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回到大梁(一)

六月三日一大早,天邁沒有宗倉亭誘,歸心似箭的侯大勇就帶着親衛們出發了。天色尚早,修整得十分寬闊平整的官道上基本沒有行人,五十多騎縱騎飛馳,倒也十分地暢快。

西蔡河水和官道有一小段是平行的,西蔡河水靜靜地流趟着,冉冉升起的陽光,發出千萬條金光,照映着西蔡河水,景色格外怡人。

侯大勇沿着西蔡河岸邊走了不遠,河岸邊就出現了大塊大塊的土地,這些土地上沒有樹木,一些衣衫破爛的百姓正在平整着土地,從這些土地的位置和田土的顏色來看,這必是霍知行利用西蔡河水造的淤田。

看着這些淤田,侯大勇下了馬。

侯大勇正在規劃在階、鳳、秦四州進行屯田制,四州地處邊關,連年都有戰事,不少百姓內遷了,土地荒蕪得較多,這和高平之戰後的鄭州有些相似,目前按照侯大勇的要求,四州的地方官正在對四州人口和土地情況進行詳查,等到詳查結果出來後,侯大勇就準備着手調整四州土地政策。

一個老農正坐土坎上歇息,舉着土碗大口大口地喝水,見到一羣牽着高頭大馬,佩帶着武器的漢子走了過來,就站了起來,準備離開。

“這位老人家,別走,我有話問你。”老人家沒有停步,把四齒釘耙扛在肩上,順着河岸就想走開。

陳猛雖是升至獅營校尉,可爲了確保侯大勇一路上絕對平安,石虎命他親自率領侯大勇的衛隊。陳猛緊跟在侯大勇身後,見老人無禮,便呵斥道:“節度使問你話,快過來,你這人太無禮了,是不是想吃鞭子。”

侯大勇瞪了陳猛一眼。快走一步,道:“我是侯大勇,想請教老丈一二。”

老人聽到侯大勇三個字,猛地回過頭來,遲疑地問道:“你是以前的侯防禦使?”

在唐及五代之時,人們間的關係遠較元、明、清時代平等。下級官員見了上級官員或者百姓見了官員,並不像後世那樣奴顏婢膝,多是直接稱呼職務,從元代開始,社會等級才漸漸森嚴,到清朝之時,漢家子孫一聲聲“奴才、奴才”不絕於耳,已經從骨子裡自認低人一等了。

侯大勇道:“在下正是侯大勇。”

老人把四齒釘耙放在地上。也不管地上乾不乾淨,一下就跪在侯大勇面前,兩手拱合,俯頭至手與心平,連續拜了兩次。這在當時是很重的禮節了。

侯大勇急忙伸手拉起老人,他見老丈前倨後恭候,知道定有原因。道:“老丈爲何行此大禮?”

老丈沒有回答侯大勇的問話,對着遠處的喊了幾句:“你們快過來,恩公來了。”

聽到喊聲後,陸續有一些在土裡勞作的百姓朝這邊走來。

老丈這才拱手答道:“我們都是前年從澤州逃難過來地,恩公在鄭州城內開了粥場,我等纔沒有被餓死,大恩大德。我等沒齡齒難忘。”

侯大勇記得這些澤州流民都分有土地,但是他們的土地沒有在西蔡河邊,於是問道:“我記得中牟縣分給你們的田土是在黃河南岸不運處,不在這邊吧。這些淤田應是去年夏天造好的,你們一人分了多少?”

老丈有些氣憤地道:“這些淤田肥沃得緊。我們那裡能夠得到,即使是防禦使分給我們的那些土地,我們這些難民手中也沒有剩下多少了。”

侯大勇聽了有些奇怪,高平之戰後,從鄭州北部到黃河南岸,土地荒了不少,澤州、磁州有許多躲避戰事的難民和受水災地難民相繼涌入了鄭州,侯大勇便把黃河岸邊的荒地全部分給了這些難民,還籌措了過冬的糧食以及種子、農具,總算把難民安置了下來。隨後,陛下也在全國實行了類似制度。

“那些荒地不是分給你們了,爲何說沒有剩下多少?霍明府不是才從中牟縣調走?”侯大勇有些不解地問道。

這時,圍在身邊的老百姓你一言我一語地說了起來。

“霍明府也是個好人,不過淤田去年造好後,霍明府就被調走了,他走中牟縣令是王汀湘,去年秋天,不知從什麼地方來了許多人,說那些荒地原本是他們的,還拿出了幾年的帳冊,要我們把土地還給他們。這些人橫得很,我們辛辛苦苦地荒地種起來,他們就要來搶我們的地,沒有了地,我們拿什麼活啊”一個老者說着說着,開始涕流橫流。

侯大勇想了想,沉聲道:“開這個荒地當時是立了規距的,無主荒地全部分給難民;有主地荒地,荒了五年以上的,則作爲無主之地,分給難民;荒了三至五年的,主人回來,交還給主人三分之一;荒了不到三年的,主人回來,則交還一半,你們不至於一點都沒有土地,陛下在顯德二年下過類似的詔書,你們可以去找中牟縣衙門,請他主持公道。”

“沒用,新來地王明府就是當地大族,他辦事不公,我們難民和那些搶地的人打起來後,中牟衙門抓了我們不少人,爲了活命,我們只好過來佃這些新開的淤田。”

侯大勇驚訝地道:“原來這些新開地淤田不是你們的,你們只是佃戶,那這些淤田給了誰?”

“這些新開的淤田由王明府標出價格在賣,誰出的價格高就賣給誰,我們哪裡買得起,只能過來佃一些田土來種。”

至此,侯大勇算是明白了,霍知行造好淤田就被調走了,新來的縣令把以前的政策完全改變了。

侯大勇回頭輕聲對錢向南道:“現在鄭州防禦使是彰國軍節度使王饒的侄子,王饒家族是鄭州世家大戶,不知這中牟縣令和王饒什麼關係,你先不到大梁,到鄭州去找長史符彥輝,問問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問清楚後。寫個條陳,若條件合適,我參他們一本。”

信大勇向着圍在身邊地衆百姓團團作了一個輯,道:“我現在已經不是鄭州防禦使了,這裡的事,有地方衙門管着。叭兒二好多說什麼,我這裡有一百貫錢,錢不多,你們一家分一點,買點鹽吧。??”侯大勇不願也不能隨意插手成、階、鳳、秦四州以外的地方事務,但看着衆百姓滿眼熱忱地望着自己,他心中有些不忍,便拿了些錢幣。略表心意。

當侯大勇跨上戰馬之後,衆百姓就跟在後面,要送他一行,沿途不斷有百姓加入送行的隊伍,當到達鄭州界時。送行地百姓已上了千人。

大梁城,侯府,爲迎接第一次回家地男主人侯大勇。全府上下都動員起來,有的打掃院子,有的剪院子裡的枯枝,有的在廚房裡殺雞斬羊,一派喜氣洋洋。

小蓮子是符英從符家帶過來地貼身使女,從小就跟着符英,兩人情同姐妹。是侯府的半個管家,她站在院子裡,不停地指揮着家丁和使女們做這樣做那樣。

杜劃聽說節度使要到大梁,一大早,就來到侯府。他穿着一套青色的圓領長衫,扎着頭巾,坐在院子邊的石凳上,咬着一片樹葉,看着小蓮子忙裡忙外,而他的徒弟小武忠實地守在他的身邊。

小蓮子和杜剛已定下了婚期,只等侯大勇回來,就改賊爲良,和杜州正式成親。小蓮子雖說潑辣,可畢竟是未出閣的大姑娘,不好意思當着衆人的面和杜剛說話,她一直用眼睛地餘光看着杜剛,小蓮子以前沒有覺得杜剛和其他男子有什麼不同,可現在左看右看橫看豎看,杜剛都是那麼瀟灑飄逸。

符英醒得挺早,她怕讓那些使女們瞧出自己激動而欣喜的心情,沒有馬上起牀,她躺在牀上,回想着和郎君在一起的甜蜜細節,直到兒子響亮的哭聲在院子裡迴盪,她才懶洋洋從舒服寬大的牀上爬了起來。

兩個貼身使女靜靜地坐在外間,等着符英起牀。聽到符英地招呼聲,兩名使名連忙捧着昨夜選好的衣服,輕手輕腳到裡屋爲符英梳妝打扮。

等到符英身着盛裝走到院門之時,兒子宗林已在一名中年使女的懷中睡着了,早春地陽光柔和地照在兒子宗林的臉上,符英身着盛裝,就沒有抱過孩子,卻忍不住湊過去,在兒子的臉上輕輕親了幾下,對兒子道:“宗林,今天爸爸要回家了,你可以見到爸爸了。”

中午時分,滿院子都瀰漫着清水飩羊肉的香味,家丁和使女們忙了一個上午,在隨處遊蕩的羊肉香味的引誘下,都覺得前背貼着後心了。

眼見大家都飢腸轆轆,還沒有見到侯大勇蹤影,符英依在窗前,眼中隱有一些淚花,她第五次問小蓮子道:“從中牟縣的那個驛站過來,到底來多少時間?”

小蓮子和杜剛好上後,對符英地感受很是理解,道:“報信的說,節度使昨天就過了中牟縣,若一早就從中牟縣東面的那個驛站過來,最多小半天的時間就能到大梁,杜剛走過好多次了,快不會有錯。”

符英有些氣沖沖地道:“那怎麼還有到?”

正說話間,一個家丁從院門外跑了進來,邊跑邊喊:“節度使到了,節度使到了。”

符英繃緊的心才鬆了下來,眼淚也不爭氣地流了出來。

侯府地家丁和使女們聽到喊聲,急急從各個房間跑出來,站在院子裡,迎候着節度使。

符英壓抑着激動的心情,從主院朝大門走去,剛到外院,就看見郎君大步流星地從院門走了進來,身後跟着四個親衛。

侯大勇沒有穿官服,穿了當時極爲普通的長衫,長衫用的是最好的杭州細絲,中間束了一根腰帶,腰上還掛了一把腰刀。侯大勇進院後,只是用眼睛掃了衆人一眼,就把目光集中在妻子符英身上。

符英顯是精心打扮過的,梳着高髻、胸口微露、肩披紅帛,上着黃色寬袖短衫、下著綠色曳地長裙,腰垂紅色腰帶。站在院中。侯大勇快步走到符英面前,沒有說話,也沒有其它動作,只是看着符英。

符英依足規距,施施然行罷禮,低聲道:“郎君曬黑了。”又對着院中衆人道:“大家散了吧。今天中午有酒有肉,大家放開喝。”

院中衆人早就盼着這句話了,大家轟然應諾後,就朝各自房間奔去,一會兒地時間,一道道香噴噴的美食從大小廚房傳了到各個房間。

杜剛朝四名親衛走去,一名親衛曾是杜剛的手下,見杜剛走近。雙腳立正,行了一個標準的舉手禮,另外三人見狀,也跟着行了軍禮。杜剛在鄭州時見過嵩山書院的學員行過軍禮,他也就依葫蘆畫瓢回了一個軍禮。不過,他沒有經過訓練,軍禮行得一點都不標準。杜剛嘆道:“離開黑雕軍一年。我已經落後了,等吃完飯,你們教我行這新軍禮。”

侯大勇和符英一年未見,兩人都有千言萬語,卻一時不知從何說起,兩人客客氣氣地進了主院,兒子宗林在上午玩耍了一陣。又睡得沉沉的。

算上另一個世界地女兒,宗林是侯大勇的第四個子女,侯大勇用手指輕輕的碰了碰宗林的小臉,宗林匝匝嘴,翻了一個身。繼續呼呼大睡。

侯大勇俯下身,親了親宗林,對符英道:“兒子長得象你。你看嘴巴,還是鼻子,和你一模一樣。”

從兒子房間出來之時,兩人稍稍沒有初見面的尷尬,符英道:“你走了半天,也累了吧,餓不餓,我們吃飯吧。”

符英的兩位貼身使女早就按照符英地安排,在主院的小廳裡準備了精緻的鄭州菜,擺上了一壺老酒。侯大勇對兩位使女道:“你們到主院外面去,守着門,今天任何人都不見。”

符英聽到侯大勇說的話,不覺羞紅了臉。兩個使女退出去後,侯大勇似笑非笑地看着符英,道:“我去澡房衝一下,走了一上午,全是汗

符英看郎君笑得怪異,道:“你看着我幹什麼?我去叫人燒水。”

侯大勇笑道:“不用了,我現在渾身燥熱得很,我就用冷水降降溫。”侯大勇打定主意在和符英作愛,他作愛前有一個習慣,就是必須要洗澡,這是在現代社會養成的好習慣,做愛前做好清潔衛生,可大大降低女子患上婦科病的機率,而當時沒有抗菌的藥物,得了婦科病,實在是非常的痛苦和麻煩。

侯大勇到了澡房,飛快地用冷水沖洗幾遍,然後精神抖擻地回到小廳。

等到侯大勇坐穩,符英提起酒壺,親自爲郎君倒酒,但是酒杯還未倒滿,符英提酒壺地手已被侯大勇捉住了。

符英嗔道:“你幹嘛。”這幾個字,已如耳語了。

侯大勇握住了符英的手,站了起來。侯大勇喜歡胡椅,符英的主院因此多是用胡椅,包括飯桌飯椅,均是胡椅。侯大勇站起來之時,手上用微微用力,符英也跟着站了起來。

侯大勇結結實實地符英抱在了懷裡,符英向門外望了望,主院的院門緊緊關着,她喃喃道:“郎君,奴家好想你。”

侯大勇把臉貼在符英臉上,只覺符英臉上滾燙一片。

“真的想我嗎?”

“嗯。”

侯大勇突地咬住符英地耳垂,稍稍加了一點力,符英“啊”地叫了一聲,雙手摟緊了侯大勇。

“以後郎君走到那裡,我都要跟着你,分開一年,我感覺就象是一百年。”

“我也想你。”侯大勇牙齒鬆開符英的耳垂,往下,用舌尖在在符英的雪白細膩地脖子上滑動。符英雖說已生了孩子,可是在夫妻之事上,仍然不太主動,她在侯大勇的侵略下,呼吸有些發緊。

侯大勇一隻手,撫摸着符英的後背,道:“小英,你長胖了。”小英和大勇這兩個呢稱,是新婚之夜,侯大勇和符英約定的稱呼。

“懷上兒子,我就長胖了。”五代多承唐制,包括審美,也繼承的唐代的傳統,以豐腴爲美,符英說這話的時候,頗有些驕傲。

“你這衣服這麼寬大,我看不出來胖了多少。我幫你脫掉衣服吧。”侯大勇壞笑着提出了建議。

“大勇,這是白天。”符英臉色緋紅。

“我看看老婆長胖沒有,還用得着管白天還是黑夜嗎?”侯大勇嗅着符英地頭髮,“你頭髮好香啊,以前沒有聞到這個香味。”

“老婆是什麼意思,是夫人的意思嗎,肯定是鳳州的土語,好難聽啊。你說這香味,這是甘州回鶻可汗仁裕送來的西域的西方地香水,只有這麼一小瓶,據說價比黃金,大姐不要,全給了我,郎君,這香味好聞嗎?”

“甘州回鶻倒有些好東西,甘州回鶻左相還送了一個回鶻美女給我。”侯大勇早就知道甘州回鶻在前一段時間派出了兩隊使節,左相阿斯漢到的鳳州,右相到的大梁。

符英聞言,擡起頭,有些酸溜溜地道:“那女子美嗎,怎麼沒見你帶回來。”

“我又不是種馬,什麼女人都要上,這個回鶻女子已被我放走了,現在可能回到西域去了,你看,你的郎君多好。”侯大勇嘴在說話,手也沒有停住,他的手從符英的寬大的袖子裡伸了進去。

“現在,小蓮子最喜歡說一句話:男人,都是吃到嘴裡想着鍋裡。也不知小蓮子從哪裡聽來的,倒形象得緊。啊、啊。”符英正說着,侯大勇的大手已碰到了她的乳房,她忍不住呻吟了一聲。

“聽說你做了一件好事,把小蓮子嫁給了杜剛,這事做得不錯啊,不過,我還有一個請求,不知你能不能把好事做到底。”

“有事你就說罷,夫君大人辦不到的事,小英能辦到嗎,啊、啊,說事情呢,你鬆手。”

侯大勇坐回了椅子上,符英坐在了侯大勇的懷裡。

“你把小蓮子嫁給了杜剛,我手下還有陳猛、鐵川源、劉黑狗、武家強等如狼似虎的校尉、隊正,他們見杜剛聚了親,都會起凡心,你這是動搖黑雕軍軍心,所以,你要賠償我。”

“郎君要我如何賠?”符英摟着侯大勇的脖子,紅道臉,問道。

“就這樣賠。”侯大勇左手抱着符英,右手輕輕抽下了符英的腰帶。符英的盛裝就散開了。侯大勇抱起符英,走出小廳,向臥房走去。符英雖然知道沒有她的命令,沒有人敢於走進主院,可是大白天衣冠不整,對於一向端莊的符英,確實是件難爲情的事情,可是,符英心裡又盼着郎君把自己抱進臥房。

侯大勇把符英輕輕放在牀上,然後轉過身,關上了外間的木門。

符英緊閉眼晴,手抓着絲綢的被面,已完全放棄了抵抗,一幅欲拒還迎的表情。侯大勇嚥了一下口水,先是把符英頭上的各式飾物取下來,一樣樣放在牀前的桌子上,取下飾物後,符英精心梳理的髮髻自然也就散了。當只剩下最後一件小衣的時候,符英睜開了眼晴,低聲道:“大勇,我來侍候你。”說完,慢慢坐了起來。

符英站起來的時候,侯大勇順手就把符英最後一件小衣取了下來,符英飽滿雪白的乳房躍進了侯大勇的眼晴。

符英就如一個使女般,細心地爲侯大勇除去了衣衫。侯大勇到了古代以來,三年如一日堅持訓練,身體沒有一點多餘的肥肉,腹肌、胸肌線條流暢,條塊分明,肩上、腳上的幾道傷痕,看着雖有些猙獰,卻更增添了男子漢的魅力。符英輕撫着幾條傷口,眼神有些痛惜,又有些迷離。

兩人赤着身體,面對面站着,互相欣賞了一會,然後,兩人緊緊地摟抱在一起。

第362章 蕩盡羣雄(四十)第306章 南下之路(二十一)第165章 爭奪河套(三十)第308章 南下之路(二十三)第310章 南下之路(二十五)第291章 南下之路(六)第259章 鹿死誰手(二十二)第4章 惜惜相別第259章 鹿死誰手(二十二)第149章 爭奪河套(十四)第85章 風雲再起(八)第97章 鏖戰西北(十)第190章 廟堂之高?(十八)第219章 決戰幽雲(十)第186章 廟堂之高(十四)第65章 大戰過後(二)第161章 爭奪河套(二十六)第203章 廟堂之高(三十三)第231章 決戰幽雲(二十二)第74章 回到大梁(五)第183章 廟堂之高(十一)第204章 廟堂之高(三十四)第214章 決戰幽雲(五)第245章 鹿死誰手(八)第220章 決戰幽雲(十一)第200章 廟堂之高(三十)第53章 回鶻商隊(一)第165章 爭奪河套(三十)第4章 惜惜相別第323章 南下之路(三十八)第98章 鏖戰西北(十一)第93章 鏖戰西北(六)第20章 決戰鳳州(四)第132章 經營同心(十八)第20章 決戰鳳州(四)第133章 經營同心(十九)第221章 決戰幽雲(十二)第15章 侯府家事(一)第2章 神出鬼沒第86章 鳳雲再起(九)第132章 經營同心(十八)第61章 奇襲隴西(二)第37章 節度三州(一)第297章 南下之路(十二)第10章 借刀殺人第200章 廟堂之高(三十)第298章 南下之路(十三)第166章 爭奪河套(三十一)第213章 決戰幽雲(四)第245章 鹿死誰手(七)第218章 決戰幽雲(九)第337章 蕩盡羣雄(十四)第192章 廟堂之高(二十)第212章 決戰幽雲(三)第138章 爭奪河套(三)第142章 爭奪河套(七)第296章 南下之路(十一)第186章 廟堂之高(十四)第139章 爭奪河套(四)第357章 蕩盡羣雄(三十五)第7章 怪人王樸第201章 廟堂之高(三十一)第353章 蕩盡羣雄(三十一)第2章 神出鬼沒第241章 鹿死誰手(三)第304章 南下之路(十九)第272章 鹿死誰手(三十五)第106章 清水河畔(三)第194章 廟堂之高(二十四)第248章 鹿死誰手(十一)第296章 南下之路(十一)第347章 蕩盡羣雄(二十五)第20章 澶州城外第223章 決戰幽雲(十四)第35章 大梁城內(一)第210章 幽雲之戰(一)第77章 回到大梁(九)第211章 決戰幽雲(二)第41章 節度三州(五)第214章 決戰幽雲(五)第11章 山雨欲來第172章 爭奪河套(三十七)第324章 蕩盡羣雄(一)第264章 鹿死誰手(二十七)第96章 鏖戰西北(九)第83章 風雲再起(六)第214章 決戰幽雲(五)第333章 蕩盡羣雄(十)第87章 風雲再起(十)第339章 蕩盡羣雄(十六)第208章 廟堂之高(三十八)第72章 回到大梁(四)第46章 獅熊爭霸(三)第103章 鏖戰西北(十六)第55章 回鶻商隊(三)第253章 鹿死信手(十六)第32章 決戰鳳州(十二)第30章 決戰鳳州(十)第68章 大戰過後(五)第149章 爭奪河套(十四)
第362章 蕩盡羣雄(四十)第306章 南下之路(二十一)第165章 爭奪河套(三十)第308章 南下之路(二十三)第310章 南下之路(二十五)第291章 南下之路(六)第259章 鹿死誰手(二十二)第4章 惜惜相別第259章 鹿死誰手(二十二)第149章 爭奪河套(十四)第85章 風雲再起(八)第97章 鏖戰西北(十)第190章 廟堂之高?(十八)第219章 決戰幽雲(十)第186章 廟堂之高(十四)第65章 大戰過後(二)第161章 爭奪河套(二十六)第203章 廟堂之高(三十三)第231章 決戰幽雲(二十二)第74章 回到大梁(五)第183章 廟堂之高(十一)第204章 廟堂之高(三十四)第214章 決戰幽雲(五)第245章 鹿死誰手(八)第220章 決戰幽雲(十一)第200章 廟堂之高(三十)第53章 回鶻商隊(一)第165章 爭奪河套(三十)第4章 惜惜相別第323章 南下之路(三十八)第98章 鏖戰西北(十一)第93章 鏖戰西北(六)第20章 決戰鳳州(四)第132章 經營同心(十八)第20章 決戰鳳州(四)第133章 經營同心(十九)第221章 決戰幽雲(十二)第15章 侯府家事(一)第2章 神出鬼沒第86章 鳳雲再起(九)第132章 經營同心(十八)第61章 奇襲隴西(二)第37章 節度三州(一)第297章 南下之路(十二)第10章 借刀殺人第200章 廟堂之高(三十)第298章 南下之路(十三)第166章 爭奪河套(三十一)第213章 決戰幽雲(四)第245章 鹿死誰手(七)第218章 決戰幽雲(九)第337章 蕩盡羣雄(十四)第192章 廟堂之高(二十)第212章 決戰幽雲(三)第138章 爭奪河套(三)第142章 爭奪河套(七)第296章 南下之路(十一)第186章 廟堂之高(十四)第139章 爭奪河套(四)第357章 蕩盡羣雄(三十五)第7章 怪人王樸第201章 廟堂之高(三十一)第353章 蕩盡羣雄(三十一)第2章 神出鬼沒第241章 鹿死誰手(三)第304章 南下之路(十九)第272章 鹿死誰手(三十五)第106章 清水河畔(三)第194章 廟堂之高(二十四)第248章 鹿死誰手(十一)第296章 南下之路(十一)第347章 蕩盡羣雄(二十五)第20章 澶州城外第223章 決戰幽雲(十四)第35章 大梁城內(一)第210章 幽雲之戰(一)第77章 回到大梁(九)第211章 決戰幽雲(二)第41章 節度三州(五)第214章 決戰幽雲(五)第11章 山雨欲來第172章 爭奪河套(三十七)第324章 蕩盡羣雄(一)第264章 鹿死誰手(二十七)第96章 鏖戰西北(九)第83章 風雲再起(六)第214章 決戰幽雲(五)第333章 蕩盡羣雄(十)第87章 風雲再起(十)第339章 蕩盡羣雄(十六)第208章 廟堂之高(三十八)第72章 回到大梁(四)第46章 獅熊爭霸(三)第103章 鏖戰西北(十六)第55章 回鶻商隊(三)第253章 鹿死信手(十六)第32章 決戰鳳州(十二)第30章 決戰鳳州(十)第68章 大戰過後(五)第149章 爭奪河套(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