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草原生活

因爲語言不通,大家無法交流,侯大勇雖心存疑惑,卻找不到答案。侯大勇取出手機,對整個現場進行拍攝,不知當地政府有多遠,如果太遠,屍體就要先做處理,用手機把現場拍攝下來,可以固定證據,這對於破案是極其重要的。

兩個牧民沒有注意侯大勇的動作,他們陷入深深的悲傷中,兩人跪在地上,頭伏在地面,口中唸唸有詞。

突然,一陣馬蹄聲由遠而近迅急地逼近,黑衣騎手和老人臉色大變,黑衣騎手跳上馬,彎弓搭箭,老人也拿起一把短刀,均是一幅如臨大敵的模樣。

侯大勇心想:“肯定是殺人兇手來了,氣焰也太囂張。”再次拿出手槍,做好擒拿殺人兇手的準備。

隨着遠處馬蹄快速逼近,黑衣騎手的戰馬興奮起來,打着響鼻,不停地在草地上踢打着轉圈。十多名騎手從小山坡後面探出了頭,身上都帶着兵器。

“軍隊”侯大勇倒吸一口涼氣。雖說只有十餘騎,可是來騎凱甲鮮明,殺氣騰騰,特別是來騎所用武器一模一樣,一看就是制式裝備,這一點軍隊和土匪有質的區別。

十餘支箭已帶着嘯聲射到三人眼前。侯大勇向左一閃,堪堪躲開來箭。老人卻慘叫着中箭倒地。那名黑衣騎手箭法了得,在閃避的同時,連發兩箭,將來襲兩敵射下馬來。騎手一邊發箭一邊催馬遠去,大部分騎手都朝黑衣騎手追去,有兩騎舉着長刀朝侯大勇衝來,速度極快,侯大勇連喊話的時間都沒有,爲求自保,侯大勇除了開槍以外別無選擇,未等騎手衝至身前,果斷舉槍射擊,隨着兩聲清脆的槍聲,兩名騎手栽下馬來。

侯大勇冷笑一聲:就憑兩把破刀,想和我打,真是廁所裡打電筒——找死。

黑衣騎手和其它敵騎已跑得不見蹤影。侯大勇抱起老人,只見老人胸口中了兩箭,鮮血不停滲出,已沒了氣息。侯大勇見老人傷勢太重,已無力迴天,就放下老人,查看四周。

敵騎的長刀,入手極沉,刀口閃着寒光,甚爲鋒利,刀背上刻着一些不認識的文字。被擊斃的兩名騎手,均是髡髮短鬚,長袍左衽,圓領窄袖,腰間束帶,下穿長褲,褲在靴筒之內。

侯大勇有如在夢中一樣:這人的打扮怎麼極象央視《發現之旅》中契丹人。侯大勇仔細了搜查這兩名騎手身上物品,除了吃的外,沒有其它有價值的物品,只是發現一枚鐵製錢幣,較爲粗糙,有 “漢元通寶”四個字,

眼前的事太過詭異,侯大勇彷彿正在一場極爲荒誕的戲劇中演出。

侯大勇想到飛機失事後遇到的怪事:手錶時間明顯出錯,軍用手機沒有一點信號,另外還有鮮血、長刀、騎兵、屍體。“難道 ,我就如《尋秦記》中的項少龍,穿越了時空隧道,不可能吧。”

“漢元通寶”是什麼年代所用錢幣?漢朝?中學歷歷中學過漢朝是用五株錢,好象不是“漢元通寶”的名字,這是他媽的什麼朝代?

侯大勇拿出手機,仍然沒有一點信號,打開圖象,妻子和女兒的照片十分鮮活地從屏幕中出現,畫面栩栩如生。“老公,注意身體,不要太辛苦,少喝點酒,要想我和妹妹。”妻子在手機中還如平常一般的輕言細語,一點沒有體會侯大勇的心情。

侯大勇被這一切強烈地震憾了,思路混亂,只能用一個字概括,那就是“暈”。

侯大勇自已還不清楚,他確實穿越了時空,他在乘飛機返回基地時,在一陣無法解釋的白光中,穿越了時空隧道,來到了另一個平行時空。這個時空和侯大勇所在時空一模一樣,侯大勇來到的時代是公元九五三年,也就是廣順二年,郭威建立大周朝的第二年。五代十國延續着唐朝中期以來藩鎮割據的局面,從割據走向了分裂,戰事頻繁,極爲混亂。經過五十多年的戰爭,最後由宋朝重新統一,五代十國是從分裂走向統一的過渡時期。

侯大勇來到的草原,其實不在內蒙,而是在遼河流域附近。此時,粟末靺鞨所建渤海國已於公元九二六年爲遼所滅,遼國佔據東北、塞北及燕、雲十六州,稱雄一時。

渤海國是唐至五代期間,由中國古代民族———粟末靺鞨族以東北地區爲主建立的一個地方政權,其中心位於現在的寧安市上京城鎮。渤海國是唐朝的附屬國,共存229年,被稱爲“海東盛國”,上京城是中世紀赫赫有名的大都市。黑衣騎手是粟末靺鞨族人,當時渤海國已滅,但是,遼國兵將對靺鞨族人的殺伐仍很殘酷。侯大勇恰恰遇到了經常發生的一幕。

黑衣騎手引誘遼國騎手追擊自己,在追擊中將遼國騎手逐一射殺,粟末靺鞨人大多擅於騎射,生活中也常以騎射爲戲,黑衣騎手和其族人中的英雄突地稽同名,是其族人中著名的神箭手,他在和遼人的爭鬥中,射殺遼人甚衆,深爲遼人所懼。這次遼軍以二十人爲一小隊,派出了三十小隊,在突地稽經常活動的地方進行搜索,意圖徹底消滅突地稽。由於事先有遼軍的細作,對突地稽的活動判斷得很準,有兩隊人馬與突地稽相遇,突地稽的親人和族人大部被殺,突地稽箭法了得,射殺三十餘騎後突出了重圍。

突地稽射殺追兵後,回來見到老人也被射殺,復仇的火焰在心中熊熊燃燒。

突地稽和侯大勇兩人默默無語地安葬了死去的親人。

突地稽對於侯大勇十分佩服,侯大勇沒有弓箭,沒有戰馬、沒有武器,空手殺死兩名遼國騎手,當真是恐英雄了得,只怕自己也做不到。突地稽知道遼人肯定要報復,就比劃着讓侯大勇跟自己走,侯大勇連蒙帶猜總算明白了他意思。

此時天已黑了下來,突地稽和侯大勇騎上戰馬朝東南而去。侯大勇喜愛騎馬,但是他騎戰馬和騎自行車沒有兩樣,只是爲了鍛鍊身體,馬場的馬匹早已失去野性,和戰馬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侯大勇騎上戰馬,靠着身體結實,勉強能夠駕馭住狂奔的戰馬,不過,和突地稽人馬合一的狀態相比,相差得太遠。

爲躲避遼人,突地稽帶着侯大勇向東南方向急馳,侯大勇總算體會到馬不停蹄的感覺,隨着漸漸能夠控制戰馬,侯大勇心道:“古人用的形容詞還真是貼切。”不知多久,突地稽帶着侯大勇來到了一條大河,在黑暗中,大河顯得非常寬闊,水草很密很高,空氣中瀰漫江水特有的味道,水花拍打兩岸,發出沉悶的聲音。

突地稽和侯大勇在江邊稍作休整,又繼續南行,在侯大勇快要支撐不住的時侯,來到了一個隱密的營地。突地稽與一老人緊緊擁抱在一起。在衆人驚奇的眼光中,侯大勇笨手笨腳地下了戰馬,因大腿兩側完全磨破,每走一步,就痛得咧一下嘴。突地稽對其族人說了一陣。很快,就有人過來把侯大勇帶入一個帳篷。

這一天經歷太過離奇,也把累得夠嗆,侯大勇本來想考慮一會問題,也一躺下來很快進入夢鄉,在夢中,妻子、女兒,作戰室,還有屍體、騎馬,種種亂七八糟的影像全混在一起,在頭腦中衝突、交戰,最後,一個騎手舉着弓,向妻子小琳射了一箭,妻子慘叫着倒在地上,侯大勇要衝過去幫忙,卻使不上勁,身體軟綿綿的,怎麼樣也到不了妻子身邊,侯大勇感覺心中最柔軟的地方被狠狠地刺了一針,眼淚止不住地流淌在胸前。侯大勇正在心傷之際,又有一個敵人拿着手槍抵住了他的胸口,打他的耳光,侯大勇大怒,猛地用手格開敵人的手槍,一腳向敵人踢去。

在狠狠的一腳後,侯大勇醒了,眼淚還隱約掛在臉上,只見那名黑衣騎手坐在地上,用大眼睛憤怒地看着他。侯大勇見到被踢在地上的黑衣騎手,清醒過來,趕緊起身。這時和突地稽一起的中年人,對侯大勇說:“這位英雄,可是中原人。”侯大勇聽到中年人所說的話,覺得好像是漢語,卻又似懂非懂。中年人又說:“英雄大義援手,我們部族感激不盡。”侯大勇心想:“如果這是古代,那麼古代漢語的發音肯定和現代漢語不一樣,但是漢字除了簡體和繁體的區別,沒有太大的變化,繁體字大部分也認識。”想到這,侯大勇找了一根木棍,用繁體在地上寫道:“請問這是哪裡。”果然,中年人認得漢字,也用木棍在地上寫道:“這是大遼水。”侯大勇愣了愣,又寫:“這是哪個朝代?”中年人寫道:“這是勃海國,現在被契狗所佔。”侯大勇又寫道:“中原是哪一個朝代。”中年人寫道:“中原是周朝。”

侯大勇楞了好一會,總算知道了自己的處境,在飛機失事後,不知何故,自己穿過了時空隧道,回到了五代後期的周朝,現在位於遼河流域,即原勃海國的領域。那麼黑衣騎手就應是粟末靺鞨族人,而交戰的敵手是遼國騎兵。侯大勇知道這時中原地區應是非常混亂,政權在走馬燈似的變換,遼國在當時是勢力強大,與中原聯繫緊密,遼人身上有漢元通寶也就在情理之中。

通過筆談,侯大勇知道了黑衣騎手突地稽原爲勃海將領,國破後,不願臣服於遼,帶領自已的部族在遼水流域放牧。與遼人發生了好幾次衝突,雖說殺退遼人,但是部族死傷慘重,無力再戰,於是這個不足一百人的小部族就朝東走,以避開遼人,尋找更爲合適的生活之地,部族向東已探到大海,北地則在遼人控制中,向南是中原人的地盤,好在向東北的長白山山高地險,可爲部族暫時容身之地。

弄清基本事實以後,侯大勇很快對自己的處境進行綜合評估,悲傷、苦惱解決不了問題,最現實的是要適應環境,在這異時空內生存下去,只有生存下來纔有可能回到妻女身邊,雖然這似乎沒有任何頭緒。幸運的是多年的部隊生活、殘酷的戰爭磨鍊了侯大勇,賦於了侯大勇一顆堅強的心,對於自己的一身戰鬥技能,侯大勇很有信心,這可是在亂世生存的本錢。

粟末靺鞨人是後來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的祖先,最是崇尚英雄,聽突地稽講侯大勇空手打死了兩名全幅武裝的契狗騎手,知突地稽從不說謊,於是眼光中對侯大勇很是佩服。侯大勇身材勻稱,相貌英俊,引得幾個少女看到侯大勇就紅了臉,眼光卻一直跟隨着侯大勇,更有一個大膽少女還給侯大勇送來了一大塊羊腿。

侯大勇在心中嘆了一口氣:既然來到古代,能否回去就是一個未知數,要生存下來就必須學習在古代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騎馬,射箭,語言等知識。

侯大勇脫下了讓族人都覺得怪異的軍服,換上了粟末靺鞨人的服裝,可穿慣軍服的他極不習慣。侯大勇仔細把軍裝摺好,照部隊的老習慣放在牀頭。突地稽對侯大勇空手殺死兩名騎手很是不解,看侯大勇射了兩箭,居然全無準頭,不覺有點瞧不起。侯大勇可不能給他說他的手槍,他在虛心求教的同時,決定要找機會顯顯身手,讓突地稽佩服,自己才能更好地立足。

轉眼一個月過去,侯大勇慢慢地融入到了古代生活中,他儘量不去想另一個世界的事情,每次一想起心就要抽搐。勞累可以麻木心靈,粟末靺鞨人生活艱苦,這一部族以狩獵爲生,好在長白山此時動物很多,足夠一族人生活,打到好的皮毛,就收集起來,從做生意的中原人和其它族的商人那裡交換生活必需品。

侯大勇多次參加狩獵,第一次一無所獲,第二次打了一隻兔,第三次連獵兩隻鹿,第四次突地稽就讓侯大勇當頭帶着三個獵人去狩獵,突地稽對侯大勇的飛速進步非常高興,畢竟侯大勇是自已帶來的,自己先前說他英雄了得,後來發現射箭很差,騎馬一般,有的族人開始嘲笑侯大勇,並說自己吹牛,幸好侯大勇狩獵越來越多,爲人和氣肯幫助人,又學會說幾句族語,所以,突地稽一族人都很喜歡他,漸漸把他當成自家人,但是並不覺得他英雄了得。

一日,狩獵歸來,大獲豐收,夜晚來臨,一族人圍着篝火喝酒、跳舞,盡興處,強壯的男子開始比賽角骶。

角骶其實是契丹式摔跤,粟末靺鞨也喜愛這種運動。北宋人張舜民曾在《畫墁錄》中記載契丹人角力:“角觸以倒地爲負,兩人相持終日,欲倒而不可得。又物如小額,通蔽其乳,脫若褫露之,則兩手覆面而走,深以爲恥也”。這段資料說明,契丹人在摔跤時穿有短袖上衣而且胸前還有一件遮乳物,很可能後來就演變爲現在蒙古族摔跤手所穿的“卓鐸格”了。另外在比賽規則上,我們可以確知契丹人的角力遊戲是以“倒地爲負”的,這與宋代相撲以速度決勝負是不同的,但是卻與今天中國式摔跤和蒙古族摔跤有着極其相似的地方。

侯大勇剛開始並沒主動上場挑戰,兵法雲“知已知彼,百戰不殆。”等兩場過後,侯大勇已知粟末靺鞨人的摔跤水平。粟末靺鞨人的身體非常結實,角骶技法簡單實用。侯大勇以前在部隊,有一段時間,和一位蒙古族排長天天較量摔跤,剛開始他被蒙古族排長摔得七葷八素,後來,侯大勇專門去拜體院一位得過亞洲冠軍的摔跤教練爲師,學得不少絕技,侯大勇把學藝之事嚴格保密,罷戰三個月,然後搞個突襲,連摔蒙古族排長十餘跤,讓其心服口服,反過來成爲蒙古族排長的師傅。侯大勇和這位蒙古族排長從此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可惜,在叢林中一次遭遇戰中,這位蒙古族排長在突擊中被流彈擊中,英勇犧牲,這讓侯大勇難過很久。

突地稽此時已連勝兩場下場休息,另一個好手出來挑戰,卻是和侯大勇一起狩獵的強壯漢子,他走到侯大勇身邊,向侯大勇發出了邀請。族人都興奮地歡笑着,突地稽也笑着看着侯大勇。一名對侯大勇有好感的少女卻大叫:“屈由紐古欺負人,是狗熊,你去找突地稽吧。”屈由紐古是族人中除了突地稽外最好的角骶手,少女怕侯大勇輸得太慘,沒有面子。

侯大勇卻微笑着站了起來,握住屈由紐古的手,正式接受挑戰。一族中老人對着屈由紐古喊:“屈由紐古,不要把人傷了。我們粟末靺鞨人可不是這樣對待客人。”

侯大勇仔細觀察,知道屈由紐古從小練習角骶,年輕,身強力壯,倒不可小覷 。戰局一開始,侯大勇和屈由紐古相互試探幾次,突然,屈由紐古用一條腿把侯大勇高高挑起,侯大勇用勁纏住屈由紐古,屈由紐古用力過猛,收不了勁,兩人 “卜通”同時倒在地上,那名少女發出了“啊”的一聲驚呼,引得衆人側目。兩人都安然無恙地站起來繼續比賽,當即博得全場歡呼,侯大勇這次主動進攻,猛撲上去,兩手抓牢屈由紐古的手臂,朝自己身前一拉,再向前猛推,同時右腿插入對方襠中,向右後方勾對手左腿,使出了蒙古摔跤的絕招——“得合勒”,整個動作迅速有力,簡單直接,把屈由紐古摔成仰面朝天。

屈由紐古不服,起身又戰,在雙方對峙中,侯大勇用一招小鬼推磨,用右手抓握屈由紐古左腕,左手猛地摳扒其左側肩下,緊接着用右手向其背後支推,左腿頂撞上屈由紐古腿內側。這是技巧動作,是侯大勇師傅的得意之學,侯大勇突然用出來,屈由紐古猝不及防,又被摔到在地。

(第二章完)

第一章完後,受到了許多朋友的熱情鼓勵,在這裡,說聲謝謝,我會加快速度。

第291章 南下之路(六)第17章 決戰鳳州(一)第6章 激戰馬賊第24章 決戰鳳州(八)第362章 蕩盡羣雄(四十)第4章 黃牛軍寨第341章 蕩盡羣雄(十八)第354章 蕩盡羣雄(三十二)第19章 李暉到任第85章 風雲再起(八)第280章 鹿死誰手(四十四)第18章 發現密室第13章 攻城爲下(一)第256章 鹿死誰手(十九)第108章 清水河畔(五)第252章 鹿死誰手(十五)第115章 經營同心(一)第73章 回到大梁(五)第24章 手紙問題第57章 回鶻商隊(五)第321章 南下之路(三十六)第92章 鏖戰西北(五)第372章 蕩盡羣雄(五十)第3章 符家說客第99章 鏖戰西北(十二)第205章 廟堂之高(三十五)第5章 遇到商隊第274章 鹿死誰手(三十七)第96章 鏖戰西北(九)第185章 廟堂之高(十三)第5章 中元節日第117章 經營同心(三)第48章 回鶻大軍(二)第9章 解救符英第12章 潞州城外第233章 決戰幽州(二十四)第3章 鋒芒初露第310章 南下之路(二十五)第361章 蕩盡羣雄(三十九)第157章 爭奪河套(二十二)第311章 南下之路(二十六)第125章 經營同心(十一)第61章 奇襲隴西(一)第291章 南下之路(六)第65章 大戰過後(二)第335章 蕩盡羣雄(十二)第181章 廟堂之高(九)第110章 清水河畔(七)第281章 鹿死誰手(四十五)第10章 中牟縣令第8章 滄州城內第14章 攻下滄州第371章 蕩盡羣雄(四十九)第98章 鏖戰西北(十一)第236章 決戰幽雲(二十七)第221章 決戰幽雲(十二)第21章 決戰鳳州(五)第40章 節度三州(四)第162章 爭奪河套(二十七)第368章 蕩盡郡雄(四十六)第19章 又見青葉(二)第7章 智破命案第86章 鳳雲再起(九)第350章 蕩盡羣雄(二十八)第24章 手紙問題第198章 廟堂之高(二十八)第15章 侯府家事(一)第336章 蕩盡羣雄(十三)第26章 侯府家事(三)第209章 廟堂之高(三十九)第314章 南下之路(二十九)第269章 鹿死誰手(三十二)第7章 怪人王樸第13章 王樸來訪第350章 蕩盡羣雄(二十八)第1章 侯府話別第265章 鹿死誰手(二十八)第341章 蕩盡羣雄(十八)第15章 侯府家事(一)第102章 鏖戰西北(十五)第47章 節度三州(七)第92章 鏖戰西北(五)第57章 回鶻商隊(五)第24章 決戰鳳州(八)第318章 南下之路(三十三)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15章 高平血戰第7章 跬跳行動(二)第194章 廟堂之高(二十四)第27章 侯府家事(四)第173章 爭奪河套(三十八)第11章 商隊北行(四)第244章 鹿死誰手(六)第144章 爭奪河套(九)第5章 中元節日第307章 南下之路(二十二)第220章 決戰幽雲(十一)第85章 風雲再起(八)第87章 風雲再起(十)第371章 蕩盡羣雄(四十九)
第291章 南下之路(六)第17章 決戰鳳州(一)第6章 激戰馬賊第24章 決戰鳳州(八)第362章 蕩盡羣雄(四十)第4章 黃牛軍寨第341章 蕩盡羣雄(十八)第354章 蕩盡羣雄(三十二)第19章 李暉到任第85章 風雲再起(八)第280章 鹿死誰手(四十四)第18章 發現密室第13章 攻城爲下(一)第256章 鹿死誰手(十九)第108章 清水河畔(五)第252章 鹿死誰手(十五)第115章 經營同心(一)第73章 回到大梁(五)第24章 手紙問題第57章 回鶻商隊(五)第321章 南下之路(三十六)第92章 鏖戰西北(五)第372章 蕩盡羣雄(五十)第3章 符家說客第99章 鏖戰西北(十二)第205章 廟堂之高(三十五)第5章 遇到商隊第274章 鹿死誰手(三十七)第96章 鏖戰西北(九)第185章 廟堂之高(十三)第5章 中元節日第117章 經營同心(三)第48章 回鶻大軍(二)第9章 解救符英第12章 潞州城外第233章 決戰幽州(二十四)第3章 鋒芒初露第310章 南下之路(二十五)第361章 蕩盡羣雄(三十九)第157章 爭奪河套(二十二)第311章 南下之路(二十六)第125章 經營同心(十一)第61章 奇襲隴西(一)第291章 南下之路(六)第65章 大戰過後(二)第335章 蕩盡羣雄(十二)第181章 廟堂之高(九)第110章 清水河畔(七)第281章 鹿死誰手(四十五)第10章 中牟縣令第8章 滄州城內第14章 攻下滄州第371章 蕩盡羣雄(四十九)第98章 鏖戰西北(十一)第236章 決戰幽雲(二十七)第221章 決戰幽雲(十二)第21章 決戰鳳州(五)第40章 節度三州(四)第162章 爭奪河套(二十七)第368章 蕩盡郡雄(四十六)第19章 又見青葉(二)第7章 智破命案第86章 鳳雲再起(九)第350章 蕩盡羣雄(二十八)第24章 手紙問題第198章 廟堂之高(二十八)第15章 侯府家事(一)第336章 蕩盡羣雄(十三)第26章 侯府家事(三)第209章 廟堂之高(三十九)第314章 南下之路(二十九)第269章 鹿死誰手(三十二)第7章 怪人王樸第13章 王樸來訪第350章 蕩盡羣雄(二十八)第1章 侯府話別第265章 鹿死誰手(二十八)第341章 蕩盡羣雄(十八)第15章 侯府家事(一)第102章 鏖戰西北(十五)第47章 節度三州(七)第92章 鏖戰西北(五)第57章 回鶻商隊(五)第24章 決戰鳳州(八)第318章 南下之路(三十三)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15章 高平血戰第7章 跬跳行動(二)第194章 廟堂之高(二十四)第27章 侯府家事(四)第173章 爭奪河套(三十八)第11章 商隊北行(四)第244章 鹿死誰手(六)第144章 爭奪河套(九)第5章 中元節日第307章 南下之路(二十二)第220章 決戰幽雲(十一)第85章 風雲再起(八)第87章 風雲再起(十)第371章 蕩盡羣雄(四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