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三章:風景唯獨長安好

一匹快馬,自鄯闡府出發,已經不用一個月到達長安。這都是因爲探明瞭鄯闡府有銅礦,戶部肯撥下款項修官道、驛道。要不以這樣空虛的國庫,戶部捨得把錢銀花在修路上面?

陸承啓接到鄯闡府、盧塵洹和段思廉的奏報後,已經差不多一個月了。期間駐大理府監察司還發現了在滇地有不少銀礦。大順是一個很神奇的地方,先前銅荒如此,如今銀幣、金幣反而供不應求了。再加上大順的銀礦太少,如此一來,滇地的銀礦就是重中之重,關乎到大順的經濟命脈。

雖然從海貿上獲得了大量銀幣,甚至一些民間商人,窖藏的銀子比國庫還多,可按照他們的尿性,寧願使用銅錢,也不願意使用銀子。這些商人不傻,反而很精明。大順的銀礦不多,所以產銀不豐。即便海外有銀兩流入,可依舊滿足不了需求日益旺盛的市場。這樣一來,銀幣就有升級價值,甚至銀價都會攀升。既然如此,商人肯定囤積銀子,大量使用銅錢了。

這也是市場規律決定的,因爲金銀永遠都是硬通貨,不能怪商人,他們也想獲得最大利益。如此一來,朝廷的政策就顯得很重要了。爲何陸承啓要重視大理府?還不是因爲有色金屬!要知道,金銀天生就是稀缺性的貨幣,不論哪個朝代都是一樣。

滇地是一塊寶地,不僅產銅,還產金、銀,都是大順最稀缺的貨幣。只有牢牢把滇地納入大順的版圖中,才能讓滇地爲大順的經濟輸送血脈。陸承啓腦海中已經有一個全面發展滇地經濟的計劃,只是銀礦尚未探明,才按兵不動罷了。

兩個月以來,駐大理府監察司的暗探頻頻用飛鴿傳書,告知探明瞭蒙自府西溪、寧遠州羚羊洞、廣通府臥象山、臥獅山、南安州健林蒼山、表羅山、鄧川州豪豬洞、楚雄黑石江、泥坎村、大理興新、北崖、洱海寶泉、判山……等地都發現了銀礦。當然,這些銀礦有貧有富,但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儲量都不小。

看了監察司的暗報,陸承啓心道:“肯定不小,要知道正史上從明朝挖到建國後,都還一直出銀,怎麼會小了?”

既然探明瞭地方,陸承啓大手一揮,直接讓戶部派遣官員,僱傭當地百姓,開挖礦洞。後來烏蠻、白蠻得知這個消息,悔得腸子都青了,真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早知道自己腳下的土地是一塊聚寶盆,他們哪裡捨得只要一個銅礦?

這就是他們貪心不足了,要知道陸承啓爲了他們,法外開了恩,特許他們可以分一杯羹。這樣都不知足的話,他們是自取滅亡。白銀產量直接關乎大順的發展,任憑誰作亂,陸承啓都不會輕易放過他的,必定是以***機器進行碾壓。知趣的人,早就退避三舍,或許還能惠及當地百姓;不知趣的人,硬想攫取一點利益,就只能是碰得頭破血流,還可能丟了性命。

弄完大理府的事後,時間一晃便來到了隆冬十二月。眼瞅着臘八過後,各國使者又備足貢品,或乘車馬,或搭風帆,千里迢迢趕到大順,準備參加一年一度的大朝會。

一夜間,長安城似乎被外國人佔領了。擡眼望去,都能看見衣着打扮,甚至毛髮膚色都不一樣的外國使臣。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某曾以爲,那錢塘已經是大順最繁華的地方了,不曾想這長安,比錢塘繁華千倍啊……”

“使臣不愧是中國通,本官佩服,佩服!”

一個禮部官員,陪同着遼國使者,附和道。世人皆知,遼國雖看不起漢人,可對漢文化是很崇拜的。這不,臘八都還沒到,遼國使臣就到了。

只見這個一身胡服的契丹人,搖頭晃腦地念着:“……秋風吹渭水,落葉下長安。三千繁華已流盡,斜陽斜照古城牆。漁陽鼙鼓,胡人鐵騎踏關中。落日樓頭,東邊竟無紫氣升。公孫覆滅,空留殘宮荒草深;強漢山崩,才子騷客坐長嘆。落地秀才始揭竿,大順皇朝震三秦。東望北地時,誰解落寞情。前皇已作古,英雄鐵血騰……”

禮部官員聽着他掉書袋,心中暗暗好笑。殊不知,沒有幾斤幾兩,這些進士怎麼能進禮部,做一個禮部官員?能進禮部的,都是熟讀經典,明義曉禮之人,這契丹人在魯班門前弄大斧,實在有點好笑。

但他也沒說錯,長安作爲歷朝歷代的京都,確實繁華異常。就拿城郭的大小來講,此時應該沒有一個城池能及得上。

殊不知禮部官員的無異奉承,讓這個遼國使臣更加來了興致,繼而吟出了一首前朝大詩人駱賓王的《帝京篇》來:“山河千里國,城闕九重門。不睹皇居壯,安知天子尊。皇居帝裡崤函谷,鶉野龍山侯甸服。五緯連影集星躔,八水分流橫地軸。秦塞重關一百二,漢家離宮三十六。桂殿嶔岑對玉樓,椒房窈窕連金屋。三條九陌麗城隈,萬戶千門平旦開。複道斜通鳷鵲觀,交衢直指鳳凰臺。劍履南宮入,簪纓北闕來。聲名冠寰宇,文物象昭回。鉤陳肅蘭戺,璧沼浮槐市。銅羽應風回,金莖承露起。校文天祿閣,習戰昆明水。朱邸抗平臺,黃扉通戚里……”

這一下,禮部官員有點吃驚了,要知道駱賓王的《帝京篇》很長,這個遼國使者能通篇背下來,確實是有點功底。“這蠻子也這般厲害了?”

殊不知遼國在制度上,處處效仿中原,甚至還有科舉取士。當然,遼國只是上層統治者喜歡漢文化,尚未普及到百姓。但上有所好,下必投之。漢文化取代遼國文化,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那使者繼續念道:“……青牛紺幰紅塵度。俠客珠彈垂楊道,倡婦銀鉤採桑路。倡家桃李自芳菲,京華遊俠盛輕肥。延年女弟雙鳳入,羅敷使君千騎歸。同心結縷帶,連理織成衣。春朝桂尊尊百味,秋夜蘭燈燈九微。翠幌珠簾不獨映,清歌寶瑟自相依。且論三萬六千是,寧知四十九年非。古來榮利若浮雲,人生倚伏信難分……”

念道最後,竟有些唏噓,讓這個遼國使者也嘆氣了起來:“長安好是好,可總覺得少了點什麼……”(未完待續。)

第六十七章: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第七百五十一章:無立足之地第五百二十八章:收買第九百二十一章:無情第四百二十九章:暗中保護第二百九十二章:暫且留下第八百七十四章:明事理第二百四十二章:來自衙役的消息第二百一十二章:清理間諜第一百一十三章:初見第四十二章:新的外交政策第五百零二章:快刀斬亂麻第七百一十二章:內鬥不可取第七百零六章:初顯威力第十八章:稅制改革第一百二十二章:金龍杯第六百九十四章:好手段第八百八十章:商法不是吃素的第四百五十七章:太后有疾第一百三十九章:籠袖驕民的生活第三百二十四章:水師敗落至此第七百六十四章:說書第九百三十五章:剷除叛徒第五百五十七章:淑女于歸第三百二十章:保鏢第五百四十一章:三日破案第四十九章:春闈第四百三十章:欽差不好做第九百五十八章:草原變天了第一百二十六章:終於召見第七百二十三章:呂梁山上第七百六十三章:好一座樊樓第五百五十八章:炮船交付第四百一十八章:私吞工錢第四百三十七章:不安寧的夜第九百六十二章:最後的決戰 三第六百零二章:全權處理第三白四十七章:只此一家第七百八十一章:極盡能事第九十一章:備戰第四百九十八章:難得休閒第一百九十八章:老虎變貓第四百二十七章:好男兒當金榜題名第五百七十一章:耍小性子第一百五十二章:堵門第九百三十章:討遼檄文第二百二十六章:沉思第八百二十二章:連下三城第九百四十三章:武器的威力第四百七十章:流矢第七百六十二章:微服出巡第七百八十五章:船隊第八百九十三章:引蛇未果第三百八十三章:反意漸露第四百九十八章:難得休閒第八百零九章:飛馬急報第五百五十七章:淑女于歸第八百九十三章:引蛇未果第七百二十二章:不僅有字,還要有圖第六百零一章:聲東擊西第六百九十一章:東廂第七百九十章:有些不對勁第五百四十八章:暴起傷人第七百四十四章:挖池造山第一百七十三章:君臣探討第八百二十章:喬裝打扮第五百零三章:有功不賞是爲何?第八十三章:畫虎不成反類犬第五百二十二章:震驚第三百八十七章:契丹第一勇士第四十五章:元宵之夜第六百零一章:聲東擊西第七百八十八章:魚兒咬鉤了第九百一十一章:馬價第八百七十九章:變天了第五百三十二章:是巧合,還是故意爲之?第五百二十三章:水煮肉第五百七十四章:用兵一時第二百四十章:水泊梁山第二百七十三章:風波不止第八百四十六章:教育計劃第七百一十八章:盛世初顯 四第八百零四章:拖延時間第三百零一章:來自臣子的威脅第四百七十五章:捲土重來第四百零四章:上了賊船第八百五十七章:黨爭第一百一十九章:端午節第五百一十九章:子母炮 上第二百六十二章:大儒第八百零三章:出城迎敵第七百八十二章:奉旨調動第六百零六章:宣傳造勢第三百三十九章:再開蹴鞠聯賽第三百五十四章:遼國困局第一百八十三章:如何處置高麗第三百三十章:迫於無奈第七百八十五章:船隊第二百二十六章:沉思第五百六十五章:落荒而逃
第六十七章: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第七百五十一章:無立足之地第五百二十八章:收買第九百二十一章:無情第四百二十九章:暗中保護第二百九十二章:暫且留下第八百七十四章:明事理第二百四十二章:來自衙役的消息第二百一十二章:清理間諜第一百一十三章:初見第四十二章:新的外交政策第五百零二章:快刀斬亂麻第七百一十二章:內鬥不可取第七百零六章:初顯威力第十八章:稅制改革第一百二十二章:金龍杯第六百九十四章:好手段第八百八十章:商法不是吃素的第四百五十七章:太后有疾第一百三十九章:籠袖驕民的生活第三百二十四章:水師敗落至此第七百六十四章:說書第九百三十五章:剷除叛徒第五百五十七章:淑女于歸第三百二十章:保鏢第五百四十一章:三日破案第四十九章:春闈第四百三十章:欽差不好做第九百五十八章:草原變天了第一百二十六章:終於召見第七百二十三章:呂梁山上第七百六十三章:好一座樊樓第五百五十八章:炮船交付第四百一十八章:私吞工錢第四百三十七章:不安寧的夜第九百六十二章:最後的決戰 三第六百零二章:全權處理第三白四十七章:只此一家第七百八十一章:極盡能事第九十一章:備戰第四百九十八章:難得休閒第一百九十八章:老虎變貓第四百二十七章:好男兒當金榜題名第五百七十一章:耍小性子第一百五十二章:堵門第九百三十章:討遼檄文第二百二十六章:沉思第八百二十二章:連下三城第九百四十三章:武器的威力第四百七十章:流矢第七百六十二章:微服出巡第七百八十五章:船隊第八百九十三章:引蛇未果第三百八十三章:反意漸露第四百九十八章:難得休閒第八百零九章:飛馬急報第五百五十七章:淑女于歸第八百九十三章:引蛇未果第七百二十二章:不僅有字,還要有圖第六百零一章:聲東擊西第六百九十一章:東廂第七百九十章:有些不對勁第五百四十八章:暴起傷人第七百四十四章:挖池造山第一百七十三章:君臣探討第八百二十章:喬裝打扮第五百零三章:有功不賞是爲何?第八十三章:畫虎不成反類犬第五百二十二章:震驚第三百八十七章:契丹第一勇士第四十五章:元宵之夜第六百零一章:聲東擊西第七百八十八章:魚兒咬鉤了第九百一十一章:馬價第八百七十九章:變天了第五百三十二章:是巧合,還是故意爲之?第五百二十三章:水煮肉第五百七十四章:用兵一時第二百四十章:水泊梁山第二百七十三章:風波不止第八百四十六章:教育計劃第七百一十八章:盛世初顯 四第八百零四章:拖延時間第三百零一章:來自臣子的威脅第四百七十五章:捲土重來第四百零四章:上了賊船第八百五十七章:黨爭第一百一十九章:端午節第五百一十九章:子母炮 上第二百六十二章:大儒第八百零三章:出城迎敵第七百八十二章:奉旨調動第六百零六章:宣傳造勢第三百三十九章:再開蹴鞠聯賽第三百五十四章:遼國困局第一百八十三章:如何處置高麗第三百三十章:迫於無奈第七百八十五章:船隊第二百二十六章:沉思第五百六十五章:落荒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