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決戰幽雲(十七)

耶律洪山率領着一萬大軍趕到了山腳軍寨,沖天的火光已經把天空照得透亮,軍營狼藉一片,除了滿地的死屍以外,再無一個活物,一萬多匹戰馬竟然無影無蹤。

耶律洪山臉色鐵青一片,鬍子根根森立,這些戰馬是耶律洪山的心尖尖,他恨不得把扎不哥碎屍萬段,咬牙切齒半天,他才擠出一句話:“給我找扎不哥,他戰死則罷,若丟下軍營逃跑,一定要誅其九族。”扎不哥作戰素來勇猛,深身耶律洪山信任,因此耶律洪山才把守衛戰馬這一重任交給了他,如今扎不哥丟失了軍營,按契丹軍律必然難逃一死。

怒氣稍歇,耶律洪山就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古北口軍寨的守將甚爲狡猾,一時難以奪回古北口,而山下又隱藏着一支數量不小的周軍,隨時都有可能撲上來撕咬自己,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強攻古北口軍寨就有着極大的風險。

達柯已經多次領教了周軍的戰鬥力,望着滿地的屍體,他心中涌起了強烈的不安,見耶律洪山沉着臉不說話,便道:“將軍,這一支周軍死守古北口,就是爲了阻斷援軍,看來他們對幽州是志在必得。”

當夜月亮極圓,掛在半空中發清涼的光輝。

在月光和散亂的火光映照之下,亂糟糟的營地格外刺眼,到處是伏地的死屍,有契丹軍士,也有周軍軍士,一羣契丹軍士在圍追一匹受了驚的戰馬,戰馬發了瘋地在營地裡亂蹦亂跳,契丹軍士雖然人多,一時之間卻制它不住。

耶律洪山有些失神,他盯着黑沉沉的羣山,過了良久,對緊跟在身後的副將耶律洪倉道:“耶律洪倉,你從軍中選出幾個敏捷之士。朝西繞過這座古北口,把幽州的情況帶給陛下。”

耶律洪倉是耶律洪山的族弟,他向來敬重族兄耶律洪山,即使在耶律洪山最荒唐之時,也是忠心耿耿地跟在其身邊,接令後轉身就走。耶律洪山扭頭看了看達柯,道:“達柯,這古北口是幽州能否保住的關鍵。我們糧食也不多,只有拿下軍寨,纔有一條生路。”耶律洪山突然提高聲量,道:“不管情況多麼危險,形勢多麼不利,我們都要不惜一切代價拿下古北口,達柯,就不要有其他打算了。”

達柯見耶律洪山臉上神情有些決絕,心中一凜,道:“我願意跟隨在將軍左右。

話分兩口說。正當耶律洪山正在惱怒之時。佔了便宜的龍捷都指揮使袁彥卻快活異常,他率領着手下輕騎急退至五里開外,就停下了腳步。並不多退了,袁彥派出十幾名偵騎,分佈在古北口方向打探契丹軍的動向,其餘軍士就原地宿營。

契丹軍丟失了戰馬,成了行動緩慢了步軍,就算人數再多,也不足爲患。

雖然月明如水,可是軍士們也是極爲疲憊,紮營不久,袁彥軍營就沉浸在一片鼾聲之中。袁彥還是保持着老習慣,睡覺是不解衣甲更不脫鞋,側着身體,把一隻耳朵貼着地面,袁彥還是一個軍士之時,曾經當過偵騎,這一套睡覺地習慣,就是當年留下來的,當上節度使以後。也是隻能用這種姿勢才能睡得沉穩。

地面傳來一陣輕微顫抖,袁彥就如一隻精明的獵狗,睡着了也把耳朵豎起,他準確地捕捉到這一絲的異常,一躍而起,衝出簡易的營帳,大喊道:“快上馬,敵人衝營。”

值勤的軍士也同時發現了異樣,軍營裡四處響起了示警聲。

等到大多數軍士都跨上戰馬,還未整理好隊形,一支騎兵隊已經旋風一般衝入了軍營,袁彥所部是臨時休息,安營處沒有多少防護,除了哨兵之外,拒馬、壕溝、木柵欄統統沒有,這支騎兵沒有任何阻攔就衝起了營帳。

此時,天邊已有亮色,月亮卻悄悄地退入雲層,正是黎明之前的黑暗時分。

兩軍剎那間撞在了一起,猛然響起一片喊殺和咒罵之聲。

很快,兩支軍隊裡都有腦筋轉得快的人,他們在人羣中大喊:“住手,是自己人。”有地大罵:“奶奶的,怎麼回事。”“兀那漢子,叫你停手。”

等到雙方都停了下來,已有數十人在短暫的交手中受傷或陣亡。8816口2

摔下馬來的多是袁彥的部下,吃了這個虧,袁彥不禁怒火中燒,臉上青筋暴露,提着長槍,在來將面前指指點點:“你是誰,怎麼不長眼睛,連自己人也認不出來,按大周軍律,襲擊友軍當斬,你知罪嗎?”

來將並不驚慌,拱手道:“參見袁將軍,末將是光紫駝,控鶴右廂副都指揮使。”他滿臉帶笑,臉上表情恭敬,卻並不下馬。

袁彥曾經見過光紫駝一面,聽他報名字,也就認出了他,此時見光紫駝對自己的威脅渾不在意,暗自欣賞光紫駝的膽識,嘴上卻道:“我是龍捷都指揮使袁彥,光紫駝,你闖下如此大禍,下馬受縛吧。”

光紫駝並不畏懼,“哈、哈”笑了一聲,他指着袁彥部騎兵的馬鞍道:“此事怪不得末將,將軍你看了這些馬鞍,都是契丹人的東西,和我們的明顯不同。”

馬是契丹人草原遊牧生活須臾不可離開地騎乘工具,所以,契丹人特別注重馬具馬飾地裝備,在袁彥部繳獲的戰馬上有鞍絡、繮、帶、蹬、飾件等各種馬件,裝備齊全,工藝精湛,和大周朝的形制明顯不同,而且馬具製作極爲複雜,費用不菲,絕非短期能完成,光紫駝派出地斥候,遠遠的認出了契丹馬具,這才斷定這一支身穿周軍軍服的騎兵是遼軍。

“原來如此,這確實怪不得你們。”袁彥也給自己找了一個臺階。

光紫駝是西北邊將,在禁軍中沒有絲毫名氣,新禁軍成立以後,袁彥這才知道光紫駝的名號,他下下打量了光紫駝一會,道:“光將軍,你也真是勇猛,我有三位軍士喪命你手。

光紫駝心中稍有些過意不去。道:“月色雖明,卻難辯知我,戰死的軍士,就由我們好好收斂。”

袁彥沒有繼續追究此事,話鋒一轉,鄭重地道:“古北口有上萬契丹軍,正在猛攻古北口軍寨,光將軍既然來到此地。就同我合兵一處,一起斷掉契丹軍的後路。”

論官職,袁彥是龍捷都指揮使,論資歷,袁彥是老資格的節度使,在袁彥面前,光紫駝只能算是晚輩,只是此時光紫駝雖是控鶴右廂副都指揮使,是一軍之主將,袁彥並沒有權利指揮控鶴禁軍。因此。袁彥說話間就帶着商量的口氣。

光紫駝點頭道:“侯相率領七萬大軍已經渡過拒馬河,把幽州城圍得水泄不通,侯相極爲看重古北口。害怕龍捷軍兵力不足,特地命令我帶領四千騎兵夾擊契丹軍,確保古北口萬無一失。”

袁彥率軍渡河之時,禁軍主力尚在岸邊集結,他並不知道當前形勢,聞聽此言心道:“動作好快啊,已把幽州圍上了。”袁彥笑着道:“有了光將軍這四千人馬,古北口的契丹軍插翅難飛了。”881‘口2

兩軍合兵一處,就有七千騎兵,加上據守古北口的王騰驤部。聚集在古北口地總兵力也有九千人,而此時契丹軍耶律洪山部和達柯部也有一萬三千多人,雙方實力接近,也算得上旗鼓相當。

兩人聊了一些契丹軍地情況,光紫駝面露興奮之色,道:“袁將軍,契丹軍軍營防守極爲疏漏,人又疲倦,且失了馬匹。我這四千人馬是生力軍,再去衝營,契丹人未必抵抗得住……”

袁彥心中讚道:光紫駝倒真是一員悍將,居然敢以四千人馬就去衝殺契丹大營。

思索了一會,袁彥道:“龍捷軍剛剛和契丹軍撕殺了一陣,軍士疲憊,不宜在戰,不過有我在此固守,光將軍無憂矣。”

新禁軍六名主帥,都是大周朝威震一方的人物,在朝中關係盤根錯結,他知道光紫駝、王騰驤和何五郎都是侯大勇從西北邊鎮調入禁軍的,換句話說,這三人均爲侯大勇親信。禁軍本是百戰之師,麾下勇將濟濟,新近調入的邊將要想在禁軍中出頭,是極不容易的,可是這三人卻很快在部隊裡佔穩了腳跟,這固然和侯大勇有關係,但是能讓禁軍軍士心服,這三人帶兵的本事也着實不差。

北伐開始之後,這三人的表現更是讓袁彥高看一眼:

何五郎率一支千人偏師,就在易州城外消滅了五百契丹騎兵,讓數千易州軍困守孤城,最終逼得易州守將向周軍投降。

王騰驤率領一千五百人,成功奪取了古北口軍寨,把一萬多契丹軍堵在了山口之下,袁彥並不知道王騰驤是如何奪取軍寨的,可是遠遠地看了山勢,不用想也就知道古北口軍寨地險惡。

而眼前的這一名將軍光紫駝,雖說還沒有值得說一說的戰例,可是從襲擾契丹軍營的建議來說,至少他是一員好戰的將領,好戰,可是一員將領極爲難得的品質。

光紫駝知道有袁彥軍在後,既使襲營不成功,也有一條退路,道聲謝,就率領着騎軍慢慢地向北而去。

袁彥騎在戰馬上一動不動,就如一座雕塑一樣,等到光紫駝騎兵隊完全隱沒在夜色中,這才自言自語道:“難怪黑雕軍威名日盛,果然名不虛傳,侯大勇竊居高位,也真有些本事。”

就在古北口激戰正酣之時,幽州城仍然寂靜無事。

周軍圍城已有兩天,但是大周軍一直沒有發起進攻,契丹軍也是緊閉城門,雙方還沒有正式交手,只是十餘萬大軍集聚幽州,軍旗獵獵,戰馬嘶鳴,大戰的氣氛已經極濃,正所謂:山雨欲來風滿樓,黑雲壓城城欲摧。

七萬多大周禁軍集結在西門、南門和北門之下,東門只有一支二千餘人的遊騎。

而在城牆之上,藉着清洌的月光,可以清楚地看到城頭上密集的人影。

子夜時分,周軍地中軍帳裡,仍是燈火通明,

侯大勇高居在帥座上,座中諸將爲:鐵騎軍趙匡胤、吉青陽、慕容延劊;控鶴軍韓通、石守信、張藏英;羽林軍韓令坤、曹翰、高懷德;汴河水師李繼勳,時英。

各將神色各異,顯是經過了激烈地爭論。

侯大勇看到火侯差不多。就從容地站起來,揮了揮手,不容置疑地道:“今日之議已是定論,諸將不必再說,各位將軍回營之後依計行事,若有違令者,別忘了軍法森嚴。”

衆將依次行禮之後,面色嚴肅地魚貫而出。

最後只剩下控鶴都指揮使韓通。侯大勇和韓通低語一陣,韓通面帶喜色,興沖沖地離開了大帳。

帥帳左側,是一幅大型的幽州地形圖,這一幅地圖自然出自侯大勇所帶親衛之手,侯大勇身邊這一百名從黑雕軍中精選出來的親衛,不僅武藝高強,精於騎射,幾乎都是獅營偵騎出身,繪製地圖正是他們的拿手好戲。數年來。凡是黑雕軍征戰過的地方,都留下了準確詳盡地地圖。

衆將散盡以後,侯大勇對着地圖苦思冥想。在侯大勇看圖的時候。不充許任何人打擾。這個規矩早已是有衆人皆知,參軍封沙侍立帳中,侯大勇不問。他也是一言不發。

帳中有十盞大油燈,照得帳內明亮如白晝。

侯大勇閉上眼睛,在心中默想着幽州地形,直到幽州地形完全地印在頭腦中,並在頭腦中形成能夠旋轉的三維立體。他才滿意地睜開眼睛,轉過身,問封沙:“還沒有找到袁將軍?”

“我共派出了三批共二十名偵騎,前往古北口打探消息,第一批偵騎已經回來了,由於契丹軍全力圍攻古北口。看到古北口已被我軍佔據了,只是不知道古北口之上是王騰驤將軍還是袁彥將軍,第二批、第三批偵騎還沒有回來。我估計天明之際就會回來。”

封沙長期跟隨在侯大勇身邊,耳濡目染之下,見識也是不凡,他深知古北口的重要性,因此不停地向古北口派出偵騎。

按照陳東傳出來地情報,契丹軍守將蕭思溫一心死守幽州城,把所有兵力全部集在城內。城外只有一支四千人的契丹騎兵,渡河後所有的軍事行動都是根據這一情報制訂:王騰驤所部地任務是利用騎兵高速運動到古北口,尋機攻佔古北口,而防守古北口的任務就交由緊跟其後的袁彥所部,袁彥所部全是步軍,隨軍帶着十五天的糧食,有了十五天的時間,大周禁軍主力完全能夠把擊敗幽州城外所有地契丹軍。

不過,計劃永遠落後於變化,駐守清水河的契丹騎兵突然拼命北上,契丹騎兵的優越性在此時充分發揮了出來,從清水河到古北口地距離,比拒馬河到古北口地距離還要遠,而且袁彥步軍的行動比清水河契丹軍要早一天,但是,清水河地契丹騎兵仍然比袁彥步軍先到古北口。

而一直以來龜縮在城裡的契丹軍,竟然一反常態,派出一萬騎兵出城,兩股契丹軍達到一萬四千人,這給駐守古北口的王騰驤部帶來了極大地壓力。

封沙對全局形勢極爲了解,他有些擔心地道:“契丹軍和一萬四千人,而袁將軍、王將軍和光將軍所部只有一萬人,只怕難以吃掉這些兇悍的契丹軍。”

侯大勇看着一臉愁容的封沙,露出一絲輕鬆的笑容,道:“古北口又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關,王將軍和袁將軍都是沙場老將,古北口落入我軍手中,契丹人就算有萬餘人馬,也攻不下來。”

“幽州城池堅固,糧食充足,守軍也有四萬之衆,若他們閉城避戰,我軍除了強攻以外還真沒有多少辦法,現在契丹軍出城尋戰,正是天賜良機。”侯大勇散會前把韓通留下來,就是讓他率領控鶴軍一萬六千人趕向古北口,與袁、光兩位將軍合兵一處,在古北口全殲這一夥敢於出城迎戰地契丹軍。

封沙是侯大勇參軍,相當於後世地秘書長,許多事情要他經辦,他是可以探知核心機密之人,當他得知韓通已經率軍北上,這才長長地鬆了一口氣。

走出大帳,雄壯地幽州城就躍入眼簾,月光如水如煙,籠罩着幽州城,就如夢幻一般。

“我愛北京天安門,天安門上太陽升。”望着幽州城的影子,侯大勇腦中奇異地出現了這一首熟悉地曲調,隨着曲調,另一個世界妻子小琳和女兒突然躍入腦中,音容笑貌竟然如此鮮活,剎那間,侯大勇就如被孫悟空地定身法定住一般,站在帳門一動不動。

一陣風吹過,城上、城下旌旗獵獵。

過了一會,侯大勇回過神來,在心中嘆息一聲,用手使勁搓了搓臉,把自己又拉回到現實之中,吩咐封沙道:“明天繼續派偵騎,一定要及時瞭解古北口的戰事。”

回到了寢帳之中,侯大勇就坐在一張胡椅之上,這種胡椅類似於後世的可摺疊逍遙椅,行軍之時攜帶極爲方便,這是侯大勇利用職務之便爲自己行了一個小小的方便。剛剛坐下,柳江婕就端着一盆熱水走進帳中,北伐以來,柳江婕一直跟隨在侯大勇身邊,兩人已經早有默契,柳江婕也不說話,蹲在侯大勇身前,細心地爲侯大勇脫下戰鞋。

侯大勇雙腳浸入熱水之後,柳江婕運指如飛,在腳上各個穴道上飛舞。侯大勇閉着雙眼,盡情地享受着腳上又酥又麻的感覺,只覺得滿身疲憊一掃而光。

柳江婕仍是一身黑色的軟甲,頭上隨意地挽着灰色的英雄巾,站起身時,額頭上已微微有些汗水,她輕聲地道:“侯相,時候不早了,早些歇息吧。”侯大勇見柳江婕神情有些鬱郁,隨口道:“今天有什麼不高興的事情?”柳江婕低聲道:“沒有。”說完,就彎腰去端那木盆。

第56章 回鶻商隊(四)第223章 決戰幽雲(十四)第28章 姐姐病了(一)第311章 南下之路(二十六)第31章 決戰鳳州(十一)第308章 南下之路(二十三)第46章 節度三州(六)第154章 爭奪河套(十九)第1章 侯府話別第332章 蕩盡羣雄(九)第202章 廟堂之高(三十二)第115章 經營同心(一)第306章 南下之路(二十一)第129章 經營同心(十五)第115章 經營同心(一)第321章 南下之路(三十六)第33章 決戰鳳州(十三)第275章 鹿死誰手(三十八)第90章 鏖戰西北(三)第22章 新婚之夜第三六十七章 蕩盡羣雄四十五第354章 蕩盡羣雄(三十二)第263章 鹿死誰手(二十六)第236章 決戰幽雲(二十七)第149章 爭奪河套(十四)第4章 黃牛軍寨第131章 經營同心(十七)第306章 南下之路(二十一)第76章 回到大梁(八)第203章 廟堂之高(三十三)第103章 鏖戰西北(十六)第90章 鏖戰西北(三)第74章 回到大梁(五)第11章 商隊北行(四)第7章 跬跳行動(二)第263章 鹿死誰手(二十六)第10章 借刀殺人第294章 南下之路(九)第228章 決戰幽雲(十九)第18章 決戰鳳州(二)第249章 鹿死誰手(十二)第308章 南下之路(二十三)第18章 又見青葉(一)第287章 南下之路(二)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三)第6章 蛙跳行動(一)第3章 小人難防第54章 回鶻商隊(二)第93章 鏖戰西北(六)第171章 爭奪河套(三十六)第332章 蕩盡羣雄(九)第35章 大梁城內(一)第36章 大梁城內(二)第15章 城市規劃第128章 經營同心(十四)第128章 經營同心(十四)第96章 鏖戰西北(九)第40章 節度三州(四)第16章 酒樓餞行第327章 蕩盡羣雄(四)第94章 鏖戰西北(七)第199章 廟堂之高(二十九)第66章 大戰過後(三)第181章 廟堂之高(九)第20章 郭府壽宴第8章 滄州城內第31章 決戰鳳州(十一)第157章 爭奪河套(二十二)第331章 蕩盡羣雄(八)第69章 回到大梁(一)第291章 南下之路(六)第291章 南下之路(六)第47章 節度三州(七)第245章 鹿死誰手(八)第338章 蕩盡羣雄(十五)第239章 鹿死誰手(一)第120章 經營同心(六)第138章 爭奪河套(三)第13章 王樸來訪第366章 蕩盡羣雄(四十四)第300章 南下之路(十五)第319章 南下之路(三十四)第102章 鏖戰西北(十五)第366章 蕩盡羣雄(四十四)第15章 侯府家事(一)第15章 高平血戰第250章 鹿死誰手(十三)第320章 南下之路(三十五)第205章 廟堂之高(三十五)第312章 南下之路(二十七)第306章 南下之路(二十一)第三六十七章 蕩盡羣雄四十五第87章 風雲再起(十)第213章 決戰幽雲(四)第32章 決戰鳳州(十二)第203章 廟堂之高(三十三)第66章 大戰過後(三)第142章 爭奪河套(七)第12章 招賢納士第311章 南下之路(二十六)
第56章 回鶻商隊(四)第223章 決戰幽雲(十四)第28章 姐姐病了(一)第311章 南下之路(二十六)第31章 決戰鳳州(十一)第308章 南下之路(二十三)第46章 節度三州(六)第154章 爭奪河套(十九)第1章 侯府話別第332章 蕩盡羣雄(九)第202章 廟堂之高(三十二)第115章 經營同心(一)第306章 南下之路(二十一)第129章 經營同心(十五)第115章 經營同心(一)第321章 南下之路(三十六)第33章 決戰鳳州(十三)第275章 鹿死誰手(三十八)第90章 鏖戰西北(三)第22章 新婚之夜第三六十七章 蕩盡羣雄四十五第354章 蕩盡羣雄(三十二)第263章 鹿死誰手(二十六)第236章 決戰幽雲(二十七)第149章 爭奪河套(十四)第4章 黃牛軍寨第131章 經營同心(十七)第306章 南下之路(二十一)第76章 回到大梁(八)第203章 廟堂之高(三十三)第103章 鏖戰西北(十六)第90章 鏖戰西北(三)第74章 回到大梁(五)第11章 商隊北行(四)第7章 跬跳行動(二)第263章 鹿死誰手(二十六)第10章 借刀殺人第294章 南下之路(九)第228章 決戰幽雲(十九)第18章 決戰鳳州(二)第249章 鹿死誰手(十二)第308章 南下之路(二十三)第18章 又見青葉(一)第287章 南下之路(二)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三)第6章 蛙跳行動(一)第3章 小人難防第54章 回鶻商隊(二)第93章 鏖戰西北(六)第171章 爭奪河套(三十六)第332章 蕩盡羣雄(九)第35章 大梁城內(一)第36章 大梁城內(二)第15章 城市規劃第128章 經營同心(十四)第128章 經營同心(十四)第96章 鏖戰西北(九)第40章 節度三州(四)第16章 酒樓餞行第327章 蕩盡羣雄(四)第94章 鏖戰西北(七)第199章 廟堂之高(二十九)第66章 大戰過後(三)第181章 廟堂之高(九)第20章 郭府壽宴第8章 滄州城內第31章 決戰鳳州(十一)第157章 爭奪河套(二十二)第331章 蕩盡羣雄(八)第69章 回到大梁(一)第291章 南下之路(六)第291章 南下之路(六)第47章 節度三州(七)第245章 鹿死誰手(八)第338章 蕩盡羣雄(十五)第239章 鹿死誰手(一)第120章 經營同心(六)第138章 爭奪河套(三)第13章 王樸來訪第366章 蕩盡羣雄(四十四)第300章 南下之路(十五)第319章 南下之路(三十四)第102章 鏖戰西北(十五)第366章 蕩盡羣雄(四十四)第15章 侯府家事(一)第15章 高平血戰第250章 鹿死誰手(十三)第320章 南下之路(三十五)第205章 廟堂之高(三十五)第312章 南下之路(二十七)第306章 南下之路(二十一)第三六十七章 蕩盡羣雄四十五第87章 風雲再起(十)第213章 決戰幽雲(四)第32章 決戰鳳州(十二)第203章 廟堂之高(三十三)第66章 大戰過後(三)第142章 爭奪河套(七)第12章 招賢納士第311章 南下之路(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