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一章:大戰一觸即發

“漢人開始佈陣了!”

一名斥候拍馬疾馳,跑到遼國中軍,立即下馬單膝跪地說道。

“難道漢人想佈下一個‘平戎萬全大陣’?哈哈哈……”一干王公貴族被這話也惹笑了,差點沒笑得跌下馬來。

所謂的“平戎萬全大陣”,其實就是個笑話。大順仁宗時,皇帝不知兵,卻又怕戰敗,所以授意樞密院弄了個戰陣給禁軍操演。

這一年,也是順遼攻守異位的一年。

遼國終於現,原來大順自高宗之後,就是一隻紙老虎,除了張牙舞爪之外,根本沒有一絲可畏之處。於是乎,契丹人爲了生存,開始偷偷摸摸打草谷。大順邊軍追擊不上,久而久之就聽之任之了,只是約束百姓,不得出長城邊界。

時日一久,遼國怎麼不知道大順的軍事實力已經下降了?他爲了試探大順的軍力,派出了五萬騎兵和漢人軍組成的攻城部隊,嚇得仁宗連忙調遣禁軍去防守。

奈何統領大將志大才疏,想着以竟全功,卻不料佈下這個“平戎萬全大陣”,被契丹人生動地教育了一課。

“平戎萬全陣”由前鋒殿後中軍左翼及右翼組成。其主力爲中軍,由並排三個方陣組成,各以一名大將統領;每陣各方五里,周長二十里,計七千二百步;三陣之間皆相隔一里,陣面共寬達十七裡;在中軍內三個方陣中,每五百步設戰車一乘,每車配備“地分兵”二十二人;每陣戰車計一千四百四十乘,每陣另配有“無地分兵”五千人。合計中軍三陣共配備車四千三百二十乘士卒十一萬餘人人。

中軍每陣除擁有戰車外,士兵分別配備有拒馬長槍牀子弩(大型連弩機)步弩步弓刀劍盾牌等武器裝備。此外,每陣還有“望樓車”(可移動的瞭望樓)八座,每樓有“望子”士兵八十人。左右翼軍陣各兩列,前列一百二十五隊,每隊五十騎,共六千二百五十騎。後列一百二十五隊,每隊三十騎,共三千七百五十騎。即左右翼每陣一萬騎,兩陣共計兩萬騎,另有探馬六百五十騎。

前後軍陣亦各兩列騎兵,前列六十二隊,每隊五十騎,共三千一百騎。後列六十二隊,每隊三十騎,共一千八百六十騎,另有探馬四十騎。前後陣各五千騎,共計一萬騎。左右前和後軍陣全部由騎兵組成,包括輕騎兵和使用騎槍骨朵及團牌等裝備的騎兵。

“平戎萬全陣”共投入兵力十四萬餘人,在所佈置的五個軍陣中,其主力無疑爲過十一萬人的中軍陣。需要指出的是,中軍陣所擁有的戰車與先秦車戰之戰車應完全不同,並無衝鋒攻擊的作用。是用車體爲掩護戰具,在平原上防禦敵人騎兵衝擊。

投入的戰車,配有拒馬等裝備,主要承擔防禦功效。因此,中軍陣以步兵爲主體。而前後左右四陣由騎兵組成,總數僅有三萬騎,顯然爲中軍之輔助力量,主要承擔警戒和掩護任務。

紙上談兵容易,可過十幾萬人的部隊,想要如使一臂,又怎麼可能?

在那場戰鬥,區區四萬餘騎兵的中軍突破,兩翼牽制,後方襲擾,生動地給大順軍隊演繹了什麼叫應接不暇。大順軍隊也錯漏百出,不到一個時辰,就給契丹騎兵的騎射那機動性完全給拖垮了。

四萬人大敗十幾萬人,一戰使得遼國成名,大順威名掃地。

要不是邊軍救援得快,恐怕真的是兵敗如山倒。至此之後,沒有大順軍隊敢馳越長城一步,都是怕了契丹人。

因此,所謂的“平戎萬全大陣”,在契丹人全是一個笑話。

想想大順開國兩代君主如何英明神武,所到之處望風披靡,爲何僅僅到了仁宗一朝,就萎靡成這樣?

究其原因,太祖和高宗,對軍隊完全是信賴有加,深諳“將能而君不御者勝”的道理,賦予指揮者臨陣用兵佈陣之權,對前線將帥的行動不加干預,更不會御賜陣法及陣圖遙控作戰。

大順太祖在將帥出征前雖有指示,但對於實際的用兵過程則一般不予干預。通觀太祖朝的戰事活動,沒有一次御賜陣法陣圖的紀錄。如曹彬率軍出征南唐時,太祖不僅賦予指揮大權,而且特賜尚方寶劍,“副將以下,不用命者斬之”。在征討荊湖之役中,太祖心腹李處耘以樞密副使身份爲都監,後因執行軍紀與主帥慕容延釗生矛盾,太祖爲維護統帥權威,不得不將李處耘貶謫。而在河北河東前線帶兵的將領更擁有極大的自主權,“凡軍中事皆得便宜”。

可見,太祖大致遵循了“將能而君不御者勝”的原則,並不熱衷御賜陣法陣圖。《武經總要》前集卷七專門記錄宋朝所制陣法,唯獨沒有太祖高宗兩朝的陣法,書中有這樣解釋:“恭惟藝祖皇帝以武德綏靖天下,於古兵法靡不該通。”由此就可以證明了陣法運用,存乎一心,並不能拘泥形制。

現如今漢人又佈陣了,契丹人就更放心了。雖然漢人軍隊有四十餘萬,可契丹貴族軍,也有三十多萬啊!

“我認爲還是謹慎些好,這些漢軍,有些古怪……”一旁的楚國王,突然開腔道。

旁邊的晉王一聽,樂了:“楚國王,你是不是先前被漢軍打怕了?”言下之意,就是在嘲笑楚國王沒用,十萬人打三萬運糧車,都沒打過。

“那是漢軍在故佈疑陣,現在誰不知道,漢軍的糧草,是分給士卒的?”楚國王漲紅了臉,竭力辯解道,“我犯得着爲了一點糧食,用部族兒郎的性命去換嗎!”

“好了,好了,都別吵了。”一旁的留王勸解道,“不如這樣吧,楚國王正面佯攻,我和晉王兩翼牽制,真正的攻擊的方向,在漢軍後方。吳王烏邪王你們去怎麼樣?”

“這個好!”衆人紛紛擁護,楚國王卻眉頭緊皺,不置一詞。

“就這麼定了,都去準備吧!”留王淡淡地說道,其實他早已經按捺不住內心的興奮了。要是在這場戰爭中獲得聲望,招募一些契丹散落的部族不是問題。部族一大,契丹貴族甚至能藐視遼國朝廷。再大些,還能造反,取而代之。有誰能抵抗皇位的誘惑?只要是有權力**的男人,都逃脫不掉吧?

大戰,一觸即。公告:筆趣閣app安卓,蘋果專用版,告別一切廣告,請關注微信公衆號進入下載安裝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

第三百三十四章:趕路第十四章:酒樓見聞第六百二十章:條件第二百零八章:常平倉 下第二百二十六章:沉思第八百一十二章:不得生火第八百五十四章:江南糧倉第638章:省元第三百一十章:天公作美第七百零六章:初顯威力第三十二章:強軍之策第九百七十一章:俘了遼國皇帝第二百五十六章:夜話第三百六十四章:深宮夜話第三百一十六章:帝后合計 下第八百四十二章:降生第二百九十五章:國子監辯道 二第二百一十四章:許景淳的心思第八十四章:找到破綻第九百六十章:最後的決戰 一第七百八十六章:李日尊第三十五章:國子監第六十九章:契丹來犯第一百零一章:虛虛實實第三百一十七章:官廨第六百九十八章:皇莊出手第八章:戶部尚書第六十七章: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第三百八十九章:拉攏第一百六十七章:闢謠第三百一十二章:多事之秋第六百五十三章:西廂一夜第二百八十二章:一地雞毛的高麗第七百二十八章:艮嶽之勢第九百五十三章:拼死不退第一百七十章:女人心第五十章:金榜題名第一百一十一章:諸市第二百二十七章:嘮叨第一百六十五章:教唆第七百八十三章:當世細柳營第二百九十九章:國子監辯道 六第九百零三章:不如歸去第二百四十二章:來自衙役的消息第四百七十四章:坐山觀虎鬥第三百七十二章:火炮初成 五第三百二十七章:進入梓州路第五百三十五章:進宮第七十六章:我有過牆梯第九百一十五章:八百里邊關急報第五百二十五章:威力太大第一百三十九章:籠袖驕民的生活第九百四十五章:追擊第八百六十四章:蒸蒸日上第九百一十一章:馬價第五百七十五章:攻心爲上第一百八十一章:一朝天子一朝臣第八百二十四章:求和第四百五十二章:定計第一百三十九章:籠袖驕民的生活第八百九十二章:光明頂?第九百四十五章:追擊第四百四十八章:反意已露第五百七十五章:攻心爲上第九百二十六章:大獲全勝第五百七十三章:攻打計劃第九百六十一章:最後的決戰 二第一百八十一章:一朝天子一朝臣第六百零二章:全權處理第四百四十八章:反意已露第六百六十三章:堵漏洞第627章:制科第四百九十三章:回京述職第二十三章:明月幾時有第九百零九章:此消彼長第613章:惹不起就躲第五百七十九章:取爾人頭!第二百九十七章:國子監辯道 四第八百四十三章:後繼有人第六十四章:錢荒第614章:進退2難第八十二章:另生計謀第四百三十八章:賢后第八百三十一章:勢不可擋第二十一章:不殺你們難平民憤第七百零三章: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第十七章:內閣第四百二十六章:心上人不是你第四百七十六章:再而衰,三而竭第九百六十三章:最後的決戰 四第九百三十三章:明教造反第一百一十六章:班師回京第八百九十四章:以樂教和第九百三十五章:剷除叛徒第七百九十八章:圍而攻之第八百章:攻破升龍第八百八十章:商法不是吃素的第一百六十九章:求情第三百六十四章:深宮夜話第四十五章:元宵之夜
第三百三十四章:趕路第十四章:酒樓見聞第六百二十章:條件第二百零八章:常平倉 下第二百二十六章:沉思第八百一十二章:不得生火第八百五十四章:江南糧倉第638章:省元第三百一十章:天公作美第七百零六章:初顯威力第三十二章:強軍之策第九百七十一章:俘了遼國皇帝第二百五十六章:夜話第三百六十四章:深宮夜話第三百一十六章:帝后合計 下第八百四十二章:降生第二百九十五章:國子監辯道 二第二百一十四章:許景淳的心思第八十四章:找到破綻第九百六十章:最後的決戰 一第七百八十六章:李日尊第三十五章:國子監第六十九章:契丹來犯第一百零一章:虛虛實實第三百一十七章:官廨第六百九十八章:皇莊出手第八章:戶部尚書第六十七章: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第三百八十九章:拉攏第一百六十七章:闢謠第三百一十二章:多事之秋第六百五十三章:西廂一夜第二百八十二章:一地雞毛的高麗第七百二十八章:艮嶽之勢第九百五十三章:拼死不退第一百七十章:女人心第五十章:金榜題名第一百一十一章:諸市第二百二十七章:嘮叨第一百六十五章:教唆第七百八十三章:當世細柳營第二百九十九章:國子監辯道 六第九百零三章:不如歸去第二百四十二章:來自衙役的消息第四百七十四章:坐山觀虎鬥第三百七十二章:火炮初成 五第三百二十七章:進入梓州路第五百三十五章:進宮第七十六章:我有過牆梯第九百一十五章:八百里邊關急報第五百二十五章:威力太大第一百三十九章:籠袖驕民的生活第九百四十五章:追擊第八百六十四章:蒸蒸日上第九百一十一章:馬價第五百七十五章:攻心爲上第一百八十一章:一朝天子一朝臣第八百二十四章:求和第四百五十二章:定計第一百三十九章:籠袖驕民的生活第八百九十二章:光明頂?第九百四十五章:追擊第四百四十八章:反意已露第五百七十五章:攻心爲上第九百二十六章:大獲全勝第五百七十三章:攻打計劃第九百六十一章:最後的決戰 二第一百八十一章:一朝天子一朝臣第六百零二章:全權處理第四百四十八章:反意已露第六百六十三章:堵漏洞第627章:制科第四百九十三章:回京述職第二十三章:明月幾時有第九百零九章:此消彼長第613章:惹不起就躲第五百七十九章:取爾人頭!第二百九十七章:國子監辯道 四第八百四十三章:後繼有人第六十四章:錢荒第614章:進退2難第八十二章:另生計謀第四百三十八章:賢后第八百三十一章:勢不可擋第二十一章:不殺你們難平民憤第七百零三章: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第十七章:內閣第四百二十六章:心上人不是你第四百七十六章:再而衰,三而竭第九百六十三章:最後的決戰 四第九百三十三章:明教造反第一百一十六章:班師回京第八百九十四章:以樂教和第九百三十五章:剷除叛徒第七百九十八章:圍而攻之第八百章:攻破升龍第八百八十章:商法不是吃素的第一百六十九章:求情第三百六十四章:深宮夜話第四十五章:元宵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