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鹿死誰手(三十四)

澶州城外十里之外,一處山灣,全是密密的竹林,走到清清河水邊,山風拂面,竹林晃支動,隱約間,靛看到建僱竹林深處的房屋。一陣沉悶的馬蹄聲,刺破了寧靜的山灣,在河水邊撲騰着的光屁股小孩,好奇而又有些畏懼地從水裡爬起來,遠遠地跟在馬隊後面。

竹林深處是一個莊園,裡面住了一百多人,這是刺史王德成在澶州城外的產業。

一位滿臉麻子的軍士在門外大喊道:“趕快開門。”

過了半晌,莊園開了一個小門,走出了一個背有些佝僂的老人,他對着麻臉軍士拱了拱手,道:“小人是這裡的管家,請問軍爺到此有何貴幹?”

“我們是刑部的,奉命搜查此處,趕快開門。”

“這是澶州王使君的莊園,你們不能亂來。”

“滾開。”麻臉軍士已經沒有耐心和這位老客家說話了,手中皮鞭一揚,在空中發出了清脆的鞭響。

軍士們甫進莊園,迅速佔領了所有的出入之道,帳房、庫房等地立刻被圍了起來,幾個軍士迅速走進一間不起眼的偏房,砸開有些鏽跡的鐵鎖,打開了一個隔層。

“屋內沒有看到帳冊,牆上有一個隔層,是空的。”

那老人笑道:“帳冊都在帳房裡,官爺要看說一聲就成,小老兒豈敢有違。”

很快,莊園裡的帳房先生就搬出了好幾本帳冊。

“不是這些,王德成從澶州城帶回的帳冊在何處?”柳江清是城尉,又是禁軍中的巡檢,這一次朝廷三司會審,就派出軍中巡檢柳江清到澶州來取最重要的帳冊,他接連翻了幾個帳冊,都是記錄着莊園開支的簡單帳冊。

老管家滿臉是笑,道:“莊園裡的所有帳冊都在這裡,我從來不知道阿郎(對主人的稱呼)還有什麼帳冊,大人說笑了。”

柳江清冷冷地道:“我千里迢迢從大梁來到此處,難道是爲了說笑話,王德成現在已經被押至死牢,你若替他隱瞞罪證,也是死路一條。”

老人顫抖着道:“我只是此處的看園人,其他的事情一概不知。”

柳江清見老人一口咬定毫不知情,道:“把莊園上所有人都集中到這個院子裡來。”他又對老人道:“把帳冊找出來,到時你可吃不了兜着走。”

老人上前一步,跪在柳江清面前,道:“這位軍爺,阿郎是一個好官啊,你到四處去訪一訪,任誰都要誇一聲,這澶州黃河決堤是天災人禍,怪不得我們阿郎啊。”

柳江清沒有理會老管家,徑直向主院走去。

很快,院中傳來哭聲一片,有小孩的哭聲,也有一些女子的哭聲,莊園裡一百多人全部都被軍士們帶到了主院的壩子。

王德成的寢房佈置的頗爲文雅,掛着好幾幅字幅,還有一幅大大的窗櫺。通過木窗櫺,可以看到隨風搖動的青青竹葉,這幾叢竹子距離木窗櫺有二十多步,擋不住屋內的陽光。站中屋內,卻能清楚的看到竹葉清新的顏色,甚至能聞到竹葉特有的香味。

柳江清在石山之時,曾是石山書院的教師,他自小就苦讀讀書,如今雖然做的是武職,在骨子裡仍有文人墨客的雅好。

他踱到條幅前,條幅是一首耳熟能詳的絕句:“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影入深林,復照青苔上。”此詩和木窗櫺外的竹子,莊園外清清的小河,頗爲相合,柳江清細細地體會着詩中的意境,一時忘記了進入大梁所遇到的紛繁複雜的事情,就這麼安靜地站在條幅之下。

“不要打人,天理何在。”

一聲突兀的喊聲打碎了柳江清的意境。他皺着眉頭走到院中,只見那位老者躺在院子中間,放聲大哭,眼淚、鼻涕糊了一臉。在這位老人的帶動之下,院內哭聲沖天。

衆位軍士都圍在一邊,抱着手看着地上的老者。

柳江清的閱歷遠非這些年輕軍士所能比,他見到場內局面如此混亂,就大踏步走到老人身前,用腳踢了踢老人屁股,道:“別在這裡倚老賣老,趕快爬起來,不然把你扔到糞坑去。”

老人偷眼看了看柳江清,見他面無表情的樣子,知道要裝下去沒有好果子吃,就悻悻地爬了起來。

柳江清又下令道:“重點搜查帳房及王德成的房屋,要一寸一寸地搜,掘地三尺也要找出帳冊。

事情遠比柳江清預想的順利,當軍士當真掘開了主屋的地面,赫然發現了一個木盒子,裡面正是柳江清想要的帳冊。

三司會審就等着柳江清從澶州取回的帳冊,據王德成交待,錢糧之事,他一筆也沒有經手,只是爲了預防這筆錢糧出事,他對前後三筆的使用情況都有記載,包括每一筆款項是什麼時候到達澶州、經手的當事人、錢糧存放的地點、每一次打開庫房的時間及經手人名字,還有更重要的是鄭有林數張簽了字的憑條。

這本帳冊,就成爲了關鍵線索和證據。

柳江清自然深知這本帳冊的重要性,他把薄薄的一本帳冊放在了自己懷中,沒有在澶州停留,帶着手下精悍的騎手們,沿着黃河岸邊直奔大梁。

數天後,到達了大梁城外的陳橋驛,饒是柳江清從小在石山長大,騎術了得,也累得全身散架,其他人等自然也不例外。

陳橋驛是大梁城東面一個著名驛站,素來只接待七品以上的官員,柳江清有資格住進驛站,只是軍士則沒有資格住進來,只能在外面宿營。

柳江清進入了驛站,見驛站空無一人,更提出讓軍士進驛站休息,驛丞直屬兵部,城南尉對其並無管轄權,只是城南尉是一個官不大、權力卻不小的官職,驛丞是一位頭腦靈活的小夥子,稍稍猶豫,就爽快地讓軍士們全部住進了驛站。

吃罷驛丞的老酒,柳江清手提腰刀,在屋內坐了一會兒,這才上了牀,睡覺之時,他腰刀出鞘,就放在隨手可觸的地方。

半夜時分,屋外輕輕地響起敲門聲,柳江清從牀上一躍而起,提刀立在門後,道:“誰在外面。”

“我是劉眯眼。”

劉眯眼是昝府的一名清客,總是陰沉着臉,昝居潤甚爲信任他,柳江清多次在昝府和他一起喝酒,也算得上較爲熟悉之人。

柳江清身付重責,極爲警惕,他低聲問道:“你到這裡何事。”

“阿郎讓我來的,難道你信不過阿郎。”

昝居潤身爲宣徵北院使,多次留守大梁,也是實權人物,柳江清中了進士以後,就成爲昝府的常客,他最心愛的女人小署是昝居潤所送,他能成爲禁軍巡檢,也是當時任東京留守副使的昝居潤一力促成,柳江清對昝居潤多有感激之情。

只是,柳江清頭腦頗爲冷靜,在些榮駕崩以後,他敏感地意識到大梁表面平靜,實際上已是危機四伏,他不願輕易上幫,就小心翼翼地與昝居潤等重臣保持着距離。

“在下負重責,夜已深,還是不見面爲好,回到大梁後,我再到昝府去陪罪。”

屋外一聲低嘆,“阿郎啊阿郎,你非要說柳郎是重情義之人,這次你看走眼了,人家可是攀上了高枝了。”

柳江清思索片刻,還是把門打開了,自己不開門,就意味着直接得罪了昝居潤,昝居潤身居要職,實在沒有輕易得罪的道理,何況聽聽劉眯眼說些什麼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問題。

劉眯眼進了門,直截了當地道:“阿郎想讓我看看那帳冊,只看一眼,並不帶走。”說完,劉眯眼遞給了柳江清一個條子。

柳江清看了一會兒,才把條子放在油燈上燒着,道:“你只能看,不能帶走。”

劉眯眼點點頭,道:“這個自然,你放心。”柳江清取出帳冊,鄭重地遞給劉眯眼,然後不經意地把手放在刀柄之上,只要劉眯眼有何異動,柳江清有把握一刀制服他。

劉眯眼卻極守規矩,坐在油燈前,極慢地讀了一遍,讀完之後,把帳冊還給了柳江清,拱手道:“阿郎沒有看錯你,我走了。”

劉眯眼出了驛站,立刻翻身上馬,一陣狂奔之後,閃進了一條小道,進了一個農家小屋,小屋從外面看沒有一絲亮光,走進去,卻亮着一盞油燈,一張小桌上早已置好了紙筆。

劉眯眼進了小屋,也不說話,拿起筆,在紙下筆走龍蛇,屋內之人都屏聲靜氣,不眨眼地看着劉眯眼。

劉眯眼一氣呵成,然後把筆扔在了地上,臉上已是大汗淋漓,他長舒了一口氣,道:“總算不辱使命。”

劉眯眼記憶驚人,已把看過的帳冊全部默記了下來。

第193章 廟堂之高(二十一)第327章 蕩盡羣雄(四)第346章 蕩盡羣雄(二十四)第288章 南下之路(三)第315章 南下之路(三十)第241章 鹿死誰手(三)第1章 飛機失事第148章 爭奪河套(十三)第304章 南下之路(十九)第31章 決戰鳳州(十一)第264章 鹿死誰手(二十七)第371章 蕩盡羣雄(四十九)第122章 經營同心(八)第312章 南下之路(二十七)第61章 奇襲隴西(二)第15章 高平血戰第358章 蕩盡羣雄(三十六)第81章 風雲再起(四)第235章 決戰幽雲(二十六)第282章 鹿死誰手(四十六)第318章 南下之路(三十三)第153章 爭奪河套(十八)第288章 南下之路(三)第354章 蕩盡羣雄(三十二)第219章 決戰幽雲(十)第366章 蕩盡羣雄(四十四)第185章 廟堂之高(十三)第50章 回鶻大軍(四)第19章 李暉到任第211章 決戰幽雲(二)第70章 回到大梁(二)第52章 回鶻大軍(六)第38章 節度三州第106章 清水河畔(三)第51章 回鶻大軍(五)第36章 大梁城內(二)第186章 廟堂之高(十四)第276章 鹿死誰手(三十九)第27章 侯府家事(四)第63章 奇襲隴西(三)第233章 決戰幽州(二十四)第218章 決戰幽雲(九)第148章 爭奪河套(十三)第149章 爭奪河套(十四)第85章 風雲再起(八)第212章 決戰幽雲(三)第202章 廟堂之高(三十二)第368章 蕩盡郡雄(四十六)第364章 蕩盡羣雄(四十二)第228章 決戰幽雲(十九)第289章 南下之路(四)第73章 回到大梁(五)第252章 鹿死誰手(十五)第321章 南下之路(三十六)第137章 爭奪河套(二)第7章 跬跳行動(二)第336章 蕩盡羣雄(十三)第141章 爭奪河套(六)第15章 接管劉府第99章 鏖戰西北(十二)第364章 蕩盡羣雄(四十二)第83章 風雲再起(六)第308章 南下之路(二十三)第289章 南下之路(四)第10章 中牟縣令第143章 爭奪河套(八)第348章 蕩盡羣雄(二十六)第64章 大戰過後(一)第86章 鳳雲再起(九)第271章 鹿死誰手(三十四)第317章 南下之路(三十二)第268章 鹿死誰手(三十一)第116章 經營同心(二)第212章 決戰幽雲(三)第21章 迎娶符英第251章 鹿死誰手(十四)第293章 南下之路(八)第90章 鏖戰西北(三)第275章 鹿死誰手(三十八)第295章 南下之路(十)第115章 經營同心(一)第185章 廟堂之高(十三)第17章 路過大梁第59章 出使蘭州(二)第198章 廟堂之高(二十八)第116章 經營同心(二)第65章 大戰過後(二)第47章 回鶻大軍(一)第304章 南下之路(十九)第158章 爭奪河套(二十三)第1章 首戰告捷第249章 鹿死誰手(十二)第24章 手紙問題第80章 風雲再起(三)第1章 首戰告捷第12章 潞州城外第46章 獅熊爭霸(三)第108章 清水河畔(五)第363章 蕩盡羣雄(四十一)第331章 蕩盡羣雄(八)
第193章 廟堂之高(二十一)第327章 蕩盡羣雄(四)第346章 蕩盡羣雄(二十四)第288章 南下之路(三)第315章 南下之路(三十)第241章 鹿死誰手(三)第1章 飛機失事第148章 爭奪河套(十三)第304章 南下之路(十九)第31章 決戰鳳州(十一)第264章 鹿死誰手(二十七)第371章 蕩盡羣雄(四十九)第122章 經營同心(八)第312章 南下之路(二十七)第61章 奇襲隴西(二)第15章 高平血戰第358章 蕩盡羣雄(三十六)第81章 風雲再起(四)第235章 決戰幽雲(二十六)第282章 鹿死誰手(四十六)第318章 南下之路(三十三)第153章 爭奪河套(十八)第288章 南下之路(三)第354章 蕩盡羣雄(三十二)第219章 決戰幽雲(十)第366章 蕩盡羣雄(四十四)第185章 廟堂之高(十三)第50章 回鶻大軍(四)第19章 李暉到任第211章 決戰幽雲(二)第70章 回到大梁(二)第52章 回鶻大軍(六)第38章 節度三州第106章 清水河畔(三)第51章 回鶻大軍(五)第36章 大梁城內(二)第186章 廟堂之高(十四)第276章 鹿死誰手(三十九)第27章 侯府家事(四)第63章 奇襲隴西(三)第233章 決戰幽州(二十四)第218章 決戰幽雲(九)第148章 爭奪河套(十三)第149章 爭奪河套(十四)第85章 風雲再起(八)第212章 決戰幽雲(三)第202章 廟堂之高(三十二)第368章 蕩盡郡雄(四十六)第364章 蕩盡羣雄(四十二)第228章 決戰幽雲(十九)第289章 南下之路(四)第73章 回到大梁(五)第252章 鹿死誰手(十五)第321章 南下之路(三十六)第137章 爭奪河套(二)第7章 跬跳行動(二)第336章 蕩盡羣雄(十三)第141章 爭奪河套(六)第15章 接管劉府第99章 鏖戰西北(十二)第364章 蕩盡羣雄(四十二)第83章 風雲再起(六)第308章 南下之路(二十三)第289章 南下之路(四)第10章 中牟縣令第143章 爭奪河套(八)第348章 蕩盡羣雄(二十六)第64章 大戰過後(一)第86章 鳳雲再起(九)第271章 鹿死誰手(三十四)第317章 南下之路(三十二)第268章 鹿死誰手(三十一)第116章 經營同心(二)第212章 決戰幽雲(三)第21章 迎娶符英第251章 鹿死誰手(十四)第293章 南下之路(八)第90章 鏖戰西北(三)第275章 鹿死誰手(三十八)第295章 南下之路(十)第115章 經營同心(一)第185章 廟堂之高(十三)第17章 路過大梁第59章 出使蘭州(二)第198章 廟堂之高(二十八)第116章 經營同心(二)第65章 大戰過後(二)第47章 回鶻大軍(一)第304章 南下之路(十九)第158章 爭奪河套(二十三)第1章 首戰告捷第249章 鹿死誰手(十二)第24章 手紙問題第80章 風雲再起(三)第1章 首戰告捷第12章 潞州城外第46章 獅熊爭霸(三)第108章 清水河畔(五)第363章 蕩盡羣雄(四十一)第331章 蕩盡羣雄(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