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部署

“許府君、文將軍、錢郎君,還是要稍稍停一下,肚腸會承擔不住!”見許蔚、文橫嶽、錢擇瑞他們每人都連乾幾碗肉粥還意猶未盡,徐懷擔心他們肚腸承受不住,趕忙勸阻。

這時候顧不上什麼儀態,徐懷與許蔚、文橫嶽、錢擇瑞他們直接就坐在血跡斑駁的寨牆之上商議事情。

徐懷先將當前北線敵我雙方的兵力部署介紹給許蔚、文橫嶽等人知道。

赤扈人在北線的兵力非常有限。

清順軍已經被打殘了,曹師雄看似在寧武還能集結七八千人馬,但總體戰鬥力不會比被全殲的嵐州城五千守軍更強,只會更弱。

曹師雄甚至都不敢將這七八千人馬從寧武拉出來。

這是他最後的本錢。

要不然清順軍及嵐州就要改姓孟,而不姓曹的。

鎮南宗王府在大同僅有三千騎兵留守,卻要兼顧幾個方向,短時間內也沒有辦法對他們發動凌厲的攻勢。

雖說鎮南宗王府還能從南遷恢河河谷(雲朔應武等州)的諸多蕃部徵調數千規模的騎兵,但需要時間。

徐懷現在主要也是搶這個時間。

赤扈此外在忻、代及雁門還有少量的留守兵馬,但兵力有限,戰鬥力也差,縮回城池,短時間內不怕他們敢輕易妄動。

赤扈人在北線的兵力,就是看守太原城的李處林、陰超兩部兵馬,但這兩部降附軍進攻太原城一年之久,損失慘重而未能陷城,士氣及鬥志都很低落。

雖說兩部兵馬能源源不斷從雲朔等地強徵青壯編入營伍,保持住兵馬規模,戰鬥力卻不強。

倘若李處林、陰超敢將兵馬都從營寨之中拉出來,楚山騎在野戰中以一敵五、甚至以一敵十,都是不懼的。

現在就怕他們縮住不出來。

此時楚山騎、鄭晉卿部、楊祁業部,幾場戰鬥都極激烈、急促,包括連日頂着風雪強行軍,都不可避免產生很大的傷亡減員,不過,包括東進的天雄軍俘卒在內,他們在太原附近還有三千精銳之兵。

在棋盤山、黃龍坡、黑雁驛、桃花衝砦等地,包括撤下去休整的傷病在內,還有兩千人馬。

另外,顧氏雖然不會出兵進入太原,但很顯然他們不可能會再拒絕出兵增援棋盤山、黃龍坡、黑雁驛等地,以屏護太原軍民從嵐州西撤的側翼。

不敢顧氏高不高興,這也是徐懷劃給他們的底線。

蕭林石會不會再調兵馬參戰,徐懷難以預測,但契丹殘族哪怕在草城川以西按兵不動,也必然能夠在管涔山北麓方向,幫他們牽制住一部分虜兵。

要不然的話,那顏木赤得有多大膽子,敢完全不在陽口、廣武等側翼部署兵馬防範蕭林石,將所有能集結起來的兵力都往棋盤山、黃龍坡碾壓過去?

單純從兵馬規模以及戰鬥力方面考慮,他們目前還是佔據優勢的,而虜兵目前核心目標是攻陷汴梁,並要以最快的速度徹底打通燕薊往河洛的通道,短時間內不可能會分兵兼顧這邊。

他們目前所面臨的最關鍵,也是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太原十萬軍民太虛弱了,規模又太大。

這麼多人馬先要走狹窄的凌井溝峽谷(楊廣故道)撤往嵐州,僅有三千兵馬殿後,怎麼可能保護周全,不露出一絲破綻?

而只要他們露出一絲破綻,被虜兵抓住,誰敢想象十萬軍民混亂崩潰是何等災難性的場面?

“我們肯定不能現在就倉促西撤。我們在太原還要狠狠打幾場,至少要將李處林部殲滅掉;然而在太原城東北、西北,利用奪取的敵寨建立防禦,將陰超部攔在太原城以南;同時還需要在天門山北側建立起防禦,攔截在忻州集結的虜兵,在這些準備妥當之後,才能着手安排太原軍民經天門關、凌井溝峽谷西撤,”

徐懷說出下一步的作戰目標及計劃,

“李處林生性謹慎,當初天雄軍突襲大同城,他就死守內城不出。現在想要將他們從營寨裡誘出野戰,我不抱希望。所以說,雲州漢軍大營以及兩翼還剩下幾座連營,我們都要一座座拔掉,而且時間上還不能拖延!要做到這點,僅憑我手裡三千兵馬是做不到的,太原將卒雖然虛弱,但留給他們休整的時間非常有限,我希望現在就分批調遣人馬,作爲輔兵編入各個陣地,哪怕前期用來虛張聲望,也是好的——許府君、文將軍,你們以爲呢?”

不考慮太原南部的陰超部,僅僅是從北面圍困太原城的李處林部,在兩座連營被佔據之後,還有一萬兩三千兵卒分守七座連營以及北側的大營。

徐懷手頭只有三千兵馬,單純用這三千兵馬,怎麼打都不是夠用的,而且楚山兵馬一旦傷亡太重,失去戰鬥力,後果也是毀滅性的。

所以現在就要將城裡的守軍調出,直接編入各個陣地參戰,哪怕前期先承擔輔助作戰,不去直接到前鋒線面對敵軍,對接下來的作戰也是重大支撐。

同時太原城內的民衆還需要先穩住,先充分供給粥食,恢復一些體力;還需要其他三座城門保持反攻勢態,以牽制南側的陰超所部。

當然,聯絡呂梁山裡的諸部義軍,也是現在就要去做的工作。

徐懷之前不是沒有想到這事,一方面事前不能泄漏進軍計劃,另一方面發動攻勢之後,連日作戰、強行軍,還沒能騰出手來。

“好!一切皆照徐軍侯所說安排!我們現在將所有能爬得動的人馬都調給徐軍侯你來節制,城內的事情,我們來負責!”許蔚、文橫嶽說道。

他們在見到援軍之後才相信援軍會到,情緒激動,很多事情都是被推着去做,也知道自己倉促之間考慮沒有辦法周全,對外圍的敵我形勢研究也不夠,而這種情況下,也不可能對徐懷信任作任何的保留。

…………

…………

在太原北部,主要分作五處戰場。

天門山東北部、棋子山的東側,需要建立營寨,防範忻州方向的來敵,待太原軍民正式西撤之時,這裡也將是屏弊天門關側翼的核心防線。

目前此處,以蕭燕菡、陳子簫爲首,五百天雄軍俘卒就地進行戒備。

雲州漢軍大營南北轅門各設一處戰場,目前要將雲州漢軍主力封堵在大營之中;以徐心庵、王憲各率五百人馬坐鎮。

連營兩翼戰場,必須要將太原城北的敵軍連營全部強行攻下,這樣才保證太原軍民順利出城;同時陰超所部想要增援,也必然要從兩翼方向殺來,或派兵加強兩翼營壘的防禦,在大股平民出城時伺機發動突襲。

兩翼則以唐盤、殷鵬爲主將,各率五百精銳建立推進陣線。

徐懷身邊僅有五百預備兵馬以及三百多傷病,還是昨夜雪夜直接參加奪寨激戰的將卒,需要緊急休整;昨夜有兩百將卒戰死或重傷致殘,徹底喪失戰鬥力。

昨夜也是楚山騎發動突襲以來,傷亡最重的一次。

現在五處戰場兵力都嚴重不足,特別是連營兩翼戰場,短時間都不能再發動攻勢,就怕傷亡慘重,或沒能守住鋒線,會引發全盤戰局的崩潰。

徐懷現在所做的,一方面是將昨日戰死或受傷的馬匹,以及繳獲的糧食,拖往城中,緊急熬煮粥食以賑饑民,一方面將城中尚在握持刀弓的千餘將卒,先接到目前所佔領的兩座營壘,在簡單補充一些飲食跟鎧甲之後,先派兩翼戰場。

敵軍在前壘陣地有六架投石機,爲楚山騎所繳獲,目前也在緊張拆卸中,等着運往兩翼戰場安裝用於攻城拔寨。

徐懷在抓緊時間席地而坐,靠着垛牆小憩,然而連日作戰、行軍,甚至幾次都身先士卒、衝鋒陷陣,他也是相當疲憊,闔眼就甜睡過去,再睜開眼天已放晴,日頭已西斜了。

見蕭燕菡坐在身邊,牛二、史琥等人守在外側,徐武磧、王舉等人不知道去了哪裡,四周一片寂靜,他們這邊還沒有發起新的進攻,敵軍似乎也都按兵不動。

徐懷將身上的氈毯揭開來,撐住起來,問蕭燕菡:

“我睡了有三個時辰?你怎麼到南面來了?”

“棋子山附近有小股敵騎出沒,徐武磧帶着楊祁業所部去棋子山坐鎮去了;而有一部分天雄軍兵卒強烈要求到南線來參戰,我就帶領他們過來了!”蕭燕菡說道。

“戰場很安靜啊!嵐州那邊什麼情況?”徐懷這一覺睡得渾身酸脹,知道這幾日高強度作戰、行軍所致,需要緩和一會兒才能使氣血通暢,戰場既然是安靜的,他都懶得站起來四處張望,直接聽蕭燕菡跟他說便行。

“李處林在北面的大營緊閉不出,而兩翼敵軍主動放棄三座營壘,都收縮到西角與東角營壘之中,陰超所部在城南沒有大的動靜,但往兩座角營更增援數百援兵,”蕭燕菡說道,“顧氏已派出一營步甲,進駐棋盤山,後續計劃集結兩千人馬進入嵐州接應太原軍民西撤,顧繼安與喬繼恩也在趕來太原的途中,他們顯然不會放棄分功的機會,卻只帶着兩百騎兵過來,太寒磣了!”

“這邊能多兩百名生力軍,可以了……”徐懷知道顧氏既然決定往嵐州出兵,一定會派人陪同喬繼恩趕來太原接洽,而他們能帶兩百騎兵隨行,徐懷也不敢奢望太多。

至少在大越數十萬禁軍、邊軍之中,顧氏所領的府州軍,還要算敢戰善戰的一支。不單顧繼遷坐鎮府州,多次抵禦党項人的進攻,顧琮、顧明海等人也是顧家的後起之秀,經歷過一些戰事。



第五十九章 敗算第一百九十五章 奪寨第十六章 雲停風不息第一百五十四章 希望第一百四十四章 所謀第五十九章 汴梁第八十七章 用事當用急第六十七章 落花流水夜第一百四十五章 離別第二百一十章 緩衝第一百八十一章 戰果第六十二章 貼身相隨第八章 伸手不打笑臉人第八十四章 憐香惜玉人第四十七章 微瀾第四十五章 秘院相見第七章 撤離第一百二十六章 近城第六十一章 意許無遺諾第一百八十三日 人選第十九章 相邀第一百三十八章 烏敕氏第八章 紹隆二年第二十六章 水攻之策第八十五章 龜甲船第五十一章 王謝堂前第七十九章 晨時第十四章 暗香疏影心疑第一百零一章 賞功第十章 刺客也是驚弓鳥第一百七十二章 圍垸之策第一百一十章 新甲第二十七章 決定第六十六章 退路之思第二百四十三章 部署第一百九十一章 秘策第七十七章 去留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四十五章 將計第六十七章 巧辭善辯第七十三章 新寇第一百四十四章 背城而戰第一百八十二章 廣武第二十章 問策第一百二十八章 殘兵第一百一十五章 置縣之議第一百八十二章 晉家第十章 場面有點亂第二百三十七章 交鋒第一百五十一章 元帥府第五十六章 形勢第一百四十五章 將行第一百五十三章 水軍統將第一百四十一章 傳詔第一百三十二章 封還第二百一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十四章 促降第九十八章 奪軍之謀第二百三十七章 襄江別第二百四十三章 部署第一百七十九章 扭轉第七十八章 信使第二百七十一章 別無選擇第一百二十章 楚山之秘第二百一十九章 聖意何爲第一百九十三章 定計第四十三章 飲宴第一章 桐柏山中行道遲第十八章 天下英雄小看第九十一章 軍事指揮學堂第三十七章 假癡不癲第二十六章 罪問千古第一百五十章 舊卒第一百五十六章 淺攻進築第二百二十一章 進宮第四十八章 持久第三十五章 安置第五十七章 密策中出第四十五章 臨戰第九十章 殺賊遊園夜第一百零四章 附從第二百四十一章 班師第一百七十四章 誤會第一百六十二章 霜雪第十八章 天下英雄小看第一百六十一章 風雨將至第一百六十一章 怯戰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局第一百一十六章 劣局第十九章 援至第一百零五章 奪軍第四十二章 邀鬥第一百六十九章 書齋密議第五十五章 鏖戰第三十九章 心機算盡第一百七十章 突圍之事第二十九章 相遇第一百章 死士第一百一十六章 夜戰
第五十九章 敗算第一百九十五章 奪寨第十六章 雲停風不息第一百五十四章 希望第一百四十四章 所謀第五十九章 汴梁第八十七章 用事當用急第六十七章 落花流水夜第一百四十五章 離別第二百一十章 緩衝第一百八十一章 戰果第六十二章 貼身相隨第八章 伸手不打笑臉人第八十四章 憐香惜玉人第四十七章 微瀾第四十五章 秘院相見第七章 撤離第一百二十六章 近城第六十一章 意許無遺諾第一百八十三日 人選第十九章 相邀第一百三十八章 烏敕氏第八章 紹隆二年第二十六章 水攻之策第八十五章 龜甲船第五十一章 王謝堂前第七十九章 晨時第十四章 暗香疏影心疑第一百零一章 賞功第十章 刺客也是驚弓鳥第一百七十二章 圍垸之策第一百一十章 新甲第二十七章 決定第六十六章 退路之思第二百四十三章 部署第一百九十一章 秘策第七十七章 去留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四十五章 將計第六十七章 巧辭善辯第七十三章 新寇第一百四十四章 背城而戰第一百八十二章 廣武第二十章 問策第一百二十八章 殘兵第一百一十五章 置縣之議第一百八十二章 晉家第十章 場面有點亂第二百三十七章 交鋒第一百五十一章 元帥府第五十六章 形勢第一百四十五章 將行第一百五十三章 水軍統將第一百四十一章 傳詔第一百三十二章 封還第二百一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十四章 促降第九十八章 奪軍之謀第二百三十七章 襄江別第二百四十三章 部署第一百七十九章 扭轉第七十八章 信使第二百七十一章 別無選擇第一百二十章 楚山之秘第二百一十九章 聖意何爲第一百九十三章 定計第四十三章 飲宴第一章 桐柏山中行道遲第十八章 天下英雄小看第九十一章 軍事指揮學堂第三十七章 假癡不癲第二十六章 罪問千古第一百五十章 舊卒第一百五十六章 淺攻進築第二百二十一章 進宮第四十八章 持久第三十五章 安置第五十七章 密策中出第四十五章 臨戰第九十章 殺賊遊園夜第一百零四章 附從第二百四十一章 班師第一百七十四章 誤會第一百六十二章 霜雪第十八章 天下英雄小看第一百六十一章 風雨將至第一百六十一章 怯戰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局第一百一十六章 劣局第十九章 援至第一百零五章 奪軍第四十二章 邀鬥第一百六十九章 書齋密議第五十五章 鏖戰第三十九章 心機算盡第一百七十章 突圍之事第二十九章 相遇第一百章 死士第一百一十六章 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