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劉備扮孫子

小皇帝回到皇宮,一見伏皇后的面,抱着就哭鼻子,那象一個皇帝,完全就是一個阿斗罷了。俏麗的伏皇后,衣襟被小皇帝的眼淚給淋溼,在內心中暗暗嘆了口氣。這皇帝當的,也太寒磣了,自己命苦,被嫁到了皇宮,整天陪着這屁娃娃,啥都得不到,就算是女人的身體也都還是在是清清白白,這算什麼事啊?這其實就是守活寡聞。

伏皇后很耐心的聽完了上皇帝的哭訴,也覺得這曹操實在做得有點過份,可大權在人家手中,你就是有千萬個冤屈又能咋樣,還不是吸能往心裡壓,部不能和曹操對着幹吧?對着幹的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丟掉皇位,甚至是失掉性命。

伏皇后心裡很明白,可看見小皇帝的可惜的樣子,只好道:“皇帝,要不你想辦法讓國丈來皇宮一趟,你問一下他有什麼辦法可解決眼目前的困境。”

小皇帝聽伏皇后說得有道理,馬上就親手書寫了一封血昭,摺好後,讓伏皇后連夜親手繡制了一條腰帶,把血昭也縫在裡面。這血昭藏好後,幾天後找了個藉口讓國舅董承進宮裡來。

小皇帝接見宮外的大臣,一般都有曹操的心腹之人在旁監視,小皇帝也不敢向國舅明說,只是說賜條玉帶給國舅,讓國舅回家後要好好珍惜玉帶等話言。

當然,國舅董承出宮來,並未象三國演義上說的那樣,被曹操給攔下來搜查,也未對玉腰進行盤查。那些經過估計是羅大大瞎編的吧,曹操一代梟雄,整天有那麼多的事要處理,根本不可能對所有見小皇帝的人都進行盤查,這是不大現實的。

國舅董承到家後,連忙把自家大門緊閉,不允許任何人來訪,拿出小皇帝賜給的玉帶左看右看,詳細摸彩了好一陣,就是半點意外都沒有發現。國舅也不傻,小皇帝賜他玉帶時交待要好好珍惜,並重重的摸彩了摸玉帶,這種情形肯定是告訴自己玉帶上有東西,這東西不能讓外人曉得。

國舅董承研究了小皇帝賜給的玉帶好多天了,就是無法想出在那裡。正在此時,好友王子服來訪,馬上將王子服請到密室,將站皇帝賜的玉帶拿了出來,讓王子服研究下。

王子服也摸索了半天就是不得法,後來隨口道:“難道皇帝將東西藏在玉帶中不成?”

董承一聽,這不大可能吧?這麼好的玉帶難道要將其毀壞,這可是皇帝讓自己好生珍惜的玉帶啊。如果毀壞的話,今後怎麼向皇帝交待啊!

董承一時拿不定主意,只好道:“皇帝親手交難我,還叮囑自己要好生珍惜,將玉帶毀壞怕不大合適吧?”

後來董承又把其他幾名好友吳子蘭、種輯、吳碩及劉備等幾人請來,六人一起研究小皇帝賜給國舅的玉帶,最後大家都無法明白其中的關鍵都覺得應該挑開玉帶進行查看。

董承見大家的意見一致也只好小心翼翼的將玉帶挑開,在玉帶中確實發現了小皇帝的血昭。幾人見小皇帝的血昭後內心非常的激動,他們小心翼翼的對着血昭磕頭拜見。隨後六人還結盟,發誓共同抵制曹操,將血昭搞出幾份,每人各執一份。並商量將血昭想辦法讓心腹之人送到其他諸侯手中,讓天下諸侯起兵來清剿曹操。

劉備雖然參加了結盟,可得備的日子也不好過,現在曹操對他防備心很強。特別是自從圍獵回來後,劉備聽了國舅的言語,知道自己冒犯的曹操,如果再不注意的話,他們三兄弟估計會丟掉狗命。

剛圍獵回來,關羽這傻還氣勢洶洶的道:“大哥,你爲什麼要阻攔我,讓我在獵場就將曹賊給斬殺不是多好,肯得現在還要時時防備曹賊。”

關羽說的太簡單,曹操有那麼好殺嗎?他身邊數百名虎衛是吃稀飯的。就算你關羽再牛逼,能殺得了曹操身邊幾名虎衛,也不可能殺得了曹操,只會是白白的丟掉小命。

劉備當然曉得自己家二弟的智商就這樣了,不可能會想那麼多,更不會考慮其他事。劉備也不會想傷關羽的自尊心,好言相勸道:“二弟,偶然性知道你勇武,可那裡曹賊身邊有很多的虎衛,就算二弟刺殺成功,那咱們三兄弟怎麼逃出去啊?況且,二弟你也未必會成功,我們還是要做長遠打算,不能操之過急,以後會有大把的機會斬殺曹賊。”

性格火暴張飛雖然魯莽,可頭腦比關羽好使多了,畢竟張飛從小就有先生教他讀書,也學過不少的東西。而關羽則是普通百性,那讀過什麼書啊,更不會有什麼計策,只會途一時的興奮勁。

張飛也相勸道:“二哥,大哥說的對,雖然二哥很勇武,也很牛逼,可曹賊身邊的虎衛都非常強壯,咱們哥在個是打不過的,也很難刺殺到曹賊,還是聽大哥的,再找機會吧。”

隨後的日子裡,劉備大耳賊大門不出,整天在家中開荒種菜,一付對天下事不聞平問的架式,就算是關羽、張飛二兄弟再相勸也不聽,我行我素,全身心都在認真種大白菜。

爲了劉備種菜一事,關羽、張飛二人也很生氣,對劉備也很失望,可劉備又不敢對二兄弟說明白,這是自己的瞞天過海之計,目的是爲了騙取曹操的放心,並非是放棄了自己原來的雄心壯志。

可劉備擔心關羽、張飛二人沉不住氣,把事情表現在臉上,那就會露出馬腳。爲了保險起見,劉備連自己的二個義弟關羽、張飛都瞞着。爲這事,差點關羽、張飛二人和劉備鬧翻。可三人結義時的誓言在那裡,劉備常用此來牽制關、張二人。加上關羽、張飛二人都是非常重誓言之人,很是講義氣之人,當然不會跟劉備大耳賊翻臉了。

後來形成是劉備一人在種菜,關羽、張飛二人站在一旁看劉備種大白菜,當起了劉備的貼身保鏢。雖然關、張二人很生氣,也很失望,可劉備一意獨行,二人也無好辦法相勸,只能是站在一連乾着急。

第282章 甕中捉鱉第670章 達爾文來了第582章 兵臨陳倉第478章 強扣周瑜第618章 潰不成軍第581章 攻下散關第560章 說服第201章 獻計第155章 忽悠第3章 回到東漢第455章 城門破第519章 二軍相遇第575章 早做打算第495章 龐統誠投第569章 激發殺氣第23章 收復雁門第626章 圍困第257章 受傷第172章 接收河東第291章 曹操崛起第591章 捉弄第399章 留下了機會第125章 敲詐勒索第614章 晝夜攻城第273章 夜襲漁陽第511章 家書第235章 盧植第634章 商量對策第151章 糜竺第306章 攻佔勃海第507章 劉備的絕招第66章 草原大火第330章 疑神疑鬼第153章 訂購糧食第558章 威脅利誘第94章 朝中爭辯第537章 登陸作戰第479章 孫策妥協第61章 有美到來第80章 張既認主第571章 不得人心第216章 心懷鬼胎第82章 超級保鏢第589章 對峙第169章 血洗鹽邑第673章 百家爭鳴第211章 討伐董卓第435章 文化的碰撞第271章 最有發言權第295章 未來的吏部頭目第669章 利益均沾第663章 心中內疚第632章 拜見張鬆第565章 官渡攻防戰第511章 家書第303章 炒地產第268章 不能掉以輕心第379章 解決辦法第453章 首戰告捷第102章 絕色才女第342章 劉備接手徐州第192章 徐庶之母第49章 工匠蜂涌而來第573章 潰不成軍第420章 曹操救駕第420章 曹操救駕第141章 太史慈第473章 研製火炮第63章 練兵第381章 不是省油的燈第440章 折將第228章 諸侯散夥第272章 從中間趕第443章 強攻滎陽第395章 奮起反抗的結果第532章 文化入侵第569章 激發殺氣第263章 可是相差太遠第122章 野心勃勃第153章 訂購糧食第124章 再見甄宓第262章 收服郭嘉第376章 無恥的敲詐第119章 拜乾孃第605章 偷襲成功第471章 預謀江南第475章 組建炮兵第541章 徐福的後人第290章 聯合諸侯第458章 弩牀揚威第421章 移駕許昌第481章 釜底抽薪第157章 籌劃河東第653章 全面接收第612章 援軍到達第182章 對策第100章 蔡邕第143章 預謀管寧第352章 密謀三韓第364章 皖城保衛戰
第282章 甕中捉鱉第670章 達爾文來了第582章 兵臨陳倉第478章 強扣周瑜第618章 潰不成軍第581章 攻下散關第560章 說服第201章 獻計第155章 忽悠第3章 回到東漢第455章 城門破第519章 二軍相遇第575章 早做打算第495章 龐統誠投第569章 激發殺氣第23章 收復雁門第626章 圍困第257章 受傷第172章 接收河東第291章 曹操崛起第591章 捉弄第399章 留下了機會第125章 敲詐勒索第614章 晝夜攻城第273章 夜襲漁陽第511章 家書第235章 盧植第634章 商量對策第151章 糜竺第306章 攻佔勃海第507章 劉備的絕招第66章 草原大火第330章 疑神疑鬼第153章 訂購糧食第558章 威脅利誘第94章 朝中爭辯第537章 登陸作戰第479章 孫策妥協第61章 有美到來第80章 張既認主第571章 不得人心第216章 心懷鬼胎第82章 超級保鏢第589章 對峙第169章 血洗鹽邑第673章 百家爭鳴第211章 討伐董卓第435章 文化的碰撞第271章 最有發言權第295章 未來的吏部頭目第669章 利益均沾第663章 心中內疚第632章 拜見張鬆第565章 官渡攻防戰第511章 家書第303章 炒地產第268章 不能掉以輕心第379章 解決辦法第453章 首戰告捷第102章 絕色才女第342章 劉備接手徐州第192章 徐庶之母第49章 工匠蜂涌而來第573章 潰不成軍第420章 曹操救駕第420章 曹操救駕第141章 太史慈第473章 研製火炮第63章 練兵第381章 不是省油的燈第440章 折將第228章 諸侯散夥第272章 從中間趕第443章 強攻滎陽第395章 奮起反抗的結果第532章 文化入侵第569章 激發殺氣第263章 可是相差太遠第122章 野心勃勃第153章 訂購糧食第124章 再見甄宓第262章 收服郭嘉第376章 無恥的敲詐第119章 拜乾孃第605章 偷襲成功第471章 預謀江南第475章 組建炮兵第541章 徐福的後人第290章 聯合諸侯第458章 弩牀揚威第421章 移駕許昌第481章 釜底抽薪第157章 籌劃河東第653章 全面接收第612章 援軍到達第182章 對策第100章 蔡邕第143章 預謀管寧第352章 密謀三韓第364章 皖城保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