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閒聊

呂寧聽後道:“是啊子泰,要是五弟那小子真不幹的話,我也沒有辦法,還得派人把他送回去,他的家族也是河內的大氏族啊,我也不敢輕易去惹他們的家族。”

田疇道:“主公,伯達在內政上確實很有一套,其能力真的很強。”

呂寧笑着道:“子泰,伯達在內政是在行,可也迂腐得很,這可能也是當今士子的通病吧,儒學我們是要學,要繼承,但也要有選擇性的學習,有些儒學上的東西確實已經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特別是對於能工巧匠的打壓,那完全是胡說八道,還把科技進步說成是無用之事,要君子遠離之,你說能離開嗎,我們所用的一切不都是工匠們製作出來的。現馬鈞研究出來的水車,對我們制下的農業生活可是取了大作用,提高了糧食的產量;馬鈞研發的各種兵器、鎧甲不都爲我軍的裝備提升了一個檔次,使士兵的單兵作戰能力得到較大的提高;通過我們對冶煉鐵的技術改造,我們生產出來的鐵其性能不是有了很大的變化,這些那樣不都是工匠們的辛勤勞動的結果。我們幷州現在的發展,能在短時期內取得如此成績,可都和工匠們辛勤工作分不開,由於他們的努力創造,讓我們轄區內的工、商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讓其他州郡的商人云集到幷州來,也使我們州的稅收有了很大的提高。”

田疇聽後道:“主公說得對,我們幷州也是在主公的堅持下,提高了商人、工匠的地位,從而讓天下的工匠都跑到我們轄區來,也爲我們轄區內的生產注入了活力,我們能在接手幷州全境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取得如此成績,和主公的方針政策分不開,我聽伯達說今年全州的稅收可能會達到二十多億大錢啊!”

呂寧聽後哈哈大笑着道:“子泰,二十多億算什麼,我想讓我們明年的稅收突破五十億大關,五年後能達到五百億,這是我們的目標,也是我們的責任。”

田疇聽後道:“主公,這怕不大現實,全大漢朝也就是二百多億的稅收,我們一個窮州怎麼可能達得到,就算是冀州、徐州、司州、荊州、益州這樣富裕的地方也達不到啊!”

呂寧笑了笑道:“子泰放心,我們一定能做到的,明年我們把河東收下後,再把雲中、九原、朔方收下後,我們就可以安置大量的災民、難民,只要有百姓,那什麼都好辦,只要我們政策對頭,措施得力,將我們轄區內的人口搞上去,會有什麼辦不到的呢。”

田疇聽後道:“主公,人口到是問題不大,現在其他州郡都不安置災民、難民,很多百姓都向我們的轄區內涌進,我是擔心我們安置災民、難民也要花費很多的錢糧啊,我們真的划算嗎?我聽伯達說到今年底,轄區內的人口可能會突破二百萬,如果明年再把河東、平陽等地收下,那也會有二、三十萬人口,再加上災民、難民的涌入,到明年底估計我們的人口總數將達到三百萬以上。現我們的財稅收入基本上都是用來安置災民、難民了,軍隊的開支是靠征伐得來。”

呂寧聽後笑着道:“子泰,我們安置災民、難民,雖然花費不小,但一旦把百姓安置好後,他們每年生活出來的糧食可不少啊!我們就可以從百姓手中收購大量的糧食進行貯備,當然收購價格一定要合理,千萬不能讓百姓吃虧。同時百姓生產出的棉花、黃麻、大麻等作物又爲我們轄區內的工廠提供了大量的原料,也會促進工業的發展,商業的活躍,這算下來可是我們划算啊!這樣一來我們要糧有糧,要錢有錢,還怕什麼呢,我們再武裝一支裝備精良的軍隊,到那時誰也不敢小看我們。況且一旦我們強大後,我們還可以賣兵器、鎧甲,北方都被我們所控制,其他地方想要購買戰馬,我們也可以高價出售啊,只要有錢賺,怕什麼呢。”

田疇聽後道:“主公,我們出售兵器、鎧甲、戰馬,那不太好吧,那不是讓其他人比我們更強大嗎,等他們武裝好後再來打我們咋辦呢?”

呂寧道:“子泰放心,我們只出售淘汰的戰馬,性能差的戰馬,並且把母馬給掩割了,好的戰馬當然不能出售了,兵器、鎧甲也是如此,我軍淘汰就可以生產了出售,我軍現在裝備的當然不能出售,因爲我們生產出來的東西精良,其他人肯定喜歡,我們不是又可以大的賺上一筆。”

田疇想了想道:“主公,那我們要採取什麼辦法,才能將鮮卑族和匈奴徹底解決掉呢,現在就算我們不去找他們的麻煩,估計他們也會來找我們的麻煩了。”

呂寧唉聲嘆氣的道:“子泰,現在要徹底消滅鮮卑族和匈奴可不容易,一方面我們目前的實力有限,關鍵是一旦鮮卑族逃到遼西、遼東,匈奴逃到西域等地方,我們就拿他們沒有辦法,我軍總不能跑到那些地方去進攻啊,那可不是我們的地盤,那裡的地方大員不會讓我軍進入的,況且到那些地方,我軍的補給有麻煩。要想徹底解決問題,關鍵是我們能否控制那些地方,否則都是空話,你也知道,右北平的公孫贊,遼東的公孫度,雍州的董卓、涼州的馬騰等人怎麼可能讓我軍前往呢,現在能從皇帝老兒那裡討來河東、北地、代郡、上谷這些地方已經非常不容易了,我們還想再多那是不可能的。皇帝老兒現在是要把我軍給削弱,他並不是希望我軍這麼強大,但皇帝老兒也想不到我軍只會越來越強大,如果再這樣下去的話,皇帝老兒肯定會把我軍調往其他地方去征戰,他會想辦法讓我離開幷州,離開根據地,只是皇帝老兒已經沒有這個機會了。”

田疇聽後道:“這是爲什麼啊主公?”

第676章 增強信心第208章 曹操檄文第606章 兵臨城下第172章 接收河東第588章 拿下漢中第60章 論狗第408章 見好就收第486章 伏擊第669章 利益均沾第509章 單福的蹤跡第590章 公馬計第565章 官渡攻防戰第241章 袁紹取冀州第465章 救兵趕到第527章 公證的判決第345章 無情的屠殺第375章 這仗可不好打第478章 強扣周瑜第89章 掌控上黨第187章 能說實話嗎第279章 圍點打援第213章 孫堅大敗第599章 摧枯拉朽第367章 平易近人第468章 同病相連第580章 出兵漢中第41章 張合第367章 平易近人第534章 裝備的優勢第95章 再起風波第130章 騙取皇帝布料第225章 結婚第633章 阻力不小第365章 沒有取勝的希望第289章 有來無回第669章 利益均沾第614章 晝夜攻城第543章 研究方案第307章 調運糧草第206章 胡說八道第576章 避難第412章 天下六大謀士之一第411章 孫策崛起第555章 入鄉隨俗第676章 增強信心第195章 董卓廢帝第237章 公孫讚的野心第8章 大義凜然第295章 未來的吏部頭目第508章 汝南城備戰第384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526章 法律的尊嚴第50章 結義兄弟第627章 勸降第661章 三權問題第489章 佔領已程不國第579章 荊州決議第479章 孫策妥協第288章 營救田豐第596章 斬殺馬下第88章 喪家之犬第395章 奮起反抗的結果第55章 大勝第126章 夜襲第578章 孫策掛掉第660章 國家體制第632章 拜見張鬆第466章 歪打正着第109章 激戰第7章 奮勇迎戰第588章 拿下漢中第96章 砍了外夷的使臣第592章 來個下馬威第219章 通商協議第579章 荊州決議第88章 喪家之犬第57章 張遼的大局觀第100章 蔡邕第638章 恐嚇劉璋第74章 學滑雪第337章 變革第101章 絕世美女蔡琰第133章 殺戮第93章 恐嚇朝庭第383章 風險很大第147章 增加軍貼第603章 攻下濮陽第55章 大勝第149章 簡化漢字第633章 阻力不小第315章 突下暴雨第434章 調兵遣將第107章 遇到麻煩第55章 大勝第588章 拿下漢中第676章 增強信心第189章 漢語拼音第555章 入鄉隨俗第625章 坐以待斃第460章 出兵江東
第676章 增強信心第208章 曹操檄文第606章 兵臨城下第172章 接收河東第588章 拿下漢中第60章 論狗第408章 見好就收第486章 伏擊第669章 利益均沾第509章 單福的蹤跡第590章 公馬計第565章 官渡攻防戰第241章 袁紹取冀州第465章 救兵趕到第527章 公證的判決第345章 無情的屠殺第375章 這仗可不好打第478章 強扣周瑜第89章 掌控上黨第187章 能說實話嗎第279章 圍點打援第213章 孫堅大敗第599章 摧枯拉朽第367章 平易近人第468章 同病相連第580章 出兵漢中第41章 張合第367章 平易近人第534章 裝備的優勢第95章 再起風波第130章 騙取皇帝布料第225章 結婚第633章 阻力不小第365章 沒有取勝的希望第289章 有來無回第669章 利益均沾第614章 晝夜攻城第543章 研究方案第307章 調運糧草第206章 胡說八道第576章 避難第412章 天下六大謀士之一第411章 孫策崛起第555章 入鄉隨俗第676章 增強信心第195章 董卓廢帝第237章 公孫讚的野心第8章 大義凜然第295章 未來的吏部頭目第508章 汝南城備戰第384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526章 法律的尊嚴第50章 結義兄弟第627章 勸降第661章 三權問題第489章 佔領已程不國第579章 荊州決議第479章 孫策妥協第288章 營救田豐第596章 斬殺馬下第88章 喪家之犬第395章 奮起反抗的結果第55章 大勝第126章 夜襲第578章 孫策掛掉第660章 國家體制第632章 拜見張鬆第466章 歪打正着第109章 激戰第7章 奮勇迎戰第588章 拿下漢中第96章 砍了外夷的使臣第592章 來個下馬威第219章 通商協議第579章 荊州決議第88章 喪家之犬第57章 張遼的大局觀第100章 蔡邕第638章 恐嚇劉璋第74章 學滑雪第337章 變革第101章 絕世美女蔡琰第133章 殺戮第93章 恐嚇朝庭第383章 風險很大第147章 增加軍貼第603章 攻下濮陽第55章 大勝第149章 簡化漢字第633章 阻力不小第315章 突下暴雨第434章 調兵遣將第107章 遇到麻煩第55章 大勝第588章 拿下漢中第676章 增強信心第189章 漢語拼音第555章 入鄉隨俗第625章 坐以待斃第460章 出兵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