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一章:大戰一觸即發

“漢人開始佈陣了!”

一名斥候拍馬疾馳,跑到遼國中軍,立即下馬單膝跪地說道。

“難道漢人想佈下一個‘平戎萬全大陣’?哈哈哈……”一干王公貴族被這話也惹笑了,差點沒笑得跌下馬來。

所謂的“平戎萬全大陣”,其實就是個笑話。大順仁宗時,皇帝不知兵,卻又怕戰敗,所以授意樞密院弄了個戰陣給禁軍操演。

這一年,也是順遼攻守異位的一年。

遼國終於現,原來大順自高宗之後,就是一隻紙老虎,除了張牙舞爪之外,根本沒有一絲可畏之處。於是乎,契丹人爲了生存,開始偷偷摸摸打草谷。大順邊軍追擊不上,久而久之就聽之任之了,只是約束百姓,不得出長城邊界。

時日一久,遼國怎麼不知道大順的軍事實力已經下降了?他爲了試探大順的軍力,派出了五萬騎兵和漢人軍組成的攻城部隊,嚇得仁宗連忙調遣禁軍去防守。

奈何統領大將志大才疏,想着以竟全功,卻不料佈下這個“平戎萬全大陣”,被契丹人生動地教育了一課。

“平戎萬全陣”由前鋒殿後中軍左翼及右翼組成。其主力爲中軍,由並排三個方陣組成,各以一名大將統領;每陣各方五里,周長二十里,計七千二百步;三陣之間皆相隔一里,陣面共寬達十七裡;在中軍內三個方陣中,每五百步設戰車一乘,每車配備“地分兵”二十二人;每陣戰車計一千四百四十乘,每陣另配有“無地分兵”五千人。合計中軍三陣共配備車四千三百二十乘士卒十一萬餘人人。

中軍每陣除擁有戰車外,士兵分別配備有拒馬長槍牀子弩(大型連弩機)步弩步弓刀劍盾牌等武器裝備。此外,每陣還有“望樓車”(可移動的瞭望樓)八座,每樓有“望子”士兵八十人。左右翼軍陣各兩列,前列一百二十五隊,每隊五十騎,共六千二百五十騎。後列一百二十五隊,每隊三十騎,共三千七百五十騎。即左右翼每陣一萬騎,兩陣共計兩萬騎,另有探馬六百五十騎。

前後軍陣亦各兩列騎兵,前列六十二隊,每隊五十騎,共三千一百騎。後列六十二隊,每隊三十騎,共一千八百六十騎,另有探馬四十騎。前後陣各五千騎,共計一萬騎。左右前和後軍陣全部由騎兵組成,包括輕騎兵和使用騎槍骨朵及團牌等裝備的騎兵。

“平戎萬全陣”共投入兵力十四萬餘人,在所佈置的五個軍陣中,其主力無疑爲過十一萬人的中軍陣。需要指出的是,中軍陣所擁有的戰車與先秦車戰之戰車應完全不同,並無衝鋒攻擊的作用。是用車體爲掩護戰具,在平原上防禦敵人騎兵衝擊。

投入的戰車,配有拒馬等裝備,主要承擔防禦功效。因此,中軍陣以步兵爲主體。而前後左右四陣由騎兵組成,總數僅有三萬騎,顯然爲中軍之輔助力量,主要承擔警戒和掩護任務。

紙上談兵容易,可過十幾萬人的部隊,想要如使一臂,又怎麼可能?

在那場戰鬥,區區四萬餘騎兵的中軍突破,兩翼牽制,後方襲擾,生動地給大順軍隊演繹了什麼叫應接不暇。大順軍隊也錯漏百出,不到一個時辰,就給契丹騎兵的騎射那機動性完全給拖垮了。

四萬人大敗十幾萬人,一戰使得遼國成名,大順威名掃地。

要不是邊軍救援得快,恐怕真的是兵敗如山倒。至此之後,沒有大順軍隊敢馳越長城一步,都是怕了契丹人。

因此,所謂的“平戎萬全大陣”,在契丹人全是一個笑話。

想想大順開國兩代君主如何英明神武,所到之處望風披靡,爲何僅僅到了仁宗一朝,就萎靡成這樣?

究其原因,太祖和高宗,對軍隊完全是信賴有加,深諳“將能而君不御者勝”的道理,賦予指揮者臨陣用兵佈陣之權,對前線將帥的行動不加干預,更不會御賜陣法及陣圖遙控作戰。

大順太祖在將帥出征前雖有指示,但對於實際的用兵過程則一般不予干預。通觀太祖朝的戰事活動,沒有一次御賜陣法陣圖的紀錄。如曹彬率軍出征南唐時,太祖不僅賦予指揮大權,而且特賜尚方寶劍,“副將以下,不用命者斬之”。在征討荊湖之役中,太祖心腹李處耘以樞密副使身份爲都監,後因執行軍紀與主帥慕容延釗生矛盾,太祖爲維護統帥權威,不得不將李處耘貶謫。而在河北河東前線帶兵的將領更擁有極大的自主權,“凡軍中事皆得便宜”。

可見,太祖大致遵循了“將能而君不御者勝”的原則,並不熱衷御賜陣法陣圖。《武經總要》前集卷七專門記錄宋朝所制陣法,唯獨沒有太祖高宗兩朝的陣法,書中有這樣解釋:“恭惟藝祖皇帝以武德綏靖天下,於古兵法靡不該通。”由此就可以證明了陣法運用,存乎一心,並不能拘泥形制。

現如今漢人又佈陣了,契丹人就更放心了。雖然漢人軍隊有四十餘萬,可契丹貴族軍,也有三十多萬啊!

“我認爲還是謹慎些好,這些漢軍,有些古怪……”一旁的楚國王,突然開腔道。

旁邊的晉王一聽,樂了:“楚國王,你是不是先前被漢軍打怕了?”言下之意,就是在嘲笑楚國王沒用,十萬人打三萬運糧車,都沒打過。

“那是漢軍在故佈疑陣,現在誰不知道,漢軍的糧草,是分給士卒的?”楚國王漲紅了臉,竭力辯解道,“我犯得着爲了一點糧食,用部族兒郎的性命去換嗎!”

“好了,好了,都別吵了。”一旁的留王勸解道,“不如這樣吧,楚國王正面佯攻,我和晉王兩翼牽制,真正的攻擊的方向,在漢軍後方。吳王烏邪王你們去怎麼樣?”

“這個好!”衆人紛紛擁護,楚國王卻眉頭緊皺,不置一詞。

“就這麼定了,都去準備吧!”留王淡淡地說道,其實他早已經按捺不住內心的興奮了。要是在這場戰爭中獲得聲望,招募一些契丹散落的部族不是問題。部族一大,契丹貴族甚至能藐視遼國朝廷。再大些,還能造反,取而代之。有誰能抵抗皇位的誘惑?只要是有權力**的男人,都逃脫不掉吧?

大戰,一觸即。公告:筆趣閣app安卓,蘋果專用版,告別一切廣告,請關注微信公衆號進入下載安裝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

第三百七十四章:火炮初成 七第四百四十六章:負荊請罪第八百四十六章:教育計劃第三百八十章:整合廂軍第七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二百四十三章:迷你水寨第一百九十八章:老虎變貓第六百零五章:新賜茶名第八百七十三章:不可不防!第七百九十二章:定計第一百九十九章:和禁軍賽跑?第九百二十三章:捲土重來第二百四十七章:智取第一百零四章:落荒而逃第七百四十七章:風生,水起!第七百二十五章:乘勢而起第一百零六章:馳道設想 上第三百零四章:人間美味第四百八十七章:各國賀正旦使第六百九十二章:耳廝鬢磨第六百四十二章:集英殿上第四百九十章:商人本質第612章:梯田第一百五十五章:夫復何求第二百三十章:尊慈太后第四百六十一章:秋獵第五百八十九章:稅劵第七百九十一章:一路順暢第二百四十五章:內有乾坤第五百六十章:晴天響雷第七百五十七章:被砸暈了第八百零一章:夜幕第二百五十二章:運河設想第九十二章:五更天,縱馬襲營第七百二十八章:艮嶽之勢第七百一十二章:內鬥不可取第五百九十八章:好大膽!第七十九章:久攻不下第八百六十四章:蒸蒸日上第六百四十四章:金榜題名時第三百七十七章:保密工作要做好第八百四十八章:馬匪第八百一十章:急行軍第三百一十九章:動身第三百一十一章:朕說你行你必須行!第五百一十章:終見真容第六百八十七章:知行合一,崇文尚武第四百八十四章:如何解釋第一百五十章:風雨欲來第五百八十八章:朝廷借債第六十八章:兵貴神速第四百一十章:菩薩心腸第四百四十九章:雄心第四百二十六章:心上人不是你第五百八十七章:就事論事第五十九章:第一支步槍第七百零三章: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第四百九十四章:黃河治水初見成效 上第一百一十六章:班師回京第四百三十八章:賢后第614章:進退2難第三百七十五章:開花彈第一百零六章:馳道設想 上第八百零三章:出城迎敵第九百七十章:老將之殤第六百八十四章:良莠不齊第一百九十三章:用心險惡第七百八十五章:船隊第二百八十五章:死到臨頭不自知 上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初顯 一第六百五十六章:渡海而來第四百六十五章:老將猶顯雄風第八百零一章:夜幕第五百五十八章:炮船交付第六百章:有備而來第六百零三章: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五百零六章:書生也會武功第六百七十六章:先帝諡號第三百七十三章:火炮初成 六第十五章:大刀闊斧第四十三章:可敬工匠第六百一十九章:活生生的傳奇第七百二十三章:呂梁山上第八百三十五章:越奸第五百二十五章:威力太大第四百八十七章:各國賀正旦使第八百六十章:調職第七百零三章: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第八百四十七章:遼國改元第六百一十八章:親自走一趟第五百九十九章:開源之法第九百三十八章:女真蠢蠢欲動第八百一十章:急行軍第二百五十七章:有個賢內助就是不同第一百七十六章:爭辯第625章:租房難第三百七十四章:火炮初成 七第四百八十六章:萬國來朝第五百二十七章:敵暗我明第四百一十二章:天家之人不簡單
第三百七十四章:火炮初成 七第四百四十六章:負荊請罪第八百四十六章:教育計劃第三百八十章:整合廂軍第七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二百四十三章:迷你水寨第一百九十八章:老虎變貓第六百零五章:新賜茶名第八百七十三章:不可不防!第七百九十二章:定計第一百九十九章:和禁軍賽跑?第九百二十三章:捲土重來第二百四十七章:智取第一百零四章:落荒而逃第七百四十七章:風生,水起!第七百二十五章:乘勢而起第一百零六章:馳道設想 上第三百零四章:人間美味第四百八十七章:各國賀正旦使第六百九十二章:耳廝鬢磨第六百四十二章:集英殿上第四百九十章:商人本質第612章:梯田第一百五十五章:夫復何求第二百三十章:尊慈太后第四百六十一章:秋獵第五百八十九章:稅劵第七百九十一章:一路順暢第二百四十五章:內有乾坤第五百六十章:晴天響雷第七百五十七章:被砸暈了第八百零一章:夜幕第二百五十二章:運河設想第九十二章:五更天,縱馬襲營第七百二十八章:艮嶽之勢第七百一十二章:內鬥不可取第五百九十八章:好大膽!第七十九章:久攻不下第八百六十四章:蒸蒸日上第六百四十四章:金榜題名時第三百七十七章:保密工作要做好第八百四十八章:馬匪第八百一十章:急行軍第三百一十九章:動身第三百一十一章:朕說你行你必須行!第五百一十章:終見真容第六百八十七章:知行合一,崇文尚武第四百八十四章:如何解釋第一百五十章:風雨欲來第五百八十八章:朝廷借債第六十八章:兵貴神速第四百一十章:菩薩心腸第四百四十九章:雄心第四百二十六章:心上人不是你第五百八十七章:就事論事第五十九章:第一支步槍第七百零三章: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第四百九十四章:黃河治水初見成效 上第一百一十六章:班師回京第四百三十八章:賢后第614章:進退2難第三百七十五章:開花彈第一百零六章:馳道設想 上第八百零三章:出城迎敵第九百七十章:老將之殤第六百八十四章:良莠不齊第一百九十三章:用心險惡第七百八十五章:船隊第二百八十五章:死到臨頭不自知 上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初顯 一第六百五十六章:渡海而來第四百六十五章:老將猶顯雄風第八百零一章:夜幕第五百五十八章:炮船交付第六百章:有備而來第六百零三章: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五百零六章:書生也會武功第六百七十六章:先帝諡號第三百七十三章:火炮初成 六第十五章:大刀闊斧第四十三章:可敬工匠第六百一十九章:活生生的傳奇第七百二十三章:呂梁山上第八百三十五章:越奸第五百二十五章:威力太大第四百八十七章:各國賀正旦使第八百六十章:調職第七百零三章: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第八百四十七章:遼國改元第六百一十八章:親自走一趟第五百九十九章:開源之法第九百三十八章:女真蠢蠢欲動第八百一十章:急行軍第二百五十七章:有個賢內助就是不同第一百七十六章:爭辯第625章:租房難第三百七十四章:火炮初成 七第四百八十六章:萬國來朝第五百二十七章:敵暗我明第四百一十二章:天家之人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