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袁紹大軍到達河內後,沒有糧草再繼續前行,只好滯留在河內。後來聽說呂寧年前從四周的外郡州搶購到大批的糧食,現在天下糧食最多的也就是呂寧轄區內和徐州、荊州、益州、漢中等地方,而冀州的官倉內也還有一部分糧食貯備。但河內四周糧食貯備最多還是呂寧的幷州,袁紹這個老傻就動起了打呂寧幷州的主意。
隨後袁紹的探馬打聽到說呂寧大軍要和匈奴聯軍的十五萬鐵騎決戰,這下袁紹覺得機會來啦,這可是吞併呂寧幷州的最好時機。袁紹馬上和手下文武官員及河內的王匡一起研究怎麼吞併呂寧幷州,等袁紹的手下到齊後,袁紹道:“諸位,把你們叫來是想研究一下我軍怎麼進攻幷州一事,你們都說說有啥好辦法?”
大家一聽,乖乖,去惹北方大草原上的大熊,搞錯沒有?搞不好是要丟掉‘性’命的,那大熊殺人不眨眼,根本不和你講什麼禮儀之道,完全是憑自己的‘性’格‘亂’來,更不會在呼你是名士、貴族了,只要他不高興立馬就會斬殺,這可不是鬧着玩的。許攸看了袁紹一眼道:“主公,你去惹什麼人不好,爲啥偏要去惹那大熊啊,大熊不識字,不知禮節,更不講規矩,可不好惹啊,況且大熊軍也不是我軍想打就能打得了的。”
袁紹聽後哈哈大笑起來道:“子遠不用擔心,現呂寧那小子要和匈奴聯軍的十五萬鐵騎決戰,到時他晉陽、上黨等地的兵馬肯定全‘抽’空,只要呂寧那小子一旦出兵,那我們就把他的老窩給端掉,反正他也不可能打不贏十五萬匈奴韃子鐵騎,我們去幫他治理幷州好啦。”
逢紀聽後覺得有點不可理解,這大熊能在北方大草原上橫衝直撞這麼多年,不應該是運氣吧,那大熊肯定有過人之處,那會留下空子給我們鑽呢,除非是大熊突然間變傻了。
逢紀看了袁紹一眼道:“主公,此事還是讓探馬打聽詳細一點再說,這不是開玩笑的,自從大熊出道以來,我可從未聽說過大熊吃過什麼人的虧啊。大熊做事雖然魯莽,但他的大軍除了鮮卑族韃子和匈奴韃子外,從未主動進攻過任何人,當然主動找他麻煩的丁原、呂布大家都知道啦,被大熊毫不留情的給趕出了幷州。我們要是主動去惹大熊,要是有什麼差錯的話,主公你想過後果嗎?大熊連皇帝的話都敢不聽,皇帝認可的韃子信使他都敢違抗聖旨斬殺,大熊還有啥事不敢做的。”
郭圖也知道,在情況沒有搞清楚之前,是不能隨便惹大熊的。郭圖對袁紹道:“主公,對幷州在進攻不能‘操’之過急,等探馬的詳細情報收回來後研究也不遲。”
幾天後,袁紹的探馬和暗探回來了,郭圖手拿情報去向袁紹報告。見到袁紹後郭圖道:“主公,大熊的詳細情報送回來了,具體是這樣,呂寧親率五萬大軍去對付十五萬匈奴聯軍的鐵騎,晉陽城中留下有三萬大軍作爲機動部隊,箕關守軍增加到一萬名,上黨也有五千名。如果我軍現在去進攻幷州的話,沒有啥勝算,我軍只要一動,那晉陽城中的三萬機動大軍隨時會增援箕關、上黨,箕關經過呂寧的駐守後,基防禦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強化,我軍現在想要過箕關估計沒有什麼希望。”
袁紹聽後,不停的在搖頭,好半天才道:“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呂寧那小子怎麼會只帶五萬兵馬去和十五萬匈奴聯軍決戰呢?這不是‘雞’蛋碰石頭嗎?他白癡啊。”
郭圖聽後非常認真的道:“主公,這情報絕對是真的,不會有假。”
逢紀聽後想了想道:“主公,看樣子呂寧早就防着你啦,估計他也想到主公會打他幷州的主意,他情願戰勝不了匈奴聯軍也要保住幷州,畢竟幷州是呂寧的根本,他當然不會輕易丟下的啦,一旦丟了幷州,再敗給匈奴聯軍,那他連落腳的地方都沒有,呂寧保住幷州那他就還有翻身的可能。”
許攸聽後想了想道:“主公,我們先不要着急下定論,只要呂寧大軍敗給匈奴聯軍的十五萬鐵騎,那匈奴韃子絕對不會放過呂寧的,匈奴聯軍肯定會一鼓作氣向呂寧的轄區內進攻,到那時呂寧就算有三頭六臂也沒有什麼用啦,那在晉陽城中的三萬大軍就沒有啥鬥志了,將士們還會和呂寧一條心嗎?那時纔是主公的大好時機。”
袁紹聽了許攸的話後是哈哈大笑不止,好半天才道:“子遠先生說的有道理,我們就等匈奴聯軍大勝呂寧的消息吧,到那時我們就可以肆無忌憚的向呂寧那小子發動進攻啦。”
然而,當呂寧軍徹底消滅十五萬匈奴聯軍的韃子鐵騎的捷報送到河內後,袁紹和他手下的文武官員都傻眼了,這是他們做夢都沒有想到的結果,頓時讓他們都目瞪口呆,半天都說不出話來。
過了好一陣袁紹才道:“這捷報是假的,肯定是呂寧那小子搞的瞞天過海計,五萬兵馬消滅十五萬匈奴鐵騎,這是癡人說夢話,馬上安排我們的暗探落實到底是咋回事。”
幾天後暗探回來報告說捷報確實是真的後,逢紀道:“太讓人難以置信,五萬兵馬消滅十五萬兇暴無比的匈奴聯軍鐵騎,這是什麼樣的士兵啊?太恐怖啦!”
郭圖唉聲嘆氣的道:“主公,進攻幷州一事作罷,我們還是另想出路吧。”
袁紹沒有啥辦法,大軍現在屯兵河內郡,沒有糧草,大軍前行不了,只好準備派人去向冀州的韓馥借糧草,而此時郭圖道:“主公,大丈夫天下,以及借糧草,不如將冀州收歸制下不是多好,何別要去求人呢。”
袁紹聽後十分鬱悶,並道:“我們在沒有糧草,怎麼對韓馥用兵啊,那韓馥的大軍在鄴城,可不是說攻就能攻下來的。”
郭圖道:“主公,可派人送信去給公孫贊,相約一起進攻冀州,等打下冀州後可平分,那公孫贊無謀之人,肯定會出兵伐韓馥,到那時,韓馥就會請主公去領州事。”
逢紀聽後馬上道:“主公,此計很好,可實施啊。”
隨後就有了袁紹派郭圖到幽州,找到公孫贊,向其說明來意,公孫贊一聽,那不是又多得半個冀州,且都是‘肥’沃之地也,公孫贊答應之事。
最後是公孫贊提兵向冀州進發,韓馥聽說公孫贊要向冀州進兵後,問手下謀士荀諶、審配、田因此、沮授、辛評、辛毗等人。
荀諶道:“主公,公孫贊率十萬大軍殺向冀州,其不可擋也,加之有劉備、張飛、關羽三人的輔助,我們沒有辦法抵擋得住;還是派人去請袁本初來同治冀州,那本初肯定不會虧待主公,本初來後他有文武大將許多,抵抗公孫贊足也,那我們冀州無憂啊。”
審配道:“主公,不可也,此舉是引狼入室也。”
沮授也道:“主公,此計不可啊,一旦袁紹大軍入鄴城,那冀州就不會是主公的啦,請主公三思。”
韓馥聽後道:“我本是袁氏之故吏,才能又不及本初,古者擇賢者而讓之,諸君何嫉妒耶?”
田豐道:“主公,我們不嫉妒袁本初,只是主公還是要多個心眼啊?”
韓馥聽後不理衆人之言,隨後派大將麴義前去抵抗公孫贊大軍,自己則讓人去請袁紹率大軍入鄴城。袁紹大軍入城前,受到韓馥手下的二名文官關純、耿武二人的阻擋,但二人都被文丑給當場斬殺。袁紹入城後,任韓馥爲奮威將軍,以郭圖、許攸、逢紀分掌州事,盡奪韓馥之權,韓馥是後悔不已,不日悄悄一人丟下家人向陳留方向逃去,而袁紹則派文丑率兵馬追殺,當韓馥逃跑到黃河邊時,後面袁紹的追兵也馬上到達,韓馥是走投無路,最後韓馥被文丑給斬殺。
公孫贊聽說袁紹沒有費一兵一足就得到整個冀州,而自己卻被袁紹給耍啦,非常生氣,就讓其弟公孫越去向袁紹討說法,公孫越見到袁紹後,說是要和袁紹同分冀州,這是雙方商定之約,袁紹說讓其兄公孫贊來一起面商,當公孫越返回到途中時被一夥說是董卓的士兵伏擊,當場公孫越就被‘亂’箭‘射’死,這樣袁紹和公孫贊就結下了仇。
公孫瓚大怒道:“袁紹‘誘’我起兵攻韓馥,他卻就暗裡取事;今又詐我說是董卓士兵‘射’死吾弟,此冤如何不報!”於是盡起本部兵,殺奔冀州來。
袁紹知道公孫瓚率大軍至,也親自率領軍迎戰。雙方大軍會於磐河之上:袁紹大軍於磐河橋東邊,公孫瓚大軍於橋西邊。公孫瓚立馬於橋上,對袁紹大聲道:“袁紹,你是背義之徒,爲何敢出賣我!”
袁紹也策馬到橋邊,手指公孫瓚道:“韓馥無才,願讓冀州給我,與你有什麼關係?”
公孫瓚道:“昔日以爲你很忠義,推舉你爲盟主;在你的所作所爲,真是狼心狗肺之徒,你有何面目立於人世間!”
袁紹也大怒道:“誰可去擒此賊子?”袁紹話未說完,手下大將文丑策馬‘挺’槍,直殺上橋。公孫瓚就橋邊與文丑‘交’鋒。‘交’戰不到十餘合,公孫瓚抵擋不住,大敗而走。文丑乘勢追趕。公孫瓚走入陣中,文丑飛馬直接撞入公孫讚的中軍,來回橫衝直撞。公孫瓚手下健將四員,一齊迎戰;被文丑手起一槍,刺一健將下馬,其他三將嚇得逃跑。文丑將公孫瓚趕出陣後,公孫瓚望山谷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