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商人本質

陸承啓拍着胸脯保證道:“于越多慮了,朕是何人?大順天子!金口玉言,話出即聖旨,如何會自食其言?你且放心,只要證據確鑿,楊文廣定然會被依律嚴懲的!”

嘴上是這般說,心裡卻說道:“嘿嘿,到時候,還不是我想怎麼弄就怎麼弄。楊文廣啊,可是楊家將裡面的人物,我怎麼捨得讓他蒙上冤屈呢?不過是賠些錢財罷了。嗯,按照先前邊軍的那種追恤程度就行了。好像是一人十貫錢吧,便是那五千多人,算算也不過是五萬貫錢,值得了甚麼!一轉眼間,不又從榷場回到大順手裡了嗎?

既然如此,賠他個十萬貫,也不算虧。要是契丹人沒錢了,大順與他們做生意,纔是真的虧了。經濟就是要把資本運作起來,才能以錢生錢。遼國要是沒錢了,就不能名正言順地進行經濟掠奪了。

從設立榷場到現在,大順強大的經濟實力就顯現出來了。雖然看起來短時間內,順遼兩國互通有無,似乎契丹人更加佔便宜。畢竟牛羊馬等,都是大宗貨物,價格也高。可物以稀爲貴,這牛羊馬的數量一旦多起來了,就開始貶值,不值錢了。

所以現在順遼兩國榷場的行情是逐漸回落的,牛的價格在十貫錢一頭,羊在二十貫錢一頭,駑馬的價格,甚至不及一頭羊。唯有駿馬,良馬,戰馬的價格在百貫錢以上。而罕見的千里馬,價格與先前並無差別,都要價過五千貫。

隨着牛、羊、馬、駱駝等牲口的價格回落,相比之下,大順輸出的香料、犀角、象牙、茶葉、瓷器、漆器、稻米和絲織品等,還是維持在穩定的價格區間裡。沒辦法,長途運輸,從江南到順遼邊境,都是需要成本的。哪怕是維持現狀,進行商貿的契丹人都有些力不從心了。

陸承啓知道有舍纔有得的道理,也不準備太過於卡住這件事。要是契丹人被搜刮乾淨了錢財,說不定會狗急跳牆。有道是橫的怕楞的,愣的怕不要命的。一旦契丹人發起瘋來,也是很可怕的。

耶律仁先不知道,眼前這個小皇帝居然在那麼一瞬間就轉了這麼多個念頭。聽得這小皇帝不打算不認賬,他心中的大石纔算是鬆了下來,有些感激地說道:“陛下仁慈,我代陣亡的宮帳軍將士家眷,深感大德!”

陸承啓覺得有些好笑,就好比一個強盜,衝進你家裡,殺了人,賠了點錢,這戶人家還感激不盡。這不是一個天大的笑話嗎!

只是這一切似乎又水到渠成,順遼兩國現在,都不可能大規模開戰,自然要找到一個互相都要過得去的理由,來穩住局勢。遼國缺錢,更準確的說,是缺各種生活必需品;而大順地廣物博,最是不差錢。雙方一拍即合,這便是兩個政客間的默契了。

陸承啓內心笑得肚皮都痛了,臉上還是一本正經地說道:“仁義乃是我大順立國之本,朕自是要謹遵聖人教誨。”

耶律仁先把最重要的事情辦完了,心也就定下來了。先前他還怕這個小皇帝不認賬,那五千宮帳軍,豈不是白死了?遼國經過這場叛亂,已然元氣大傷,無力再圖進攻中原。若是能討要到些許賠款,還能進補一下,爭取早日恢復元氣。

“不過”,陸承啓話鋒一轉,惹得耶律仁先精神陡然緊張起來。當初他與劉六符出使大順時,還是盛氣凌人的,今個怎麼變得像個軟腳蝦一樣?果然,國力不濟,外交還是吃了虧。耶律仁先不懂什麼叫外交,但意思是差不多的。

“朕也不是白白給錢的。”陸承啓終於露出了他的商人本質,開始討價還價道:“朕有一個條件,于越應承了,朕自然不吝金錢。”

耶律仁先被這個小皇帝的年紀所騙,直愣愣地問道:“不知陛下有什麼條件?”

陸承啓也不含糊,直接說道:“先前順遼兩國有些摩擦,朕與于越都心知肚明,此事就不用贅述了。但這些摩擦,致使我大順的幽雲十六州,竟十室九空,這便是你們的不是了。如此下去,幽雲十六州遲早變成不毛之地、荒郊曠野。到了那時,土地拋荒、人煙罕至。不管是我大順,還是遼國,都不願意看到這等情況吧?”

耶律仁先沉默了,過了好半晌才小心翼翼地說道:“那陛下的意思是?”△≧△≧,

陸承啓嚴肅地說道:“要朕以追恤的名頭也行,贖回百姓的名頭也行,你們遼國要把這些年掠奪過去的漢人,全都還回來!”陸承啓心裡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若是按照人口比例,漢人人口起碼佔了遼國的一半。另一半則由契丹人與各族組成。要是把遼國中的漢人全都遣返回大順,遼國豈不是人口無端端下降了一半?莫說還一半,便是三分一也都夠肉痛的。漢人在遼國,可是奴隸的地位。幾乎重活粗活,什麼繁重都由漢人完成。要是沒了漢人,難道要他們這些“高貴”的契丹人做嗎!

耶律仁先想都不想,直接拒絕道:“陛下,此事絕無可能。”

當然不可能了,要是耶律仁先答應了,回國後耶律洪基不得把他削死!一個國家,人口才是最關鍵的。沒有了龐大的人口,如何佔得住這麼龐大的國土?耶律仁先不傻,自然是一口回絕。

陸承啓也知道他不可能答應這個條件,他這是漫天要價,等着耶律仁先落地還錢。當即說道:“那于越覺得,朕開口討要多少戶漢人爲好?”

耶律仁先心道:“幽雲十六州沒人關我們遼國什麼事!最好一個人都沒了,我遼國可以不費一兵一卒佔得幽雲十六州!”

心中是這般想,嘴上卻說道:“陛下,此事事關重大,非我能獨自決定。我還得奏請我國皇帝裁決,方能給陛下定論。”

陸承啓嘆息道:“既然如此,那追恤的錢銀,也不忙着給了……”這就好像與小攤販討價還價一樣,心中是很想要這件東西,但價格太高,只好“忍痛”走人。而小攤販是很想要賣出去的,大部分會叫住你。現在陸承啓就是這樣的顧客,耶律仁先就是小攤販,兩個人在崇德殿中,鬥智鬥勇,都想要把利益最大化。

第九百二十九章:寒食節第七百二十八章:艮嶽之勢第二百二十二章:準備開拔第六百九十三章:上奏第三百九十三章:高麗的小算盤第五百八十六章:熬一熬就過去了第三百七十五章:開花彈第三百八十三章:反意漸露第五百六十七章:戲耍第七十三章:幽州城下第一戰第三百二十一章:惺惺相惜第七百二十七章:多金缺木第五章:不一樣的歷史第九百一十一章:馬價第五百一十六章:蠻力打不過計謀第六百五十六章:渡海而來第七百三十一章:衝擊衙門第一百二十五章:犯法同罪第七百六十二章:微服出巡第七十二章:大軍壓境第一百六十九章:求情第二百一十三章:佈局女真第九百四十七章:乘勢進擊第八百八十二章:認罪第七百零九章:曉之以理第七百六十七章:撞鐵板上了第五百三十一章:吹皺一池春水第七百三十五章: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三百零六章:驚鴻一瞥第九十章:夜襲準備第八百一十一章:人呢?第四百二十章:親自撰稿第八百九十八章:譜成曲子第六百六十一章:秉燭寫折第八百八十三章:上奏請罪第四百七十一章:已恭候多時!第五百六十八章:招安第七百八十七章:願爲先鋒第一百二十一章:獻俘第三百一十六章:帝后合計 下第二百八十六章:死到臨頭不自知 下第七百六十章:官貸第三百五十三章:未來構想第八百二十八章:議和?遲了!第二十章:走上正軌第二百零六章:太原府尹第五百五十六章:王韶大婚第三百九十九章:十品官制第九百七十章:老將之殤第八百九十三章:引蛇未果第五百零九章:互換官職第七百五十九章:大銀礦第一百六十六章:鬧事第四十九章:春闈第五百五十一章:癡情人第三百二十一章:惺惺相惜第六百一十章:亦農亦匪第二百九十二章:暫且留下第六百一十一章:道路不通第三百零七章:賜同進士第三百零四章:人間美味第九百三十八章:女真蠢蠢欲動第四百五十九章:煽風點火第九百七十七章:改革科舉第八百一十七章:兵分三路第一百二十一章:獻俘第七百八十六章:李日尊第四百八十七章:各國賀正旦使第八百六十章:調職第三百二十九章:有眼不識金鑲玉第八百九十二章:光明頂?第三百零三章:大儒說,食不可語第一百二十五章:犯法同罪第三百三十章:迫於無奈第六百九十六章:大災之後必有大疫第三百五十六章:幫人幫到底第一百六十八章:世家門閥第八百七十八章:女婿到訪第631章:開鑼放卷第二百二十九章:百善孝爲先第二百八十二章:一地雞毛的高麗第628章:意想不到的收穫第四百九十八章:難得休閒第六百八十二章:劃地而治第一百一十八章:試築馳道 下第七百七十五章:龍氣翻騰第一百八十七章:交付俘虜第七百七十章:疾如勁風第三百八十一章:作坊興起第八百二十二章:連下三城第一百七十三章:君臣探討第五百九十二章:太后意屬第九百二十九章:寒食節第二百四十四章:鬱悶第一百一十四章:邊塞之上第三百六十九章:火炮初成 二第八百五十六章:放養第二百八十四章:妙計安天下第七百六十二章:微服出巡第六百九十二章:耳廝鬢磨
第九百二十九章:寒食節第七百二十八章:艮嶽之勢第二百二十二章:準備開拔第六百九十三章:上奏第三百九十三章:高麗的小算盤第五百八十六章:熬一熬就過去了第三百七十五章:開花彈第三百八十三章:反意漸露第五百六十七章:戲耍第七十三章:幽州城下第一戰第三百二十一章:惺惺相惜第七百二十七章:多金缺木第五章:不一樣的歷史第九百一十一章:馬價第五百一十六章:蠻力打不過計謀第六百五十六章:渡海而來第七百三十一章:衝擊衙門第一百二十五章:犯法同罪第七百六十二章:微服出巡第七十二章:大軍壓境第一百六十九章:求情第二百一十三章:佈局女真第九百四十七章:乘勢進擊第八百八十二章:認罪第七百零九章:曉之以理第七百六十七章:撞鐵板上了第五百三十一章:吹皺一池春水第七百三十五章: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三百零六章:驚鴻一瞥第九十章:夜襲準備第八百一十一章:人呢?第四百二十章:親自撰稿第八百九十八章:譜成曲子第六百六十一章:秉燭寫折第八百八十三章:上奏請罪第四百七十一章:已恭候多時!第五百六十八章:招安第七百八十七章:願爲先鋒第一百二十一章:獻俘第三百一十六章:帝后合計 下第二百八十六章:死到臨頭不自知 下第七百六十章:官貸第三百五十三章:未來構想第八百二十八章:議和?遲了!第二十章:走上正軌第二百零六章:太原府尹第五百五十六章:王韶大婚第三百九十九章:十品官制第九百七十章:老將之殤第八百九十三章:引蛇未果第五百零九章:互換官職第七百五十九章:大銀礦第一百六十六章:鬧事第四十九章:春闈第五百五十一章:癡情人第三百二十一章:惺惺相惜第六百一十章:亦農亦匪第二百九十二章:暫且留下第六百一十一章:道路不通第三百零七章:賜同進士第三百零四章:人間美味第九百三十八章:女真蠢蠢欲動第四百五十九章:煽風點火第九百七十七章:改革科舉第八百一十七章:兵分三路第一百二十一章:獻俘第七百八十六章:李日尊第四百八十七章:各國賀正旦使第八百六十章:調職第三百二十九章:有眼不識金鑲玉第八百九十二章:光明頂?第三百零三章:大儒說,食不可語第一百二十五章:犯法同罪第三百三十章:迫於無奈第六百九十六章:大災之後必有大疫第三百五十六章:幫人幫到底第一百六十八章:世家門閥第八百七十八章:女婿到訪第631章:開鑼放卷第二百二十九章:百善孝爲先第二百八十二章:一地雞毛的高麗第628章:意想不到的收穫第四百九十八章:難得休閒第六百八十二章:劃地而治第一百一十八章:試築馳道 下第七百七十五章:龍氣翻騰第一百八十七章:交付俘虜第七百七十章:疾如勁風第三百八十一章:作坊興起第八百二十二章:連下三城第一百七十三章:君臣探討第五百九十二章:太后意屬第九百二十九章:寒食節第二百四十四章:鬱悶第一百一十四章:邊塞之上第三百六十九章:火炮初成 二第八百五十六章:放養第二百八十四章:妙計安天下第七百六十二章:微服出巡第六百九十二章:耳廝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