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遼國使臣求見

長安城的百姓,這幾日已經練就了強悍的神經。自進入臘月以來,前來京兆府長安城恭賀大順元正日的各國來使,絡繹不絕。都亭北驛、都亭西驛、來遠驛、懷遠驛、班荊館、禮賓院、同文館、瞻雲館這八個驛站,都住滿了藩國來賓。此刻不管是黃種人還是黑人,或者是白人,長安城百姓都習以爲常。最多不過是停下來指指點點,議論一番罷了,也不會像幾日前那般圍觀了。

大順皇帝陸承啓這幾日過得也不算很舒心,除了臘八節那天,大宴羣臣之外,一直到現在,都不停地接到各國使臣求見的請求。礙於禮法,陸承啓也不好拒絕。自臘八節之後,一直到今日,也就是臘月廿十三,陸承啓先後接見了渤海靺鞨、女真、倭國、董、于闐、回鶻、龜茲、天竺、瓜沙門、伊州、西州(高昌)、交趾、渤泥、茀(大秦)、住輦、真臘、大食、占城、三佛齊、闍婆、丹流眉、陀羅離、層檀、勿巡舟、俞盧和這些個小國。幾乎是一天一個,甚至是一天兩個。

這些所謂的各國賀正旦使,不過是想來探尋一番陸承啓的口風罷了,看看大順今後的政策傾向是什麼。陸承啓最爲擅長這種虛以委蛇的場面了,話說得滴水不漏。

這時候,漢文化的強大輻射力就體現出來了,不管是歐羅巴那邊的阿拉伯人,還是孤懸海外的三佛齊、闍婆等島國,亦或者是號稱與黃河長江流域文明齊名的天竺人(後世的印度阿三),得到覲見許可後,無不是以蹩腳的漢語與陸承啓溝通。

這些各國使臣問得最多的,便是大順的海貿,到底是一項長期政策,還是曇花一現。在這些國家的眼中,中原漢人似乎都不怎麼待見航海貿易,很懼怕這位掌握着中原大國最高權力的年輕人,不過是開啓海貿尋些樂子而已。要是真的這麼三分鐘熱忱,他們這些以海貿爲生的國家,就有些困難了。

中原富庶,地大物博,物產豐盛,無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貨物以通有無。這幾乎是所有中原漢人心中的想法,除了極少數從海貿中獲利甚巨的富商外。

陸承啓自然也明白,在這個問題上不能打馬虎眼。貿易嘛,最關鍵是雙方的信心。若是信心沒有了,那經濟秩序就亂了。陸承啓很嚴肅地告訴這些各國使臣:“我大順之所以開海貿,非一時興起,乃是一項長期國策,爾等大可放心。朕可以保證,只要你們秉持公平公正的貿易原則,則有錢大家賺!”

各國使臣,所要的不過也就是這一句話。大順小皇帝信誓旦旦的保證,可比甚麼回禮都要豐厚得多。各國使臣得了準信後,個個喜逐顏開,出了皇宮之後,便開始奉旨“貢賜貿易”,大肆購買“土宜”(也就是土特產),間接地促進了長安城的商業。

接待各國使者,入大順境內後送到京城長安城爲止,其費用大多由各州府地方財政開支,這種接待往來使者負擔是十分沉重的。狀元蘇軾曾上過奏疏,說道:“臣伏見元綬以來,高麗人屢入朝貢,至元綬之末,洪祥之初,二十餘年間,館待賜予之費,不可勝數。兩浙、淮南、京東三路築城造船,建立亭館,調發農工,侵漁商賈,所在騷然,公私告病。此乃弊政,陛下宜早革之。”

陸承啓聽從了蘇軾的建議,下令嚴格限制各地州府接待外國使團的費用,以防止有貪墨、挪用等瀆職行爲出現。正是因爲大順突然變得“摳門”起來,惹得高麗不快,才慢慢倒向了遼國,轉換了宗主國。

於是乎,得不到豐厚回賜的各國使團也學乖了,絕不會帶很多人手來出使大順,反而帶了很多金銀財寶,購買珍寶和物貨。

就在陸承啓剛剛接待完回鶻使者後,高鎬又匆匆進來稟告道:“啓稟陛下,遼國賀正旦使,耶律仁先求見。”

陸承啓一愣,說道:“遼國使團到長安城了?”

高鎬苦笑道:“回陛下,已然到了好些天了。只是陛下一直忙着接見其餘各國使團,不曾有空召見。”

陸承啓想了想也是這般,這些天以來,幾乎沒有一刻空閒的。不是批閱奏摺,便是在這崇德殿上接見外國使團。陸承啓知道耶律仁先來者不善,很想避開他。但一來自己連高麗的賀正旦使都接見了,遼國的不接見,似乎有些說不過去。這樣一來,豈不是坐實了自己心虛了嗎!

想到這裡,陸承啓說道:“既然來了,不好趕他回去啊。傳朕旨意,宣他覲見吧!”

高鎬揮着拂塵,躬身退出了崇德殿後不久,一個年約半百的魁梧身影,昂首挺胸地踏入了崇德殿內。待他走到跟前,陸承啓纔看清,此人身着契丹人傳統服飾,但各種飾物,顯得極爲不凡,定然是一個契丹貴族無疑。

這人單膝跪地,說道:“遼國賀正旦使,南院大王,于越耶律仁先,見過大順國皇帝。我遼國皇帝託我詢問,不知陛下貴體可安?”

陸承啓淡淡地說道:“無須多禮,起來吧。朕身體一向很好,有勞你們皇帝掛心了。聽說這些時日以來,你們皇帝似乎過得不怎麼樣啊,身體還好嗎?”

耶律仁先倒也沉得住氣,站起身來,面對陸承啓一語雙關的問題,沉着地說道:“我遼國陛下,龍體無事,有勞陛下掛心。”

陸承啓有些好笑,耶律洪基經歷了這一場內亂,沒有暴起屠戮一番都算是仁慈了,除了驚嚇過度,便是肝火上升,身體又好得到哪裡去!當然,陸承啓不會把這些話說出來,而是例行公事地問道:“不知于越覲見,所謂何事而來?”

耶律仁先趁着這個空隙,這才把眼前的小皇帝打量了一番。只見這個小皇帝身材並不矮,約摸有五尺五寸高。臉色白裡透紅,身形雖有些削瘦,但也不是那種病態的削瘦,更像是一個文人那般。一張俊朗的面容,眼睛炯炯有神,似乎有着無窮的精力。耶律仁先知道,傳言都不可信,這個小皇帝那裡是什麼癆病鬼,分明是一個還在長身體的年輕人!

觀察到這,耶律仁先不由地在心中咒罵起安插在大順的奸細了,連這個這麼重要的情報都能搞錯。

“陛下,我遼國在一月前,發生了一件事,我國皇帝親封的皇太叔,耶律重元竟公然反叛。雖被我國陛下擊潰,可耶律重元還是逃往了大漠之中……”耶律仁先一字一句地說着,一邊觀察着陸承啓的臉色,似乎要在他的臉色中找到一絲端倪。

陸承啓不愧是看多了各種狗血影視劇的過來人,淡定地裝出一副驚訝的模樣:“造反啊?朕最恨別人造反了,那貴國皇帝,沒事吧?”(未完待續。)

第一百零八章:皇家御膳第三百八十八章:打不得!第638章:省元第八百七十三章:不可不防!第七百一十九章:盛世初顯 五第八十三章:畫虎不成反類犬第三百七十三章:火炮初成 六第七百五十七章:被砸暈了第四百二十二章:全國譁然第五百八十一章:江湖上還有他的傳說第七百七十七章:賜金券,免彈劾第二百二十四章:仵作第五百七十章:中計了第九百七十四章:治水大成第八百四十九章:邊患再起第三百三十四章:趕路第一百五十五章:夫復何求第三百零二章:一同吃酒第二百零六章:太原府尹第二百六十六章:關學入駐第六百八十六章:舉薦第六百一十章:亦農亦匪第三十八章:韓伯珂案第五百零五章:咱閨女總算是能嫁出去了第二百七十七章:大理寺審訊第八百四十五章:教育是個頭疼的問題第八百五十七章:黨爭第四百二十章:親自撰稿第四百三十三章:舉子雅聚第五百八十四章:密旨第八百四十九章:邊患再起第七百九十九章:好一場大戰第五百六十九章:離間第四百五十五章:以進爲退第二百九十三章:雨夜自思第二百二十六章:沉思第六百六十六章:報紙引導第九百三十七章:誰爲刀俎第八百章:攻破升龍第二百六十三章:同乘馬車第五百九十三章:金秋不識玉露第五百五十七章:淑女于歸第七百三十三章:進入視野第九百三十八章:女真蠢蠢欲動第五百八十五章:江南風景舊曾諳第五百四十七章:圖窮見匕第三百三十七章:大火第八百五十二章:青壯第二百五十九章:狗頭軍師第二百九十八章:國子監辯道 五第八百六十八章:完顏部第四十三章:可敬工匠第二百五十四章:固執己見第二百一十章:如何處置第四十七章:廷議春闈第三百七十七章:保密工作要做好第八百六十三章:考慮周到第二百八十三章:不忘初衷第一百四十二章:射藝較技 下第八百五十七章:黨爭第四百八十八章:遼國使臣求見第一百九十九章:和禁軍賽跑?第三百五十九章:韓家有女初長成第一百七十章:女人心第五百六十二章:暗哨立功了第三百四十二章:雪中送炭第四百三十九章:朕去赴考了第八百零七章:合圍!第三百二十六章:關學興起的前奏第六百六十七章:端木遺風第六百九十四章:好手段第六百九十六章:大災之後必有大疫第638章:省元第七百零一章:懇求出兵第二百零二章:摩尼教第七百三十五章: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一百六十八章:世家門閥第五百五十八章:炮船交付第二百五十七章:有個賢內助就是不同第一百五十章:風雨欲來第二百一十章:如何處置第八百六十四章:蒸蒸日上第九百零九章:此消彼長第七百八十四章:悄然撤軍第四百八十六章:萬國來朝第二百一十六章:悠閒的盧胖子第五百八十六章:熬一熬就過去了第四十六章:狂歡元宵夜第三百五十五章:惻隱之心第五百一十九章:子母炮 上第七百一十章:下雪了第八百零八章:大捷!第二百五十九章:狗頭軍師第三章:楊太師第三百四十八章:功比諸葛第四百七十四章:坐山觀虎鬥第八百七十七章:皮影第四百四十一章:先下手爲強第八百一十章:急行軍第五百一十七章:又鬧騰
第一百零八章:皇家御膳第三百八十八章:打不得!第638章:省元第八百七十三章:不可不防!第七百一十九章:盛世初顯 五第八十三章:畫虎不成反類犬第三百七十三章:火炮初成 六第七百五十七章:被砸暈了第四百二十二章:全國譁然第五百八十一章:江湖上還有他的傳說第七百七十七章:賜金券,免彈劾第二百二十四章:仵作第五百七十章:中計了第九百七十四章:治水大成第八百四十九章:邊患再起第三百三十四章:趕路第一百五十五章:夫復何求第三百零二章:一同吃酒第二百零六章:太原府尹第二百六十六章:關學入駐第六百八十六章:舉薦第六百一十章:亦農亦匪第三十八章:韓伯珂案第五百零五章:咱閨女總算是能嫁出去了第二百七十七章:大理寺審訊第八百四十五章:教育是個頭疼的問題第八百五十七章:黨爭第四百二十章:親自撰稿第四百三十三章:舉子雅聚第五百八十四章:密旨第八百四十九章:邊患再起第七百九十九章:好一場大戰第五百六十九章:離間第四百五十五章:以進爲退第二百九十三章:雨夜自思第二百二十六章:沉思第六百六十六章:報紙引導第九百三十七章:誰爲刀俎第八百章:攻破升龍第二百六十三章:同乘馬車第五百九十三章:金秋不識玉露第五百五十七章:淑女于歸第七百三十三章:進入視野第九百三十八章:女真蠢蠢欲動第五百八十五章:江南風景舊曾諳第五百四十七章:圖窮見匕第三百三十七章:大火第八百五十二章:青壯第二百五十九章:狗頭軍師第二百九十八章:國子監辯道 五第八百六十八章:完顏部第四十三章:可敬工匠第二百五十四章:固執己見第二百一十章:如何處置第四十七章:廷議春闈第三百七十七章:保密工作要做好第八百六十三章:考慮周到第二百八十三章:不忘初衷第一百四十二章:射藝較技 下第八百五十七章:黨爭第四百八十八章:遼國使臣求見第一百九十九章:和禁軍賽跑?第三百五十九章:韓家有女初長成第一百七十章:女人心第五百六十二章:暗哨立功了第三百四十二章:雪中送炭第四百三十九章:朕去赴考了第八百零七章:合圍!第三百二十六章:關學興起的前奏第六百六十七章:端木遺風第六百九十四章:好手段第六百九十六章:大災之後必有大疫第638章:省元第七百零一章:懇求出兵第二百零二章:摩尼教第七百三十五章: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一百六十八章:世家門閥第五百五十八章:炮船交付第二百五十七章:有個賢內助就是不同第一百五十章:風雨欲來第二百一十章:如何處置第八百六十四章:蒸蒸日上第九百零九章:此消彼長第七百八十四章:悄然撤軍第四百八十六章:萬國來朝第二百一十六章:悠閒的盧胖子第五百八十六章:熬一熬就過去了第四十六章:狂歡元宵夜第三百五十五章:惻隱之心第五百一十九章:子母炮 上第七百一十章:下雪了第八百零八章:大捷!第二百五十九章:狗頭軍師第三章:楊太師第三百四十八章:功比諸葛第四百七十四章:坐山觀虎鬥第八百七十七章:皮影第四百四十一章:先下手爲強第八百一十章:急行軍第五百一十七章:又鬧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