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構未來空戰規則,通過智能化、網絡化與能量武器實現‘跨代碾壓’……”李暮迅速地讀完整篇報道。
當看到六代機和五代機之間的差距後。
他的心中,更是忍不住熱血沸騰起來。
1.5馬赫全程超音速巡航,最大速度超過5馬赫。
不提在隱身性能、雷達探測與態勢感知能力、武器系統和人機協同作戰能力這些方面的領先。
僅憑速度。
都足以吊打五代機。
“假如能夠提前將一些技術拿出來,說不定能夠將六代機,提前一些時間搞出來。”李暮深吸一口氣,心道。
現在研究,他是不敢想的,也不現實。
不過將一些還是概念的技術完善,或者將一些還沒人搞出來的技術提出來,還是沒有問題的。
……
航空院,大門處。
得知李暮今天會過來。
院長唐燕捷,早早的便在此等候。
而在他的身後。
是王石存、黃之前、塗吉達、盧笑鵬和宋文聰等人。
除了唐燕捷之外,他們倒是不知道李暮要來。
不過一看院長都等在這兒了。
那是誰要來,簡直一目瞭然。
就在他們閒聊得正起勁的時候。
遠處的道路盡頭,朝陽升起的地方,走出一道身影。
不待看清樣貌。
唐燕捷便當先走了出去,一邊走一邊道:
“李顧問,您還沒吃飯吧,走,咱們先去飯堂。”
“您怎麼還親自帶着大家出來接我,生分了不是”李暮看了看周圍的衆人,調侃道。
聞言,唐燕捷苦笑道:
“我本來是一個人來的,誰曾想半道兒被他們看見了,全都跟了過來。”
“勸他們回去,還死活不聽。”
“說什麼要過來迎接,才顯得尊敬,也方便第一時間和你請教。我能怎麼辦?只能由着他們了。”
他說完後。
李暮一時哭笑不得,看向黃之前等人,道:
“大家沒必要這麼做,等我過去也是一樣的啊!”
“等都等了,李顧問,咱們先去飯堂,一邊吃一邊聊怎麼樣?”黃之前直接道。
從他的語氣中不難看出。
最近的研究,恐怕遇到了不少的波折。
“我們走。”李暮微微頷首,道。
……
旋即,衆人便來到飯堂。
打完飯菜後。
找了個地方坐下。
不待李暮開口詢問。
黃之前等人,便將這段時間遇到的問題一一說了出來。
首先,是空氣動力學設計的問題。
發動機的進氣道、壓縮機和渦輪等部件,都需要極其精確的空氣動力學設計,以優化氣流和提高效率。
這一點對於衆人來說,是一個不小的難點。
即便有着CAD的輔助,依舊進展不利。
當然,不是沒有,只是實在是緩慢了一些。
說到最後面。
黃之前不禁長嘆一口氣,道:
“以我們目前的研究進度,恐怕還要用上半年的時間,才能將核心機的設計給徹底完成。”
聽到他的這句話。
其餘人也不由停下了手中的筷子,跟着唉聲嘆氣,神色也帶有幾分慚愧。
畢竟李暮給他們的方向,已經相當明確了。
拿不出來成果,純粹是他們自己不爭氣。
“各位教授,你們先別急,關於核心機的設計,我這段時間有了更多的想法,應該對大家的研究有所幫助。”李暮笑道。
聞言,黃之前的眼睛猛的亮起,道:
“還請李顧問賜教!”
核心機是航空發動機的關鍵部分,由壓氣機、燃燒室、渦輪和主軸等構成。
它的好壞,直接影響着發動機的效率、推力和燃油經濟性。
如果核心機都搞不出來。
威龍-1戰鬥機說得再厲害,也只是空中樓閣。
“好,那我就說一說,給大家參考參考……”李暮繼續道。
他們目前研究的,是老大哥的AL-31FN發動機。
這款發動機,和殲-10後來採用的WS-10相比,材料工藝比較依賴傳統的高溫合金。
控制系統和冷卻技術,也相對比較落後。
不過落後也有落後的好處——至少他們能夠造出來。
像是WS-10採用的全權限數字控制,現在就極其難以實現。
哪怕勉強搞出來。
最終也不可能做到後世的水平,實際的效果甚至未必比AL-31FN的機械液壓控制好。
……
用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
李暮從AL-31FN發動機的高壓壓氣機開始講起。
一直講到它的控制系統。
當然,在分析機械液壓控制的時候。
他也順帶提了提這款發動機後期改進型中的部分數字化控制設計。
以他們現在的半導體和計算機水平。
完全實現全權限的數字控制很難,但部分實現的問題還是不大的。
在最後,李暮簡單地做了一個總結,道:
“通過輕量化設計和高效壓縮技術,實現高推重比,藉助單晶葉片和先進冷卻技術支撐高渦輪前溫度。”
“並用模塊化的設計,兼顧可靠性和維護性。”
“這將是我們未來研究的一個大的方向,如果大家有什麼問題的話,可以現在向我提問。”
他說完之後。
周圍的黃之前等人,卻沒有着急舉手。
而是看着手中的筆記,一個個都陷入在沉思當中。
良久之後。
黃之前才發出一聲驚歎,道:
“李顧問的能力,實在是令人佩服得想要五體投地啊!”
他們花了這麼久的時間,也就堪堪摸到些思路而已。
結果李暮一來。
不僅給的思路更清晰。
甚至還給直接給出了初步的方案。
這份才能,已經將他們,乃至是整個時代,都遠遠甩在身後。
一旁的塗吉達等人也紛紛笑着讚歎道:
“黃教授說的也是我們想說的啊!”
“採用可變靜子葉片優化喘振裕度和效率,使用鈦合金和鎳基高溫合金葉片加強耐高溫高壓能力!”
“這些我們想要想到,恐怕沒個兩三個月都不可能!”
……
衆教授你一言我一語,眼神之中,寫滿了欽佩和敬仰。
他們研究了半輩子。
天才見過很多,萬中無一的也接觸過那麼幾個。
但像是李暮這般的,僅此一例。
即便是縱觀整個世界文明的發展史,都是獨一檔的存在。
“過獎了,過獎了,還是有不少的問題的。”李暮笑着道。
在所說的內容當中,留下一些的漏洞,已經是他的習慣。
而且因爲相信黃之前等人的水平。
所以這次還是雙倍,加難版。
畢竟這些教授一個個都是在航空航天領域待了幾十年的大佬。
普通的小問題,一眼就能看穿。
不提升難度的話,很容易被懷疑。
“有問題也只是小問題,根本算不上什麼。”黃之前笑道。
就在李暮準備繼續謙虛兩句的時候。
一旁的唐燕捷道:
“好了好了,你們還吃不吃飯,飯菜都快涼了!”
衆人聞言,這才反應過來。
這頓午飯,吃了快2個小時。
而且每個人幾乎都沒有動幾下筷子,鋁製飯盒裡的飯菜都還堆的滿滿的。
“唐院長說得對,大家快吃,不能餓着肚子研究。”李暮跟着笑道。
說罷,他當先拿起筷子。
其餘人見狀,也趕緊吃了起來。
……
吃過飯後。
李暮便被黃之前等人,直接拉到實驗室,繼續討論核心機的設計問題。
高壓壓氣機、燃燒室、高壓渦輪、低壓渦輪、主軸、冷卻系統和控制系統。
其中高壓渦輪和低壓渦輪算作一個部分。
一共6個部分。
12個人,每兩個人負責一個部分。
分完組後。
緊接着就是理論研究的完善。
首先是關於高壓壓氣機。
AL-31FN發動機採用的高壓壓氣機,是9級軸流式高壓壓氣機。
在氣動設計上,它的葉片形狀使用的是高升力葉型設計,葉片前緣和後緣經過精密加工,可以減少流動分離和湍流損失。
流道設計上,流道逐漸收縮,主機增加空氣壓力。
還會通過三維啓動優化,減少端壁損失和二次留損失。
其中比較關鍵的,是可調靜子葉片技術。
這項技術能夠有效地解決在非設計狀態下不發生喘振的問題,在80年纔出現。
以現在的技術水平,想要做到還是有不小的難度的。
李暮道:
“吃飯的時候我簡單地說過它的技術原理:通過調整靜子葉片的角度來改變氣流的方向和速度,從而去影響壓氣機的工作狀態,。”
“下面我來說一說它的工作原理。”
“當壓氣機轉速從其設計值降低時,靜子葉片角度逐漸關小,以使空氣流到後面的轉子葉片上的角度合適。相反,當壓氣機轉速增加時,靜子葉片角度逐漸開大……”
他沒有吝嗇口水去分析原理。
畢竟就目前的情況來說,想要搞出可調靜子葉片,殊爲不易。
解釋得越清楚,越能夠幫助衆人進行研究。
而且除了宋文聰之外。
在座的基本也都是五十歲往上的年紀,用不着擔心影響他們的未來發展,可勁兒地塞資料就行。
……
七天後。
迎着東方冉冉升起的朝陽。
李暮走出航空院的實驗室。
只是才走了兩步。
腳步便不由有點發飄。
嚇得門外的關建民和趙參軍連忙上前,一左一右地扶住他。
“沒事沒事,腿有點麻而已。”李暮擺擺手,重新站好。
要是兩人將這事兒報上去。
他恐怕又要被強制休假幾天。
聞言,關建民無語道:“行了,別逞強了,回去先睡一覺吧。”
“你順帶去叫一聲黃教授他們,讓他們也去休息。”李暮道。
這一宿,不止是他。
黃之前等人,也累得不輕。
不過就從成果來看。
還是相當不錯的。
至少關於核心機,短時間內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了。
他也可以開始考慮威龍-1戰鬥機其他部分的研究問題。
畢竟戰鬥機不是有了個發動機就能用的東西。
還有機身、武器系統、雷達系統、電子系統和飛行控制系統的研究,也需要儘快提上日程。
“這麼一想,現在這個小團隊,恐怕就有些不夠用了,得跟上面要人了。”李暮心中暗道。
一邊想着,他一邊回到宿舍。
簡單地洗漱後,便直接睡下。
……
一直休息到下午2點左右。
李暮才從牀上醒來。
剛剛坐起身。
他便聞到了從門外傳來的飯菜香氣。
定睛看去。
只見關建民正和兩個小戰士,抱着一堆飯盒走進屋來。
前者看到他,道:
“我就知道你差不多該醒了。”
“先吃飯吧,把肚子填飽。”
“先吃點白粥,才熬了一宿,不能馬上吃重油重鹽的東西。”
關建民一邊說着,一邊打開飯盒。
“只有白粥恐怕不夠啊!”李暮摸了摸咕咕直叫的肚子,走上前道。
他這一晚上的消耗不小。
光吃白粥,眼前這十五盒頂多吃個半飽。
聞言,關建民接過一個小戰士懷裡的飯盒,道:
“還有豬肉白菜餡的包子,每盒3個,一共21個,不夠我再去拿。”
“先吃再說。”李暮已經等不及了。
說完,他便做下,開始狼吞虎嚥起來。
……
不到15分鐘的時間。
李暮便將所有的東西一掃而空。
白粥吃得乾乾淨淨,飯盒裡沒有一粒米粒殘留。
至於大肉包更不必說了。
兩口一個,吃得那叫一個愜意滿足。
關建民看他吃完,擔心他沒吃飽,道:“要不要我再去飯堂拿一些?”
“8分飽就好,吃得太飽也不行,容易犯困,再說過幾個小時又該吃晚飯了。”李暮笑道。
聞言,關建民也沒有堅持。
畢竟哪怕是8分飽,李暮吃的東西也十分驚人了。
要不是沒有出現過問題。
國家絕對不會聽之任之。
“對了,待會兒你去找唐院長……”李暮繼續道。
話還沒說完。
外面便傳來了唐燕捷的聲音,道:
“李顧問,我怎麼聽到您要找我啊?”
話音未落。
人就已經走了進來。
“確實是有事,威龍-1的發動機研究到現在,基本已經進入正軌,我想向上面申請,增加研究人手。”李暮直接道。
聽到這話。
唐燕捷哈哈大笑,道:
“就等你這句話呢,人我們早就準備好了!”
“而且在你不在的這段時間,他們已經開始了對目前的研究資料的整理。”
“等你休假歸來,立刻就能跟着你開始研究。要是人不夠,說一聲立刻就能補充。”
威龍-1戰鬥機作爲國家重點培養的軍事研究項目。
所擁有的權限,是相當高的。
也就是李暮沒提。
否則哪怕是幾百人的研究團隊,一個星期也能拉起來。
“既然您早有準備,那是最好的。”李暮微微頷首。
不過笑到一半,他忽然發覺不對。
休假?
什麼時候的事?
自己怎麼不知道?
李暮連忙站起身,一邊往外走,一邊道:
“事不宜遲,我看還是馬上開始吧。”
“威龍-1的機身設計,我打算採用單座金屬結構機身。”
“前身和背部進氣道,可以搞成圓錐形,有利於……”
他的話還沒說完。
人已經被關建民給攔了下來。
“好了,李顧問,您還是先休息兩天吧,要不然上面不放心,我們也不放心啊!”唐燕捷笑呵呵道。
聞言,李暮滿是無奈。
他也知道,這次躲是肯定躲不過去了。
……
隨後,李暮連黃之前等人的最後一面都沒見到。
就被“趕”出了航空院。
走過一段山路之後。
他便坐上車,返回京都。
……
京工院。
時至學期的末尾。
兩旁栽滿梧桐樹的甬道上。
學生們的腳步,變得匆匆了許多。
哪怕是成績好的學生。
在這個時候,都不敢懈怠。
更何況,在他們這一屆,還出了一個著名的學習狂人。
每天雷打不動的早上5點起牀,晚上12點睡覺,中間除了吃飯睡覺外的時間,都花在了學習上。
各科成績,更是長期霸佔專業第一的寶座。
而且本專業的學完了還不夠。
甚至還去學其他專業的學科知識。
得到院長的特批,參加那個專業的考試後,還取得了第二的好成績。
有這種“榜樣”在。
其他的學生當然不甘落後,跟着一起學了起來。
錢樹言一邊和李暮並肩走着,一邊道:
“這個高家林啊,學習勁頭比你當初還大。”
“在別人的專業考了個第二還不夠,說什麼下次準備考個第一。”
“而且還打算再去學幾個專業,搞得我都有點不知道該不該讓他去考了。”
他說完的語氣雖然無奈。
但臉上的笑,卻根本沒聽過。
畢竟有這樣的學生,對於整個學校的學習氛圍來說,絕對是好事。
都是大學生,連一個外專業的學生都考不過,丟不丟人?
覺得丟人,就得死命的學。
“這麼學習,他的身體受得了嗎?”李暮更擔心高家林的身體。
聞言,錢樹言道:
“這個你放心,學校方面一直注意着他的情況。”
“只要發現不對,立馬就會出面干預。”
“而且他的伙食,我們也有專門的補貼,保證他能夠吃得飽、吃得好。”
這兩年來,國家的經濟情況得到了比較大的發展。
糧食的產量,也獲得了相當大的提升。
對於教育方面的投入,自然更大。
像是高家林這樣的學生,別的不提,吃飯問題絕對是有保障的。
“那就好。”李暮點了點頭,放心下來。
就在他們說話的時候。
恰好走到了圖書館附近。
“咦,巧了。高家林在那邊看書,你要不要去見見他。”錢樹言忽然指了指遠處,道。
李暮順着他的手指看去。
果然看到了看書正看得入神的高家林。
他想了想,道:
“還是先不打擾他了,他現在忙着考試的事情,等他考完了再說。”
“要考機械工程,還要考軟件工程,還想考材料學。”
“這三個專業的難度可不低,哪怕是我都未必能全部考第一。”
對於這個因自己的資助而考上京工院的年輕人,李暮還是相當欣賞的。
這個未曾在歷史書中出現過的人,展現出的天賦,並不亞於許多成名的專家學者。
當然,也不能說沒有自己,高家林就會默默無聞。
可能對方只是和許多夏國的科學家一樣,選擇了隱姓埋名,所以他才無從得知。
“不過不管如何,都值得好好培養啊!”李暮心中暗道。
科學研究,人才是不可或缺的。
僅僅是發掘後世的一些著名專家和教授,遠遠不夠。
“你說這話恐怕沒幾個人信。”錢樹言笑着打趣道。
高家林雖然厲害,學習勁頭甚至略微超過李暮。
但在天賦上,差得不是一點半點。
都是天才。
然而天才之間,依舊有着難以逾越的差距。
……
兩人說着話。
來到遊戲研發中心。
這也是李暮這趟過來的主要目的。
上次張凱和李建來找過他後。
說是回去和衆人商量。
然而直接就沒了消息。
特樓門口的警衛也沒有看到他們過來。
他就只能自己過來了。
正往大樓裡走。
忽然,阿列克謝迎面走了出來。
看到他。
後者面色複雜,道:“李顧問,好久不見。”
“好久不見,阿列克謝教授。”李暮友好地和對方握了握手,笑道。
見到他臉色如常。
阿列克謝的臉色稍鬆,道:
“李顧問,您這段時間都在忙什麼?我感覺好久沒有見到您了。”
他說完後,緊緊地盯着李暮。
畢竟說好了一起研究遊戲。
結果他這邊都在準備搞《戰爭2》了。
李暮卻連人影都見不到。
“當然是在研究遊戲了,還能研究什麼。”李暮臉不紅心不跳道。
聞言,阿列克謝臉上的疑色更深,道:
“研究遊戲?什麼遊戲,能和我說一說嗎?
他心中暗罵,真以爲自己是好騙的嗎。
遊戲研發中心大樓這裡的條件,幾乎是除了夏國的半導體集團外最好的。
如果李暮要研究遊戲,肯定繞不開這兩處地方。
可他從那些過來交流的半導體集團遊戲部的教授口中套話得知,對方根本不在那邊。
兩邊都不在,怎麼可能是在研究遊戲。
虧他當初信誓旦旦地替其保證,說李暮絕對和河圖沒關係!
“沒問題,能和您交流,相信對於我也會有很大的幫助。”李暮笑着道。
隨後,他便將後世遊戲的一些發展理念說了出來,道:
“現在我們的技術獲得了不小的進步,硬件所能夠容納的遊戲內容也得到了極大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