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達上谷後,太史慈、趙雲、張郃、張遼等人已在城門等候。呂寧笑着道:“準備得怎麼樣了?說說吧。”
太史慈道:“大哥,一切準備就緒,我們準備在漁陽境內殲滅韃子的聯軍,這樣不影響我們上谷境內百姓的生產生活,而鮮卑族聯軍也是準備從漁陽境內穿越過來進攻我們。”
張遼接着道:“大哥,公孫贊境內現在是人心惶惶,子泰拋出的老五株幣把幽州境內的物價擡高了幾倍,商人手中在大量物資都沒有向外銷售,百姓更加困難,加上聽說鮮卑族韃子要入侵,現在也是紛紛向我們轄區內涌入,特別是漁陽的百姓,再過一段時間怕是要跑光了,公孫贊雖然出兵制止,但效果不好,畢竟他沒有辦法安置衆多的百姓。”
趙雲道:“公孫贊已經決定在我軍和韃子聯軍交戰時對我軍進行攻擊,好象和鮮卑族韃子還有密謀,估計他們之間也形成了一定默契,我們在重要的關卡都作了相應防範措施,應該能堅守到我軍把鮮卑族韃子決戰結束。”
呂寧心想,歷史上公孫贊可是抵抗韃子的英雄啊,現在咋會和韃子鐵騎聯合呢?難道是袁紹這個王八蛋搞的鬼,公孫贊進攻我們,他就不怕袁紹進攻他,他公孫贊可是吃過一次虧的啊;若是袁紹送點糧草、金錢給公孫贊,再加上袁紹手下謀士的遊說,這到是有可能把公孫贊說動,畢竟糧草對於公孫贊現在來說太重要了,同時他也虎視眈眈代郡、上谷二地,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呂寧軍這次可是要抵抗三方強敵的入侵啊,對了還有劉備大耳賊三兄弟也不是什麼好伯伯。這到有點扎手,關鍵是看呂寧軍對幽州的進展速度,一旦拖入持久戰那可就有大麻煩啦。
衆人見呂寧話也不說,自己一個人在發呆,他們相互看了一眼,張郃道:“大哥,你想啥啊?不會是剛來就想兒子和嫂子吧?”
呂寧瞪了張郃一眼,張郃見後趕緊縮身,也不敢亂說了,呂寧憂心忡忡的道:“袁紹這個老傻是不是和公孫贊達成什麼攻防聯盟啦?這方面有什麼消息沒有?”
趙雲想了想道:“大哥,具體的情況我們不知道,但具我軍偵察兵報告,袁紹派逢紀出使公孫贊,具體他們商量什麼內容卻一概不知。”
田疇聽後也道:“主公,我們在冀州、幽州的暗探也沒有傳回來什麼有用的東西,主公是擔心袁紹又給公孫贊下套來拖住我軍,這到是袁紹本人及手下謀士一貫的做法,現在鮮卑族韃子公然借道漁陽,那我估計公孫贊和韃子也有盟約,否則憑公孫贊以往的處事來看,他可是抵抗韃子的英雄豪傑啊,他也是靠敢於消滅韃鐵騎而闖出來的名聲。”
呂寧道:“子義,等消滅鮮卑族韃聯軍後,你率領一萬飛熊軍對遼西、遼東的鮮卑族韃子的居住點實行全面清剿,堅決執行三光政策,把鮮卑族韃子的問題徹底解決,我們一定要斬草除根,不能再讓他們死灰復燃。”
太史慈道:“是大哥,對了,我準備爲大哥引見一名小將,這二年在和鮮卑族韃交戰中,表明非常突出。”
呂寧心想,上谷有名將嗎?好像沒有吧,呂寧看了一眼太史慈道:“他叫啥名字?”
太只慈道:“叫閻柔,今年十八歲。”
哦是他,這呂寧到忘記了,此人呂寧記得武功二流不到,但有一定的謀略,也是上了三國志名單的人物,那應該是有點能力的,否則太史慈也不會這樣說。
呂寧道:“你把他叫來吧,今後你多給他點機會,讓他再鍛鍊一下,積累點經驗。”
太史慈道:“好吧。”
田疇道:“主公,我軍這次要不出一支奇兵,迂迴到韃子有可能敗逃的路上,對他們進行阻擊,這樣他們的有生力量就基本完啦。”
呂寧笑了笑道:“那子義你們就去找一個好伏擊的地理位置,最好是有讓韃子士兵敗逃時,要喘息時有點水喝,爲韃子們多想一點,不能虧待哦。”
張遼看了呂寧道:“大哥,這是招待嗎?我看着咋到有點像是毒計哦。”
大夥笑了一了陣,此時衛兵把閻柔帶了進來,呂寧和他聊了幾句,對他做了必要的鼓勵,希望他好好幹,這次呂寧給他的重活,但不能讓呂寧失望哦。
閻柔跪下磕頭道:“主公放心,我一定完成任務。”
呂寧思考了一下道:“你這幾天跟子義、子龍他們去查看地形,到決戰時我讓你率五千兵馬去伏擊韃子的敗逃的鐵騎,你可有信心。”
閻柔跪下道:“主公,我一定小心謹慎,把韃子的逃後給一網打盡。”
呂寧笑着道:“好,只要你能完成此次任務,我升你爲中校軍銜。”
閻柔磕頭道:“謝主公栽培。”
田疇道:“主公,我們來時,伯達和我說,現在我們轄區內大量搞基本建設,特別是修建公路勞動力嚴重缺乏,他讓我問一下主公,能否這次幫他們搞點俘虜來修建公路。”
呂寧大聲笑了起來,笑後道:“那就留點身體健康的俘虜給他好了。”
張郃道:“大哥,我這幾天思考了一下,覺得我軍在消滅鮮卑族韃子聯合大軍後,不僅是要馬上支援代郡等地的友軍,我軍可以利用機動性把進攻我們的公孫贊軍隊給在路上殲滅掉,減少我軍攻城時的阻力;同時我覺得我軍可以在決戰期間把四周的敵軍探馬全部斬殺,對上谷、代郡諸地實行封鎖、管制,讓公孫讚的大軍搞不清楚我軍和鮮卑族聯軍大軍交戰的情況,這樣只要我們封鎖消息成功的話,在決戰結束後,我軍可以用閃電般和速度把漁陽給打下來,這樣具取得城池,還阻斷了公孫贊和右北平之間的聯繫,那右北平就是一座孤城,那裡的三萬大軍一點用處都沒有,公孫贊手中只有十萬大軍,那我軍就更容易對付啦。”
名將就是厲害啊,能在決戰前還考慮後續的手段,確實不錯,怪不得豬哥亮拿他也沒有啥辦法。
呂寧看了張郃一眼,嘿嘿笑了二聲道:“二弟,你說得非常的好,計謀也可行,只是要稍做調整一下,我軍不去救援,我們要圍魏救趙,我們要圍點打援。我軍只要對薊城進行攻打,那就會吸引公孫讚的大軍來救幽州城,這樣我們大家軍就可對他的大軍進行伏擊,在野外把他的有生力量給吃掉;當然漁陽那是順手牽羊,不搶纔是傻瓜呢。”
太史慈想了想還是道:“大哥,公孫讚的那五千騎白馬義縱還是有實力的,我軍可不能小看啊,否則會吃虧的。”
張遼心裡很不服氣的道:“子義,那具你觀察,我飛熊軍是否戰得過公孫讚的白馬義縱,你天天在這裡,你最有發言權了。”
太史慈思考了一下道:“如果講作戰技術、作戰水平,我飛熊軍和白馬義縱應該在一個水平上,但我飛熊軍的士兵裝備那是白馬義縱無法相比的,加上現在我軍的戰馬都有馬鞍、馬掌,那我軍士兵的單兵能力也高出一個層次了,況且我軍士兵手中的馬刀、複合弓、連弩、長槍、小盾牌、鎧甲,那是公孫讚的白馬義縱比不了的。但二軍對決時,如果我軍不能很好抑制公孫讚的白馬義縱軍的速度的話,他們也可以利用速度來斬殺我軍士兵,這肯定能給我軍造成不小的損失。”
太史慈這二年在上谷帶兵作戰,進步不小啊,對騎兵的優缺點也是非常的清楚,能正確評估對手,今後呂寧對他可就放心多了,呂寧以前一直擔心他的脾氣,幾年來殘酷無情的戰爭,經歷數十場戰役的拼殺讓他沉穩多了。
呂寧笑着點點頭道:“子義說得好,我們不僅要抑制公孫讚的白馬義縱的騎兵速度,就是和鮮卑族韃子決戰時,這也是必須要做到的,否則我軍士兵裝備優良的優勢就體現不出來,一旦讓敵方的騎兵衝起來的話,雖然我軍也能對付,但傷亡會增加不少,這可不是我們想看到的。你們永遠記住,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勝利,這就是名將的標準,僅僅是打勝戰,那不是什麼名將,爲什麼自古以來就有長勝將軍和名將之說呢?這是二個完全不同的評價,長勝將軍不一定就是名將,名將也不一定要長勝,但二者的付出和所得是肯定不一樣的;名將肯定是付出少,所獲極大;長勝將軍有可能是付出稍少於所得,或持平等。我都希望你們能成爲一代名將,從而名垂青史。”
張遼認真的道:“多謝大哥賜教。”
呂寧道:“子義,步兵的羅馬槍陣訓練得咋樣,戰鬥力如何?”
太史慈道:“大哥,我軍的暴熊軍士兵,使用羅馬槍陣在和我飛熊軍的實戰對抗中,如果飛熊軍沒有速度的話,根本不是暴熊軍的對手,就算是飛熊軍有高速,如果暴熊軍佈下巨型盾牌阻擊後,飛熊軍也會付出極大的代價才行,也只能說是慘勝吧。假如是不在平原作戰的話,那飛熊軍根本無法對抗暴熊軍,我敢說,我手下的這二萬暴熊軍也是天下很牛的虎狼之師,雖然和高順的陷陣營有點差距,但不是很大。”
看來太史慈對羅馬方陣是有了一番新研究了,對其中的變化、運用是瞭如指掌。“那和韃子決戰時就由子義在正面指揮暴熊軍抵抗鮮卑族鐵騎的進攻,你要有思想準備,可能你要抵抗一、二個時辰,你的傷亡會很大,但這是沒有辦法之事,我們必須讓鮮卑族聯軍的所有鐵騎都投入進攻時,我軍才能實施火牛陣,否則就不能一舉殲滅韃子的二十五萬大軍,也會爲下一階段清剿鮮卑族各部落的定居點造成極大的困難,最後的一擊,我也只有四萬飛熊軍士兵,我還爲你準備好了一萬飛熊軍生力軍,等戰鬥一結束,你馬上率一萬生力軍出征,以後韃子的命運就全看你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