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張遼投誠

呂寧是把大草原當做戰場,當做自己大熊軍的後勤保障地!武器裝備、糧草補給都是靠在戰鬥中的的斬獲,是打到那裡補充到那裡,完全實行三光政策。

張遼聽後問道:“大人這段時間不是率兵取得了很多戰役嗎?怎麼會沒有交戰過。”

呂寧苦笑着,搖搖頭道:“上個月初,我手下還僅有二百名士兵呢,我是親自帶着李不悔他們在戰鬥中逐步發展壯大,雖然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那些勝利都是用計採取突襲、奔襲、偷襲、騷擾、圍點打援、伏擊等手段取得的,我軍從未和敵人正面交鋒過。現在,可就不一樣,有那麼多百姓在身旁,這就讓我頭疼啊!要是沒有這麼多百姓拖累的話,就是再多來點敵人我也不是很怕。所以,文遠,我現在是愁眉不展,無計可用啊!”

張遼道:“那大人有沒有想過去進攻馬邑城、陰館城呢,這些地方目前雖然都被鮮卑族的騎兵佔領着,但他們的兵力不是很多啊,只要大人扣兵進攻的話,打下城池應該不會有什麼困難,這樣不是就可以解決右姓的問題,還能解決防守的問題。”

呂寧聽後道:“文遠,你講這些我都考慮過,我們現在只是草原上的一隻熊啊!一旦我們佔領城池的話,那幷州的丁原肯定會出兵來進攻我們。你不要看着朝中這些貪官污吏,他們是害怕鮮卑族、匈奴人的鐵騎,但他們最會打內仗,他看到我們把外夷趕跑了,他馬上又會向我們來討伐,到時我們可就是多面受敵啦。”

李由道:“馬邑、桑乾等小縣城裡鮮卑族的騎兵到不多,打起來也到問題不大,但陰館裡面可是有拓跋部鮮卑族的五千鐵騎駐紮啊,我們現在的能力可打不下來。”

張遼聽後再次問道:“那大人有什麼打算沒有?”

呂寧道:“現在沒有,只能是多派偵察兵對四周進行不間斷的偵察,然後再根據偵察來的情況做作戰方案。當然也無外乎是伏擊、打援、偷襲、騷擾等手段,我軍必須把敵引到遠離百姓的地方去決戰。否則,百姓就會受到傷害,那可不行,我們打擊馬賊、鮮卑、匈奴,也不都是爲了保護我大漢邊境的老百姓嗎?我們怎麼能爲了自身的安危而不顧大百姓的生死呢!只是這樣的話,我軍的損失可能會非常的巨大,甚至有可能被敵人給消滅了。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用我們的鮮血來護衛我們的家園吧。”

張遼聽了好感動,張遼是名熱血漢子,歲數雖然小,在官軍中也只是名小足,可一直希望保家爲國,決戰鮮卑族、匈奴等。只是現在的官軍只會欺壓百姓,根本不敢和鮮卑族等外蠻交戰,心中也一直不舒暢。

張遼聽了呂寧的話,被深深感動,馬上起身對呂寧下跪行禮並道:“大人,你不閒氣的話,我張遼視死追隨你的鞍前馬後,跟隨你殺外夷,保家衛國。”

呂寧起身扶起張遼道:“謝謝文遠,我終生決不會負你,也不會負在坐的每一位,希望我們大家同心協力打好以後的戰役,用我們手中的馬刀去迎接來犯之敵。”

呂寧心裡在想,終於搞到一名古三國的名將!哈哈哈!

大夥聽了呂寧的話後道:“是主公,一起聽主公安排。”

呂寧接着道:“我們現在沒有步兵,從明天起,所有騎兵的訓練由文遠主抓,不悔協助。但不悔要抓緊對狙擊手的訓練,這可是一刻都不能放鬆,還有新兵的徵招一定要講質量,情願少而精,也不要素質低下的士兵。”

大夥齊聲道:“是主公。”

張遼很疑惑的向呂寧看了看,這才問道:“主公,你剛纔說的偵察兵是什麼樣的兵啊?狙擊手又是什麼兵種?”

呂寧笑了笑道:“文遠,這是我取的新名字,偵察兵就是探馬,狙擊手就是神箭手。”

接下來的二天,整個士兵的訓練全部由張遼負責,一開始士兵們對張遼的能力還持懷疑態度,隨着張遼在訓練中展現出來的能力,士兵們才心服口服。

呂寧則根據偵察兵的報告,成天呆在地圖前,左比劃右着摸的,經過呂寧周密的思考後,呂寧決定冒險進攻。

如果不主動進攻的話,一旦拓跋部的鮮卑族和慕容氏族的鮮卑族同時進攻的話,呂寧真是沒有辦法應付,現在只有先把較弱的慕容氏族鮮卑給吃掉,再想辦法來對付拓跋部的鮮卑族。

當晚,呂寧將所有少尉以的將官都叫來一起開會研究,首先,呂寧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後,大夥都紛紛議論開了。

李由則向迷惑的問道:“主公,如果是我們長跑離的去奔襲慕容氏族的大本營的話,我們可能達不到偷襲的效果,畢竟距我軍有近千里的路程,一旦達不到偷襲的知,就只有和慕容氏族的鐵騎硬碰硬,雖然慕容氏族的鐵騎還沒有完全集結好,但他們大本營內至少有三千多鐵騎啊,我們就是打勝了那也是慘勝啊,估計能生存下來的士兵不會很多,這樣一來,以後我們拿什麼來抵抗其他來直攻我們的敵人啊!”

呂寧向大夥解釋道:“雖然慕容氏族的大本營距我們有近千里,我計算過了,我們現在有近六千匹戰馬,我軍出兵二千人,一人三騎的話,我們一天一夜應該能到達。只是士兵會非常辛苦,就不知到時我軍士兵的戰鬥力如何?如果是士兵能堅持下來的話,我們順手又可以把那一帶的幾夥馬賊給消滅了,這讓我們的兵會得到一定的補充。當然一旦我軍達不到偷襲的目的的話,那我們就會非常的被動,甚至會全軍滅亡。如果我們不冒險的話,我們沒有辦法走出困境,畢竟拓跋部和慕容氏族我們是得罪了,就是沒有得罪他們,他們也照樣會來消滅我軍的。”

呂寧心裡很清楚,自己這段時間很是空襲了鮮卑族的好幾個部落,如果不繼續主動出擊的話,一旦等鮮卑族大軍壓境的話,自己手下這點兵馬還不夠我家一個回合的衝殺呢?現在只能是背水一戰,想辦法打開局面纔是正道。

第142章 柔情似水第157章 籌劃河東第239章 不要惹火燒身第441章 收下弘農第593章 一絲絲的憂慮第332章 漢語字典第258章 這是什麼東西啊第281章 正面撞擊第139章 情書鬧笑話第672章 良好的開端第236章 蔡琰有喜第628章 解釋疑問第516章 徐庶的家書第611章 曹洪掛掉第164章 戰鬥也應該結束了吧第426章 半邊天第677章 劉備求見第240章 總比啥都沒有強第666章 全民選舉第147章 增加軍貼第44章 救人一命第473章 研製火炮第30章 趙雲第551章 倭寇女王第398章 曹操佔豫州第507章 劉備的絕招第636章 益州之主第238章 這是心裡戰第325章 大破鄴城第150章 制定度量衡第537章 登陸作戰第593章 一絲絲的憂慮第514章 漢中備戰第103章 泄露天機第172章 接收河東第101章 絕世美女蔡琰第229章 孫堅昇天第514章 漢中備戰第622章 地盤縮水第213章 孫堅大敗第243章 曹操鬱悶第280章 儘量減少損失第567章 石塊起作用第90章 高順垂危第217章 呂布敗三英第527章 公證的判決第167章 廢墟安邑第92章 算計皇帝第629章 原來這樣第174章 顧雍第32章 義結金蘭第587章 追殺第65章 兵分三路第394章 法爾斯省第185章 搶皇室藏書第504章 劉備扮孫子第99章 遊子吟第47章 情況不樂觀第236章 蔡琰有喜第502章 對付劉備之策第244章 最敬佩的一人第280章 儘量減少損失第464章 阻擊戰第270章 火牛揚威第71章 貪官好辦事第270章 火牛揚威第451章 虎口拔牙第5章 仗義出手第120章 心中之秘密第566章 機關陷阱第493章 風波第506章 劉備搶汝南第278章 後果不堪設想第566章 機關陷阱第199章 王允第79章 皇帝的白條第566章 機關陷阱第570章 淮南戰事第216章 心懷鬼胎第457章 得不償失第103章 泄露天機第312章 收復遼東第317章 曹操屠城第61章 有美到來第506章 劉備搶汝南第83章 謠言之威第580章 出兵漢中第452章 暗流涌動第77章 偷襲第390章 租馬六甲海峽第181章 皇帝駕崩第434章 調兵遣將第660章 國家體制第235章 盧植第525章 鬱悶的徐庶第516章 徐庶的家書第254章 你有何志向第360章 凌操父子第199章 王允第400章 曹操收復兗州
第142章 柔情似水第157章 籌劃河東第239章 不要惹火燒身第441章 收下弘農第593章 一絲絲的憂慮第332章 漢語字典第258章 這是什麼東西啊第281章 正面撞擊第139章 情書鬧笑話第672章 良好的開端第236章 蔡琰有喜第628章 解釋疑問第516章 徐庶的家書第611章 曹洪掛掉第164章 戰鬥也應該結束了吧第426章 半邊天第677章 劉備求見第240章 總比啥都沒有強第666章 全民選舉第147章 增加軍貼第44章 救人一命第473章 研製火炮第30章 趙雲第551章 倭寇女王第398章 曹操佔豫州第507章 劉備的絕招第636章 益州之主第238章 這是心裡戰第325章 大破鄴城第150章 制定度量衡第537章 登陸作戰第593章 一絲絲的憂慮第514章 漢中備戰第103章 泄露天機第172章 接收河東第101章 絕世美女蔡琰第229章 孫堅昇天第514章 漢中備戰第622章 地盤縮水第213章 孫堅大敗第243章 曹操鬱悶第280章 儘量減少損失第567章 石塊起作用第90章 高順垂危第217章 呂布敗三英第527章 公證的判決第167章 廢墟安邑第92章 算計皇帝第629章 原來這樣第174章 顧雍第32章 義結金蘭第587章 追殺第65章 兵分三路第394章 法爾斯省第185章 搶皇室藏書第504章 劉備扮孫子第99章 遊子吟第47章 情況不樂觀第236章 蔡琰有喜第502章 對付劉備之策第244章 最敬佩的一人第280章 儘量減少損失第464章 阻擊戰第270章 火牛揚威第71章 貪官好辦事第270章 火牛揚威第451章 虎口拔牙第5章 仗義出手第120章 心中之秘密第566章 機關陷阱第493章 風波第506章 劉備搶汝南第278章 後果不堪設想第566章 機關陷阱第199章 王允第79章 皇帝的白條第566章 機關陷阱第570章 淮南戰事第216章 心懷鬼胎第457章 得不償失第103章 泄露天機第312章 收復遼東第317章 曹操屠城第61章 有美到來第506章 劉備搶汝南第83章 謠言之威第580章 出兵漢中第452章 暗流涌動第77章 偷襲第390章 租馬六甲海峽第181章 皇帝駕崩第434章 調兵遣將第660章 國家體制第235章 盧植第525章 鬱悶的徐庶第516章 徐庶的家書第254章 你有何志向第360章 凌操父子第199章 王允第400章 曹操收復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