣,遮遮掩掩的讓人看不清楚,侯大勇忍不住問道:“慶州軍有一名軍士進屋調戲娘子?你說清楚一點,是說了幾句調戲的話,有沒有實質性的接觸,還是有其他情況?”

吉青陽年齡不大,長着很帥的大鬍鬚,和關公有些神似,他摸了摸鬍鬚,道:“今天在城中帶隊巡邏的是頒州軍步軍指揮使朱七尺,他走到一個小院子的時候,就聽見裡面有人在爭吵,進院後就看見一名喝了酒的軍士在院子和一名年輕女子扭打,那名年輕女子的衣袖被撕破了。”

聽到這個情況,侯大勇不由自主地摸了摸自己舌得很乾淨的下巴,這種乾淨而純粹的下巴在大周朝的高官中並不多見,吉青陽看着侯大勇摸下巴,暗自笑道:“這無須的下巴有什麼摸頭。”可是他表情看上去仍很嚴肅,大鬍鬚把他嘴角的淡淡笑意遮住了,使他看起來總是很威嚴。

侯大勇對院外的親衛喊了一聲,一名親衛迅速跑了過來,侯大勇命令道:“請樞密院承旨時英、永興軍節度使王彥超、慶州團練使韓倫到衙門來議事。”又對吉青陽道:“這事涉及慶州軍,我們還是謹慎一點好。”

永興軍五千人進入涇州城已第三天了,涇州軍軍營本和永興軍軍營相差不大,加上永興軍有幾名很能幹的幕僚,軍隊很快就安置完畢,並不需要節度使爲這些俗務操心。王彥超已把涇州城逛了一遍,涇州在和頒州就如孿生兄弟,大小結構都相差不大,而且城裡沒有幾個男子,街道土自然也就沒有什麼熱鬧可以看,所以,王彥超逛了一遍涇州城,看過城牆和幾個戰略要點後,就對涇州城失去了興趣,他就在軍營裡轉來轉去,督促軍士們好好操練,這可把軍士們累得夠嗆。侯大勇的親衛來到軍營的時候,王彥超正在訓斥射箭射得不好的幾名軍士,聽到節度使有事相請,便興高彩烈地到了涇州衙門。

侯大勇的親衛來到原來白重讚的府上之時,韓倫也是無所事事,剛剛和小妾一起鍛鍊了身體,整了幾盤下酒菜,看着滿臉桃紅的小妾有些倩懶地坐在身旁,很有幾分男人的自豪和自負。聽到侯大勇邀請,他極不情願地放下酒杯,三天來,他試探了侯大勇數次,知道侯大勇表面客氣,卻不是一個好惹之人,因此,聽到侯大勇相邀,儘管不願意,卻也不敢不去。

等到時英、王彥超、吉青陽和韓倫都落座之後,侯大勇道:“今天上午,州軍步軍指揮使朱七尺,逮到了一名調戲婦女的軍士,這是第一起調戲婦女的軍士,所以請大家來商議,下面,請吉節度副使講講事情的經過吧。”

城裡各軍,數慶州軍軍紀最差,因此,一說到這事,時英、王彥超兩位不知道內情的人都把臉轉向韓倫。韓倫也猜到可能是慶州軍軍士乾的好事,便陰沉着臉不說話,思考着對策。吉青陽把事情經過一講完,時英、王彥超都露出了果然是慶州軍的表情。此事可大可小,衆人都猜到侯大勇可能要殺一儆百,在各軍中樹立自己的威望。

侯大勇見衆人都等着自己說話,他看着韓倫道:“此事涉及到慶州軍,先聽聽團練使的意見。”

第361章 蕩盡羣雄(三十九)第278章 鹿死死誰手(四十一)第84章 風雲再起(七)第三百五十五 蕩盡羣雄三十三第27章 侯府家事(四)第38章 節度三州第353章 蕩盡羣雄(三十一)第98章 鏖戰西北(十一)第361章 蕩盡羣雄(三十九)第368章 蕩盡郡雄(四十六)第8章 詔令出征第341章 蕩盡羣雄(十八)第215章 決戰幽雲(六)第115章 經營同心(一)第179章 廟堂之高(六)第48章 回鶻大軍(二)第171章 爭奪河套(三十六)第5章 道士陳摶第369章 蕩盡羣雄(四十七)第375章 蕩盡羣雄(五十五)第13章 火燒糧倉第270章 鹿死誰手(三十三)第15章 接管劉府第287章 南下之路(二)第149章 爭奪河套(十四)第213章 決戰幽雲(四)第308章 南下之路(二十三)第56章 回鶻商隊(四)第76章 回到大梁(八)第4章 射殺住持第9章 商隊北行(二)第234章 決戰幽雲(二十五)第75章 回到大梁(七)第318章 南下之路(三十三)第221章 決戰幽雲(十二)第168章 爭奪河套(三十三)第119章 經營同心(五)第85章 風雲再起(八)第213章 決戰幽雲(四)第11章 商隊南行第257章 鹿死誰手(二十)第316章 南下之路(三十一)第112章 清水河畔(九)第339章 蕩盡羣雄(十六)第117章 經營同心(三)第10章 商隊北行(三)第21章 迎娶符英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144章 爭奪河套(九)第340章 蕩盡羣雄(十七)第178章 廟堂之高(五)第282章 鹿死誰手(四十六)第259章 鹿死誰手(二十二)第55章 回鶻商隊(三)第293章 南下之路(八)第5章 遇到商隊第300章 南下之路(十五)第35章 大梁城內(一)第322章 南下之路(三十七)第86章 鳳雲再起(九)第228章 決戰幽雲(十九)第287章 南下之路(二)第285章 鹿死誰手(四十九)第145章 爭奪河套(十)第211章 決戰幽雲(二)第74章 回到大梁(五)第288章 南下之路(三)第180章 廟堂之高(八)第166章 爭奪河套(三十一)第12章 拒捕出城第244章 鹿死誰手(六)第334章 蕩盡羣雄(十一)第180章 廟堂之高(八)第330章 蕩盡羣雄(七)第194章 廟堂之高(二十四)第293章 南下之路(八)第154章 爭奪河套(十九)第294章 南下之路(九)第14章 攻下滄州第28章 姐姐病了(一)第106章 清水河畔(三)第8章 確定名分第189章 廟堂之高(十七)第94章 鏖戰西北(七)第144章 爭奪河套(九)第170章 爭奪河套(三十五)第267章 鹿死誰手(三十)第50章 回鶻大軍(四)第327章 蕩盡羣雄(四)第145章 爭奪河套(十)第105章 清水河畔(二)第361章 蕩盡羣雄(三十九)第319章 南下之路(三十四)第282章 鹿死誰手(四十六)第327章 蕩盡羣雄(四)第314章 南下之路(二十九)第4章 黃牛軍寨第167章 爭奪河套(三十二)第83章 風雲再起(六)
第361章 蕩盡羣雄(三十九)第278章 鹿死死誰手(四十一)第84章 風雲再起(七)第三百五十五 蕩盡羣雄三十三第27章 侯府家事(四)第38章 節度三州第353章 蕩盡羣雄(三十一)第98章 鏖戰西北(十一)第361章 蕩盡羣雄(三十九)第368章 蕩盡郡雄(四十六)第8章 詔令出征第341章 蕩盡羣雄(十八)第215章 決戰幽雲(六)第115章 經營同心(一)第179章 廟堂之高(六)第48章 回鶻大軍(二)第171章 爭奪河套(三十六)第5章 道士陳摶第369章 蕩盡羣雄(四十七)第375章 蕩盡羣雄(五十五)第13章 火燒糧倉第270章 鹿死誰手(三十三)第15章 接管劉府第287章 南下之路(二)第149章 爭奪河套(十四)第213章 決戰幽雲(四)第308章 南下之路(二十三)第56章 回鶻商隊(四)第76章 回到大梁(八)第4章 射殺住持第9章 商隊北行(二)第234章 決戰幽雲(二十五)第75章 回到大梁(七)第318章 南下之路(三十三)第221章 決戰幽雲(十二)第168章 爭奪河套(三十三)第119章 經營同心(五)第85章 風雲再起(八)第213章 決戰幽雲(四)第11章 商隊南行第257章 鹿死誰手(二十)第316章 南下之路(三十一)第112章 清水河畔(九)第339章 蕩盡羣雄(十六)第117章 經營同心(三)第10章 商隊北行(三)第21章 迎娶符英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144章 爭奪河套(九)第340章 蕩盡羣雄(十七)第178章 廟堂之高(五)第282章 鹿死誰手(四十六)第259章 鹿死誰手(二十二)第55章 回鶻商隊(三)第293章 南下之路(八)第5章 遇到商隊第300章 南下之路(十五)第35章 大梁城內(一)第322章 南下之路(三十七)第86章 鳳雲再起(九)第228章 決戰幽雲(十九)第287章 南下之路(二)第285章 鹿死誰手(四十九)第145章 爭奪河套(十)第211章 決戰幽雲(二)第74章 回到大梁(五)第288章 南下之路(三)第180章 廟堂之高(八)第166章 爭奪河套(三十一)第12章 拒捕出城第244章 鹿死誰手(六)第334章 蕩盡羣雄(十一)第180章 廟堂之高(八)第330章 蕩盡羣雄(七)第194章 廟堂之高(二十四)第293章 南下之路(八)第154章 爭奪河套(十九)第294章 南下之路(九)第14章 攻下滄州第28章 姐姐病了(一)第106章 清水河畔(三)第8章 確定名分第189章 廟堂之高(十七)第94章 鏖戰西北(七)第144章 爭奪河套(九)第170章 爭奪河套(三十五)第267章 鹿死誰手(三十)第50章 回鶻大軍(四)第327章 蕩盡羣雄(四)第145章 爭奪河套(十)第105章 清水河畔(二)第361章 蕩盡羣雄(三十九)第319章 南下之路(三十四)第282章 鹿死誰手(四十六)第327章 蕩盡羣雄(四)第314章 南下之路(二十九)第4章 黃牛軍寨第167章 爭奪河套(三十二)第83章 風雲再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