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各取所需

“李誡?朕好像聽說過……將作監,嗯,還算可以吧。.就這麼定了……”陸承啓自言自語地說道,卻被徐崇光聽了一個準,認真地說道:“先前李大人主持了延福宮的修繕任務,先皇以功論賞,封他做了將作監。”

大順朝的官職名稱很奇特,比如什麼監的衙門,最高長官也是這個名字。如將作監的最高長官也叫將作監,秘書監的最高長官也叫做秘書監。所以人們常常以衙門的名字稱呼這些官員,就拿李誡來說,別人稱他一般都是李大人或者將作監,沒有任何突兀的地方。

陸承啓知道,將作監掌是管宮室建築,金玉珠翠犀象寶貝器皿的製作和紗羅緞匹的刺繡以及各種異樣器用打造的衙門。“能做到將作監的位置,這李誡也算是有才之人,升他做工部尚書,也算是人盡其用。只是他升得這麼快,別人會不會有什麼微詞?不管了,反正是這徐老頭提出來的,黑鍋就讓他背吧……”想到這,陸承啓也就釋懷了。

兩人再說些有的沒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兩人都談得很愉快,畢竟各取所需,算是一個共贏的局面。陸承啓詢問了一遍內閣運轉的問題,徐崇光一一回答。這也沒有什麼好隱瞞的,只要陸承啓一擡腳,便能從垂拱殿直接到文德殿之中,內閣怎麼運行,他想知道隨時能知道。

陸承啓看了看天色,說道:“徐卿工作繁重,朕就不留你了。還望徐卿保重身體,朕還需要你這個徐首輔來輔佐朕呢!”

徐崇光“感動”地說道:“陛下厚愛,老臣定當用心輔佐!”兩人互飆演技,表面上都下足了功夫,其實內心都在鄙夷自己這麼虛僞。徐崇光是不得不虛僞,如果他想要攫取更多的權力,就首先要麻痹陸承啓,讓陸承啓放鬆了警惕之後才能獲得夢寐以求的權力,才能一展心中抱負。

而陸承啓則是要討好這個徐崇光,這個被他一手扶起來的徐老頭,要是連他都不支持自己了,那麼官員可能就要暗中和陸承啓對着幹了。這個局面,陸承啓是絕對不願意看到的,自己能信任的臣子沒有爬到這個位置的時候,必要的籠絡是不能少的。

徐崇光出了垂拱殿之後,外表還是那副深沉的模樣,內心卻是高興不已。李誡是他作爲唯一一次主考官時候,被他發掘的人才。此人生於歷代爲官之家,從小就受家庭薰陶,好學多才。他工書法,善繪畫,尤善木工活,潛心研究園林建築多年,堪稱大師級別的人物。李誡不僅在建築學上面獨具匠心,在地理、歷史、文字、音樂等方面都有廣泛研究。對於喜愛的園林建築,李誡對各種木製構件、屋架、雕刻、彩畫、裝修等都瞭如指掌,對於壕寨、石作、大木作、小木作、雕作、旋作、鋸作、竹作、瓦作、泥作,彩畫作、磚作、窯作等多種建築的工程圖、分件圖和總體圖,都畫得栩栩如生。恐怕最早採用鳥瞰方式作畫的人,不是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而是這些古代建築大師。

徐崇光對這名弟子是很滿意的,認爲他唯一的不足之處,便是太老實了,老實到那是有什麼說什麼的地步。先皇時候,曾問將作監裡面,有誰能修繕延福宮。皆因延福宮自前朝修好之後,就再也沒有修葺過一次。將作監裡面,人人都面面相覷。那時候李誡還不是將作監裡面的人,纔是一個小小的從八品修職郎,只是一個文散官,連實職都沒有的小官。聽得先皇找能修繕延福宮之人,便求見陛下,自告奮勇說自己能修,但要先皇的支持。先皇大爲詫異,問他若是修不好怎麼辦,李誡咬牙說道:“臣願以項上人頭作保,要是完不成,陛下大可取了臣的腦袋去!”先皇哈哈大笑道:“朕只要延福宮,要你人頭作甚?你儘管去修,就算修得尚可,朕也不會怪罪你!”

有了這個保證,李誡果然放手去做了。僅僅三個月,原本有些慘敗的延福宮居然被修葺得如同新造一般。元綬帝親臨延福宮,見得如此美景,讚賞之詞不絕於口。李誡確實有本事,延福宮還是原來那樣大,卻增添了不少小的亭臺樓閣,坐落在綠樹紅花之間,錯落有致。

元綬帝是一個藝術修養相當到位的皇帝,當即御筆欽賜延福宮的東門爲晨暉,西門稱麗澤。大殿爲延福、蕊珠。東旁的殿依次賜名爲移清、會寧、成平、叡謨、凝和、崑玉、羣玉。樓閣賜名爲蕙馥、報瓊、蟠桃、春錦、疊瓊、芬芳、麗玉、寒香、拂雲、偃蓋、翠保、鉛英、雲錦、蘭薰、摘玉、繁英、雪香、披芳、鉛華、瓊華、文綺、絳萼、瓊華、綠綺、瑤碧、清蔭、秋香、從玉、扶玉、絳雲。在會寧殿之北,有一座用石頭疊成的小山,山上建有一殿二亭,取名爲翠微殿、雲歸亭、層亭。

在凝和殿附近,有兩座小閣,元綬帝賜名曰玉英、玉澗。背靠城牆處,築有一個小土坡,上植杏樹,名爲杏崗,旁列茅亭、修竹,別有野趣。宮中右側小閣,元綬帝頗爲喜愛,親筆寫下“宴春閣”,旁有一個小圓池,架石爲亭,得名爲飛華。又有一個鑿開泉眼擴建成的湖,湖中作堤以接亭,又於堤上架一道粱入於湖水,裡面養了不少魚,元綬帝最喜愛在此垂釣。而粱上設茅亭柵、鶴莊柵、鹿巖柵、孔翠柵。由此到麗澤門一帶,嘉花名木,類聚區分,幽勝宛如天造地設。

李誡的本事由此可見一斑,更難能可貴的是,這一次修葺,花費不過預算的十分之七而已,耗費不過七十餘萬貫錢銀而已。元綬帝十分高興,問李誡要什麼賞賜,李誡很誠懇的說道:“臣不想做一個修職郎,想進將作監。”

元綬帝大爲吃驚,一般臣子都不敢這麼求官的,但李誡卻偏生說了出來。看到李誡年輕的臉龐上,清澈如水的眼眸,元綬帝突然哈哈大笑道:“將作監連一個延福宮都修葺不好,卻叫一個修職郎得了大功。朕一向自詡量才委用,這一次怎麼就不能再開先例呢?李卿如此本事,做一個修職郎確實是屈才了。朕封你爲將作少監吧,要是再立大功,朕不吝賞賜!”

於是乎,李誡便一步自從八品的修職郎升到了從六品的將作少監,羨慕了不少同僚。但人家的本事,自己又沒有,除了眼紅,別無他法了。後來,李誡又主持修建了全新的國子監,元綬帝更是另眼相看。再一次問他要什麼賞賜,李誡老實地說道:“臣做了將作少監,已經很滿足了,陛下若再給賞賜,臣愧受。”

元綬帝對李誡更是喜愛,不久便尋了由頭,直接升他做了從四品的將作監。自此,李誡以工匠身份做了大官的事蹟不脛而走,人人皆道出了一個耿直的李將作。

從這幾件事可以看出,李誡是多麼老實的一個人,又不貪功,又勤快做事,哪一個上司不喜歡這樣的手下?李誡的官位一升再升,便說明了這個真理。(未完待續。)

第八百三十八章:哀兵還是不勝第三百零二章:一同吃酒第七百三十六章:英州風水第七百零六章:初顯威力第五百四十三章:引蛇出洞第一百九十三章:用心險惡第四百八十七章:各國賀正旦使第三百零八章:新式戰船模型 上第七百六十三章:好一座樊樓第六百零三章: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五百零八章:無話不說第八十六章:天子一怒第六百五十四章:一殿三美人第八十二章:另生計謀第九百五十三章:拼死不退第三百零一章:來自臣子的威脅第四十六章:狂歡元宵夜第五百一十二章:姻緣天定第九百七十一章:俘了遼國皇帝第三百八十三章:反意漸露第六百零三章:有人歡喜有人愁第625章:租房難第四百一十五章:皇莊事宜 下第七百七十六章:臣願往!第三章:楊太師第六百八十五章:蒙學第一人第一百六十二章:風波第八百七十一章:女真服軟第四百三十九章:朕去赴考了第八百六十七章:招安第三百七十二章:火炮初成 五第二百零八章:常平倉 下第六百五十八章:躊躇不前第八十六章:天子一怒第五百七十七章:學院派和實戰派第五百一十八章:火炮成第七百一十七章:盛世初顯 三第七百八十章:過乞巧節第六百九十章:自請降職第三百二十九章:有眼不識金鑲玉第五百九十三章:金秋不識玉露第四百零六章:緣何失敗?第五百九十五章:下不爲例!第二百二十二章:準備開拔第一百三十九章:籠袖驕民的生活第六百一十八章:親自走一趟第三百八十章:整合廂軍第二百一十七章:笑裡藏刀第四百六十章:傳信第八百六十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七百四十五章:上林苑第二百八十九章:深夜“造訪”第二百七十五章:白身介甫第一百六十二章:風波第二百零九章:精耕細作的前提第二百零二章:摩尼教第八百五十九章:震動朝野第二百零五章:鬱悶的盧胖子第五百九十九章:開源之法第三十九章:刑部策問第二百二十章:死士第九十九章:捷報傳來第二百一十八章:轉戰山東第五百九十六章:這下麻煩了第七百八十一章:極盡能事第四百五十六章:慈懿仁和皇太后第二十四章:蘇軾蘇子瞻第二百八十四章:妙計安天下第七百四十章:神仙中人 下第七十三章:幽州城下第一戰第九百四十九章:捷報頻傳第七百零一章:懇求出兵第八百三十五章:越奸第三百九十六章:完顏劾裡鉢第四十一章:過新年第四百七十八章:潰敗第一百九十二章:野心勃勃第二百九十章:前來歸順 上第八百四十七章:遼國改元第六十二章:討論火炮第九百零二章:軟禁第一百零九章:福利院第一百五十二章:堵門第六百六十九章:姊妹私話第一百三十章:大吐苦水第三百八十九章:拉攏第三百七十一章:火炮初成 四第二百六十一章:剪綵 下第六百五十五章:心不在焉第七百零八章:有事要奏第四百五十七章:太后有疾第四百二十二章:全國譁然第二百六十九章:越辯越明第二十三章:明月幾時有第八百二十二章:連下三城第八十七章:經濟制裁第一百九十八章:老虎變貓第七百四十三章:風水大格局第九百二十八章:準備出征第三百一十章:天公作美
第八百三十八章:哀兵還是不勝第三百零二章:一同吃酒第七百三十六章:英州風水第七百零六章:初顯威力第五百四十三章:引蛇出洞第一百九十三章:用心險惡第四百八十七章:各國賀正旦使第三百零八章:新式戰船模型 上第七百六十三章:好一座樊樓第六百零三章: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五百零八章:無話不說第八十六章:天子一怒第六百五十四章:一殿三美人第八十二章:另生計謀第九百五十三章:拼死不退第三百零一章:來自臣子的威脅第四十六章:狂歡元宵夜第五百一十二章:姻緣天定第九百七十一章:俘了遼國皇帝第三百八十三章:反意漸露第六百零三章:有人歡喜有人愁第625章:租房難第四百一十五章:皇莊事宜 下第七百七十六章:臣願往!第三章:楊太師第六百八十五章:蒙學第一人第一百六十二章:風波第八百七十一章:女真服軟第四百三十九章:朕去赴考了第八百六十七章:招安第三百七十二章:火炮初成 五第二百零八章:常平倉 下第六百五十八章:躊躇不前第八十六章:天子一怒第五百七十七章:學院派和實戰派第五百一十八章:火炮成第七百一十七章:盛世初顯 三第七百八十章:過乞巧節第六百九十章:自請降職第三百二十九章:有眼不識金鑲玉第五百九十三章:金秋不識玉露第四百零六章:緣何失敗?第五百九十五章:下不爲例!第二百二十二章:準備開拔第一百三十九章:籠袖驕民的生活第六百一十八章:親自走一趟第三百八十章:整合廂軍第二百一十七章:笑裡藏刀第四百六十章:傳信第八百六十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七百四十五章:上林苑第二百八十九章:深夜“造訪”第二百七十五章:白身介甫第一百六十二章:風波第二百零九章:精耕細作的前提第二百零二章:摩尼教第八百五十九章:震動朝野第二百零五章:鬱悶的盧胖子第五百九十九章:開源之法第三十九章:刑部策問第二百二十章:死士第九十九章:捷報傳來第二百一十八章:轉戰山東第五百九十六章:這下麻煩了第七百八十一章:極盡能事第四百五十六章:慈懿仁和皇太后第二十四章:蘇軾蘇子瞻第二百八十四章:妙計安天下第七百四十章:神仙中人 下第七十三章:幽州城下第一戰第九百四十九章:捷報頻傳第七百零一章:懇求出兵第八百三十五章:越奸第三百九十六章:完顏劾裡鉢第四十一章:過新年第四百七十八章:潰敗第一百九十二章:野心勃勃第二百九十章:前來歸順 上第八百四十七章:遼國改元第六十二章:討論火炮第九百零二章:軟禁第一百零九章:福利院第一百五十二章:堵門第六百六十九章:姊妹私話第一百三十章:大吐苦水第三百八十九章:拉攏第三百七十一章:火炮初成 四第二百六十一章:剪綵 下第六百五十五章:心不在焉第七百零八章:有事要奏第四百五十七章:太后有疾第四百二十二章:全國譁然第二百六十九章:越辯越明第二十三章:明月幾時有第八百二十二章:連下三城第八十七章:經濟制裁第一百九十八章:老虎變貓第七百四十三章:風水大格局第九百二十八章:準備出征第三百一十章:天公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