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蕩盡羣雄(十九)

三江口,濃煙四處,暗血橫流。

武平水軍冒突船和周軍蛇船大小相當,數量相當,上百艘快速靈活的小船在水面上左衝右突,一時之間,呈勢均力敵之勢,誰也無法奈何對方,如此混戰中,戰術、陣形已經沒有多大用處了,只有捨命相搏的勇氣纔是致勝的法寶。

武平水師在戰前有十六條餘皇船,衝過長江水師投車石的封鎖線以後,就有九艘戰船被大火燒燬,剩下的七艘戰船受到了周軍五條玄龍船和二十五條玄蛟船的圍攻。

西蜀連弩是玄龍船和玄蛟船配置的秘密武器,所發弩箭威力不遜於普通牀弩,但是每架西蜀連弩一次可發十枝弩箭,每架玄龍戰船上左右船舷各配置了十架西蜀連弩,玄龍船上的西蜀連弩若同時發射,一次就能同時發出二百枝弩箭。每艘玄蛟戰船上配置了十架西蜀連弩,一次齊射能發出一百枝弩箭,這等密集的弩箭達到了水軍的最高峰,因此,雙方剛一接戰,武平水師就受到了重創,出現了巨大的傷亡,主帥楊師凌身負重傷,參軍陳泌陣亡。

黑臉楊樂和早已料到了如此結果,他手撫着船舷,江風吹拂,戰旗嘩嘩之聲就如仙樂一般。

武平水師與長江水師交手十幾年,楊樂和與楊師凌是老對手,交手無數次,互有勝負,此時,楊樂和在指揮船上瀟灑自如,楊師凌深受重傷,所部主力戰船損失無數,看着楊師凌敗得如此之慘,楊樂和也不禁有些唏噓。

不過,側隱之心轉瞬即逝,楊樂和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張景定身上,。這員用長刀的敵將着實歷害,雖被鐵弩所傷,仍然連殺數人,十幾名周軍竟不能近身。

吳非用五虎上將弩傷了張景定以後,正待繼續發箭,便被幾名武平軍士逼住,只得用腰刀與這幾名軍士鬥在了一起。

張景定“飛”到船首以後,武平軍士信心復振。更加拼死抵抗,周軍佔盡了優勢,卻拿不下這一羣哀兵,黑臉楊樂和見到敵軍使刀勇將肩膀上插着的弩箭,心中一動,對跟在身後的親衛道:“把所有的五虎上將弩集中起來,給我跳過去射。”長江水師將領到大梁輪訓之時,侯大勇贈送了給每一位將領一架五虎上將弩,又送了十架五虎上將弩給楊樂和的親衛隊。

楊樂和的親衛早就心癢難耐,他帶着十名弩手。提着五虎上將弩。就跳過船去。

親衛隊跳過船後,楊樂和盯了張景定一眼,道:“拿幾張捕魚網去。找準機會,將使刀敵將給我活捉了。”

十一名親衛提着五虎上將弩,排成一排,慢慢向着楊師凌及張景定等武平軍士逼了過去,五虎上將弩射速極快,箭身又短,近距離發射極難閃避,好幾名武平軍士想衝過來,未及身就被射倒在地。

張景定的對手是十多名周軍長槍兵,儘管他武藝高強。可是在狹窄地船板之上,要想打退這些訓練有素的長槍兵,也不是一件易事,而周軍長槍兵見張景定刀法精熟,打法兇悍,並不敢逼得太緊,只是遠遠的站成一排,用長槍逼迫着張景定。

張景定被這羣長槍兵磨得沒有了脾氣,若周軍長槍兵全力進攻。必然會露出破綻,可是這樣圍成一圈並不進攻,張景定一柄厚背長刀儘管凌歷,也攻不破長槍手的密集防守。

楊師凌身邊的軍士越來越少,他柱着長槍坐在地上,頭靠在長槍上,也不知是死是活。

同仇敵愾,張景定早已忘記了楊家與張家之爭,他用眼睛餘光看了看周邊環境,突然上前一步,舉刀砍向正前面的周軍軍士。

周軍長槍手見有機可趁,待刀勢用老,十幾枝長槍便兇狠地刺了過來,張景定眼疾手快,退後一步,身體靠在了船舷之上,右手往船舷上一撐,已騰空而起,跳回到與玄龍船並排的餘皇船上。

周軍數枝長槍深深地刺在船板之上,正在用力往回抽時,刀光閃過,張景定站在餘皇船上揮動着長柄大刀,厚重大刀異常快捷,將三名周軍的咽喉輕鬆地割開。

此時,又有幾條大船靠了過來,二條玄龍船、六條玄蛟船將楊師凌和張景定地兩條餘皇船緊緊地擠在一起,周軍船多勢衆,用鉤槍將兩條餘皇船死死鉤住,不讓這兩條主力戰船逃走。

涌上楊師凌餘皇號的周軍如螞蟻一般密集,他們將楊師凌戰船上的武平軍士逼到了船首,戰船上三百多名軍士,包括增援的武平軍在內,經過一番苦戰,只剩下三十多人,卻仍在苦苦支撐着。

周軍軍士從楊師凌戰船上直接地跳入張景定戰船,展開了激烈的搏殺。

張景定回到自己戰船之時,發現他的戰船上已出現了不少周軍軍士,此時他一心想救出楊師凌,飛快地向船頭跑去,手中厚背大刀如一陣旋風,殺掉了數名攔路的周軍軍士,此時,十幾枝短鐵弩緊隨着他的背影,射在船板之下,發出了“蓬、蓬”之聲,只不過張景定身形極快,這些鐵弩追着其身影,全都落了空。

張景定到了船首之時,左手挽着一根粗繩子,右手提着大刀,緊跑幾步,凌空而起,蕩回到楊師凌戰船之上。手持五虎上將弩的十一名親衛一直不眨眼地盯着張景定,他飛身而起之時,身體也就徹底暴露,給了五虎上將弩發射的極好機會。

半空中地張景定無法閃避來勢兇狠地鐵弩,右腿和右腰之上,分別又中了一枝鐵弩。張景定落到船首,他不顧傷痛,幾步就到了楊師凌的身邊。

楊師凌低垂着頭,臉上沒有絲毫血色,身上衣物浸泡在血水之中,沒有了任何吸呼。

此時,三江口戰局已經明朗,武平七條餘皇戰船被玄龍船和玄蛟船團團圍住,經過了西蜀連弩的突然打擊以後,兵力損失極爲嚴重,又被羣狼一樣地玄蛟船死死的纏住,除了張景定和楊師凌的戰船,其他戰船皆失去了抵抗意志。

餘皇戰船被殲滅已成定局,剩下的冒突戰船對大局沒有多大影響了。

吳非在張景定面前吃了小虧,他手提着五虎上將弩,戰在外圍不斷偷襲張景定,張景定右腿上的短弩就是他所射,當張景定蕩回到楊師凌戰船之上,吳非手上的五虎上將弩只剩下三枝短弩,他轉過身去,跑了幾步,跳上了二層甲板,站在甲板上,視野一下就開闊起來,他看着十一名五虎上將弩手還在一層甲板上,便指着他們喝道:“你們全部上來。”

十一名五虎上將弩手上了二層甲板,吳非摸了摸隱隱有些作痛的額頭,狠狠地道:“對準大刀敵將,射死他。”

餘皇船首,又有十幾名親衛倒在了周軍刀槍之下,這些親衛皆是楊師凌親選,戰鬥意識和戰鬥技能明顯強於一般的武平軍士,如今主帥已陣亡,面對着周軍喊叫着投降的叫囂聲,這些親衛的抵抗意志也在消弱。

張景定望了望江面,無數地小船仍在搏殺,此時他已沒有退路,只能跳入長江,如能上了冒突船,或許還可以逃出生天,他心中稍一猶豫,聽得一陣破風之聲,黑黝黝的鐵弩如羣蜂一樣撲了過來。張景定一咬牙,猛地一矮身,大叫一聲,不顧一切從船頭躍進江水之中。

張景定跳入長江,武平軍士更是心無鬥志,紛紛放下了手中刀槍。

至此,餘皇船上的抵抗就結束了。

那三名手拿着漁網的親衛一直尋着活捉張景定的機會,見其跳入長江,便飛快地跳回到玄龍戰船之上,用繩索吊起一條小船放到長江之中,三名親衛皆是浪裡白條,水性極精,架着小船,在江中滑如江鯽,不顧四散奔逃的冒突船,尋找着張景定的身影。

張景定跳到江中,手中的厚背長柄大刀自然也拿不住了,在江中掙扎了好一會,這才浮出了水面,江面上,冒突船和蛇船還沒有分出勝負,在水中亂竄,雙方有不少軍士落入水中,將江面染成暗紅的血色。

張景定在水面上一邊躲避着戰船,一邊向着冒突船上地軍士招手、喊話,這時江面亂糟糟一片,水中飄滿了屍體,還是一些受傷軍士或沉或浮,冒突船上,軍士士氣已喪,根本沒有想到先鐸官張景定會在水中掙扎。

三名親衛划着小船找了一圈,一名軍士眼尖,看到了在水中喊叫的張景定。

一張大網撒開,張景定縱然身懷萬般武藝,卻無用武之地,水淋淋地被三名軍士拖上了小船。

三名軍士將張景定按在小船上,一陣拳打腳踢,打得其口鼻出血”等到反抗稍弱,一名軍士利索地將漁網收緊,將張景定縛得死死的,然後踩着他的頭,掉頭向着玄龍船而去。

第31章 決戰鳳州(十一)第8章 詔令出征第2章 草原生活第372章 蕩盡羣雄(五十)第28章 姐姐病了(一)第105章 清水河畔(二)第46章 獅熊爭霸(三)第46章 節度三州(六)第10章 攻破總壇第10章 商隊北行(三)第7章 智破命案第68章 大戰過後(五)第322章 南下之路(三十七)第340章 蕩盡羣雄(十七)第16章 人事安排第236章 決戰幽雲(二十七)第334章 蕩盡羣雄(十一)第204章 廟堂之高(三十四)第206章 廟堂之高(三十六)第84章 風雲再起(七)第143章 爭奪河套(八)第339章 蕩盡羣雄(十六)第342章 蕩盡羣雄(十九)第185章 廟堂之高(十三)第103章 鏖戰西北(十六)第321章 南下之路(三十六)第70章 回到大梁(二)第182章 廟堂之爭(十)第175章 廟堂之高(二)第22章 決戰鳳州(六)第184章 廟堂之高(十二)第139章 爭奪河套(四)第9章 解救符英第268章 鹿死誰手(三十一)第267章 鹿死誰手(三十)第343章 蕩盡羣雄(二十一)第198章 廟堂之高(二十八)第152章 爭奪河套(十七)第345章 蕩盡羣雄(二十三)第329章 蕩盡羣雄(六)第76章 回到大梁(八)第266章 鹿死誰手(二十九)第113章 清水河畔(十)第22章 決戰鳳州(六)第257章 鹿死誰手(二十)第362章 蕩盡羣雄(四十)第24章 決戰鳳州(八)第77章 回到大梁(九)第297章 南下之路(十二)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16章 人事安排第313章 南下之路(二十八)第309章 南下之路(二十四)第285章 鹿死誰手(四十九)第241章 鹿死誰手(三)第369章 蕩盡羣雄(四十七)第370章 蕩盡羣雄(四十八)第138章 爭奪河套(三)第106章 清水河畔(三)第314章 南下之路(二十九)第348章 蕩盡羣雄(二十六)第350章 蕩盡羣雄(二十八)第189章 廟堂之高(十七)第5章 道士陳摶第130章 經營同心(十六)第205章 廟堂之高(三十五)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14章 攻下滄州第271章 鹿死誰手(三十四)第三六十七章 蕩盡羣雄四十五第275章 鹿死誰手(三十八)第79章 風雲再起(二)第127章 經營同心(十三)第307章 南下之路(二十二)第273章 鹿死誰手(三十六)第336章 蕩盡羣雄(十三)第326章 蕩盡羣雄(三)第338章 蕩盡羣雄(十五)第187章 廟堂之高(十五)第1章 首戰告捷第122章 經營同心(八)第218章 決戰幽雲(九)第108章 清水河畔(五)第49章 回鶻大軍(三)第10章 中牟縣令第8章 商隊北行(一)第265章 鹿死誰手(二十八)第310章 南下之路(二十五)第172章 爭奪河套(三十七)第249章 鹿死誰手(十二)第50章 回鶻大軍(四)第1章 飛機失事第26章 侯府家事(三)第17章 黑雕軍營第63章 奇襲隴西(三)第165章 爭奪河套(三十)第2章 黑雕新軍第250章 鹿死誰手(十三)第191章 廟堂之高(十九)第206章 廟堂之高(三十六)
第31章 決戰鳳州(十一)第8章 詔令出征第2章 草原生活第372章 蕩盡羣雄(五十)第28章 姐姐病了(一)第105章 清水河畔(二)第46章 獅熊爭霸(三)第46章 節度三州(六)第10章 攻破總壇第10章 商隊北行(三)第7章 智破命案第68章 大戰過後(五)第322章 南下之路(三十七)第340章 蕩盡羣雄(十七)第16章 人事安排第236章 決戰幽雲(二十七)第334章 蕩盡羣雄(十一)第204章 廟堂之高(三十四)第206章 廟堂之高(三十六)第84章 風雲再起(七)第143章 爭奪河套(八)第339章 蕩盡羣雄(十六)第342章 蕩盡羣雄(十九)第185章 廟堂之高(十三)第103章 鏖戰西北(十六)第321章 南下之路(三十六)第70章 回到大梁(二)第182章 廟堂之爭(十)第175章 廟堂之高(二)第22章 決戰鳳州(六)第184章 廟堂之高(十二)第139章 爭奪河套(四)第9章 解救符英第268章 鹿死誰手(三十一)第267章 鹿死誰手(三十)第343章 蕩盡羣雄(二十一)第198章 廟堂之高(二十八)第152章 爭奪河套(十七)第345章 蕩盡羣雄(二十三)第329章 蕩盡羣雄(六)第76章 回到大梁(八)第266章 鹿死誰手(二十九)第113章 清水河畔(十)第22章 決戰鳳州(六)第257章 鹿死誰手(二十)第362章 蕩盡羣雄(四十)第24章 決戰鳳州(八)第77章 回到大梁(九)第297章 南下之路(十二)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16章 人事安排第313章 南下之路(二十八)第309章 南下之路(二十四)第285章 鹿死誰手(四十九)第241章 鹿死誰手(三)第369章 蕩盡羣雄(四十七)第370章 蕩盡羣雄(四十八)第138章 爭奪河套(三)第106章 清水河畔(三)第314章 南下之路(二十九)第348章 蕩盡羣雄(二十六)第350章 蕩盡羣雄(二十八)第189章 廟堂之高(十七)第5章 道士陳摶第130章 經營同心(十六)第205章 廟堂之高(三十五)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14章 攻下滄州第271章 鹿死誰手(三十四)第三六十七章 蕩盡羣雄四十五第275章 鹿死誰手(三十八)第79章 風雲再起(二)第127章 經營同心(十三)第307章 南下之路(二十二)第273章 鹿死誰手(三十六)第336章 蕩盡羣雄(十三)第326章 蕩盡羣雄(三)第338章 蕩盡羣雄(十五)第187章 廟堂之高(十五)第1章 首戰告捷第122章 經營同心(八)第218章 決戰幽雲(九)第108章 清水河畔(五)第49章 回鶻大軍(三)第10章 中牟縣令第8章 商隊北行(一)第265章 鹿死誰手(二十八)第310章 南下之路(二十五)第172章 爭奪河套(三十七)第249章 鹿死誰手(十二)第50章 回鶻大軍(四)第1章 飛機失事第26章 侯府家事(三)第17章 黑雕軍營第63章 奇襲隴西(三)第165章 爭奪河套(三十)第2章 黑雕新軍第250章 鹿死誰手(十三)第191章 廟堂之高(十九)第206章 廟堂之高(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