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別以爲朕不知道!

陸承啓靜靜地聽着右諫議大夫錢宗方的說辭,似乎也很有道理。但其中的原因,恐怕不會如此簡單吧?至於士子會鬧事,陸承啓先前是沒有什麼考慮。可他並不怕,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再加上手握報紙這等利器,這些秀才舉人又怎麼能擺弄輿論呢?

錢宗方一說完,便有人出來附議道:“陛下,錢大夫說得在理,臣附議!”

有了領頭羊,自然會有更多人跳將出來。“臣附議!”

“臣亦附議!”

……

靜靜聽他們說完,沒人再出來附議的時候,陸承啓才冷笑道:“你們說得似乎很有道理,但你們真的以爲朕不知道嗎!你們不過是怕胥吏都有了官身,便與你們同起同坐,你們先前積累的威嚴便一掃而空。哼,打得好一手如意算盤,好一手如意算盤!”

這句話誅心,嚇得那些出列的官員都像雲楓那樣,皆跪倒在地,說道:“臣等不敢!”

陸承啓好笑道:“你們有什麼不敢的,爲了你們的面子,你們什麼都敢做!可你們得問問朕答不答應啊,問問天下百姓答不答應啊!別以爲朕不知道你們打得是什麼主意,以爲天底下百姓這麼好糊弄?朕告訴你們,今日你們糊弄百姓,明日百姓便糊弄你!孟子說過,‘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爲天子,得乎天子爲諸侯,得乎諸侯爲大夫。諸侯危社稷,則變置。犧牲既成,粢盛既潔,祭祀以時,然而旱乾水溢,則變置社稷’,你們讀的聖賢書去哪了?民心是你們能糊弄的嗎?吏治崩壞,是百姓在受苦。你們食君之祿,卻不行忠君之事。一心撲在你們自己的利益上!”

陸承啓毫不留情地把話挑明,這些出列的官員聽得冷汗直流,心中皆道:“如此君王,實所未見!”爲什麼從來沒見過?那是因爲陸承啓直接命中官場中的利益勾當。讓他們覺得無處遁形,才如此驚懼。

陸承啓也知道,如此不給他們情面,他們定然懷恨在心。可他不在乎,這些心思不在國事上。不在百姓身上的官員,一個他都嫌多。既然現在看出來了,便給了一個眼神給許景淳。許景淳也是聰明人,很快便會意,暗暗把這些官員記錄在心,等着陸承啓的事後處置。

環視了一下跪倒一片的大臣,陸承啓冷笑道:“先前朕說過,誰跟百姓過不去,朕就跟誰過不去!這些胥吏如此可惡,即便情有可原。也是爲惡一方,如何能赦免?十品官制,朕是一定要實行的,你們勸阻也是沒用!吏部尚書何在!”

聽得陸承啓喊話,吏部尚書吳顯祉連忙出列說道:“臣在!”

“下了例朝,你立時整理出各個路、府、州、縣所缺胥吏,把無實職的官員派遣出去。至於聖旨,由內閣擬旨,呈給朕審閱。此事刻不容緩,朝廷不養閒人!”陸承啓以不容置疑的聲音說道。

“臣遵旨!”吳顯祉、內閣十二閣臣一同領旨道。

“禮部尚書何在?”

原本老神在在。好似事不關己的禮部尚書馮承平被陸承啓這麼一叫,連忙出列說道:“臣在!”

“以禮部之名,詔告天下。此後胥吏亦能科考,不再世襲。十品官制。官吏不再涇渭分明。日後科舉,便是從那小吏做起,看政績升遷,由戶部考覈。”陸承啓淡淡地說道。

“臣遵旨!”不僅馮承平要領旨,便是吏部尚書吳顯祉也要再說一遍,畢竟這事也是有關吏部。

“刑部尚書何在?”

一臉嚴肅的刑部尚書周延華。出列說道:“臣在!”

“十品官制,即日起寫入《大順律》之中。至於《大順律》中,有關胥吏不得科考,世襲之說,一律刪除。”陸承啓淡淡地說道。

沒想到,這國丈周延華絲毫不給陸承啓面子,說道:“陛下,依制,若要刪改《大順律》,須得大理寺、刑部、宰輔三方商議,皆通過方可刪改。”

陸承啓聽了,說道:“怎麼,朕說的話,就比不得他們?宰輔都給朕撤銷了,哪裡還來宰輔?大理寺卿,你來說說,朕這個制度,能否通過?”

大理寺卿任棋燊連忙出列說道:“十品官制,能加強朝廷對地方控制,自然是好,臣附議!”

陸承啓再把目光轉向周延華,說道:“周卿,任卿都這麼說了,你還有何話?”

周延華不卑不亢地說道:“臣並不認同,但陛下若一意孤行,臣領旨!”

現在擺明了是陸承啓朝綱獨斷,他即便有心反對又如何?連宰輔陸承啓都不設,即便是現在權力最大的內閣首輔徐崇光,也沒有提出異議,他一個六部之一的刑部尚書,能做得了什麼?識相的官員,早就明白了小皇帝是下了決心要整治吏治的了。現在誰出頭,誰倒黴。沒看見已經跪倒一片了嗎,這些人說不定就已然上了小皇帝的黑名單了。

“十品官員俸祿爲一月八貫錢,由戶部理清胥吏人數,登記在冊,統一分發。以後不在名冊上的胥吏,皆爲僞吏。僞吏之徒,杖責二十,罰款二十貫,三代不得科考。至於先前監察司查到的污吏,一律捉拿,依法處置。”

陸承啓聲音洪亮,大慶殿中諸臣聽得清清楚楚,話音一落,職責在內的官員只好說道:“臣領旨!”

說罷這句話,六部尚書才發現竟只有工部尚書李誡和兵部尚書秦怡康沒有涉及在內。至於戶部尚書林鎮中,禮部尚書馮承平,吏部尚書吳顯祉,刑部尚書周延華,每個人都領了旨意,須得承辦公事。這麼一看,就發現小皇帝此舉絕非心血來潮,而是謀劃已久。不然一時興起,又如何籌備得如此縝密,把每一個朝臣的嘴都堵死了?

其實這十品官制的靈感,都是來自後世的公務員制度。以吏升官,可以觀察候選人的辦事能力。就如同陸承啓所說的,朝廷不養閒人。要是沒有辦事能力,又不會爲民辦事的,陸承啓怎麼能讓這種人身居高位?這不是拿自己的江山不當江山嘛!

吏治清明,官場肅靖,是一箇中興皇朝的前提條件。若是官場腐化,中興皇朝從何談起?就憑陸承啓一個人,能撐得起整個大順嗎!一個籬笆還三個樁呢,一個人的努力,卻有一羣貪官污吏扯着後腿,即便有雄心壯志都淹沒在官場的勾心鬥角之中了。爲了杜絕這個局面,陸承啓採取的方法便是快刀斬亂麻,長痛不如短痛啊!

見到自己親手引導的這個局勢,陸承啓很是滿意。朝廷上的勝利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一個方面,還在民間。陸承啓可不怕士子們鬧事,而是盼着士子們鬧事,才能把這個政令讓天下人皆知。手握《大順民報》,還怕引導不了輿論嗎?

想到這,陸承啓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說道:“衆卿還有要事啓奏否?若無,便散朝罷!”(未完待續。)

第七百九十五章:國難思良將第九百六十六章:最後的決戰 七第八百七十六章:如此猖獗第一百二十二章:金龍杯第一百七十三章:君臣探討第633章:再起波瀾第一百六十一章:光與影第八百九十七章:傳召第612章:梯田第四百零四章:上了賊船第四百五十二章:定計第四百九十三章:回京述職第九百三十六章:順遼大戰第八百九十八章:譜成曲子第二百三十六章:黃河的老大難問題第八百六十五章:形勢第一百五十九章:精兵是這樣練成的 下第六百零六章:宣傳造勢第二百六十六章:關學入駐第二百九十一章:前來歸順 下第625章:租房難第三百五十八章:給窮人一個希望第七百八十七章:願爲先鋒第一百四十二章:射藝較技 下第二百四十三章:迷你水寨第六百六十章:雨露均沾第四十六章:狂歡元宵夜第七百二十九章:賑災有方第二百八十七章:背信棄義第一百八十五章:胥吏第七百八十一章:極盡能事第八百九十六章:爲國賦詞第四百七十四章:坐山觀虎鬥第六百九十七章:大理來奏第五百五十九章:一炮之威第七百三十三章:進入視野第四百零五章:元綬新政舊事第六百六十二章:百轉千回第五百五十九章:一炮之威第八百二十八章:議和?遲了!第七百九十二章:定計第一百八十章:老實人李誡第七百三十三章:進入視野第五百五十二章:血濺皇宮第二百五十一章:異想天開第八百零七章:合圍!第五百四十二章:偶然發現第九百四十九章:捷報頻傳第四十七章:廷議春闈第二百八十六章:死到臨頭不自知 下第七百零二章:利益最大化第五百九十一章:太后召見第五百零五章:咱閨女總算是能嫁出去了第三百九十四章:女真崛起第一百一十五章:民牧之法第五百三十四章:一擊必中第七百六十九章:監察司規矩第九百二十七章:出了一口惡氣第七百七十一章:種家將第九百一十七章:民情激憤第五百三十六章:風雲變幻第一百一十九章:端午節第一百六十九章:求情第八百七十二章:問計奸臣第九百章:苦衷第一百九十五章:是虎是貓?第七百四十七章:風生,水起!第三百二十六章:關學興起的前奏第三百五十六章:幫人幫到底第三十三章:瘋狂的蹴鞠 上第二百三十四章:馳道落成第九百六十六章:最後的決戰 七第九百一十一章:馬價第六百八十六章:舉薦第六百八十章:段王爺第二十章:走上正軌第四百四十八章:反意已露第六百五十六章:渡海而來第四百三十八章:賢后第六十四章:錢荒第三百九十五章:人口才是根本!第四百五十五章:以進爲退第五十三章:狀元遊街第五百四十九章:誰都沒想到第九十八章:戰後總結第七百零二章:利益最大化第一百四十三章:一箭驚人第二百四十五章:內有乾坤第三百二十章:保鏢第五十一章:殿試考策第二章:失魂症第二百三十五章:如何審訊第一百三十五章:不完美的馳道第七百二十六章:風水問題第五百四十九章:誰都沒想到第八十一章:勸降不成反被辱第八百二十四章:求和第八百四十八章:馬匪第一百六十九章:求情第五百六十二章:暗哨立功了
第七百九十五章:國難思良將第九百六十六章:最後的決戰 七第八百七十六章:如此猖獗第一百二十二章:金龍杯第一百七十三章:君臣探討第633章:再起波瀾第一百六十一章:光與影第八百九十七章:傳召第612章:梯田第四百零四章:上了賊船第四百五十二章:定計第四百九十三章:回京述職第九百三十六章:順遼大戰第八百九十八章:譜成曲子第二百三十六章:黃河的老大難問題第八百六十五章:形勢第一百五十九章:精兵是這樣練成的 下第六百零六章:宣傳造勢第二百六十六章:關學入駐第二百九十一章:前來歸順 下第625章:租房難第三百五十八章:給窮人一個希望第七百八十七章:願爲先鋒第一百四十二章:射藝較技 下第二百四十三章:迷你水寨第六百六十章:雨露均沾第四十六章:狂歡元宵夜第七百二十九章:賑災有方第二百八十七章:背信棄義第一百八十五章:胥吏第七百八十一章:極盡能事第八百九十六章:爲國賦詞第四百七十四章:坐山觀虎鬥第六百九十七章:大理來奏第五百五十九章:一炮之威第七百三十三章:進入視野第四百零五章:元綬新政舊事第六百六十二章:百轉千回第五百五十九章:一炮之威第八百二十八章:議和?遲了!第七百九十二章:定計第一百八十章:老實人李誡第七百三十三章:進入視野第五百五十二章:血濺皇宮第二百五十一章:異想天開第八百零七章:合圍!第五百四十二章:偶然發現第九百四十九章:捷報頻傳第四十七章:廷議春闈第二百八十六章:死到臨頭不自知 下第七百零二章:利益最大化第五百九十一章:太后召見第五百零五章:咱閨女總算是能嫁出去了第三百九十四章:女真崛起第一百一十五章:民牧之法第五百三十四章:一擊必中第七百六十九章:監察司規矩第九百二十七章:出了一口惡氣第七百七十一章:種家將第九百一十七章:民情激憤第五百三十六章:風雲變幻第一百一十九章:端午節第一百六十九章:求情第八百七十二章:問計奸臣第九百章:苦衷第一百九十五章:是虎是貓?第七百四十七章:風生,水起!第三百二十六章:關學興起的前奏第三百五十六章:幫人幫到底第三十三章:瘋狂的蹴鞠 上第二百三十四章:馳道落成第九百六十六章:最後的決戰 七第九百一十一章:馬價第六百八十六章:舉薦第六百八十章:段王爺第二十章:走上正軌第四百四十八章:反意已露第六百五十六章:渡海而來第四百三十八章:賢后第六十四章:錢荒第三百九十五章:人口才是根本!第四百五十五章:以進爲退第五十三章:狀元遊街第五百四十九章:誰都沒想到第九十八章:戰後總結第七百零二章:利益最大化第一百四十三章:一箭驚人第二百四十五章:內有乾坤第三百二十章:保鏢第五十一章:殿試考策第二章:失魂症第二百三十五章:如何審訊第一百三十五章:不完美的馳道第七百二十六章:風水問題第五百四十九章:誰都沒想到第八十一章:勸降不成反被辱第八百二十四章:求和第八百四十八章:馬匪第一百六十九章:求情第五百六十二章:暗哨立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