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嶽海樓

“王稟這就去石場了?董郎君那邊來信說王稟在桐柏山招攬不少草莽英傑,這次似也有不少人隨他到嵐州來,你可都見到了!”

郭仲熊年近五旬,瘦長的臉頰精神抖索,眼睛炯炯有神的盯着窗外斑駁的院牆。

當世士臣頗多有建功立業的宏遠志願,郭仲熊也不例外。

聯兵伐燕在即,也正是士臣建功立業的時候,他赴任嵐州之後,就將主要精力放在整飭邊防軍備上,有空就往下面的砦寨跑,希望能與將卒打成一片。

這個節骨眼上,他心裡不是特別想插手蔡鋌與王稟已近乎私人恩怨的糾纏之中,但他作爲蔡系在嵐州的旗杆人物,對王稟的動向又不能不管不問,該打壓還是要打壓。

在王稟抵達嵐州的第三天,他從寧武巡邊歸來,也第一時間將曾潤等人喊到跟前,詢問會見王稟的情形。

“皆是粗鄙武夫!”

都過去兩天了,但曾潤每想到徐懷那副無賴嘴臉,胸口還禁不住隱隱作痛,恨氣的說道。

“據說夜叉狐是個容貌美豔、心如蛇蠍的年輕女子,可是真的?”郭仲熊這會兒閒下來,也不介意多表示一些關切。

“女眷未入州衙,我未親眼見到,但他們去驛館後,我都有派人跟着,他們在城裡閒逛,還引來不少市井好事之徒圍觀,容貌美豔卻是不假的,”

曾潤還沒有資格郭仲熊面前踞傲,坐一旁如實說起他目前所掌握的王稟身邊諸人的情形,

“除了這個夜叉狐,窺不透深淺外,王稟身邊以盧雄最爲穩健,而唐盤、徐心庵二子年少也有沉穩氣度,將來或不容小窺,卻是那頭莽虎最爲無賴……”

見曾潤提及徐懷都禁不住咬牙切齒,問道:“我聽說這莽虎最爲武勇過人,小小年紀即便放到西軍都能算一等一的悍將,卻是怎麼個無賴法?”

“徒有過人武勇,甘爲走狗而不知廉恥,粗鄙、魯莽不堪,都不知道他怎麼長到這麼大,卻還沒被鄉人打死!”曾潤恨氣的說道。

“漢末名將許褚癡愚而勇猛,有虎癡之名,這個莽虎要是甘爲走狗,沒有什麼異念,卻頗有許褚的風範啊,”郭仲熊也沒有再聽曾潤講下去的意思,說道,“好了,你負責這些事,我是放心的,但注意不要礙到嵐州的兵備整飭,這纔是樞密使交辦下來的大事……”

“曾潤明白。”曾潤起身告退。

曾潤參見郭仲熊時,有一名中年人跟了過來,但沒有直接進廳舍參見郭仲熊,而是安靜的等候在廊前。

左右差役都以爲他是曾潤剛從汴京調來的跟班,以前都沒有見過;這時候他也是默不作聲跟在曾潤身後走出院子。

雖然蔡府直接從汴京調來給曾潤調用的人手僅有十數人,但這些人手卻還是不便光明正大的出入州衙,也不便都直接留在郭仲熊身邊。

因此曾潤日常也不住在州衙,而是在州衙東大街另尋了一棟大宅子;從汴京調來的諸多人手,也都安頓在這裡。

曾潤也沒有想到王稟從桐柏山出發,在途中竟然拖延了三個多月纔到嵐州,他們有幾個人就在嵐州空等了三個月,又沒有其他差遣,都快閒出淡來。

曾潤與中年人走回來,院子裡有好幾個人正打熬筋骨、練習棍棒,夏日炎炎,大家都打着赤膊,渾身上下鐵鑄一般的腱子肉,充滿着隨時將爆發而出的力量。

看到曾潤與中年人趕回來,衆人都放下手裡棍棒,圍過來剛要問見郭仲熊的情況,中年人眉頭微微一挑,衆人頓時都收住聲,規規矩矩先簇擁着中年人與曾潤進屋。

參見郭仲熊時,中年人等在廊前都沒有進官舍。

炎炎夏日身穿一襲灰黑麻質短衫,黑色麻褲,麻繩編織的草鞋,滿是乾裂的大腳露在外面,一把刀柄纏裹細麻繩防滑的挎刀系在腰間,臉容削瘦枯槁,沒有什麼表情,像是山裡堅硬沉默的石頭,怎麼看都像是曾潤的跟班。

而這一刻回到這邊院中,中年人走進屋隨意將腰間的挎刀解下來擱到桌案上,徑直坐下來,陡然間卻有淵亭嶽峙的氣勢。

“虎侯,你與曾先生去州衙,郭郎君怎麼說?”這時候還是有人按捺不住的問道。

“我獲罪削職爲民,此時只是相爺座前一個閒人,你們都不要再提舊時稱謂,還是喚我嶽海樓的名字吧!”中年人吩咐道。

“……”衆人囁嚅着,卻沒有真直呼其名。

曾潤想起郭仲熊不以爲是的態度,心裡有諸多不滿,坐到嶽海樓的下首,不滿的說道:“我們在這裡籌謀許久,生怕出一丁點的差錯,然而郭郎君卻不以爲意,甚至還覺得我小題大作……”

嶽海樓示意左右都先坐下,還是先安慰曾潤道:

“郭郎君並不知道鄭恢、董其鋒在桐柏山所行諸多事,更不清楚鄭恢他們最後爲王稟、夜叉狐等人設計伏殺的細情,因此不能認識到這些人的兇殘、狡詐,這不奇怪——只要我們心裡有數,郭郎君那裡願意給我們方便就夠了!”

嶽海樓從來都沒有奢望郭仲熊這樣的人物,會是什麼事都對樞密使言聽計從的傀儡——真要那樣的話,朝廷派這樣的人物過來主持嵐州的軍政,就是大害。

嶽海樓最近回到汴京,纔有時間將鄭恢、董其鋒之前的密報翻出來,結合董成等人的信函以及泌陽縣地方上稟朝廷諸多的奏報進行梳理,發現有些細節比之前別人推測更詭譎。

同時他恰恰也是料到郭仲熊不會將心思放在打壓王稟之上,只要王稟安分守己,不惹事生非,郭仲熊甚至還有可能會容忍王稟在嵐州蟄伏下去,嶽海樓才決定親自趕到嵐州來。

今日跟着曾潤身邊去見郭仲熊,驗證他之前的判斷無誤,嶽海樓心裡對郭仲熊當然沒有什麼不滿,唯一的可惜是他昨天才趕到嵐州,沒能在岢嵐城裡親眼見到徐懷、唐盤、徐心庵這幾個在桐柏山綻放光芒的後起之秀。

“我們要怎麼做?”溫潤問道,“石場開採、運輸以及物資供給,我都能安排,隨便安插三五人進去,絕對不會被發現。”

“安排三五人混進石料場,窺着機會將王稟捅死——王稟只是一個石場監當,身邊就一兩名老吏做事,石料場監護之事都是那些沒鳥用的廂軍負責,都不需要提前安排什麼,刺殺之後就直接從石料場往南面的山嶺逃走,曾先生將一切都推到囚犯作亂頭上——所有事都齊活了,需要考慮那麼多做甚?”有人不耐煩說道。

“少說兩句,不會嫌你嘴短?你們以爲相爺現在還是意在取王稟的性命嗎?”

嶽海樓瞪了那人一眼,要他老實坐回去,說道,

“之前王稟百般阻撓聯兵伐燕之事,言語之間對相爺也有諸多不敬,擔心王稟囿於黨爭,而置家國大業不顧,相爺纔不想容他。而現在聯兵伐燕之勢已成,已非王稟之輩再能阻撓,再殺他也只是細枝末節,甚至是節外生枝。叫你們跟曾先生過來,是盯住王稟及他身邊人,看情況行事,非是一定要動手。此外,古今多少戰事看似勝券在握、最終卻功虧一匱,論及主要原因就是中樞對地方掌控不力,而舊有軍情斥候、傳遞有太大的錯謬。這場戰事,樞密院一定要主導的,官家說不得也會頻頻降旨,要是軍情出現大的錯謬,樞密院卻沒有察覺,這裡面會發生什麼事,需要我提醒你們嗎?相爺一直想在樞密院增設職方館,專司邊州及敵境軍情刺探等事,然而朝中就是有些人鼠目寸光,一定要將此權分於狗屁都不是的兵部手裡,不使樞密院專擅。相爺無奈,我也只能建議相爺先派你們過來觀望雲中形勢,以防不備。”

Wωω TTkan ¢O

“原來將我們遣來嵐州,是你虎侯主張啊!”曾潤感慨道。

“我在隨大公子出使燕都時,就跟相爺提過這事,卻不知道怎麼一直拖延下來,”嶽海樓說道,“應該是這次將王稟踢到嵐州來,這兩件事撞到一起去,你們才被遣過來,但你們還是太在意王稟了。你們想想看,伐燕能成,相爺功垂千古,王稟已無可能與相爺爭輝,還有什麼好忌憚的?我回到汴京,原本想寫一封書信派人送過來提醒你,但最近翻看鄭恢、董其鋒之前的密報,發現有一些蹊蹺處,才臨時決定過來看一眼的!”

“徐武富死後,有一個叫徐武磧的投到董郎君門下——此人應該對桐柏山諸事細情知道很多,是不是可以緊急將他調來?”曾潤問道。

“徐武磧這人我認得,雖然我有十多年沒有見到他了,但我不信他——董成願意信他,我也沒轍……”嶽海樓說道。

“那我們接下來要怎麼辦?”曾潤見自己兩點建議都被嶽海樓毫不留情面的否決,但想到他以往的威名,不敢有意見,只是低聲問他有什麼好辦法。

“千軍易得,良將難求,照鄭恢所書,陳子簫、仲長卿、郭君判、潘成虎、鄔七等賊將頗有能耐,你找郭仲熊,藉口調整石場、牢營及石料押運的監守人馬,將這幾人都聚攏到石場來,”嶽海樓說道,“王稟還會不會折騰事情,這幾個賊將是否如鄭恢遣書所說真有幾分本事,將他們聚到一起一觀便知,好過我們枯坐於此胡亂猜測!另外將我及老鷹安排進牢營,所有的手腳都要做乾淨了,不要我們去石場做苦役,卻被人看出破綻……”

石場開採、運輸石料,一是從廂軍調人,一是從牢營裡調囚犯充當苦役,而囚徒在石料場受到的壓榨,要比廂軍將卒狠得多,曾潤沒有想到嶽海樓會親自假冒苦役囚犯的身份潛入石場去!

第一百二十五章 送信第一百七十七章 劃編軍戶第三十五章 故人第七十一章 歸來第四十章 統兵之道第六十九章 密會第十一章 天命一百三十一章 算計第七十二章 少年心氣第八十六章 西華殘陽第三十五章 城頭第五十一章 破陣第三十章 西進第五十四章 胡人心機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三十二章 失守第五十八章 西線第十三章 聰明誤第二百二十五章 峙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嵐州風雪第三十六章 潛流第四十四章 請守第四十三章 柳暗花未明第二百一十章 遷都第一百九十一章 撤離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簡單第一章 京師第一百六十章 奪營第一百四十一章 相見第六十一章 新使赴任前第五十九章 策應第二百一十三章 不決第八章 柳林之內有堂奧第三十八章 守城之選第九十章 赴襄陽第九十一章 軍事指揮學堂第一百一十六章 雁門第一百零一章 殿議第一百三十九章 借爾子一用第二十章 舊吏第九十八章 說客第一百三十三章 偷樑換柱第一百五十三章 敗局已定第六十四章 圍河第一百四十章 惡訊第六十五章 陣戰第七章 撤離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雪第四章 徐徐圖之第九十一章 姦情敗露第一百四十八章 點撥第一百五十三章 水軍統將第一百三十五章 夜戰第十八章 婚配第二十二章 拙計笨策第七十八章 亂夜第五十六章 避實搗虛去第二十三章 守慎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雪第二十五章 城池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兵第一百二十三章 師其長技第一百二十一章 計中計謀中謀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綢繆時第二百三十六章 潁水第四十六章 紈絝少年勇第二十章 大姓宗族第二百一十一章 生悲第九十八章 春風得意幽憤槍第六十四章 選擇第五十三章 不動如山第一百七十四章 增援第五十二章 踏營第二百二十四章 北上第五十五章 混亂第一百四十一章 傳詔第三十五章 安置第一百四十五章 流民第一百五十二章 秘密第四十一章 水力鍛錘第二百零五章 秦州第二百三十六章 相逼第一百二十八章 疑敵第六十五章 風光各異第一百九十四章 府州第一百二十六章 近城第七十七章 殺將第五十六章 黑衫秘兵第五十九章 鐵橋第八十九章 遠客第一百一十章 初戰第四十九章 聯結第七十五章 捉拿第六十四章 示敵以弱第二百零一章 大勢失去第一百四十四章 所謀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計第七十四章 夜議第六十七章 落花流水夜第二百一十章 緩衝
第一百二十五章 送信第一百七十七章 劃編軍戶第三十五章 故人第七十一章 歸來第四十章 統兵之道第六十九章 密會第十一章 天命一百三十一章 算計第七十二章 少年心氣第八十六章 西華殘陽第三十五章 城頭第五十一章 破陣第三十章 西進第五十四章 胡人心機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三十二章 失守第五十八章 西線第十三章 聰明誤第二百二十五章 峙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嵐州風雪第三十六章 潛流第四十四章 請守第四十三章 柳暗花未明第二百一十章 遷都第一百九十一章 撤離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簡單第一章 京師第一百六十章 奪營第一百四十一章 相見第六十一章 新使赴任前第五十九章 策應第二百一十三章 不決第八章 柳林之內有堂奧第三十八章 守城之選第九十章 赴襄陽第九十一章 軍事指揮學堂第一百一十六章 雁門第一百零一章 殿議第一百三十九章 借爾子一用第二十章 舊吏第九十八章 說客第一百三十三章 偷樑換柱第一百五十三章 敗局已定第六十四章 圍河第一百四十章 惡訊第六十五章 陣戰第七章 撤離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雪第四章 徐徐圖之第九十一章 姦情敗露第一百四十八章 點撥第一百五十三章 水軍統將第一百三十五章 夜戰第十八章 婚配第二十二章 拙計笨策第七十八章 亂夜第五十六章 避實搗虛去第二十三章 守慎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雪第二十五章 城池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兵第一百二十三章 師其長技第一百二十一章 計中計謀中謀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綢繆時第二百三十六章 潁水第四十六章 紈絝少年勇第二十章 大姓宗族第二百一十一章 生悲第九十八章 春風得意幽憤槍第六十四章 選擇第五十三章 不動如山第一百七十四章 增援第五十二章 踏營第二百二十四章 北上第五十五章 混亂第一百四十一章 傳詔第三十五章 安置第一百四十五章 流民第一百五十二章 秘密第四十一章 水力鍛錘第二百零五章 秦州第二百三十六章 相逼第一百二十八章 疑敵第六十五章 風光各異第一百九十四章 府州第一百二十六章 近城第七十七章 殺將第五十六章 黑衫秘兵第五十九章 鐵橋第八十九章 遠客第一百一十章 初戰第四十九章 聯結第七十五章 捉拿第六十四章 示敵以弱第二百零一章 大勢失去第一百四十四章 所謀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計第七十四章 夜議第六十七章 落花流水夜第二百一十章 緩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