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六章:先帝諡號

(祝祖國生日快樂,繁榮昌盛,早日一統兩岸!)

其實安南脫離中原皇朝不過百餘年時間,連當地人多數都會講漢話,並沒有什麼文化上的不認同。陸承啓說的這個法子,也不過是以防萬一罷了。其實只要給安南人大順子民的待遇,允許他們參加大順的科舉,允許他們經商種田,便不會有什麼造反的心了。天底下的百姓都不傻,爲朝廷去賣命,也得看值不值得。安南人對中原,應該也還有一點歸屬感的,只要不歧視他們,過得三五年,也就沒事了。

再者,這安南也是推崇儒家文化的,就更好融入大順了。不像占城,以天竺文化爲主。突然,陸承啓有個想法,何不等安南把占城差不多滅國了,再出兵呢?那樣的話,一下子就收了兩個國家的土地,人口,大順的實力就會再上一層樓……

“算了,看情況吧!”陸承啓很理智,他知道,若是師出無名,就算是佔了這兩國,日後也是個大包袱。

君臣兩人都各懷心事,沒有說話。過了好一陣,想通了怎麼做的陸承啓才淡淡地說道:“許卿前來找朕,不會就稟告這一件事吧?”

許景淳說道:“陛下果然料事如神!臣此次求見,一爲安南,二爲貪官……”

“哦,他們的膽子更大了?”

陸承啓表面上不動聲色,其實心中早就惱怒至極。他今日心情不好,這些人撞到他手裡,也算他倒黴。“說罷,都是誰,怎麼貪法?”

“回稟陛下,這些人多爲地方轉運使,所貪賄的,皆爲商人店鋪。名爲分紅,其實便是收賄受賄……”

隨着許景淳這句話一出,“官商勾結”四個字便出現在陸承啓腦海中,這簡直是觸碰到了他的底線!“查,給朕徹查,到底有多少人,還敢貪!朕要藉此事,告訴那些臣子,敢伸手,就得付出代價!”陸承啓說這話的時候,咬牙切齒,一字一字地說將出來,好像夜梟一般,聽得許景淳渾身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臣遵旨!”許景淳哪裡敢怠慢,連忙應聲說道。

陸承啓盯着他看了好久,才緩緩地揮了揮手,說道:“你退下吧……”

許景淳不知道,一說到貪官,爲什麼小皇帝會如此勃然大怒。“難道皇上上輩子跟貪官有仇?”許景淳心中不由這麼想。殊不知,他猜得不中亦不遠了,陸承啓“上輩子”最恨的就是貪官。仗着有權有勢,胡作非爲。“上輩子”陸承啓只能罵,現在不同了,陸承啓可是皇帝,掌握生殺大權。你想貪?可以,問問那柄鍘刀同不同意吧!

退出了書房,許景淳迎頭又碰到了一個老熟人——禮部尚書馮承平。

“馮尚書,你也來覲見的麼?”許景淳爲了掩飾自己心虛,打了個招呼。剛剛他的背脊,已經沁出汗來了。

馮承平低聲說道:“陛下心情如何?”

“不太妙……”許景淳實話實說,這老頭有點可愛,不忍心他被小皇帝呵斥。“馮尚書覲見,所爲何事?”

馮承平一臉尷尬,期期艾艾,說不出話來。許景淳也明白了,說道:“既然馮尚書難以言說,便作罷吧,我告辭了!”說完一拱手,大踏步出去了。馮承平這才抹了一把汗,見到高鎬跟着陸承啓從御書房出來,連忙迎了上去:“參見陛下!”

“去垂拱殿說。”陸承啓沒有鳥他,頭也不回地往垂拱殿走去。馮承平心道:“皇上心情,果然不好!”想到這,只能跟着高鎬,走進了垂拱殿中。待得內侍端來香茗椅子,馮承平纔敢坐下。

“說罷,有甚麼事讓馮卿親自來見朕啊?”陸承啓不鹹不淡地說道。

馮承平一愣,不曾想到這小皇帝也會一本正經地說笑,差點一個趔趄摔倒在地:“陛下,先帝駕崩已四年,廟號都未曾定下。臣等商議多年,覺得定爲憲宗爲最,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憲宗?”陸承啓一愣,他重生已久,漸漸熟悉了這時代的禮制,知道廟號和諡號是不同的。廟號起源於商朝,如太甲爲太宗、太戊爲中宗、武丁爲高宗。廟號最初非常嚴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開國君主一般是祖、繼嗣君主有治國才能者爲宗。周朝確立諡號制度,對君主和大臣的一生作爲給予蓋棺定論的評價。廟號制度被廢止。秦朝連諡號制度也廢止了。漢朝以後承襲了廟號這一制度。漢朝對於追加廟號一事極爲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沒有廟號。劉邦是開國君主,廟號爲太祖(但自司馬遷時就稱其爲高祖,後世多習用之),諡號爲高皇帝(諡法無“高”,以爲功最高而爲漢之太祖,故特起名焉)。漢朝強調以孝治天下,所以繼嗣皇帝諡號都有“孝”字。兩漢皇帝人人都有諡號,但有廟號者極少。到了魏晉,廟號開始氾濫,所謂“降及曹氏,祖名多濫”。

一般來說,廟號的選字並不參照諡法,但是也有褒貶之意。太祖、高祖開國立業,世祖、太宗發揚光大,世宗、高宗等都守成令主的美號,仁宗、宣宗、聖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賢主,中宗、憲宗都是中興之主。另外,哲宗、興宗等都是有所作爲的好皇帝。神宗、英宗功業不足,德宗、寧宗過於懦弱,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虛,文宗、武宗名褒實貶,穆宗、敬宗功過相當,光宗、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只能亡國。

而大順的文宗,也是因爲那時官員“業務不熟”,鬧了笑話。爲了補救,宣宗時曾追封爲文高宗,表明其文治武功的功績。只可惜文宗實在深入人心,已經改無可改了,所以一直稱爲文宗。再加上文宗的諡號又太長,爲“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叫起來也不順口,所以只能委屈“文宗”了。

至於元綬帝定什麼廟號,朝中大臣已經在例朝爭論了無數遍了。從諸多廟號裡,逐漸廷議到只剩憲宗、聖宗、孝宗這三個。想是近來禮部不想再拖,畢竟元綬帝都入寢陵兩年多了,再不定廟號,恐怕天下人都得恥笑。

“陛下,先帝功績,世人有目共睹。對內,雖元綬新政不成,卻也改善了民生。對外,曾抗擊數十萬契丹大軍於幽州城下。文治武功,歷代以來鮮少出其左右……”

聽着馮承平抑揚頓挫地說着,陸承啓也心中明瞭。是啊,他這便宜老爸,要是論文治,肯定不能比先祖;可他還有武功啊!若論武功,也不咋地,可他文治也不錯啊!這一來二去的,定廟號就難了。

“行了,就憲宗吧。諡號呢?”陸承啓認爲,廟號只是個稱呼罷了,難道宋徽宗還比趙佶出名嗎!

馮承平連忙說道:“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

陸承啓聽了好笑,這便宜老爸要是真的這麼神,早就把遼國解決了,何至於留給他這個爛攤子?

“就這樣吧,擇個黃道吉日,朕親入太廟拜祭!”(未完待續。)

第九百二十二章:追查第八百七十八章:女婿到訪第一百四十三章:一箭驚人第六百零四章:商人眼光第八十七章:經濟制裁第五百七十六章:火炮齊鳴第626章:考個科舉不容易啊!第七百二十五章:乘勢而起第九百五十七章:對峙第四百八十八章:遼國使臣求見第五百三十一章:吹皺一池春水第五百一十四章:驚喜第五百五十六章:王韶大婚第三百六十八章:火炮初成 一第三百零八章:新式戰船模型 上第九百四十六章:大勝?這只是第一步!第六十六章:新鑄錢幣第八百一十四章:血債已償第一百八十八章:撕破臉面第三百八十八章:打不得!第二十九章:驚世發明第五百四十四章:相面之學第一百七十四章:各取所需第三百一十六章:帝后合計 下第五百三十八章:不安第六百章:有備而來第四百二十一章:校正刊印第七百九十二章:定計第九百五十九章:百姓歸心第九百四十章:揚威大漠第四百一十七章:大快人心第七百一十三章:風景唯獨長安好第三百章:開眼看世界第九百一十五章:八百里邊關急報第五百六十六章:好一條大漢第十八章:稅制改革第五十章:金榜題名第八百八十一章:刑部審訊第二百二十三章:送行第五百九十二章:太后意屬第八百零八章:大捷!第四百二十五章:糾纏不休第四百六十一章:秋獵第六百八十二章:劃地而治第五百一十四章:驚喜第七百七十八章:偃旗息鼓第五十二章:傳臚唱名第二百一十二章:清理間諜第五百一十九章:子母炮 上第七百八十八章:魚兒咬鉤了第七百三十四章:尋到由頭第四百三十一章:抽絲剝繭第十一章:動輒雷霆第九百六十七章:最後的決戰 八第一百章:殘敵肆虐第615章:密旨到第四百章:別以爲朕不知道!第六百五十八章:躊躇不前第二百零七章:常平倉 上第八百三十一章:勢不可擋第四百九十三章:回京述職第八百一十六章:怒不可遏第五百九十九章:開源之法第三百八十七章:契丹第一勇士第二百二十八章:庶母妃第三百零一章:來自臣子的威脅第三百三十六章:絕對有問題!第八百七十章:密謀起事第四百九十章:商人本質第一百七十三章:君臣探討第七百零三章: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第九百零二章:軟禁第六百四十八章:黔地無匪患第一百七十八章:拍板定案第七百八十七章:願爲先鋒第二十六章:皇家軍校第三百七十章:火炮初成 三第四百九十二章:商議第七百四十四章:挖池造山第一百零六章:馳道設想 上第二百三十七章:風水“大師”第五百三十七章:佈局第二百六十一章:剪綵 下第七百五十七章:被砸暈了第八百零一章:夜幕第九百三十五章:剷除叛徒第五十一章:殿試考策第四百六十三章:灤河行宮第七百二十一章:盛世著典第八百零四章:拖延時間第三百二十六章:關學興起的前奏第五百六十三章:夜襲第六百五十四章:一殿三美人第二百一十五章:密旨下第八百六十一章:首輔馮京第六百九十五章:又是彈劾第四百六十四章:完美的破綻第四百三十章:欽差不好做第七百八十七章:願爲先鋒第五百八十九章:稅劵
第九百二十二章:追查第八百七十八章:女婿到訪第一百四十三章:一箭驚人第六百零四章:商人眼光第八十七章:經濟制裁第五百七十六章:火炮齊鳴第626章:考個科舉不容易啊!第七百二十五章:乘勢而起第九百五十七章:對峙第四百八十八章:遼國使臣求見第五百三十一章:吹皺一池春水第五百一十四章:驚喜第五百五十六章:王韶大婚第三百六十八章:火炮初成 一第三百零八章:新式戰船模型 上第九百四十六章:大勝?這只是第一步!第六十六章:新鑄錢幣第八百一十四章:血債已償第一百八十八章:撕破臉面第三百八十八章:打不得!第二十九章:驚世發明第五百四十四章:相面之學第一百七十四章:各取所需第三百一十六章:帝后合計 下第五百三十八章:不安第六百章:有備而來第四百二十一章:校正刊印第七百九十二章:定計第九百五十九章:百姓歸心第九百四十章:揚威大漠第四百一十七章:大快人心第七百一十三章:風景唯獨長安好第三百章:開眼看世界第九百一十五章:八百里邊關急報第五百六十六章:好一條大漢第十八章:稅制改革第五十章:金榜題名第八百八十一章:刑部審訊第二百二十三章:送行第五百九十二章:太后意屬第八百零八章:大捷!第四百二十五章:糾纏不休第四百六十一章:秋獵第六百八十二章:劃地而治第五百一十四章:驚喜第七百七十八章:偃旗息鼓第五十二章:傳臚唱名第二百一十二章:清理間諜第五百一十九章:子母炮 上第七百八十八章:魚兒咬鉤了第七百三十四章:尋到由頭第四百三十一章:抽絲剝繭第十一章:動輒雷霆第九百六十七章:最後的決戰 八第一百章:殘敵肆虐第615章:密旨到第四百章:別以爲朕不知道!第六百五十八章:躊躇不前第二百零七章:常平倉 上第八百三十一章:勢不可擋第四百九十三章:回京述職第八百一十六章:怒不可遏第五百九十九章:開源之法第三百八十七章:契丹第一勇士第二百二十八章:庶母妃第三百零一章:來自臣子的威脅第三百三十六章:絕對有問題!第八百七十章:密謀起事第四百九十章:商人本質第一百七十三章:君臣探討第七百零三章: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第九百零二章:軟禁第六百四十八章:黔地無匪患第一百七十八章:拍板定案第七百八十七章:願爲先鋒第二十六章:皇家軍校第三百七十章:火炮初成 三第四百九十二章:商議第七百四十四章:挖池造山第一百零六章:馳道設想 上第二百三十七章:風水“大師”第五百三十七章:佈局第二百六十一章:剪綵 下第七百五十七章:被砸暈了第八百零一章:夜幕第九百三十五章:剷除叛徒第五十一章:殿試考策第四百六十三章:灤河行宮第七百二十一章:盛世著典第八百零四章:拖延時間第三百二十六章:關學興起的前奏第五百六十三章:夜襲第六百五十四章:一殿三美人第二百一十五章:密旨下第八百六十一章:首輔馮京第六百九十五章:又是彈劾第四百六十四章:完美的破綻第四百三十章:欽差不好做第七百八十七章:願爲先鋒第五百八十九章:稅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