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蕩盡羣雄(四十一)

一晃就到了秋季,大周朝也沒有什麼大事發生,只有幾件可以說大也可以說小的人事調整。

滄州節度使袁彥回到了大梁城,他被封爲福王,另外還掛着檢校太尉等一串頭銜。

滄州原來的二萬禁軍依然駐守在滄州,不過,已有部分禁軍老兵由於戰傷等各種原因被送了原籍,就從滄州本地補充了一些兵員到滄州軍來,郭炯的大舅子白霜文被任命爲滄州節度使,白霖文原本就是禁軍中的一員勇將,接了袁彥的位置,也並不讓人覺得奇怪。

原來的殿前司都指揮使張永德被封爲桂王,也掛着太師等空銜,被調回了大梁,張永德手中還有不少人馬,全部被何五郎收編,何五郎向來不喜太多人馬,他將老弱病殘打發走以後,將張永德手中人馬縮編成一萬人,其中步兵八千,騎兵二千。

老將王彥超與侯大勇在靈州合作頗爲愉快,沒有被調回靈州,而是領兵於壽州,與長江水師一道,對南唐保持着威壓,而向訓,則被任命爲宣徵南院使,這是他曾經擔任過的職務,他手下的二萬人馬,則由劉成通來統領。

至此,大周朝原來禁軍大將,全部皆升了官,但是,都從軍中離開,黑雕軍和數支散居節鎮的禁軍,除了韓通所領人馬以外,皆被侯大勇的嫡系所掌握,而韓通的兒子,已與侯大勇的義女成了親,搖身一變成了駙馬。

在禁軍大將忙着升官加銜的同時,各節鎮所轄支州,已被朝廷悄悄地收回了,而財政權和司法權,除了契丹方向的幽雲十八州,亦基本收由朝廷掌握。

各節鎮已沒有實力割據一方。更沒有對抗朝廷的實力。攘外必先安內,內已平,用兵西蜀已經成爲大周新朝的共識。

漢興元年十一,大周兵分兩路,由北路和東路夾擊西蜀。

北路由熊威軍都指揮使曹彬爲主帥,獅威軍都指揮使姜暉爲副帥,老將王彥超爲監軍,何五郎爲前鋒。組成四川行營,由鳳州方向向西蜀逼了過去

,目標直指成都。

東路由汴河水師主將時英爲主帥,劉成通爲副帥,出歸州逆江而上。

軍情營在西蜀下了極深的功夫,侯大勇又多次派使到西蜀,因此,對西蜀地理、兵力、百姓生活、朝中情況瞭解得一清二楚,他知道蜀軍此仗必敗,大軍南征以來。就交由樞密石虎全權調度指揮。他最關心的還是北方強敵契丹。

來自另一個世界地他,深知南方羣雄終被趙氏兄弟掃平,大宋初年的主力部隊。就是由殿前司和侍衛司禁軍組成,而大周新朝的主力部隊則由黑雕軍構成,大周新朝與大宋朝相比,軍事實力只強不弱,因此,他對於掃平南方諸強是深信不疑。

但是,從歷史上來看,北方始終是中原政權的大敵,北宋和南宋,一直沒有能夠解決北部邊患。最終養虎爲患,把威震世界的機會讓給了蒙古人。

送走了殺氣騰騰的徵蜀大軍,侯大勇就將西蜀之事拋在了腦後,北方,遙遠而寒冷的北方,那裡生活的強悍牧民,纔是大周陛下侯大勇最大地敵人。

漢興元年十一月十五日,一行數百人的隊伍出現在了大梁城遠郊,當看到大梁城灰色的城牆。所有人都興奮起來,一位老者趁着衆人下馬休息之機,一個騎着馬,久久地注視着大周朝的帝都。

一名身穿皮甲的紅臉漢子大聲道:“柳老爺子,下來喝水吧,雖然看見了城牆,也要走上一個時辰。”

老者正是裡奇部大長老柳紅葉,侯大勇稱帝以來,就帶信讓柳紅葉到大梁會面,柳紅葉將族中諸事安排妥當以後,便率了二十餘名隨從,踏上了南下之路,到了靈州以後,樑守恆、山宗元帶着到靈州各城以及清水河去轉了一圈,還特意到戰死的裡奇部族人的墓地去燒了香,這纔跟着百餘黑雕軍騎兵南下。

師高月明的女兒小清也跟隨着南下,由於有小孩子,隊伍行進速度就快不了,柳紅葉也不心急,他是熟讀詩書的老人,雖然數十年都沒有踏入中原的土地,可是與中原各城神交已久,這一次沿着靈州南下,一路憑弔古蹟,緬懷先人地英雄業績,心神皆醉。

走走停停,到了十一月中旬,纔到了大周帝都——大梁。

大梁城在冷風中靜靜地矗立着,從遠處看,大梁帝都並不如想象中那麼壯觀,也不如曾經地大唐帝都長安,論起堅固程度,甚至比不上軍事重鎮靈州,可是,帝都的身份實實在在地給了柳江葉極大的壓力,這種壓力是如此內斂而有力,柳紅葉似乎看到了坐在皇宮的侯大勇正朝着他微笑,不過,柳紅葉腦中總是晃動着鎧甲侯大勇,想不出他穿上龍袍上什麼樣子。

他嘴角有微弱地笑意,也不知想到了什麼,可是笑容很快就消失了,他下意識地腰間取過水囊,輕輕的抿了一口,這是石山裡特製的馬奶酒,並不辣喉,有些微微的酸味,冬天喝上幾口能暖和身子,可是若敞開喝,醉倒以後就會覺得頭上如馬蹄在踐踏。

柳紅葉是裡奇部的大長老,其實也就是普通意義的族長,此次南下,他肩上承擔着裡奇部落十來萬人何去何從的重任,因此,面對着大周朝的權力中心,心思就不停地轉動,思緒萬千,百感交集。

領隊的黑雕軍指揮使是參加過清水河戰役的紅臉漢子,他帶兵打仗是一把好手,爲人卻有些大大咧咧,他不知道柳紅葉地身份,只是柳紅葉酒量好且性子豪爽,與他頗爲投緣,就一路上自高奮勇地當起了嚮導,專門介紹黑雕軍從鄭州出發以後的輝煌戰績,他參加過不少激戰,雖然不能從戰略上講清楚所有大戰,但是講到慘烈戰爭的細節,因爲真實,就透着更多的血腥。

爲了全族的生存,柳紅葉必須瞭解侯大勇,以前,他一直通過裡奇諸子在瞭解侯大勇的個性以及他成爲帝王的經歷,此時只通過這個粗豪下層軍官之口,柳紅葉對侯大勇又有了新的認識,有一個大膽的想法也在心中產生,只是他又有些不忍,因此,在無人之時,也顯得有些心事重重。

“老爺子,我真是服了你,休息時間也不下馬,比我們黑雕軍騎兵還要歷害。”紅臉漢子快活地笑道:“走吧,公主也醒了,我們進城吧,今晚我就請你去明月酒樓喝酒。”

紅臉漢子並沒有去過明月酒樓,只是聽其他軍士吹噓過明月酒樓菜品地美味,黑雕軍普通軍士雖然比其他軍士有錢,可是要到明月酒樓去消費一次,也會心痛好久,他對這個老爺子極有好感,這才邀請柳紅葉去明月酒樓。

柳紅葉又喝了一口馬奶酒,臉上展開一絲笑容,道:“既然公主醒了,就走吧。”

來到了大梁城門一里處,就見到禮部的官員在等候,一個矮個子官員穿着二品大員的官服,坐在一張可以摺疊的胡椅上,他個子不高,留着一頭長鬚,卻也凜然有官威,想必是慣常發號施令所至。

此人正是宰相魏仁浦,按常理來說,他這種身份不必出城接人,可是這趟差事是侯大勇親自交待,也沒有說原因,只道把柳紅葉的老人接進宮積等到柳紅葉一行走到近前,一位小吏上前一步,道:“魏閣老請柳大人上前說話。”

柳紅葉眉毛一眨,他沒有料到會有一位宰相到城外迎接,但是從小吏的稱呼和用詞來看,他們並不知道自已的身份,就上前一步,拱手道:“公主就在後面,外面風大,能否讓公主先進城。”

魏仁浦愣了愣:“侯大勇只是吩咐出城接柳先生,並沒有說什麼公主”。不過,魏仁浦反應很是迅速,立刻意識到這是侯大勇留在靈州的女兒侯小清,他出身小吏,能爬到宰相高位,自然有人所不及的本領,一聽到來了一位公主,立刻判斷出靈州的侯小清。

“快快,護送公主進宮。”

等到小吏們護送着公主進了城,柳紅葉這纔對着魏仁浦道:“一介草民,怎敢勞動閣老。”魏仁浦打量了一會柳紅葉,怎麼看這個老頭怎麼像是胡人,他知道侯大勇很重視此人,此時摸不清路數,也就不敢怠慢,拱手還禮道:“陛下在宮中等着柳先生,我們跟着就回宮吧。”

進了大梁城,穿梭不停的人羣、各式的商品,都顯示着帝都的富庶,而不時出現的胡人,又展示了帝都的包容。

柳紅葉按納住內心深處的一絲激動,跟着魏仁浦進了皇宮,到了崇政殿,就見到一身龍袍在侯大勇正端坐在龍椅之上。

跪,還是不跪,柳紅葉稍稍猶豫了一下,還是跪了下來,等行過大禮,侯大勇“哈哈”大笑道:“柳長老,一別數年,今日在大梁重逢,真是三生有幸,快,平身。”

“旅途勞頓,御廚已備好了酒菜,朕陪柳長老好好喝一杯。”

第6章 蛙跳行動(一)第15章 接管劉府第254章 鹿死誰手(十七)第109章 清水河畔(六)第336章 蕩盡羣雄(十三)第126章 經營同心(十二)第320章 南下之路(三十五)第18章 決戰鳳州(二)第33章 決戰鳳州(十三)第213章 決戰幽雲(四)第319章 南下之路(三十四)第33章 決戰鳳州(十三)第323章 南下之路(三十八)第54章 回鶻商隊(二)第159章 爭奪河套(二十四)第176章 廟堂之高(三)第289章 南下之路(四)第1章 侯府話別第248章 鹿死誰手(十一)第12章 招賢納士第11章 山雨欲來第19章 又見青葉(二)第150章 爭奪河套(十五)第177章 廟堂之高(四)第32章 決戰鳳州(十二)第17章 決戰鳳州(一)第313章 南下之路(二十八)第123章 經營同心(九)第307章 南下之路(二十二)第173章 爭奪河套(三十八)第152章 爭奪河套(十七)第97章 鏖戰西北(十)第47章 節度三州(七)第80章 風雲再起(三)第301章 南下之路(十六)第206章 廟堂之高(三十六)第40章 節度三州(四)第226章 決戰幽雲(十七)第272章 鹿死誰手(三十五)第12章 招賢納士第351章 蕩盡羣雄(二十九)第10章 攻破總壇第143章 爭奪河套(八)第142章 爭奪河套(七)第148章 爭奪河套(十三)第221章 決戰幽雲(十二)第77章 回到大梁(九)第108章 清水河畔(五)第224章 決戰幽雲(十五)第153章 爭奪河套(十八)第333章 蕩盡羣雄(十)第287章 南下之路(二)第160章 爭奪河套(二十五)第4章 西軍風波第72章 回到大梁(四)第264章 鹿死誰手(二十七)第112章 清水河畔(九)第164章 爭奪河套(二十九)第125章 經營同心(十一)第196章 廟堂之高(二十六)第9章 解救符英第89章 鏖戰西北(二)第76章 回到大梁(八)第12章 招賢納士第205章 廟堂之高(三十五)第211章 決戰幽雲(二)第350章 蕩盡羣雄(二十八)第72章 回到大梁(四)第48章 回鶻大軍(二)第306章 南下之路(二十一)第268章 鹿死誰手(三十一)第13章 王樸來訪第46章 節度三州(六)第370章 蕩盡羣雄(四十八)第161章 爭奪河套(二十六)第76章 回到大梁(八)第154章 爭奪河套(十九)第87章 風雲再起(十)第70章 回到大梁(二)第338章 蕩盡羣雄(十五)第290章 南下之路(五)第360章 蕩盡羣雄(三十八)第139章 爭奪河套(四)第297章 南下之路(十二)第338章 蕩盡羣雄(十五)第14章 攻城爲下(二)第29章 姐姐病了(二)第10章 商隊北行(三)第141章 爭奪河套(六)第99章 鏖戰西北(十二)第318章 南下之路(三十三)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三)第315章 南下之路(三十)第198章 廟堂之高(二十八)第237章 決戰幽雲(二十八)第100章 鏖戰西北(十三)第366章 蕩盡羣雄(四十四)第318章 南下之路(三十三)第191章 廟堂之高(十九)第26章 侯府家事(三)
第6章 蛙跳行動(一)第15章 接管劉府第254章 鹿死誰手(十七)第109章 清水河畔(六)第336章 蕩盡羣雄(十三)第126章 經營同心(十二)第320章 南下之路(三十五)第18章 決戰鳳州(二)第33章 決戰鳳州(十三)第213章 決戰幽雲(四)第319章 南下之路(三十四)第33章 決戰鳳州(十三)第323章 南下之路(三十八)第54章 回鶻商隊(二)第159章 爭奪河套(二十四)第176章 廟堂之高(三)第289章 南下之路(四)第1章 侯府話別第248章 鹿死誰手(十一)第12章 招賢納士第11章 山雨欲來第19章 又見青葉(二)第150章 爭奪河套(十五)第177章 廟堂之高(四)第32章 決戰鳳州(十二)第17章 決戰鳳州(一)第313章 南下之路(二十八)第123章 經營同心(九)第307章 南下之路(二十二)第173章 爭奪河套(三十八)第152章 爭奪河套(十七)第97章 鏖戰西北(十)第47章 節度三州(七)第80章 風雲再起(三)第301章 南下之路(十六)第206章 廟堂之高(三十六)第40章 節度三州(四)第226章 決戰幽雲(十七)第272章 鹿死誰手(三十五)第12章 招賢納士第351章 蕩盡羣雄(二十九)第10章 攻破總壇第143章 爭奪河套(八)第142章 爭奪河套(七)第148章 爭奪河套(十三)第221章 決戰幽雲(十二)第77章 回到大梁(九)第108章 清水河畔(五)第224章 決戰幽雲(十五)第153章 爭奪河套(十八)第333章 蕩盡羣雄(十)第287章 南下之路(二)第160章 爭奪河套(二十五)第4章 西軍風波第72章 回到大梁(四)第264章 鹿死誰手(二十七)第112章 清水河畔(九)第164章 爭奪河套(二十九)第125章 經營同心(十一)第196章 廟堂之高(二十六)第9章 解救符英第89章 鏖戰西北(二)第76章 回到大梁(八)第12章 招賢納士第205章 廟堂之高(三十五)第211章 決戰幽雲(二)第350章 蕩盡羣雄(二十八)第72章 回到大梁(四)第48章 回鶻大軍(二)第306章 南下之路(二十一)第268章 鹿死誰手(三十一)第13章 王樸來訪第46章 節度三州(六)第370章 蕩盡羣雄(四十八)第161章 爭奪河套(二十六)第76章 回到大梁(八)第154章 爭奪河套(十九)第87章 風雲再起(十)第70章 回到大梁(二)第338章 蕩盡羣雄(十五)第290章 南下之路(五)第360章 蕩盡羣雄(三十八)第139章 爭奪河套(四)第297章 南下之路(十二)第338章 蕩盡羣雄(十五)第14章 攻城爲下(二)第29章 姐姐病了(二)第10章 商隊北行(三)第141章 爭奪河套(六)第99章 鏖戰西北(十二)第318章 南下之路(三十三)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三)第315章 南下之路(三十)第198章 廟堂之高(二十八)第237章 決戰幽雲(二十八)第100章 鏖戰西北(十三)第366章 蕩盡羣雄(四十四)第318章 南下之路(三十三)第191章 廟堂之高(十九)第26章 侯府家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