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材料與工藝上,雖然時間緊迫,但我們也不能忽略可靠性設計。”
“最後是系統集成和測試,我打算將系統分解爲多個模塊,分別開發和測試,最後進行集成……”
……
3個小時後。
李暮終於停下對衆人的指導。
不過不是因爲問題都全部解決。
而是彭時錄,以及昨天熬夜的一羣專家和教授有點撐不住了。
看着滿眼都是血絲的對方仍舊不肯休息。
他無奈道:
“彭所長,您至少帶着大家去休息幾個小時。”
“這不是耽誤時間,接下來對我們在場的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場硬仗。”
“如果休息不好,後面突然倒下,您應該知道會有多麼影響進度。”
聽到他的話。
彭時錄本來還倔的脾氣一下子就泄了出來。
在他心中,任何事情都不能影響研究。
哪怕是他自己,也是如此。
“那我帶着他們去休息2個小時,下午就過來。”彭時錄想了想,道。
聞言,李暮笑道:
“您肯休息就行,不過在這之前,還是先吃點東西墊墊肚子再去休息。”
彭時錄點了點頭,也沒有耽擱,當即帶着一衆專家和教授離去。
待他們走後。
王德昭走了過來,擔心道:
“李顧問,2個小時恐怕有些不夠,彭所長畢竟年紀不小了,您要不再多勸勸?”
他和彭時錄的年紀差不多。
也有過熬夜通宵研究的時候。
那種感覺,絕對不好受,純是靠意志支撐。
第二天不睡五六個小時,根本醒不過來。
李暮笑道:
“王所長,您放心吧,我有辦法。”
……
20分鐘後。
自飯堂吃完午飯後的彭時錄等人,回到宿舍休息。
本來他還打算在牀上看一看筆記再說。
沒想到剛剛一躺下。
無邊的睏意就立刻襲來。
如果是年輕的時候,他或許還能堅持。
可現在也只能無奈地嘆了口氣,趁着還有一絲清醒,定了個鬧鐘後便趕緊睡下。
“就睡1個小時,醒來再看1個小時的筆記。”彭時錄用最後一絲念頭想道。
他的安排,還是很合理的。
畢竟要是真的睡足2小時。
腦子恐怕都是懵的。
而且筆記上的內容,也來不及理解消化。
這樣一來,等去到實驗室再開始看,又要浪費一點時間。
……
不過彭時錄的算盤,註定是要落空了。
在其睡下後5分鐘後。
他的宿舍門外,便走過來一3個“鬼鬼祟祟”的身影。
其中兩個是所裡的年輕研究員。
帶頭的,則是副所長蔣南英。
3人先是盯着熟睡的彭時錄看了半天,才悄悄摸摸地走了進去。
隨後在蔣南英的指揮下。
兩個年輕研究員迅速地用帶來的舊窗簾,將窗戶等透光的地方封死。
直到看不見一絲光亮之後。
他們才準備出去繼續封門。
但在走之前。
深知彭時錄習慣的蔣南英,小心翼翼地走到“呼嚕呼嚕~”打着輕鼾的前者旁邊。
然後順走了對方的鬧鐘。
就在他轉身走到門外的時候。
兩個年輕研究員看着這一幕,忍不住道:
“副所長,我們這麼做,回頭彭所長會不會生氣啊!”
聞言,蔣南英道:
“怕什麼,都是李顧問的主意,所長還能跟他急不成。搞快點,還有十幾個呢。”
……
與此同時。
李暮已經帶着團隊,開始了新型聲吶的研製。
在解決了理論基礎的情況下。
他立刻開始動手實驗。
首先肯定是放大器和接收器。
前者參考H/SA-88型聲吶放大器,後者參考H/SR-92型聲吶接收器。
性能也不必太高,夠用就行。
然後是水聽器、聲學陣列、數字信號處理器、數據採集系統等等。
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手和資源去研究。
所以隨着李暮一道道任務的派發。
國科院那邊,也立刻行動起來,開始調動人員進行配合。
……
就在雷達研究所這邊的研究,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候。
最新一期的報紙,再次公佈了關於天基工程的消息。
不過這次除了人們日報、廣民日報和新民報等主流報紙外。
《夏國軍事科技報》也加入了報道。
而且其論述得更爲詳細,清晰。
……
老大哥使館。
阿列克謝拿着報紙,急匆匆地走到雅科夫的辦公室門口。
擡起手,重重地敲了敲門。
不待裡面的人迴應。
他便直接走了進去。
正在談話的雅科夫和老伊萬見狀,露出詫異的神色,道:
“阿列克謝教授,你這是怎麼了?”
“兩位,請看吧。”阿列克謝沒有解釋,只是將手中的《夏國軍事科技報》交給了對方。
在看到報紙上“天基工程”的標題。
雅科夫和老伊萬的表情,立刻嚴肅地接過。
看過報紙之後。
他們的表情立刻變得凝重起來。
見狀,阿列克謝這纔開口道:
“天基動能武器,利用動能殺傷,具備快速打擊和全球覆蓋的優勢。”
“倘若這是真的。”
“那麼將會徹底改變戰爭的形式,在每一個國家的頭上,懸上一把利劍。”
他確實更喜歡學術。
可這並不代表他不愛自己的國家。
在看到這個武器介紹的一瞬間。
他整個人都有些不寒而慄。
倘若真的有國家研發出來,對於現在的任何一個國家,包括他們和M帝在內。
都具備着極高的威脅。
“不,我覺得夏國搞不出來。”老伊萬忽然道。
面對他這信誓旦旦的語氣。
雅科夫和阿列克謝都不禁有些愕然。
見狀,老伊萬解釋道:
“如果夏國真的能搞出來。”
“那就不會只是放出一個消息。”
“直接拿出來,纔是最明智的選擇。”
疑似有強大的武器。
和真的有強大的武器。
是兩個概念。
“可他們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阿列克謝道。
他想不明白夏國爲什麼這麼做。
這種強大的武器研究項目,不應該藏在深山老林裡研究嗎。
怎麼還直接公佈了。
雅科夫想了想,道:
“難道是因爲談判的事,夏國想給他們增加籌碼,爭取到更大的利益?”
“不全對。”老伊萬搖了搖頭。
他繼續道:
“夏國確實是想爭取更大的利益,但我認爲,他們是在釋放一種信號。”
“從機械狗到天基動能武器,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現階段的夏國造不出來。”
“所以我判斷,他們是想和我們合作進行研發!”
老伊萬說完之後。
雅科夫和阿列克謝兩人的臉上,立刻露出恍然之色。
這麼一想,那就全對上了。
夏國有技術,但是沒條件。
他們有條件,卻沒技術。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我們絕對不能放過這次合作的機會!”雅科夫道。
全速打擊、全球覆蓋。
僅僅是這兩點,就已經足夠讓他們付出大代價去研製。
——想想有一天他們的天基動能武器能夠懸在M帝的頭上,還有點小激動呢。
聞言,老伊萬搖了搖頭,道:
“是必須要合作,但現在我們給出的條件已經不夠了。”
“我需要儘快回國內一趟,和上面親自說明問題。”
“當然,在這之前,還需要進行一場討論,去確認天基動能武器的可行性。”
在他們和M帝爭霸陷入僵持的現在。
一個足以改變戰爭走向,甚至效果能和大蘑菇比擬的武器。
具備着無與倫比的價值。
“這麼着急急嗎,不再等一等消息?”雅科夫遲疑道。
老伊萬道:
“必須快,你們別忘了,我們可是從報紙上得到的消息。”
聽到這話。
雅科夫和阿列克謝先是愣了愣。
旋即很快反應過來。
他們能拿到報紙。
M帝,甚至是其他國家也能得到。
……
芮點使館。
在差不多的時間。
安德斯、羅賓和阿爾弗雷德三人,也知道了天基動能武器的事情。
不過在看過報紙之後。
三人的一致意見,都覺得夏國是在忽悠他們。
畢竟一個連衛星都沒有的國家。
跑到外太空去搞天基工程就已經十分離譜了。
還想開發天基動能武器?
用夏國的話來說,那就是——癡人說夢。
……
7天后的清晨,雷達研究所。
李暮從實驗室醒來,跑到水房用冷水洗了把臉後。
便飛快地回到自己的崗位。
此時的實驗樓內。
每個實驗室,都有着忙碌的研究人員。
經過7天的時間。
他們已經將水聽器、發射器、聲學陣列、數字信號處理器、數據採集系統
等等問題都一一解決。
從聲學傳感器與陣列,到信號處理設備,再到計算機與控制設備。
整個研究,以一種極快地速度狂奔。
當然,在顯控臺、聲吶顯示器方面還有所不足。
不過這些並不影響他最終的效果。
接下來只需要進行生產,組裝完成,就可以立馬投入測試。
但就在李暮打算跟着動手進行試驗的時候。
彭時錄忽然走門外走了進來。
身後還跟着郭默。
看到這一幕,李暮心頭立刻有了不妙的感覺。
果然,兩人進來後。
郭默開口便道:
“聽說你們組完成的進度差不多了?那你就先回去休息吧。上面催了好多次,我再替你求情怕是要捱罵了。”
聽到這話。
李暮當即道:
“其實還有一點問題沒有解決,需要我留在這裡。”
“再說不是還沒罵嗎。”
“這說明還有說情的空間,您再替我說說。”
他不想在試驗的關鍵時刻缺席。
郭默沒有立刻說話,看向一旁的彭時錄。
後者立刻道:
“我們大家都可以證明,接下來的試驗即便沒有李顧問也不會出太大的問題。”
“他的方案做得十分詳細。”
“說實話,我甚至懷疑就是叫一羣大學生來,都能照着搞出來。頂多多花一些時間而已。”
背刺,妥妥地背刺!
李暮用不可置信的目光看着彭時錄。
雖說他一開始坑得對方在宿舍裡整整睡了一天一夜。
但他們這7天,可是除了吃飯睡覺,20個小時形影不離。
還互相保證過絕對不會檢舉揭發。
“大家的意見呢?”郭默又看向實驗室內的王德昭等人。
衆人自然不會不點頭。
堵死了李暮最後一條路,郭默才笑眯眯地繼續道:
“請吧。”
……
坐在車中。
李暮無奈地離開了雷達研究所。
不過即便如此。
他依舊沒有停止研究。
一邊在車中閉目養神,還一邊考慮新型聲吶在試製的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
就在他想得入神的時候。
忽然聽到外面傳來一道高喊聲。
聲音倒是沒有什麼出奇的。
可喊的名字,卻十分地引人注目。
對方喊的是:
“原農平,你慢點!”
“停車!”李暮猛地睜開眼睛,道。
聽到他的話,關建民立刻將車停下。
李暮趕緊掀開車上的簾子,朝着車外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
那道人影也停了下來。
在這個年代,一輛小汽車,還是十分不多見的。
尤其是車上坐着的,還是一個年輕人。
原農平看着掀開車簾望來的人,不禁有些愣神。
但緊接着,他的目光就變得震驚起來:
“李,李顧問?”
就在他忍不住上前幾步,準備看得更清楚一些的時候。
一道身影忽然在他的背後響起,道:
“農平,你怎麼回事啊?我喊你半天都不停。”
聽到有人喊自己。
原農平才猛地驚醒,扭頭看向身邊的好友,道:
“立農,是李顧問,李顧問啊!”
“李顧問!”成立農一下子驚訝地瞪大了眼睛,下意識地就像驚呼出聲。
不過緊接着,他的嘴巴便被原農平猛地捂住。
這裡可是大街上。
要是叫破李暮的身份,免不了造成轟動。
成立農很快也意識到這一點,安靜了下來。
不過就在這一會兒的功夫。
那輛車,就已經不見到蹤影。
“走了啊,我還想和李顧問認識認識呢。”成立農望着前後的街道,長長地嘆了一口氣。
只要是研究農學的。
沒有一個不知道李暮,不知道他給夏國的農業發展帶來的巨大改變。
原農平也是如此。
但他卻並不失望,反而道:
“李顧問是大忙人,哪有空和我們搭話。”
“好了,走吧,我們還要去農科院呢。”
“這次的機會可十分難得,咱們要好好地把握住。”
說完,他便拉着成立農準備離開。
能夠遇見李暮,已經令他十分開心了。
至於說上話。
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畢竟他和成立農,都只是普普通通的學校老師而已。
“也對,還是正事要緊。”成立農當即點點頭。
不過就在兩人準備扭頭離開的時候。
忽然。
一道聲音在他們旁邊響起,道:
“看來兩位也有許多事情要忙啊,我過來的不是時候了。”
聽到這話。
原農平和成立農的腳步頓在原地。
兩人扭過頭,看向眼前帶着眼鏡的年輕人,先是閃過一絲錯愕之色。
“李,李顧問?”原農平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地看着對方。
聞言,李暮笑道:
“是我,兩位你們好。”
雖說戴上了眼睛,沒有那麼好認。
但這麼近的距離打量,認出來還是相當簡單的。
“您,您怎麼會……”一旁的成立農激動得有些語無倫次。
這可是李暮啊!
所有農學人心中的榜樣,全國科研工作者的標杆!
遠遠能看到一眼,他已經十分知足了。現在竟然站在了他的面前!
“我剛剛聽到您喊原農平的名字,所以停了下來。”李暮笑着解釋道。
這話讓原農平受寵若驚的同時,又不禁有些疑惑,道:
“您怎麼會認識我?”
“我和西南農學院的胡教授一直有書信往來,他纔信中提到過你。”李暮解釋道。
他一直沒有放棄對珍珠矮水稻的關注。
也始終和其保持着書信聯繫。
只可惜胡盛榮的進度實在是感人。
當然,這怪不得他,畢竟農學本身就是一門需要時間的學科。
原農平恍然道:
“原來是胡教授啊。”
原農平實在想不到。
大名鼎鼎的李暮,竟然還和他在西南農學院認識的教授有聯繫。
不過很快。
他又有些疑惑地問道:
“可是您怎麼會記住我呢?”
原農平從畢業以後,便服從統一分配,在胡南的安江農校擔任教員。
在這個年代,這個工作還是不錯的。
不過就學術方面而言,他至今都沒有什麼建樹。
更遑論能有入李暮眼的東西。
“聽他說你在研究雜交水稻,這可是個好方向。弄好了,以後我們人人都能吃飽飯。”李暮笑着道。
聞言,原農平有些興奮道:
“李顧問,您也覺得雜交水稻可行?”
在當下有着不少人都反對雜交水稻。
其依據是國際上普遍認爲,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雜種優勢並不明顯。
雖說他提出了三洗髮的理論。
然而因爲找不到合適的不育系材料,研究到現在都還處於理論探索的階段。
“當然可行,而且一定會成功!如果不是我時間有限,說不定也會去研究作物栽培。”李暮頷首道。
雜交水稻的成功,是歷史已經證明的必然。
原農平聽到這話。
眼中充滿激動和興奮。
這一句肯定,遠勝無數人的贊同。
不過緊接着。
他又覺得有些不好意思,道:
“如果是李顧問您來研究,肯定能比我更快更好。我聽胡教授說過,他現在研究的珍珠矮水稻,就得到了您極大的幫助。”
“哈哈,胡教授過獎了,略盡綿力而已。”李暮擺擺手道。
他只是給了些理論指導。
在行動方面,並沒有花費多少時間。
畢竟作物栽培需要的時間實在太長。
就拿雜交水稻舉例,每一次試驗都需要至少8年的時間。
一個人的人生能有幾個8年?
想到這裡,李暮繼續問道:
“對了,你們來京都是?”
“我們打算前往農科院,找鮑文夔教授討教一下關於雜交水稻的問題。”原農平道。
聽到這話。
李暮起了好奇,道:
“是遇到了什麼困難,能和我講一講不?”
“等一下,在這裡站着說好像不太合適。”
“來,跟我走,咱們找個地方坐下慢慢說吧。”
說着,他便帶着原農平和成立農兩人,朝着前方走去。
……
走了20多分鐘。
三人來到一處火鍋店。
聞着裡面傳來的香味。
原農平和成立農兩人都是忍不住嚥了咽口水。
他們雖然都是老師,工資不菲。
但像是肉這種稀缺物資,一個月也就能吃上那麼幾回而已。
李暮先是衝老闆喊了一聲,要了5斤羊肉,然後纔去招呼着兩人坐下。
不過就在這時。
原農平卻忽然攔住老闆,道:
“李顧問,怎麼能讓您破費呢,還是不吃了,咱們找個地方說話就行。”
“可我是真有點餓了,你們總不能讓我餓着肚子和你們講話吧。”李暮笑着道。
原農平當然知道這話是藉口。
可他一時也沒辦法反對。
總不能告訴李暮,讓他自己吃,兩人在一邊等着吧。
“農平,你就別客氣了,李顧問請咱們吃飯,這是多難得的機會啊!”一旁的成立農道。
他說完之後,還拼命地衝原農平眨着眼睛。
見狀,後者立刻反應過來。
李暮可不是一般的專家教授,時間忙得很。
每耽擱一秒,就多耽擱一秒和其交談的時間。
“那我們就卻之不恭了。如果有一天李顧問您來胡南安江,我們一定好好招待。”原農平道。
……
京都又在下雪。
天氣愈發寒冷起來,卻是吃涮羊肉最好的時候。
火鍋店裡,小銅爐咕嚕咕嚕地冒着熱氣。
夾起一塊羊肉,在滾燙的沸水中涮上片刻。
再裹上調好的蘸料,往嘴裡這麼一送。
成立農忍不住道:
“好吃,早就聽說京都的涮羊肉不錯,本來還想着什麼時候有機會能吃上,沒想到剛來就吃到了!”
他一邊說,一邊不停地看着李暮。
被李暮邀請同桌用餐
這件事足夠他回去跟學校的老師吹上10年。
“是很好吃。”原農平也吃了一塊,滿眼的享受。
這味道,說是他這幾年吃得最好的東西也不爲過。
不過很快,原農平就回過神來,說起正事。
這次他來京都,主要是爲了求證
在過去幾年的研究當中,他先是發現了“鶴立雞羣”稻種,然後用其作爲種子培養優質水稻品種。
不過很快,他就發現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