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鹿死誰手(三十五)

昝居潤揹着手,低頭看着臉色蒼白的劉眯眼,道:“這一次你立了大功,好好休息吧,餘下的事情你就不必操心了。”

劉眯眼雖說記憶驚人,可是這一次需要突擊記憶的東西太多了,頗爲耗費心神,他虛弱到了極點,回到了昝府時已經站不起來。昝居潤走到門口,招了招手,一直侍立一旁的管家急忙走了過來,俯着身體,等着昝居潤髮話。

“你讓小寒過來,扶劉郎下去,小心侍候着。”

昝府經常買一些年齡十歲左右的小女子進府,姿色不錯,人又聰明的,就按照歌伎的要求細心培養,小暑、小寒均是昝府最好的幾個歌女。劉眯眼對小寒向來頗有好感,一心想將其納爲小妾,昝府上下皆知此事,而昝居潤一直裝作不知,今日劉眯眼立了功,昝居潤這才讓小寒去侍候劉眯眼。

劉眯眼見多年願望終於成真,也顧不得疲憊,喜孜孜地任由着嬌滴滴的小寒扶着走到了自己的家門。

等到劉眯眼等人散去,昝居潤再次拿起劉眯眼所默寫的條幅,劉眯眼爲了快速記下腦中的內容,也不注意書法,就是在不經意間寫的字卻出奇的狂放,一筆一筆龍飛鳳舞,昝居潤忍不住看了幾遍書法,這才注意到內容。

內容極爲完整,每次交易者的姓名,交易數量皆清清楚楚,昝居潤將前後幾筆數字加在一起,仔細檢查了一遍。所有數字都能相合。

昝居潤放下淋漓的字幅,在心中讚道:“這劉眯眼如此驚人的記憶力,也算得上一位奇人。”昝居潤又把條幅看了數遍,走出門外,對着客家道:“備車。”

昝居潤得到條幅的同時,刑部也拿到了柳江清帶回來的帳冊,有了證據,新一輪的三司會審又開始了。

刑部大牢,如今全是澶州人,從澶州刺史王德成、司馬鄭有林、錄事參軍肖青,到刺史小吏,都亂哄哄地投到了大牢中。

王德成、鄭有林、肖青是主犯。享受着獨住一間且與其他人完全隔開的特別待遇,而其他小吏,則擁擠地被關在了一起。六曹參軍分爲兩派,鄭有林的親信是司功參軍事鄭鵬和司倉參軍事楊北道,正是他們經辦錢糧一事,其他參軍事們根本接觸不到錢糧,卻被關在了天牢裡,火氣自然極大,數次和鄭鵬、楊北道發生口角衝突,最終演變成了一場惡戰。鄭鵬、楊北道被揍成了豬頭。

柳江清回到大梁之後,刑部大牢的衙吏們突然開始調整牢房。調整完畢,一個又一個的澶州官員就再次開始接受審問。

“肖青,人把自己說得如此乾淨,我看未見得吧,你身爲錄事參軍事,諸曹叛司皆受你統轄,你對錢糧一事毫不知情,這根本是狡辯。”

“我沒有狡辯,在澶州,司馬鄭有林一手遮天,王使君也無可奈何,何況我這個錄事參軍,這是衆人皆知的事情。”

刑部尚書裴巽擔當了主審,他仍然是一臉病容,淡淡地問道:“今年三月,倉部郎中江一甫到了澶州,就是爲了考察澶州糧倉一事,是誰在府中和江一甫夜宴?”

肖青沒有料到刑部尚書裴巽突然提起此事,經過短暫猶豫,他痛快地承認了此事,“江一甫是在下同年,我和他多年不見,那一次他到澶州,我在家中宴請他,只是爲了敘敘舊情。”

裴巽冷哼道:“江一甫第二次來澶州,是誰迎至滑州?”

“是王使君命令在下到滑縣迎接郎中大人。”

“那你說說,江一甫大人帶來的十船糧食在何處?”

肖青冷汗已經泌了出來,他道:“回到澶州以後,王使君和鄭有林就設宴爲江郎中接風,我多喝了幾杯,在酒席中就爛醉如泥,出了大丑,喝醉以後我就被手下送回家,這糧食一事我確實不知。”

“誰能證明你喝醉了。”

“王使君和鄭有林,還有送我回家的手下。”

“哈、哈,在這一天的酒宴上,江一甫、王德成、鄭有林和你,居然都喝得大醉,這糧食就這麼不翼而飛了?”

肖青愣了愣,道:“這十船糧食是大數目,總有個交接手續吧,可在戶部覈實手續,自然就明白是誰在辦理此事?”

“肖青,你也是讀書人,爲何這麼無恥,就讓你看看戶部的手續吧。”

肖青將信將疑地看了看手續上的簽字,高聲道:“這不是我的簽字,有人冒充我的字跡。”

裴巽怒道:“咆哮公堂,杖責二十。”

待肖青被拖回大牢,裴巽對着一旁的大理寺卿楊志義和御史中丞竇儼,道:“今日已審了半天,兩位大人也疲了,不如到後堂歇息,下午接着再審,我這裡有十幾條黃河紅鯉,讓人弄了湯,給兩位大人潤潤喉嚨。”

黃河紅鯉,金鱗赤尾、體型梭長,自古就有“豈其食魚,必河之鯉”、“洛鯉伊魴,貴如牛羊”,肉質細嫩鮮美,向爲食之上品,大理寺卿楊志義素以貪吃黃河紅鯉而在朝中著稱。

楊志義呵呵笑道:“裴賢弟,還記了老夫這一點小嗜好,真有你的。”

案子審得順利,三人就樂呵呵地來到了刑部後院僅供尚書和侍郎休息的後院。

“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點額不成龍,歸來拌凡魚,這天下美味,盡入黃河三尺鯉。”喝了紅鯉湯,一臉慈祥的楊志義很舒暢地發着感慨。

御史中丞竇儼是翰林學士,有名的冷麪人,他在後院隨意走了幾圈,來到裴巽身邊道:“肖青不過是錄事參軍事,他有這麼大的膽子私自處理朝廷的錢糧嗎?”

裴巽撫着花白的長鬚,道:“三筆錢糧,至少有一筆和肖青有直接的關係,就憑這一點,肖青恐怕是死罪難逃,至於另外兩筆,我們接着往下審,剝繭抽絲,總會有結果的。”

此時,裴巽心裡其實很有疑惑,刑部侍郎薛居正曾經多次審理過這個案子,當時王德成、肖青等人都把鋒芒直指鄭有林,可是王德成的帳冊卻對肖青極爲不利,反而減輕了鄭有林的壓力,這前後的反差讓裴巽覺得有些異常,裴巽執掌刑部多年,雖然心中有疑,面上卻平靜如常。

大理寺卿楊志義笑道:“湯足飯飽,稍稍休息,我們接着審案,看看鄭有林如何應對此事?”

是否讓三司會審澶州一案,讓範質和侯大勇兩位當朝宰相爭執不下,此事如冬日的冷風一親無孔不入,迅速傳遍了大梁朝廷。楊志義是大理寺卿,這是一個位高而權輕的位置,好在消息極爲靈通,他把知道的情況反覆在心中回味,得出了結論:王德成、鄭有林、肖青,都不是簡單人物。

王德成身爲刺史,又是大內都監、三司史張美的妻弟。

鄭有林的母親是範質的奶媽,他又和聞名天下的“洛陽十老”關係密切,而洛陽十老之首柴守禮是世宗皇帝的親生父親,關下天牢之後,爲之說情之重臣已有好幾人。

肖青是騎着高頭大馬跟着侯大勇來到大梁城的,雖然後來被收進刑部大牢,可是他畢竟騎着馬跟隨着侯大勇,就如侯大勇的護衛一般。

此案的核心:則是範質或是侯大勇的態度,範質和侯大勇,應該聽誰的?

楊志義腦筋轉動如風,但是,臉上卻現出了一幅喝了黃河鯉魚湯的舒暢表情。

三位大人在後院休息了一會兒,慢慢地回到了刑部大堂。

“鄭有林,江一甫把錢糧送到了澶州以後,是誰在經手此事?”

鄭有林心中沒有絲毫慌亂了,昨天牢裡已經傳來了話,讓他把一切都推到肖青身上,就道:“江一甫是倉部郎中,他是肖青的同年,兩人關係極好,朝廷錢糧一事,就落在了肖青身上,肖青是錄事參軍事,本來就有這個責任,而且他平進操守還不錯,所以我也很是放心,真是愧對朝廷。”說着說着,鄭有林開始聲淚俱下。

刑部尚書裴巽對着刑部郎中魚志招了招手,道:“這江一甫到了沒有?”

“江一甫十天前,已受命戶部尚書之命前往西北,估計現在已經到了河中府了,我們派人快馬去追,沒有十天半月是回不來的。”

裴巽奇怪地問道:“怎麼在這個節骨眼上派江一甫到西北去,這戶部尚書竇大人真會選時間。”

魚志急忙解釋道:“江一甫是倉部郎中,一年有大半年時間在外面跑,今年西北之行也早就在安排之中,再說,我們也沒有提前傳他過來。”

裴巽點點頭,道:“這第一筆錢糧是暫且放過,且審第二筆錢糧的去向。”

戶部所屬也分爲四部,其長官分別爲戶部郎中,掌戶口等事;度支郎中,掌天下租稅之事;金部郎中,掌天下庫藏之事;倉部郎中,掌天下軍儲之事。

朝廷第一筆修堤錢糧是由倉部郎中押來的十船糧食,第二筆錢糧就是由金部郎中送來的二十萬貫周元通寶。

“鄭有林,你說肖青和倉部郎中是同年,那我問你,誰和金部郎中是舊識。”

第5章 中元節日第15章 侯府家事(一)第196章 廟堂之高(二十六)第293章 南下之路(八)第16章 鄭州任職第337章 蕩盡羣雄(十四)第346章 蕩盡羣雄(二十四)第18章 發現密室第9章 解救符英第291章 南下之路(六)第9章 解救符英第11章 山雨欲來第12章 招賢納士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66章 大戰過後(三)第321章 南下之路(三十六)第14章 突現疫情第242章 鹿死誰手(四)第193章 廟堂之高(二十一)第87章 風雲再起(十)第7章 智破命案第53章 回鶻商隊(一)第369章 蕩盡羣雄(四十七)第216章 決戰幽雲(七)第186章 廟堂之高(十四)第193章 廟堂之高(二十一)第223章 決戰幽雲(十四)第208章 廟堂之高(三十八)第58章 出使蘭州(一)第170章 爭奪河套(三十五)第93章 鏖戰西北(六)第312章 南下之路(二十七)第107章 清水河畔(四)第44章 獅熊爭霸(一)第283章 鹿死誰手(四十七)第124章 經營同心(十)第125章 經營同心(十一)第226章 決戰幽雲(十七)第96章 鏖戰西北(九)第44章 獅熊爭霸(一)第133章 經營同心(十九)第12章 潞州城外第196章 廟堂之高(二十六)第65章 大戰過後(二)第363章 蕩盡羣雄(四十一)第220章 決戰幽雲(十一)第170章 爭奪河套(三十五)第350章 蕩盡羣雄(二十八)第372章 蕩盡羣雄(五十)第296章 南下之路(十一)第17章 黑雕軍營第245章 鹿死誰手(七)第273章 鹿死誰手(三十六)第7章 富貴生活第312章 南下之路(二十七)第11章 商隊南行第190章 廟堂之高?(十八)第80章 風雲再起(三)第53章 回鶻商隊(一)第16章 鄭州任職第9章 疑雲重重第64章 大戰過後(一)第286章 南下之路(一)第5章 中元節日第268章 鹿死誰手(三十一)第300章 南下之路(十五)第2章 開辦實業第237章 決戰幽雲(二十八)第249章 鹿死誰手(十二)第20章 澶州城外第187章 廟堂之高(十五)第20章 郭府壽宴第16章 侯府家事(二)第313章 南下之路(二十八)第9章 疑雲重重第205章 廟堂之高(三十五)第20章 郭府壽宴第16章 酒樓餞行第100章 鏖戰西北(十三)第193章 廟堂之高(二十一)第12章 攻心爲上第83章 風雲再起(六)第9章 解救符英第三百五十六 蕩盡羣雄三十四第117章 經營同心(三)第13章 攻城爲下(一)第38章 節度三州第181章 廟堂之高(九)第342章 蕩盡羣雄(十九)第22章 決戰鳳州(六)第32章 決戰鳳州(十二)第237章 決戰幽雲(二十八)第202章 廟堂之高(三十二)第290章 南下之路(五)第83章 風雲再起(六)第188章 廟堂之高(十六)第282章 鹿死誰手(四十六)第4章 惜惜相別第14章 攻下滄州第264章 鹿死誰手(二十七)
第5章 中元節日第15章 侯府家事(一)第196章 廟堂之高(二十六)第293章 南下之路(八)第16章 鄭州任職第337章 蕩盡羣雄(十四)第346章 蕩盡羣雄(二十四)第18章 發現密室第9章 解救符英第291章 南下之路(六)第9章 解救符英第11章 山雨欲來第12章 招賢納士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66章 大戰過後(三)第321章 南下之路(三十六)第14章 突現疫情第242章 鹿死誰手(四)第193章 廟堂之高(二十一)第87章 風雲再起(十)第7章 智破命案第53章 回鶻商隊(一)第369章 蕩盡羣雄(四十七)第216章 決戰幽雲(七)第186章 廟堂之高(十四)第193章 廟堂之高(二十一)第223章 決戰幽雲(十四)第208章 廟堂之高(三十八)第58章 出使蘭州(一)第170章 爭奪河套(三十五)第93章 鏖戰西北(六)第312章 南下之路(二十七)第107章 清水河畔(四)第44章 獅熊爭霸(一)第283章 鹿死誰手(四十七)第124章 經營同心(十)第125章 經營同心(十一)第226章 決戰幽雲(十七)第96章 鏖戰西北(九)第44章 獅熊爭霸(一)第133章 經營同心(十九)第12章 潞州城外第196章 廟堂之高(二十六)第65章 大戰過後(二)第363章 蕩盡羣雄(四十一)第220章 決戰幽雲(十一)第170章 爭奪河套(三十五)第350章 蕩盡羣雄(二十八)第372章 蕩盡羣雄(五十)第296章 南下之路(十一)第17章 黑雕軍營第245章 鹿死誰手(七)第273章 鹿死誰手(三十六)第7章 富貴生活第312章 南下之路(二十七)第11章 商隊南行第190章 廟堂之高?(十八)第80章 風雲再起(三)第53章 回鶻商隊(一)第16章 鄭州任職第9章 疑雲重重第64章 大戰過後(一)第286章 南下之路(一)第5章 中元節日第268章 鹿死誰手(三十一)第300章 南下之路(十五)第2章 開辦實業第237章 決戰幽雲(二十八)第249章 鹿死誰手(十二)第20章 澶州城外第187章 廟堂之高(十五)第20章 郭府壽宴第16章 侯府家事(二)第313章 南下之路(二十八)第9章 疑雲重重第205章 廟堂之高(三十五)第20章 郭府壽宴第16章 酒樓餞行第100章 鏖戰西北(十三)第193章 廟堂之高(二十一)第12章 攻心爲上第83章 風雲再起(六)第9章 解救符英第三百五十六 蕩盡羣雄三十四第117章 經營同心(三)第13章 攻城爲下(一)第38章 節度三州第181章 廟堂之高(九)第342章 蕩盡羣雄(十九)第22章 決戰鳳州(六)第32章 決戰鳳州(十二)第237章 決戰幽雲(二十八)第202章 廟堂之高(三十二)第290章 南下之路(五)第83章 風雲再起(六)第188章 廟堂之高(十六)第282章 鹿死誰手(四十六)第4章 惜惜相別第14章 攻下滄州第264章 鹿死誰手(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