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不妥,要是都把人送過來了,其他的研究所怎麼辦,而且我們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每個計算技術研究所有多少懂軟件工程的人?”林振第一個反對道。
他找出的這兩個理由,前面一個還好說。
立刻便有人道反駁道:“有什麼其他的研究,能和李顧問的研究相比?”
不過面對後一個問題,便覺得有些棘手了。
整個三省今年也才分到了20多個不到30個的軟件工程專業畢業生。
雖說計算技術研究所有着天然的優勢,但耐不住人實在太少。
一些地方乾脆一個都沒有,只能派人去跟那些下來的軟件工程畢業生們學習。
就在衆人苦惱不已的時候。
吳薛道:“不懂不是問題,可以慢慢培養嘛?”
說着,他將目光投向了一旁的李暮。
三省的軟件工程人才儲備不足,是一個既定的現實。
這個問題,李暮之前也想過解決方案。
所以面對吳薛眼神詢問,他當即便道:
“培養肯定是要培養的,而且是要大力地培養,這方面後面我也會出出力。”
“不過初期僅靠培養是不夠的,還是要從京都調一部分人過來。”
“這個問題還要領導您去協調,我稍後給您擬一個名單,您可以上報上去,然後讓那邊去詢問這些人是否有意願過來。”
他說完之後。
吳薛臉上滿是驚喜之色,連連點頭道:“好,好,好,我一定儘快辦成此事!”
本來能夠讓李暮幫幫忙,培養培養人才,他已經很滿意了。
沒想到竟然還有意外之喜。
京都半導體研究所的人有多厲害,他還是清楚的,在軟件工程方面的研究,絕對能甩他們三省幾條街。
“那李顧問,這麼說的話,我們其他郡的計算技術研究所的骨幹,也能過來參與研究吧?正好也讓他們培訓培訓。”濱城的郡領導道。
話音剛落,林振便急了,連忙道:“初期肯定是研究更要緊,怎麼能夠讓李顧問分出這麼多精力去幹別的事呢?”
“話不能這麼說,我們的骨幹水平再一般,也不至於毫無用處,只不過需要投入時間成本、金錢成本去慢慢學習,這點我們都覺得不是問題。”黑城的郡領導道。
其他郡的郡領導也跟着開口,表示支持。
別說只是派骨幹過來了,便是將整個計算技術研究所搬過來,他們都沒覺得是什麼問題。
林振還想開口,但眼角的餘光卻敏銳地發現了一旁的吳薛微微贊同地點頭。
這下他再說什麼也都沒用了。
“也罷,不過是派人過來學習而已。”他心中暗暗安慰自己。
待衆人都說完意見後。
吳薛看向李暮,問道:“李顧問,您覺得呢,會不會有什麼問題?”
此話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緊張起來。
畢竟他們商量得再好,這個正主覺得不行的話,那也沒用。
“問題是有的。”李暮的一句話讓衆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在一衆忐忑的目光中,他接着無奈地表示道:“大家這麼相信我,讓我的壓力很大啊!”
話剛剛說完,辦公室內地衆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俱是有些哭笑不得。
就這?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嘛,李顧問,能者多勞,這事就拜託你了!”吳薛笑着道。
……
在用餐結束後。
吳薛和林振都着急去辦事,很快離開。
其他郡的郡領導雖然想找機會和李暮單獨待一會兒,但這麼多人一起,各自都不可能拿出底牌。
這種情況下,商量得再多,也都是無用功。
加上吳薛提醒他們不能耽誤李暮的研究,所以只能再找其他機會。
……
這邊,和衆人告別之後,李暮也打算離開奉天重型機械廠。
就在他準備上車的時候。
一道聲音忽然叫住了他:“李顧問?”
聲音並不大,更像是在試探。
不過李暮還是聽到了,回過頭來,看向喊自己的人。
只見幾個年輕人站在不遠處,向着這邊觀望。
看到他回頭,似是終於確認了他的身份,這些年輕人的臉上立刻露出興奮之色,連忙上前走來。
“李顧問,真的是您啊,我還以爲我認錯了!”一個相貌周正的年輕人激動地說道。
另一個女生跟着道:“真沒想到還能再見到您,我們還以爲要過很久很久才能跟您再次見面!”
兩人的臉上,滿是崇敬。
“李樹同學、周蘭同學,好久不見。”李暮看了看兩人,略一思索,便想起他們的名字。
其他的年輕人他沒什麼印象。
但這兩人,應該是五道口職業技術學院機械工程專業的學生,以前他搞講座的時候碰見過,還向他提過問題。
見李暮說出自己的名字,李樹、周蘭高興得語無倫次道:“李顧問,您還記得我們?”
“當然了,我記得你們當時跟我提問,要怎麼將軟件工程應用到重型機械製造領域……”李暮笑着回憶道。
李樹和周蘭兩人聽完之後,臉上的笑容更加深了一些。
不過很快,他們又變得有些愧疚起來,道:
“李顧問,當初我們和您提問的時候不覺得,現在才發現,那些問題和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有着很大的區別。”
“批量化的生產固然有很大的意義,但在重型機械的水平上,我們落後了其他國家至少10年。”
“所以我們辜負了您的希望,沒有繼續在利用軟件工程批量化製造重型機械這條道路上走下去。”
說到這件事,兩人的聲音都有些低落。
畢竟當初離開學校的時候,他們可都是信心滿滿,覺得能夠在奉天重型機械廠幹出一番大事業。
但來了之後,他們才發現了現實和理想的差距。
“這有什麼好在意的,目標就應該因時而變,因事而變,你們能夠及時調整,反倒讓我覺得很驚喜。”李暮笑着鼓勵兩人道。
利用軟件工程批量化地生產重型機械,這個研究其實他不是沒有考慮過。
只不過重型機械的投入成本實在太高,加上技術水平過於落後了,生產越多,他便覺得越虧。
所以暫時沒有去研究,打算在技術水平上突破一番再說。
想到這裡,李暮問道:“對了,你們說在研究重型機械,是哪方面的?”
“主要是有色金屬臥式擠壓機,目前我們國內這方面還遠遠落後M帝和老大哥,急需技術上的突破。”李樹道。
有色金屬臥式擠壓機,是發展航空工業,用於飛機、導彈的翼樑、壁板、型材、鼻錐的鍛壓和擠壓的大型擠壓模鍛設備。
說夏國落後,其實並不是很恰當。
在60年代,僅僅只有M帝和老大哥有萬噸級別的臥式擠壓機。
國內既沒有設計經驗的人,也沒有任何資料可以參考,研究的困難,可謂是相當之大。
“研究這個啊,不錯,有衝勁嘛。”李暮笑着道。
他連接蓉城市中心圖書館的檔案庫,看了一下資料。
夏國搞出萬噸臥式擠壓機,是在66年的事情。
周蘭不好意思道:“您過獎了,我們還只是想要研究而已,都還沒有什麼像樣的成果。”
他們要研究萬噸臥式擠壓機的事情,其實沒多少人知道。
要不是剛剛太過激動了,也不至於說漏嘴。
畢竟這方面國內完全一片空白,多少專家和教授都搞不出來,他們兩個剛剛畢業的學生說要解決,未免引人發笑。
“話不能這麼說,現在沒有成果,以後也會有的。要是遇到什麼解決不了的難題,可以來問問我。我這一段時間都會在奉天空氣動力研究所那邊,和警衛說我的名字就行。”李暮道。
兩人都是出身國內頂尖學府的人才,能力絕對是沒的說的。
雖說現在年輕,未必能夠很快地得到成果。
但日後絕對能夠開拓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謝謝李顧問,我們一定繼續努力!”李樹和周蘭齊聲道。
望着兩人臉上的堅定神色,李暮的眼中也不由浮現出一抹笑意。
……
在鼓勵了一番李樹和周蘭後。
李暮又和其他幾個年輕人交流了一番。
他們並非從京都的高校畢業。
但對李暮的尊敬,一點兒都不比李樹和周蘭兩人少。
同樣勉勵了他們幾句後,李暮才動身離開。
坐在車上。
他一邊閉目養神,一邊在腦海中查看關於萬噸臥式擠壓機的資料。
既然剛好碰到了,那麼索性幫兩個年輕人一點小忙。
當然,他不會參與進去,僅僅打算提供一些研究思路,剩下的交由兩人自己去做。
看着看着,李暮忽然微微坐直了些許,暗道:“居然還要犧牲一位科學家?”
他實在想不到,萬噸臥式擠壓機的成功,竟然是以一位科學家的生命爲代價。
年僅39歲,便因勞累過度,病魔纏身,最終留下“天生我才必有用,奈何天不從我願”的遺言,與世長辭。
“未免有些太慘痛了!”李暮看着都覺得心疼。
短短三四年的時間,一個正直壯年的科學家的生命便走向了盡頭,其間所經歷的艱辛,付出的努力,恐怕都是常人難以承受的。
他看向資料中的名字——王正安。
“就在奉天重型機械廠嗎,哎,早知道剛剛應該去見見的。”李暮心中有些遺憾。
對於這些爲國家的強大付出生命的先輩們,他始終懷着崇高的敬意。
他接着想道:“不過現在補救,也爲時未晚。”
夏國決定搞萬噸臥式擠壓機,差不多也就在這個時候。
王正安應該還沒有參與到研究,或者參與的時間不長。
現在挽救,還來得及!
……
回到研究所。
李暮便立刻開始繪製萬噸臥式擠壓機的設計圖。
這個東西在60年代屬於先進的重型機械,但放到後世,不說爛大街,但至少算不上特別少見的技術。
他花了點時間,便在蓉城的重型機械公司找到了相關的資料設計圖。
雖說不是特別的詳細,但也足夠使用了。
畢竟要知道現在夏國在這方面,可是一點兒資料都沒有。
……
次日,早。
洗漱鍛鍊完後。
李暮便讓關建民給李樹和周蘭送去消息,讓他們過來見自己。
現在他還不認識王正安,肯定不能直接找上門。
最好的辦法,是通過兩人,讓其自己找過來。
做完了這件事或,他頂着微微發黑的眼圈,來到風洞的實驗場地。
看到他的樣子,王石存、徐順壽和吳達觀三人都嚇了一跳,連忙道:“李顧問,您這是怎麼了?”
“沒事,昨天晚上突然來了點靈感,小小地熬了一會兒夜而已。”李暮擺擺手,示意自己沒有大礙。
不過他雖然這麼說。
但王石存等人還是有些不放心,道:“冒昧的問一句,您昨晚睡了多久?”
“睡了,一會兒吧。”李暮有些不確定,反正他坐在書桌前,一低頭一擡頭,天便已經亮了。
然後在牀上躺了不知道多久,生物鐘便把他叫醒。
困倒是不困,只不過精神略微有點疲憊。
畢竟繪製圖紙不能簡單的照抄,是一件相當耗費心力的事情。
“不行,絕對不行,必須去休息!”王石存等人斬釘截鐵地說道。
還一會兒?
在他們看來,肯定是乾脆沒休息。
李暮道:
“真沒事,就是有點黑眼圈而已,不影響研究。”
“王教授、徐教授、吳教授,你們別忘了。”
“之前你們想回實驗場地,是誰給你們打的掩護?”
他說完後,好整以暇地看着三人。
偷偷來研究的事情,可不止只有他一個人會幹。
王石存等人也來過一兩次。
可惜剛好不湊巧,被付華生抓到了。
眼看就要被發現,還是在後面趕來的李暮引走了付華生,否則個個都要挨批評。
“就是被所長罰我們也認了,李顧問,您可千萬不能意氣用事,身體要緊啊!”徐順壽道。
王石存和吳達觀也跟着出言相勸。
他們被罰不要緊,萬一李暮的身體出現的問題,那就是天大的事了。
就在李暮打算再爭辯一會兒的時候。
忽然,一道聲音在他的背後響起:“李顧問,您昨晚上沒休息?”
“我沒有,怎麼可能,您聽錯了。”李暮扭過頭,看着走過來的付華生,面不改色道。
只可惜,他的黑眼圈,已經說明了一切。
不過保險起見,付華生還是看向了李暮身後的王石存等人。
三人連忙拼命地點頭,彷彿在說:“沒錯,所長,快把他喊回去休息!”
“李顧問,您這麼做,讓我很難辦啊!”付華生無奈地嘆了口氣。
管束李暮,他肯定是沒有這個權利的,即便是吳薛和林振,恐怕也做不到。
“您真的誤會了。”李暮還在試圖狡辯。
可殊不知,身後的三人已經將他給賣完了。
“您要是非要這麼說,那我只能老老實實地上報了。”付華生攤了攤手,道。
在付華生的“建議”下,李暮最終還是沒有選擇強硬地要求留下。
雖說繼續堅持下去,還是能留下的。
但大家都開口勸了,也沒必要辜負這份好意。
而且現在風洞試驗已經步入正軌,他在不在這裡盯着,差別並不是特別大。
加上自己也覺得有些困,索性便回到宿舍。
當然,像衆人說的,再休息一天是不可能的,頂多下午,他還是要回到研究一線。
……
下午。
養足精神後的李暮,繼續開始試驗工作。
目前玄鳥-1的試驗結果,都還算比較理想,進行的調整,也比較微小。
不過錢五師有句話說得好:“不能帶着問題上天。”
爲了避免可能出現的失誤,李暮力求將誤差降到最小。
而如果出現試驗出的零部件參數和他手中的資料相悖的情況。
在再三驗證之後,他也還是更相信自己和王石存等人親手得出來的結果。
畢竟他們不可能完全一比一還原UH-60直升機,在這些細節上,必須有着自己的判斷。
……
一直忙到晚飯的時間點。
進行完今天的第3次試驗,開完討論會後。
李暮便喊上王石存等人,準備去飯堂吃飯。
就在他們走出門外時。
等候在外,不知已經站了多久的關建民,帶着還穿着藍色工裝的李樹和周蘭兩人走了過來。
看到兩人,李暮停下腳步,笑道:
“現在是上班時間吧,怎麼提前過來了?”
“不會是你們偷懶了吧。”
“這可不行,要是被發現了,我可不替你們脫罪。”
他讓關建民去送消息的時候,說的是讓他們“放假,或者下班的時候過來”。
畢竟要搞萬噸擠壓機,完全是臨時起意,沒有絲毫的鋪墊。
有全才的名頭歸有名頭,但做事還是得有基本邏輯。
沒道理他前腳才問完李樹和周蘭兩人,後腳便把設計圖畫了出來。
“李顧問,我們沒有偷懶,本來準備下班再來拜訪您的,沒想到說話被我們廠長聽了去,他便讓我們放下手頭的工作趕緊過來了。”李樹連忙解釋道。
他們雖然着急,但也不至於違反廠裡的規定。
加上有李暮的囑咐,更不會提前過來。
可由於過於興奮,上班的時候忍不住互相討論了幾句。
恰好,廠長過來找他們說昨天兩人和李暮認識的事,全都給聽了去。
“是啊,我們廠長說:‘是李顧問將我們去啊,那肯定是有要緊事,趕緊去,千萬別耽擱了’,然後便把我們攆過來了。”周蘭接着道。
聽到他們的解釋。
李暮故意板起的臉上,也露出一抹笑容,道:
“原來是這樣,那是我錯怪你們了,我給你們道歉。”
“但你們兩個這次回去記得替我給楊廠長轉告一聲,不能給你們搞特殊。”
“只有在深入到你們所學習的領域,才能夠將書本上的知識,真正轉化爲自己的知識,並由此創造出可行的技術。”
他說完後,李樹和周蘭兩人連連點頭稱是。
一旁的王石存早已習慣了這一幕,所以並不覺得奇怪。
所裡的年輕人,對李暮那叫一個推崇備至,將之視爲人生的引路明燈。
不過徐順壽和吳達觀的表情就十分精彩了,眼中紛紛露出不可思議之色。
能出名不難,但能得到學生如此的尊重和崇敬,恐怕沒有幾個人能做到。
更何況李暮還這樣的年輕,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還沒吃飯吧,走,咱們一起去吃個飯,然後再說事情。”李暮看了看兩人手上還沾着的油污,道。
李樹和周蘭沒有絲毫遲疑,直接答應下來,然後乖乖地跟在李暮身後。
旋即,衆人前往飯堂。
……
在路上的功夫,王石存等人也知道了李樹和周蘭過來的原因。
當聽說李暮打算研究萬噸擠壓機的時候,衆人的目光之中都不由紛紛露出驚詫之色。
萬噸擠壓機對航天航空領域的重要作用,他們還是明白的,絲毫不亞於之前不久才搞出來的萬噸水壓機。
這種重型機械的每一個技術突破,都能直接拔高國家的工業實力。
但這也就意味着,它的研究難度極高,絕不是幾個學生隨便搞搞便能搞出來的。
即便加上李暮……也只是有了成功的可能而已。
如果讓王石存知道徐順壽吳達觀等人的想法,一定會笑着說一句:“你們還是不瞭解李暮啊,但凡他決定要研究的東西,沒有不成功的。”
這話說誰恐怕都容易讓人覺得此人賣弄虛名,絕對是個草包中的草包。
可加上李暮,便具有很高的可信度。
徐順壽道:
‘李顧問,我好奇問一句,這萬噸擠壓機,您有多大的把握?’
“您可能不太瞭解,這方面的研究,我們國內沒有一點兒資料。”
“唯一能當做參考的,只有以前從老大哥那邊學習到的一點經驗,但沒有實物,研究肯定困難重重啊!”
他不是有意給李暮潑冷水。
只是萬噸擠壓機的研製,確實太難了。
“有困難不怕,只要肯用心,總會成功的。”李暮看看忐忑的李樹和周蘭兩人,笑着道。
萬噸擠壓機是有很大的難度,但耐不住他有掛可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