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蕩盡羣雄(十八)

三江口,火光沖天,鮮血橫流,殺聲四起,往日舒緩如優雅女子的江水變成了喝了酒的殺豬匠人,狂燥而充滿着血腥,讓人覺得慘不忍賭。

身在修羅場中的人們面對着兇狠的敵人,忘記了恐懼,或許,他們根本沒有時間恐懼。

武平水師楊師凌左手臂被中了一枝弩箭,粗大的弩箭將手臂活生生扯斷,鮮血順着手臂流下就如小溪一般,而參軍陳泌更慘,胸口被粗大的弩箭刺穿,弩箭衝力巨大,將他釘在了身後的船板之上。

西蜀連弩之威,充分顯現出來。

當武平水師突破了投石車的封鎖,兩軍便準備開始接舷戰,楊師凌依然如往常一樣,不避刀箭,站在船頭指揮着戰鬥,這是楊師凌爲了鼓舞士氣常用的一招,當年與南唐水師交戰,武平水師數次身陷險境,靠着楊師凌的堅守,才能保持着軍心不散,最後反敗爲勝。

這一次,面對着強敵,楊師凌就手持着硬弓守在船首,將自己筆直的身影留給衆手下,增添他們的作戰信心。

就在武平戰船接近敵船之時,周軍戰船卻飛過來一陣密集如冰雹的弩箭,遠遠超出了楊師凌的經驗。

這是大周水師新式武器——西蜀連弩在發威。

西蜀連弩曾經是黑雕軍的致勝的武器,侯大勇掌握了大周朝廷之後,黑雕軍主力漸漸由西北移師至大梁,人數達到五萬之衆,這是侯大勇最爲嫡系的部隊。可是,大周軍隊中還有韓通、向訓、袁彥等大將率領的數萬禁軍和長江水軍,這些軍隊跟隨着柴榮南征北戰。也稱得上大周軍精稅。

如何牢牢地控制住這些軍隊,便成了侯大勇面臨的重要課題。

長江水師素來精銳,只是他們長期駐紮在淮河與長江邊上,除了主將以外,與朝廷的關係並不密切,侯大勇看準了這一點,將長江水師主將翁明升爲晉國公,調至大梁掛了一個太師空職。而令楊樂和以副將身份統領長江水師。

侯大勇隨後調楊樂和等長江水師將領到汴河水師輪訓,初來之時,楊樂和還有傲慢之心,見識了集中使用投石車以和西蜀連弩地威力之後,久經戰陣的他立刻意識到這兩樣東西都是寶貝,嘴上雖不軟,可是態度已發生了積極的變化,不僅認真觀訓。還提出要在長江水師上增設投石車和西蜀連弩。

爲了拉攏這一支水上精銳,侯大勇當即答應了楊樂和的請求,等到楊樂和回到長江水師不久,西蜀連弩和投石車就由汴河水師運了過來。

楊樂和雖然是滿臉黑光,看上去又粗又燥。心裡卻如明鏡一樣,坦然接受了這些武器,也就表示接受侯大勇調遣。

他是天生的水戰好手,對新武器極爲敏感。西蜀連弩來到了水師以後,他就立刻派出最機靈的軍士來操作這種威力巨大的武器,等到三江口水戰開始之時,水師軍士們已將這件寶貝武器練得精熟。

當武平水師衝破了投石車的封鎖以後,楊樂和就緊緊盯住了最大地這條餘皇船,這時,太陽已升至半空,陽光從東向西射了過來。照在楊師凌由精鐵細細打製的鎧甲之上,格外耀眼,楊樂和眼尖,瞧見了這一片特別的反應,笑道:“這定然是敵將鎧甲的反光,能用這等好甲,相必不是尋常人物。”他提高聲音命令道:“集中全船的西蜀連弩,將此人射掉。”

身後的船將吳非道:“西蜀連弩在船舷兩側。最多隻能由前面四架發射。”

西蜀連弩打造得甚爲精巧。一次可發動十支,四架齊發。也就有四十支,楊樂和擺了擺手,道:“四架就四架,給我看準了,狠狠地射。”

四十枝粗壯的弩箭帶着風雷之聲,向着武平軍楊師凌襲去,等到楊師凌聽到異響之時,弩箭已經近在咫尺,他急忙彎腰躲避,可是仍然遲了一步,只覺左手臂一痛,竟被強弩射斷。

楊師凌的手下親衛在西蜀連弩地射擊之下傷亡大半,幾位僥倖逃得性命的親衛,見主帥如遊魂一般站在當地,連忙將他按倒在船舷之上,他們身上皆有鎧甲,不方便撕布條,一名小頭目彎着腰來到了陳泌身邊,撕了一截衣服過來,回到楊師凌身邊後,對着一名發呆的軍士罵道:“楞着幹什麼,去取藥來。”

這名軍士剛剛直起身來,又是一排弩箭射來,他運氣實在太差,身上中了四箭,被弩箭強勁的力量帶着飛了起來,又狠狠地釘在船板之上。

另一名武平軍士再也不敢起身,趴在船甲之上,手腳並用飛快爬行,進入了船倉後,拿了一包金創藥回來,幾名軍士將楊師凌斷臂包好,本來強撐着的楊師凌流血過多,已經開始昏眩了,他推開親衛,道:“扶我起來。”親衛忙道:“敵人弩箭歷害,站不起來,我們進船倉吧。”

楊師凌渾身開始發冷,斷臂開始劇烈地痛疼起來,豆大地汗珠從發冷的額頭上流了下來,強撐着對親衛道:“取幾面大盾來,我要站起來。”

這時,這艘餘皇號已被楊樂和所在戰船和兩艘玄蛟船圍住了,無數鉤槍搭在了船舷之上,餘皇號的軍士在西蜀連弩的打擊之下,損失慘重,餘下地軍士皆肝膽俱喪,當週軍的鉤槍鉤住了船舷之時,竟沒有人敢去斬斷鉤槍,楊師凌見狀,怒罵道:“不準周軍上船。”

楊師凌身邊親衛們見到周軍瘋狂地跳上船來,也從震驚中恢復過來,聽到楊師凌之命,就提刀弄槍就向着周軍衝了過去,很快,船舷處就響起了刀槍的碰撞聲、砍進骨頭的嚓嚓聲、瀕死前的慘叫聲。

此時,武平水師和大周長江水師完全已經混在了一起,三江口就如開了鍋一般,四處都是追逐、進攻、逃跑的戰船。

玄龍大船、餘皇大船都有前面尖銳的衝角,這是用來衝撞敵船所用,先鋒官張景定指揮着撞壞了一條玄蛟船,無意中看到被武平指揮船被圍,立刻下令道:“朝敵船撞過去。”此時,已到了生死存亡之機,張景定心中亦沒有張家和楊家之爭。

張景定的餘皇船就全速向着楊樂和地玄龍船衝了過來,大船還沒有靠近,從側翼又衝過來一條玄龍船,此船向來緊跟着長江水師指揮船,即是保護船,也是指揮船遭遇不測時的替代船,指揮官是副將全光明,他指揮着玄龍船從側翼狠狠地撞在了張景定大船的船身之上,玄龍船的衝角一下就將張景定的大船撞了一個大洞。

餘皇船側翼是用極爲堅硬的鐵木所制,雖然壞了一個大洞,卻並沒有影響到戰船的安危,戰船船體劇烈地晃了晃,卻又與玄龍船分了開來。張景定心繫着指揮船的安危,大喊道:“不許減速。”這艘餘皇戰船仍然朝着楊師凌所在戰船劃了過去。

全光明罵了一聲,“狗日地,倒滑溜得很。”話音未落,一枝鐵箭從煙霧中破空而來,狠狠地插在全光明地咽喉處,這一箭來勢極爲凌歷,已將全光明的咽喉刺穿,全光明手氣捂着咽喉,有些不甘地向後翻倒。

張景定轉頭射了一箭,也不管射中沒有,放下心中強弓,取過了厚重地長柄大刀,他只覺大船一震,已將圍着楊師凌指揮船的一條玄蛟船撞開,戰船被撞後轉了方向,正好和楊師凌戰船靠在了一起。

“跟我上。”張景定帶着五十多名武平軍士,飛身跳上了楊師凌戰船。

楊師凌已經危在旦夕,餘皇戰船有三百軍士,此時只有三十多名親衛圍着楊師凌,楊師凌左手握着一柄長槍,用長槍支撐着身體,身體搖搖欲倒。

大周水師軍士眼見着就要捉住武平水師的首腦,士氣大振,個個奮勇向前。當張景定跳上戰船以後,周軍立刻分了幾十人過來。當頭一人提着一柄長槍,身穿着鎧甲,正是周軍指揮使吳非,他看着張景定的衣甲,知他是將官,也不出聲,對着張景定就是當胸一槍刺去。

張景定舉刀格擋,長槍卻如吐信的毒蛇,快速地抽了回來,吳非動作十分靈便,不等張景定進攻,槍尖顫抖着又向着張景定的腹部刺去。

張景定手中大刀飛快地旋了一個小圈,長槍和大刀碰到了一起,張景定只覺手臂一震,對手的力量竟然大得出乎意料。

吳非同樣不好受,他正待收槍,眼前刀光一閃,敵手的大刀速度快得驚人,刀鋒已到了額頭,吳非武藝極爲了得,遇險不慌,長槍奮力往上一舉,同時往後疾退。

只聽得“當”地一聲,吳非長槍脫手,頭盔上已有一道裂口,這時,數名軍士提着長槍刺了過來,將張景定擋住,吳非暗叫一聲“好歷害”,他從腰間取過了五虎上將弩,這是吳非到汴河水師受訓之時,侯大勇送給他的防身利器。

張景定見周軍指揮使居然逃得一死,暗叫一聲可惜,揮刀砍翻一名軍士,只覺肩膀一痛,一枝短鐵弩從人羣中陰險地飛了過來,刺破鎧甲,傷了張景定左肩。

第279章 鹿死誰手(四十二)第212章 決戰幽雲(三)第59章 出使蘭州(二)第三百五十六 蕩盡羣雄三十四第31章 決戰鳳州(十一)第265章 鹿死誰手(二十八)第138章 爭奪河套(三)第209章 廟堂之高(三十九)第4章 西軍風波第152章 爭奪河套(十七)第318章 南下之路(三十三)第214章 決戰幽雲(五)第280章 鹿死誰手(四十四)第138章 爭奪河套(三)第162章 爭奪河套(二十七)第23章 符英掌權第373章 蕩盡羣雄(五十三)第9章 商隊北行(二)第350章 蕩盡羣雄(二十八)第22章 決戰鳳州(六)第127章 經營同心(十三)第150章 爭奪河套(十五)第328章 蕩盡羣雄(五)第346章 蕩盡羣雄(二十四)第363章 蕩盡羣雄(四十一)第165章 爭奪河套(三十)第184章 廟堂之高(十二)第40章 節度三州(四)第245章 鹿死誰手(八)第295章 南下之路(十)第82章 風雲再起(五)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三)第135章 經營同心(二十一)第183章 廟堂之高(十一)第16章 侯府家事(二)第365章 蕩盡郡雄(四十三)第5章 遇到商隊第354章 蕩盡羣雄(三十二)第111章 清水河畔(八)第185章 廟堂之高(十三)第17章 路過大梁第9章 何去何從第91章 鏖戰西北(四)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四)第369章 蕩盡羣雄(四十七)第276章 鹿死誰手(三十九)第56章 回鶻商隊(四)第1章 飛機失事第150章 爭奪河套(十五)第253章 鹿死信手(十六)第105章 清水河畔(二)第24章 決戰鳳州(八)第302章 南下之路(十七)第306章 南下之路(二十一)第112章 清水河畔(九)第350章 蕩盡羣雄(二十八)第23章 決戰鳳州(七)第259章 鹿死誰手(二十二)第109章 清水河畔(六)第211章 決戰幽雲(二)第5章 遇到商隊第16章 人事安排第271章 鹿死誰手(三十四)第363章 蕩盡羣雄(四十一)第77章 回到大梁(九)第61章 奇襲隴西(一)第340章 蕩盡羣雄(十七)第323章 南下之路(三十八)第326章 蕩盡羣雄(三)第301章 南下之路(十六)第19章 又見青葉(二)第137章 爭奪河套(二)第289章 南下之路(四)第358章 蕩盡羣雄(三十六)第220章 決戰幽雲(十一)第76章 回到大梁(八)第110章 清水河畔(七)第319章 南下之路(三十四)第2章 開辦實業第17章 黑雕軍營第25章 決戰鳳州(九)第370章 蕩盡羣雄(四十八)第2章 草原生活第58章 出使蘭州(一)第193章 廟堂之高(二十一)第162章 爭奪河套(二十七)第10章 商隊北行(三)第207章 廟堂之高(三十七)第345章 蕩盡羣雄(二十三)第125章 經營同心(十一)第276章 鹿死誰手(三十九)第10章 中牟縣令第153章 爭奪河套(十八)第218章 決戰幽雲(九)第15章 接管劉府第8章 詔令出征第340章 蕩盡羣雄(十七)第179章 廟堂之高(六)第201章 廟堂之高(三十一)
第279章 鹿死誰手(四十二)第212章 決戰幽雲(三)第59章 出使蘭州(二)第三百五十六 蕩盡羣雄三十四第31章 決戰鳳州(十一)第265章 鹿死誰手(二十八)第138章 爭奪河套(三)第209章 廟堂之高(三十九)第4章 西軍風波第152章 爭奪河套(十七)第318章 南下之路(三十三)第214章 決戰幽雲(五)第280章 鹿死誰手(四十四)第138章 爭奪河套(三)第162章 爭奪河套(二十七)第23章 符英掌權第373章 蕩盡羣雄(五十三)第9章 商隊北行(二)第350章 蕩盡羣雄(二十八)第22章 決戰鳳州(六)第127章 經營同心(十三)第150章 爭奪河套(十五)第328章 蕩盡羣雄(五)第346章 蕩盡羣雄(二十四)第363章 蕩盡羣雄(四十一)第165章 爭奪河套(三十)第184章 廟堂之高(十二)第40章 節度三州(四)第245章 鹿死誰手(八)第295章 南下之路(十)第82章 風雲再起(五)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三)第135章 經營同心(二十一)第183章 廟堂之高(十一)第16章 侯府家事(二)第365章 蕩盡郡雄(四十三)第5章 遇到商隊第354章 蕩盡羣雄(三十二)第111章 清水河畔(八)第185章 廟堂之高(十三)第17章 路過大梁第9章 何去何從第91章 鏖戰西北(四)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四)第369章 蕩盡羣雄(四十七)第276章 鹿死誰手(三十九)第56章 回鶻商隊(四)第1章 飛機失事第150章 爭奪河套(十五)第253章 鹿死信手(十六)第105章 清水河畔(二)第24章 決戰鳳州(八)第302章 南下之路(十七)第306章 南下之路(二十一)第112章 清水河畔(九)第350章 蕩盡羣雄(二十八)第23章 決戰鳳州(七)第259章 鹿死誰手(二十二)第109章 清水河畔(六)第211章 決戰幽雲(二)第5章 遇到商隊第16章 人事安排第271章 鹿死誰手(三十四)第363章 蕩盡羣雄(四十一)第77章 回到大梁(九)第61章 奇襲隴西(一)第340章 蕩盡羣雄(十七)第323章 南下之路(三十八)第326章 蕩盡羣雄(三)第301章 南下之路(十六)第19章 又見青葉(二)第137章 爭奪河套(二)第289章 南下之路(四)第358章 蕩盡羣雄(三十六)第220章 決戰幽雲(十一)第76章 回到大梁(八)第110章 清水河畔(七)第319章 南下之路(三十四)第2章 開辦實業第17章 黑雕軍營第25章 決戰鳳州(九)第370章 蕩盡羣雄(四十八)第2章 草原生活第58章 出使蘭州(一)第193章 廟堂之高(二十一)第162章 爭奪河套(二十七)第10章 商隊北行(三)第207章 廟堂之高(三十七)第345章 蕩盡羣雄(二十三)第125章 經營同心(十一)第276章 鹿死誰手(三十九)第10章 中牟縣令第153章 爭奪河套(十八)第218章 決戰幽雲(九)第15章 接管劉府第8章 詔令出征第340章 蕩盡羣雄(十七)第179章 廟堂之高(六)第201章 廟堂之高(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