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一朝天子一朝臣

下了例朝之後,百官自發組成幾個小圈子,低聲地討論着。新晉工部尚書李誡的交心朋友不多,只有先前將作監的官員前來祝賀,這些人倒也不是真心的,而是看中了將作監的官位。這可是總管宮室建築,金玉珠翠、犀角象牙、器皿的製作和紗羅緞匹的刺繡以及各種珍奇器用打造的好差事,換做以往,這可是一個肥的流油的官職。只要數目做得好一些,從中揩一些油,也不知道能撈多少了。

好在陸承啓下旨採用全新的記賬方式,從源頭杜絕了不少貪墨。可中國人太過聰明,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再好的辦法也會給人鑽研出漏洞來。真正有用的,還是有力的監督和決不手軟的處罰,這才奏效。

可這些將作監的少監、監丞、主簿等,眼睛裡面都盯着空缺的位置,李誡一離任,便等於將作監換了一個最高長官。要是做到將作監,這些人也算知足了。他們心中想的,不過是小皇帝對於貪官,一時嚴厲而已,哪能每年都這麼查得緊?要是鬆動的年頭,稍稍弄一些珍惜器物出來,豈不是子孫都受用無窮?

有道是清酒紅人臉,錢帛動人心,這些人眼中只有升官發財,正是應了那句話“人爲財死,鳥爲食亡”!

李誡有些吶吶的迴應這些人的祝賀,那些人更是羨慕嫉妒恨啊,心道:“這根木頭,運氣也忒好,若不是故作姿態的話,真的是祖墳冒了青煙。雖說古有甘羅十二拜相,可在大順,升遷這麼快,深得兩朝天子的聖眷,非他李誡莫屬。同人不同命,同傘不同柄,自個咋就沒有這個運氣呢……”這些人也不想想自己的本事,有李誡那麼厲害麼?

李誡好不容易應付完這些人。走出大慶門後,才發現一個人佇立在大慶門前。定睛一看,這不正是剛剛在大慶殿之中,一句話都沒說的徐崇光麼!只聽徐崇光臉泛微笑。輕聲對李誡說道:“李誡啊,你現在可是一部尚書了,可喜可賀啊!”

李誡的秉性,還是很尊師重道的,立即施禮道:“學生心中都明白。這是老師一力提拔……”李誡不傻,要不然也不會如此博學多聞了。這些彎彎道道的,他只要一思索便想通了其中的關節。

徐崇光暗歎和聰明人說話就是省事,當即與李誡並排同行之後,才緩緩說道:“李誡啊,你明白本官一片苦心就行了。本來呢,這個位置肯定不是你的,工部侍郎唐勳纔是第一候選人,你知道其中的意思麼?”

李誡仔細回味了一番剛剛大慶殿之中的暗戰,心裡面一片堂亮:“老師。你是說……”

徐崇光示意他噤聲,低聲說道:“你明白就好,唐勳是陛下的人,陛下當然是想扶正自己的人。可他又想出兵剿匪,求到了本官,本官自然要爲學生爭取一些東西了。李誡,你要記住,本官所做一切,都是爲你好。”

李誡不傻,他知道徐崇光背後的話。那就是要他聽徐崇光的安排,與他共同進退。可他心中的君子之道,又告誡他,要恪守本心。不忘初衷,秉持道義,一時間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徐崇光見他沉默不語,以爲他答應了。其實徐崇光對於這個學生,所瞭解確實很少,李誡是沉默寡言之人。卻不代表他沒有主見。要不徐崇光也不會認爲他不聽話了,李誡心中恪守的“中庸”之道,時時刻刻警醒着他,要守住本心。

徐崇光又說道:“一朝天子一朝臣,先前楊太師致仕,便是如此。李誡,你莫道陛下是真的看上了你的才學,陛下的城府深着呢!要不是此事阻擾,陛下肯定會讓唐勳上位的。你記住了,這工部尚書就是你進入內閣的敲門磚,若你想真正爲百姓做點事,那就好好做吧……”

徐崇光的話,前面一半是真的,後面一半也是真的,但糅合在一起,味道好像怪怪的了。爲百姓做點事,是在誰手下效力呢?是聽陸承啓的話,還是聽他徐崇光的話?

李誡是老實人,從來不會深思別人的話,以爲徐崇光字面上的意思是要他努力做事,爲百姓做出點成績來。他本來就興趣廣泛,工部尚書又恰巧符合他的興趣,哪裡會不用心?當即應承下來,徐崇光還以爲他領悟了自己的意思,說道:“孺子可教也!”

殊不知,李誡還真的當真了,鼓足幹勁要在工部尚書的位置上弄出點成績來。而他可選擇的方向就多了,國家各項大工程、工匠技藝、屯田事宜、水利灌溉、交通道路、治理河水等,都是大有作爲的。先前將作監的舞臺太小,以至於人人都以爲他只會修築園林而已。其實李誡的博學之處,園林僅僅是其中一項而已。

李誡把徐崇光送入文德殿之後,徑直前往工部衙門去報到。前腳剛到工部衙門,後腳小黃門就抱着官服、官靴以及一旨聖意到了工部衙門。擺好香案,洗過手之後,李誡跪倒在地,俯首聽旨。

這時候的人一般不下跪,只有在認罪和賞賜的時候,或者祭拜先人的時候才跪下。

只聽小黃門宣讀旨意道:“制曰:將作監李誡自任職以來,盡忠職守,修葺各處園林有功,其建築技藝天下無雙。着即升任工部尚書,朕殷盼爾上任後,再建功績。洪祥三年六月十三”

小黃門宣讀完短短一行陸承啓親手寫下的旨意之後,把聖旨遞給李誡。李誡這才叩謝皇恩,接旨起身。接着身後的內侍把官服、腰帶、官靴都遞給李誡,李誡也不是第一次受官了,雙手接過之後,連聲道謝。

這時候因爲工部侍郎唐勳尚在皇家大學,工部最高官員只是工部郎中,正六品官。七品之上都可上例朝,所以他們早就得到消息,早一步到衙門內迎接最新長官了。

李誡是一個做實事之人,待得小黃門迴轉,去向陸承啓稟告的時候,李誡已經着手安排工作了。其實工部和將作監的工作也差不多的,都是一個性質,只不過將作監管理的是皇家建築等器物的修建和製造,工部負責皇家之外的器物製造罷了。

工部官員一個個心中嘀咕,都認爲這個新來的工部尚書想來一個下馬威,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可他們不知道,李誡一向的作風如此,習慣了溫和的黃錫時的做事方式,李誡嚴苛的要求,這些工部官員開始暗暗叫苦了。

殊不知,一朝天子一朝臣,也適用於一個衙門更換最高長官。大順的官和吏是分的很開的,做了小吏便不允許考科舉。一旦換了最高長官,要是看見哪個小吏不順眼,隨時撤換掉。但一般都不會這麼做,畢竟大順的官員,很多都沒有真材實料,如果換掉能做事的小吏,誰來處理衙門的事務?

可惜陸承啓不知道這個弊病,不然早就開始整治了。官與吏,自古都是存在着矛盾的。可以說一個滿腹經綸的高官,不懂做事;一個能做事的小吏,偏生讀的書少。社會就是這樣,要是沒本事貨與帝王家,那就只好去做小吏了……(未完待續。)

第三百六十二章:皇莊轉變第九十四章:前後夾擊第五百六十九章:離間第五百六十三章:夜襲第三百二十四章:水師敗落至此第八百八十三章:上奏請罪第九百一十一章:馬價第五百零四章:皇上的人情第四百七十一章:已恭候多時!第四百零四章:上了賊船第五百二十七章:敵暗我明第五百二十九章:大事發生第七百一十八章:盛世初顯 四第一百六十四章:隔空嘴仗第一百七十八章:拍板定案第三章:楊太師第一百三十二章:談判拉鋸戰第八百三十一章:勢不可擋第四十七章:廷議春闈第九十四章:前後夾擊第六百六十四章:虛心納諫第六百五十五章:心不在焉第一百三十五章:不完美的馳道第一百三十六章:語出驚人第十四章:酒樓見聞第九百七十四章:治水大成第八百五十八章:告老還鄉第三百三十四章:趕路第九百三十章:討遼檄文第八百八十四章:海上絲綢之路第七百六十五章:並非沒有良將第630章:不是滋味第八百二十九章:擬國書第七百四十五章:上林苑第七百八十七章:願爲先鋒第九百三十八章:女真蠢蠢欲動第四百七十八章:潰敗第四百一十三章:隱秘第七百五十八章:天佑大順第二百八十二章:一地雞毛的高麗第三百五十四章:遼國困局第四百三十九章:朕去赴考了第四百九十三章:回京述職第四百八十八章:遼國使臣求見第一百九十三章:用心險惡第八百五十四章:江南糧倉第九百二十四章:關門打狗第二百零二章:摩尼教第三章:楊太師第三百二十五章:水上訓練第八百七十四章:明事理第三百一十二章:多事之秋第五百一十九章:子母炮 上第八百二十二章:連下三城第八百六十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八百六十四章:蒸蒸日上第628章:意想不到的收穫第二百七十九章:無恥之尤第四百三十三章:舉子雅聚第三百五十三章:未來構想第五百六十九章:離間第五百五十二章:血濺皇宮第七百二十七章:多金缺木第八百三十八章:哀兵還是不勝第九十九章:捷報傳來第一百二十三章:契丹來使第630章:不是滋味第九十六章:首建奇功第一百七十一章:真相浮現第三百三十九章:再開蹴鞠聯賽第五百零八章:無話不說第九百一十章:你不如他多矣第一百零七章:馳道設想 下第九百一十章:你不如他多矣第六百六十六章:報紙引導第三十八章:韓伯珂案第七百二十八章:艮嶽之勢第五百零八章:無話不說第四百九十七章:元正大朝第三百七十三章:火炮初成 六第三百八十四章:御帳親騎第九百七十六章:同病相憐第四百六十三章:灤河行宮第五百八十一章:江湖上還有他的傳說第六十四章:錢荒第八十六章:天子一怒第二十六章:皇家軍校第八百五十六章:放養第四百八十七章:各國賀正旦使第八十九章:拔營第四百五十五章:以進爲退第八百五十八章:告老還鄉第二百零三章:王家的抉擇第三百二十六章:關學興起的前奏第八百八十一章:刑部審訊第四百二十六章:心上人不是你第九百零六章:你調戲了朕?第三百一十章:天公作美第五百七十一章:耍小性子第八百九十六章:爲國賦詞
第三百六十二章:皇莊轉變第九十四章:前後夾擊第五百六十九章:離間第五百六十三章:夜襲第三百二十四章:水師敗落至此第八百八十三章:上奏請罪第九百一十一章:馬價第五百零四章:皇上的人情第四百七十一章:已恭候多時!第四百零四章:上了賊船第五百二十七章:敵暗我明第五百二十九章:大事發生第七百一十八章:盛世初顯 四第一百六十四章:隔空嘴仗第一百七十八章:拍板定案第三章:楊太師第一百三十二章:談判拉鋸戰第八百三十一章:勢不可擋第四十七章:廷議春闈第九十四章:前後夾擊第六百六十四章:虛心納諫第六百五十五章:心不在焉第一百三十五章:不完美的馳道第一百三十六章:語出驚人第十四章:酒樓見聞第九百七十四章:治水大成第八百五十八章:告老還鄉第三百三十四章:趕路第九百三十章:討遼檄文第八百八十四章:海上絲綢之路第七百六十五章:並非沒有良將第630章:不是滋味第八百二十九章:擬國書第七百四十五章:上林苑第七百八十七章:願爲先鋒第九百三十八章:女真蠢蠢欲動第四百七十八章:潰敗第四百一十三章:隱秘第七百五十八章:天佑大順第二百八十二章:一地雞毛的高麗第三百五十四章:遼國困局第四百三十九章:朕去赴考了第四百九十三章:回京述職第四百八十八章:遼國使臣求見第一百九十三章:用心險惡第八百五十四章:江南糧倉第九百二十四章:關門打狗第二百零二章:摩尼教第三章:楊太師第三百二十五章:水上訓練第八百七十四章:明事理第三百一十二章:多事之秋第五百一十九章:子母炮 上第八百二十二章:連下三城第八百六十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八百六十四章:蒸蒸日上第628章:意想不到的收穫第二百七十九章:無恥之尤第四百三十三章:舉子雅聚第三百五十三章:未來構想第五百六十九章:離間第五百五十二章:血濺皇宮第七百二十七章:多金缺木第八百三十八章:哀兵還是不勝第九十九章:捷報傳來第一百二十三章:契丹來使第630章:不是滋味第九十六章:首建奇功第一百七十一章:真相浮現第三百三十九章:再開蹴鞠聯賽第五百零八章:無話不說第九百一十章:你不如他多矣第一百零七章:馳道設想 下第九百一十章:你不如他多矣第六百六十六章:報紙引導第三十八章:韓伯珂案第七百二十八章:艮嶽之勢第五百零八章:無話不說第四百九十七章:元正大朝第三百七十三章:火炮初成 六第三百八十四章:御帳親騎第九百七十六章:同病相憐第四百六十三章:灤河行宮第五百八十一章:江湖上還有他的傳說第六十四章:錢荒第八十六章:天子一怒第二十六章:皇家軍校第八百五十六章:放養第四百八十七章:各國賀正旦使第八十九章:拔營第四百五十五章:以進爲退第八百五十八章:告老還鄉第二百零三章:王家的抉擇第三百二十六章:關學興起的前奏第八百八十一章:刑部審訊第四百二十六章:心上人不是你第九百零六章:你調戲了朕?第三百一十章:天公作美第五百七十一章:耍小性子第八百九十六章:爲國賦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