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多事之秋

在長安城外,馬車停住了。在衆人習以爲常的目光中,陸承啓緩緩下了馬車。而識貨之人,看到這雕刻着游龍的馬車,立時停下了腳步,驚呼道:“聖上!”

然後,很自然地,周遭的百姓,一個個都拜伏在地,嚇得陸承啓連忙說道:“無須多禮,無須多禮……”

後面的御前侍衛還道發生了什麼事,嚇得連忙驅趕着馬車,飛也似的趕到,才發現原來是有人認出了皇帝,在朝拜呢。

陸承啓見人差不多到齊了,爲了不再拋頭露面,低聲說道:“快,護着朕回宮!”

御前侍衛們不敢怠慢,連忙簇擁着陸承啓,衝出了圍住的人羣。一路急行,過得小半個時辰,總算到了御街上。再走一段路,便是宣德門了。

陸承啓有點後怕,現在的百姓,對於看到皇帝,實在太熱情了。要是像前不久那樣,有個刺客想要躲在人羣中刺殺他的話,那根本沒辦法防。現在連王元士都有人想要刺殺,陸承啓不得不提高自身的警惕性。

宣德門前,城防司檢查過陸承啓的令牌之後,才放他進入皇宮。沒辦法,這是太祖定下的規矩,就是皇帝也不能例外。

從宣德門而入,直奔垂拱殿。已經耽擱了一天,都不知道那些奏摺堆成什麼樣了。趕回垂拱殿一看,還好,內閣制還是很給力的,估計呈上來的摺子,都送到文德殿那邊去了。

對了,今日是徐崇光那老頭值班,估計他又要在陸承啓面前訴苦一番了。陸承啓苦笑一聲,心道:“那樣的話,還不如我自己來處理呢!”

他不知道的是,徐崇光那小老頭是得了便宜還賣乖,如果不是這樣,他還怕陸承啓不放心呢。好不容易從陸承啓手中攫取一點點權力,要是全都交回去了。豈不是欲哭無淚?

陸承啓眼巴巴趕回來,結果都沒事可做,正當他感慨大順忠臣良多的時候,一個小黃門在垂拱殿外扯着嗓子說道:“陛下。監察司送來密報。”

陸承啓精神頓時一振,心道:“總算有事情做了。”

“呈上來!”陸承啓淡淡地說道,小黃門連忙躬身進入垂拱殿,把一封漆着火漆的盒子,交給了陸承啓。然後又恭恭敬敬地弓着身子退了出去。

陸承啓熟練地挑開火漆,從裡面掏出一個信封,這信封上面還是一個火漆。再次挑開火漆之後,倒出一封信。

剛看了兩行字,陸承啓的表情突然就嚴肅了起來。這是監察司通過最快捷的途徑,從河南路傳回來的密報。上面說了,自七月以來,降雨太多,黃河已有決口之虞。要不是工部尚書李誡率領一干民衆,奮力加固加高堤壩。恐怕大名府到開封那段,已經決口了。信是用很平實的語句寫就的,爲的就是避免出錯。從字裡行間,陸承啓看得出來,李誡是用了心的。

要知道,在陸承啓登基前一年,黃河便發了大水。好不容易堵住了缺口,在他重生前一個月,黃河又決堤了。要不是楊太師當權,恐怕陸承啓就要被逼得下罪己詔了。

在這個百姓文盲率高達九成九的年代。一旦有什麼災荒、水災、蝗災等等,都是皇帝執政不當,要是災害頻發的話,皇帝就要下罪己詔。或者設立水陸法會,以祈禱玉帝了。

陸承啓看完整個密報之後,心中嘆道:“這李誡,還真的是能幹啊!憑一己之力,硬是堵住了黃河,不給它淹了開封。”

陸承啓記得前世他看過一篇文章。開封這座城市,自打成立以來,便是黃河照顧的重點對象。正史上,一共被淹了六次之多。可以說,後世的開封,就是在一次次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要不,怎麼會有地上懸河的景觀呢!

陸承啓把信燒掉之後,站起身來,思慮到:“這堵也不是個辦法,要是能挖通一條運河泄洪的話,那事情就好辦多了。但願李誡能應付得過來吧!”

陸承啓通過翻看先皇記載,發現治水的官員,幾乎沒有一個有好下場的。雖說大部分是自己作死,貪污了治河的錢銀,可有一部分,也是因爲自身專業技能不夠硬,治河失敗,反而水患更加嚴重而被貶謫的。

正當陸承啓思考的時候,殿外小黃門又扯着嗓子說道:“陛下,監察司許司長求見。”

陸承啓心道:“這個點,許景淳來見我,有什麼事?”

“宣他覲見!”心思一轉,陸承啓回到龍椅上,淡淡地說道。

不多時,許景淳便身着公服,走入了垂拱殿,對着陸承啓躬身說道:“臣參見陛下。”

陸承啓看着有幾日未見的這個情報頭子,發現他身上的陰鬱意味更濃了,心中有些不喜。可這也是他一手造成的,只好說道:“許卿免禮,此時前來覲見,可是有要事稟奏?”

許景淳點了點頭,陸承啓知道他的意思,揮了揮一手,把宮女太監等屏退之後,等着許景淳的下文。

“陛下,高麗那邊,傳消息來了。”許景淳上前幾步,輕聲說道。

“哦,那些跳樑小醜,如今又搞些什麼動作了?”

許景淳說道:“我監察司暗探暗中收購高麗國的秋糧,好似已暴露行蹤,臣自作主張,着令他們小心行事,此際已然放棄大部分的收購。不知做得是否正確,還望陛下指點。”

陸承啓看着眼前這個談起工作,就陰森森的情報頭子,心中頗有感慨,但還是說道:“許卿深明朕意,朕心甚慰。高麗也不是吃素的,王徽還是有點本事能查出來是我大順搞的鬼。朕的意見是,化整爲零,先潛伏起來,待得高麗國內缺糧之時,才擡高糧價,限量出售糧食。這樣,便可攫取高麗國內的金銀,你們監察司也就有收入來源,不必每回開支,都要向皇莊伸手要了。”

許景淳說道:“臣遵旨!”

“對了,女真那邊怎麼樣?”陸承啓對這個潛在的強敵,可沒有放鬆過警惕。

“回陛下,我們的暗探,已經得到女真族的初步信任了。他們很歡迎我們去以物易物,他們還是很窮的,只有動物皮毛、人蔘可以換。”許景淳恭恭敬敬地答道。

陸承啓點了點頭,說道:“這些東西,在大順都是賣的很高價錢的,你們監察司不算虧了。你們也不要賺得太狠,價格儘量給高點,先把他們扶持起來,對抗遼國再說。”

“臣遵旨!”

“還有別的事沒?”

“回陛下,暫時便是這些。”許景淳想了想,回答道。

“那你便去忙吧,時候也不早了。”陸承啓看了看天色道。

許景淳退出垂拱殿之後,陸承啓看着他的背影,輕聲嘆道:“唉,多事之秋啊!”(未完待續。)

第六百三十四章:竟無語凝噎第四百八十一章:巾幗不讓鬚眉第六百零九章:席間試探第五十九章:第一支步槍第二百一十五章:密旨下第三百九十九章:十品官制第二百四十章:水泊梁山第一百四十五章:條約細節第三百七十二章:火炮初成 五第七百六十九章:監察司規矩第二十五章:驚人的商稅作品上傳一個月感言第三百零二章:一同吃酒第八百八十五章:發配還是勉勵?第一百二十七章:口水戰第八章:戶部尚書第七十章:契丹先鋒第七百一十七章:盛世初顯 三第三百五十章:船塢第四百四十四章:誅心之言第三百四十四章:敗事有餘第四百四十章:先發制人第九百二十章:叛徒第二百六十三章:同乘馬車第八百九十五章:還是女兒好第614章:進退2難第三百三十五章:一夥蟊賊第一百七十八章:拍板定案第三百五十二章:財政計劃第二百五十二章:運河設想第三百三十五章:一夥蟊賊第四百零五章:元綬新政舊事第二百七十一章:再次廷議第九百二十九章:寒食節第四百四十七章:諸國內情第三百二十四章:水師敗落至此第九百三十五章:剷除叛徒第一百零一章:虛虛實實第五百八十八章:朝廷借債第六百七十六章:先帝諡號第八百八十二章:認罪第四百章:別以爲朕不知道!第九百二十六章:大獲全勝第一百三十八章:廟會第二百五十五章:首犯到京第六十章:閒下來的皇帝第五百四十章:排查第四百七十一章:已恭候多時!第五百三十七章:佈局第九百三十七章:誰爲刀俎第七百三十二章:一發不可收拾第一百六十一章:光與影第九百七十五章:來了新客第六百二十章:條件第三百二十一章:惺惺相惜第五百九十六章:這下麻煩了第七百六十一章:和尚也要上稅!第六百二十三章:策問時政第二百三十二章:母子敘話第二百九十八章:國子監辯道 五第六百零一章:聲東擊西第一百四十七章:吐納功第三百九十八章:整頓吏治第三百零一章:來自臣子的威脅第七百四十七章:風生,水起!第五百三十一章:吹皺一池春水第九百三十四章:走了方臘、王虎第四百五十七章:太后有疾第五百四十六章:朝廷大臣第四百三十章:欽差不好做第九百七十三章:皇見皇第八百六十七章:招安第五百六十四章:好不熱鬧第三百四十六章:投名狀第一百八十四章:佈網第四百五十五章:以進爲退第八百四十八章:馬匪第一百七十八章:拍板定案第五百二十八章:收買第七百七十章:疾如勁風第二百八十三章:不忘初衷第五百二十六章:倒春寒第三十四章:瘋狂的蹴鞠 下第五百一十章:終見真容第四百三十八章:賢后第一百四十一章:射藝較技 中第三百九十五章:人口才是根本!第三百七十六章:土手雷第七百三十五章: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一百三十八章:廟會第一百三十五章:不完美的馳道第四百零五章:元綬新政舊事第二百二十九章:百善孝爲先第一百七十九章:慘烈爭奪第八百五十一章:有人通敵第一百六十四章:隔空嘴仗第二百六十七章:轟動第二百九十九章:國子監辯道 六第六百零一章:聲東擊西
第六百三十四章:竟無語凝噎第四百八十一章:巾幗不讓鬚眉第六百零九章:席間試探第五十九章:第一支步槍第二百一十五章:密旨下第三百九十九章:十品官制第二百四十章:水泊梁山第一百四十五章:條約細節第三百七十二章:火炮初成 五第七百六十九章:監察司規矩第二十五章:驚人的商稅作品上傳一個月感言第三百零二章:一同吃酒第八百八十五章:發配還是勉勵?第一百二十七章:口水戰第八章:戶部尚書第七十章:契丹先鋒第七百一十七章:盛世初顯 三第三百五十章:船塢第四百四十四章:誅心之言第三百四十四章:敗事有餘第四百四十章:先發制人第九百二十章:叛徒第二百六十三章:同乘馬車第八百九十五章:還是女兒好第614章:進退2難第三百三十五章:一夥蟊賊第一百七十八章:拍板定案第三百五十二章:財政計劃第二百五十二章:運河設想第三百三十五章:一夥蟊賊第四百零五章:元綬新政舊事第二百七十一章:再次廷議第九百二十九章:寒食節第四百四十七章:諸國內情第三百二十四章:水師敗落至此第九百三十五章:剷除叛徒第一百零一章:虛虛實實第五百八十八章:朝廷借債第六百七十六章:先帝諡號第八百八十二章:認罪第四百章:別以爲朕不知道!第九百二十六章:大獲全勝第一百三十八章:廟會第二百五十五章:首犯到京第六十章:閒下來的皇帝第五百四十章:排查第四百七十一章:已恭候多時!第五百三十七章:佈局第九百三十七章:誰爲刀俎第七百三十二章:一發不可收拾第一百六十一章:光與影第九百七十五章:來了新客第六百二十章:條件第三百二十一章:惺惺相惜第五百九十六章:這下麻煩了第七百六十一章:和尚也要上稅!第六百二十三章:策問時政第二百三十二章:母子敘話第二百九十八章:國子監辯道 五第六百零一章:聲東擊西第一百四十七章:吐納功第三百九十八章:整頓吏治第三百零一章:來自臣子的威脅第七百四十七章:風生,水起!第五百三十一章:吹皺一池春水第九百三十四章:走了方臘、王虎第四百五十七章:太后有疾第五百四十六章:朝廷大臣第四百三十章:欽差不好做第九百七十三章:皇見皇第八百六十七章:招安第五百六十四章:好不熱鬧第三百四十六章:投名狀第一百八十四章:佈網第四百五十五章:以進爲退第八百四十八章:馬匪第一百七十八章:拍板定案第五百二十八章:收買第七百七十章:疾如勁風第二百八十三章:不忘初衷第五百二十六章:倒春寒第三十四章:瘋狂的蹴鞠 下第五百一十章:終見真容第四百三十八章:賢后第一百四十一章:射藝較技 中第三百九十五章:人口才是根本!第三百七十六章:土手雷第七百三十五章: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一百三十八章:廟會第一百三十五章:不完美的馳道第四百零五章:元綬新政舊事第二百二十九章:百善孝爲先第一百七十九章:慘烈爭奪第八百五十一章:有人通敵第一百六十四章:隔空嘴仗第二百六十七章:轟動第二百九十九章:國子監辯道 六第六百零一章:聲東擊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