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八章:圍而攻之

那知州的眼神還算好使,瞧見了面容兇惡的交趾人,心中一陣發毛,戰戰兢兢地向折克行問道:“折將軍,爲何城上士卒這般少?”

折克行不以爲意地回答道:“欽州城不大,展開不了所有兵力,所以我將大部分士卒,都放在了甕城……”

那知州大駭:“這點兵力,擋得住這些安南人麼?”

“知州請放心,我大順器械天下第一,如何擋不住?你且看好了,我如何打殺這些來犯之敵!”折克行這不是吹牛,在這個時代,還真沒有哪個國家的器械,能比得上中國的。大順對應的是正史上的北宋,北宋雖然對外屢戰不勝,但軍工科技,確實實打實的天下第一。強大的程度,單看大宋精銳禁軍的重裝步兵就知道,清一色步人甲長槍重斧,平均負重五十公斤。擺開無懈可擊的鐵甲方陣,一次次血肉之軀,扛住遼國強敵的暴烈騎兵衝擊。雖然也常有吐槽,說北宋禁軍偏弱,好些兵都是湊數擺樣子。但誰能擺樣子?穿着這鐵甲走兩步就知道,不靠譜的兵,不用打就累癱。精銳宋軍的戰力,其實很靠譜!北宋除了步兵厲害之外,還有收割人命如草芥的弩。發展到北宋年間,“弩”這件華夏民族的拿手科技裝備,水平已然接近巔峰。宋軍的弩,大類分輕型的踏張弩和重型的牀弩,細分更有幾十種。除了花樣多,殺傷力更恐怖,當年圍毆幽州時,重型牀弩竟能把弩箭釘在城牆上,讓鐵甲宋兵攀着往上爬,直叫守城的遼兵開了眼。而當年更叫遼兵抓狂的是,這玩意不但能釘城牆,更能釘人。宋軍多次斬首遼軍上萬的大捷,全有弩箭齊發的功勞。最關鍵的澶州大戰,遼軍元帥蕭撻覽更被宋軍牀弩遠程狙殺,活活釘死在原地。也正是這慘景,才叫遼國徹底做了最艱難的決定:不打了,籤《澶淵之盟》,一弩殺出百年和平!

但北宋的戰略失誤,丟了幽雲十六州,西夏又佔去河套養馬地,讓北宋幾乎沒有良馬、軍馬,說是步兵天下無敵,可其中酸楚,誰能知道?北宋爲何屢攻西夏,還不是爲了得到河套!黃河百害,唯利河套,是這時的至理名言。有了河套,纔有良馬;有了良馬,才能和遼國的軍力相平衡。正是因爲這樣,北宋陷入了一個怪圈之中,打西夏,屢攻不下;打遼國,更是屢戰屢敗。正是因爲對遼國“恨之入骨”,所以宋徽宗昏庸地啓用了“聯金滅遼”的弱智戰略,把正胖揍西夏的西軍被調去“滅遼”後,一下就連番被揍蒙:先被苟延殘喘的遼軍狠揍,接着金軍南下,靖康之恥,又被“滿萬不可戰”的金軍狠打。再加上汴梁選京都的失誤,北面一馬平川,連二帝都被人擄了去,真是可恨,可悲!軍工科技強又如何,戰略的愚蠢,不是這麼容易彌補的。哪怕北宋擁有強如神臂弓的神器,也要爲愚蠢的戰略付出代價!

上攻伐謀中伐交下伐兵,北宋的單兵裝備雖然很強,但是缺乏大戰略思維,和能行之有效的外交手段,一敗塗地自然也是在情理之中。就好比一個渾身肌肉且戰力兇悍的勇士,卻長着一副智商低下的腦子。這樣的蠢漢,又如何贏得了高手過招?升級裝備卻不長腦子,兩宋的教訓,神臂弓的絕唱,永遠不是過去式!

但是現在,和北宋截然相反的是,統治者換成了陸承啓,一個擁有着超前眼光的後世人。只要陸承啓謹守戰略,慢慢發展,遼國絕對不是大順的對手。莫說軍事上有了火器,可以追平。便只是用經濟,都足以打垮遼國了。

陸承啓最厲害的地方在於,他懂得用人。除了科舉取士,吏部考覈、篩選人才之外,還有監察司在暗中爲他提供情報。把最合適的人,放在對應的位置上,就絕無崩盤的可能。先前除了大同府外,誰知道折克行?陸承啓就敢任用折克行,除了因爲他的戰功外,更主要的是監察司的評價,認爲折克行是“智勇雙全,可堪大任”,並羅列出許多事蹟,陸承啓才放心任用的。野無遺賢,可不是嘴上說說而已。若賢者體現不出價值,野無遺賢,也只是個笑話罷了。

折克行的冷靜分析,知道城牆上不宜放過多士卒,而且每個方向都要兼顧到,所以他預留了兩萬禁軍,作爲預備隊。一旦上面打光了,可以隨時補上去。若是敵軍撤退,還可以視情況而追擊。畢竟欽州城上,不可能一下子放置四萬多人在上面。那樣的話,簡直是活靶子。折克行不知道交趾人的射術怎麼樣,但他也不能用士卒的生命來賭博。

知州聽了折克行的擔保,心中才稍安。折克行見他如此,笑道:“知州不若回府邸,靜候佳音便是。我雖不才,擁四萬軍,守住欽州城,亦是綽綽有餘的。”

知州有些臉上發熱:“將軍調度,本官在此便施展不開,既然將軍如是說,本官便告退了……”說罷,便急匆匆下了敵樓,迴轉府邸。

折克行冷靜地觀察快速逼近的交趾大軍,沉着地發佈軍令。

那交趾大軍也很懂得打戰,距離欽州城尚有三裡地的時候,便停了下來,休整一番,把攻城器械推了上來。

折克行一看,登時愣住了。原來交趾從中國獨立,就自居於“華”,視除中國外的鄰邦爲“夷”,於是“用夏變夷”,積極對外用兵。同時,使用“受天眷命,奄有中夏,薄海內外,岡不臣服”這種中國君主的言辭,反映出交趾統治者利令智昏、野心膨脹到了不可一世的地步。而且交趾積極吸收中原文化,連中原的攻城器械轒轀、巢車、樓車、望樓、鉤狀車、呂公車、對樓等高層攻城車,還有云梯車、飛梯、躡頭飛梯、避檑木飛梯等輕便雲梯。

交趾人在三裡外,便圍城駐營,迅速架設遠距離攻擊器械,摧擊城防設施;架設望樓、巢車,偵察瞭望城內軍情,準備鋪架壕橋,渡過護城河。如果攻破了第一道防線,那麼交趾大軍就可能迅速鋪架壕橋,讓士卒和攻城器械通過壕橋,向城牆接近。這是典型的中原軍隊戰法,沒想到也給交趾人學了個十足十!

“這安南人,果然是來者不善!”折克行心道,“不過單憑這個,就想破城?”

折克行的嘴角,露出了一絲冷笑。

“傳我軍令,各部就位,準備迎敵!”(未完待續。)(本站重要通知:請使用本站的免費小說app,無廣告、無錯誤、更新快,會員同步書架,請關注微信公衆號ggyy12221(按住三秒複製)下載小說客戶端!

第八百六十八章:完顏部第三百一十九章:動身第二百三十七章:風水“大師”第五百四十七章:圖窮見匕第八十五章:依附強者第七百六十章:官貸第一百二十四章:使臣鬧事第七百四十一章:沒有不透風的牆第三百四十八章:功比諸葛第五百四十二章:偶然發現第七百二十一章:盛世著典第八百三十四章:不受降第三百一十二章:多事之秋第七百五十四章:中彩了?第一百九十五章:是虎是貓?第四百四十三章:誰人擊登聞鼓?第五百九十一章:太后召見第十四章:酒樓見聞第一百九十九章:和禁軍賽跑?第三百零四章:人間美味第二百一十七章:笑裡藏刀第七百一十八章:盛世初顯 四第二百零四章:民心所向第六百四十四章:金榜題名時第四百零三章:就是要他們鬧第二百二十二章:準備開拔第五百四十章:排查第六百五十六章:渡海而來第三百九十二章:痛不欲生的高麗第七百八十五章:船隊第八百三十三章:你是來投降的麼?第六百五十四章:一殿三美人第五百七十九章:取爾人頭!第九百三十五章:剷除叛徒第四百七十九章:敵疲我打第三章:楊太師第二百三十三章:紡車第八十四章:找到破綻第八百一十七章:兵分三路第七百零二章:利益最大化第六百零七章:三隻蚊子一碟菜第九百零四章:撫琴第二百六十章:剪綵 上第五百二十一章:子母炮 下第八百九十四章:以樂教和第二百三十三章:紡車第六百五十八章:躊躇不前第六百六十三章:堵漏洞第一百零三章:伏擊 下第五百三十一章:吹皺一池春水第二百八十五章:死到臨頭不自知 上第二章:失魂症第六百七十章:將心比心第八百三十一章:勢不可擋第四百一十八章:私吞工錢第一百三十八章:廟會第二十四章:蘇軾蘇子瞻第六百七十七章:猜測第九十八章:戰後總結第六百章:有備而來第一百二十二章:金龍杯第七百七十一章:種家將第八百零八章:大捷!第五十三章:狀元遊街第二百三十四章:馳道落成第二百八十二章:一地雞毛的高麗第三百一十八章:授劍欽差第八百九十七章:傳召第三百二十二章:虎翼宣旨第七百二十五章:乘勢而起第一百六十九章:求情第六百七十一章:稍稍提醒第九百一十二章:出兵!第五百九十九章:開源之法第四百七十四章:坐山觀虎鬥第六百章:有備而來第二百六十四章:馬車論道 上第三百四十三章:各自的算盤第四百九十七章:元正大朝第三百八十章:整合廂軍第一百一十九章:端午節第七百一十八章:盛世初顯 四第五百七十三章:攻打計劃第五百一十七章:又鬧騰第五百七十六章:火炮齊鳴第四十九章:春闈第八百零六章:兵者,詭道也第三百九十九章:十品官制第三百八十六章:舉棋不定第三百八十五章:遼國黨爭第九百三十三章:明教造反第六十一章:拉膛線第四百三十九章:朕去赴考了第五百二十六章:倒春寒第七百九十九章:好一場大戰第九百二十九章:寒食節第五百五十五章:吃虧是福第五百三十五章:進宮第七百九十六章:心中不安
第八百六十八章:完顏部第三百一十九章:動身第二百三十七章:風水“大師”第五百四十七章:圖窮見匕第八十五章:依附強者第七百六十章:官貸第一百二十四章:使臣鬧事第七百四十一章:沒有不透風的牆第三百四十八章:功比諸葛第五百四十二章:偶然發現第七百二十一章:盛世著典第八百三十四章:不受降第三百一十二章:多事之秋第七百五十四章:中彩了?第一百九十五章:是虎是貓?第四百四十三章:誰人擊登聞鼓?第五百九十一章:太后召見第十四章:酒樓見聞第一百九十九章:和禁軍賽跑?第三百零四章:人間美味第二百一十七章:笑裡藏刀第七百一十八章:盛世初顯 四第二百零四章:民心所向第六百四十四章:金榜題名時第四百零三章:就是要他們鬧第二百二十二章:準備開拔第五百四十章:排查第六百五十六章:渡海而來第三百九十二章:痛不欲生的高麗第七百八十五章:船隊第八百三十三章:你是來投降的麼?第六百五十四章:一殿三美人第五百七十九章:取爾人頭!第九百三十五章:剷除叛徒第四百七十九章:敵疲我打第三章:楊太師第二百三十三章:紡車第八十四章:找到破綻第八百一十七章:兵分三路第七百零二章:利益最大化第六百零七章:三隻蚊子一碟菜第九百零四章:撫琴第二百六十章:剪綵 上第五百二十一章:子母炮 下第八百九十四章:以樂教和第二百三十三章:紡車第六百五十八章:躊躇不前第六百六十三章:堵漏洞第一百零三章:伏擊 下第五百三十一章:吹皺一池春水第二百八十五章:死到臨頭不自知 上第二章:失魂症第六百七十章:將心比心第八百三十一章:勢不可擋第四百一十八章:私吞工錢第一百三十八章:廟會第二十四章:蘇軾蘇子瞻第六百七十七章:猜測第九十八章:戰後總結第六百章:有備而來第一百二十二章:金龍杯第七百七十一章:種家將第八百零八章:大捷!第五十三章:狀元遊街第二百三十四章:馳道落成第二百八十二章:一地雞毛的高麗第三百一十八章:授劍欽差第八百九十七章:傳召第三百二十二章:虎翼宣旨第七百二十五章:乘勢而起第一百六十九章:求情第六百七十一章:稍稍提醒第九百一十二章:出兵!第五百九十九章:開源之法第四百七十四章:坐山觀虎鬥第六百章:有備而來第二百六十四章:馬車論道 上第三百四十三章:各自的算盤第四百九十七章:元正大朝第三百八十章:整合廂軍第一百一十九章:端午節第七百一十八章:盛世初顯 四第五百七十三章:攻打計劃第五百一十七章:又鬧騰第五百七十六章:火炮齊鳴第四十九章:春闈第八百零六章:兵者,詭道也第三百九十九章:十品官制第三百八十六章:舉棋不定第三百八十五章:遼國黨爭第九百三十三章:明教造反第六十一章:拉膛線第四百三十九章:朕去赴考了第五百二十六章:倒春寒第七百九十九章:好一場大戰第九百二十九章:寒食節第五百五十五章:吃虧是福第五百三十五章:進宮第七百九十六章:心中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