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棋子

“楚山沒能留住、跑去襄陽落腳的魏成隆乃是你妹婿,這些日子沒有少往襄陽鋪院走動,你好像都無動於衷啊?”徐懷看史軫走近過來,問他道。

鄭屠、史珣目前留在襄陽,方便有什麼事情及時與大元帥府溝通聯絡,但每隔旬日,鄭屠都會不辭辛苦回一趟楚山。

現在是關鍵時期,襄陽城內很多微妙動靜,還需要見面細說才更清晰。

魏成隆在襄陽城見到鄭屠、王珣之後,幾乎每天都要鋪院“應卯”,鄭屠以爲史珣跟他老子史軫提及後自有安排,他也就沒吭聲。

卻不想一個多月時間過去,史軫這邊完全沒有反應,前日到楚山時,鄭屠才無意間在徐懷跟前提了一嘴。

史軫輕描淡寫的說道:“史珣寫信跟我說過這事,但魏成隆志大才疏,難堪大用,我着史珣不用理會這事。”

“哦,有人還以爲長史小心眼,有心給這個瞧不起自己的妹婿一點顏色看看呢!”柳瓊兒笑着說道。

“柳姑娘莫要笑我,”史軫苦笑道,“倘若魏成隆在楚山,或能任爲小吏,對大人所謀之事多少有所裨益,但是在襄陽,虎狼環伺,我都不敢斷說心志堅定,魏成隆遇事怕是很難經得起考驗!”

史軫對妹婿魏成隆能力及性情,很是瞭解,但恰是如此,才越是頭痛。

鄭屠、徐武良、徐武坤以及徐四虎這些人,或許只能說是中人之資,出身也極低微,放在別的地方,可能永無出頭之日。

然而,他們從草莽時就跟着徐懷出生入死,不僅能在楚山核心層佔有一席之地,也能得徐懷的信任。

而以往同生共死之種種經歷,以及他們此時在楚山的地位,都能叫他們對徐懷、對楚山忠心耿耿,心志之堅非他人輕易撼動。

此時楚山勢力初成,雖說徐懷仍然求賢若渴,但這時候加入楚山就能有機會得到重用的,也就陳子簫、丁崇這些真正有大才乾的人物。

即便行營之中很多事務性的工作,中人之資便能勝任,但中人之資此時在楚山已很難有出頭投地的機會。

這也是魏成隆的尷尬之處。

倘若魏成隆去年沒有前往襄陽,就直接在楚山落腳,哪怕先進鑄鋒堂打理一些事務性的工作,也算得上是在楚山創業之初入夥。

那樣的話,魏成隆能力談不上有多突出,性情也有諸多缺點,但也會爲楚山衆人接納,這時楚山各方面都缺人手之手,自然也容易能得到獨擋一面的機會。

魏成隆到時候也會滿足他在楚山的地位,輕易也不會三心二意。

然而魏成隆自己錯過這場機遇,即便他此時出面說項,能替魏成隆謀個事務性的差遣,但不可能得到真正的重用。

史軫就懷疑以妹婿魏成隆志大才疏的性子會心滿意足,而沒有踩着楚山另攀高枝的心思。

襄陽此時看上去一派和氣,並沒有特別尖銳、突出的矛盾,但史軫對周鶴、顧蕃、高純年這些士臣的秉性太清楚了,此時只是被殘酷而惡劣的形勢壓制住,不跳出作妖罷了。

待形勢稍有緩解,史軫很懷疑周鶴這些人能與楚山相安無事。

到時候心懷不滿、想着另攀高枝的魏成隆,就很可能會成爲他們這邊最容易被攻破的一個破綻。

史軫這時候吃撐了,沒事給自己挖這個坑?

徐懷對史軫的回答也不說滿意或不滿意,只是看着浩浩湯湯的淮水。

史軫低頭看着自己腳邊的小草,輕輕拿鞋尖捻着,也不說話。

“你們兩個還看不看風景了?”柳瓊兒嗔道,“長史也真是的,有一樁富貴送給你妹婿,你還裝什麼糊塗?你就知道魏成隆一定經不住考驗?”

“魏成隆要是能經受住考驗,又或者說襄陽那邊不會有什麼考驗,大人還會特意提起這事?”史軫苦笑道,“但大人有什麼安排,史軫莫不允從?”

“你覺得襄陽那邊有沒有必要落一兩枚閒棋冷子?”徐懷看向史軫問道。

“殿下有漢武之風範,對大人也是信任有加,但大人不能忘了荊湖、川峽、江東等地還是士臣佔據絕對的優勢,受士臣絕對控制。殿下在襄陽行諸事必然要倚重士臣,最終也就難免會爲士臣所掣肘。大人在襄陽即便有朱沆、許蔚、錢擇瑞、王番諸郎君說項,卻也難免勢微力單,”史軫說道,“當然,襄陽當前的局面可以說是隱憂,周鶴、高純年、顧蕃等人即便再看大人不順眼,只要赤扈人一日不去,他們對大人多半會捏住鼻子忍耐,而淮南之憂,卻要迫切得多”

魯王一系,除了汪伯潛、嚴時雍、楊茂彥這些人乃是主和派舊臣外,除了魯王對徐懷感觀很差外,更主要的還是葛家重新得到重用。

第一次代燕北征,天雄軍在大同慘遭滅之敗,之後葛家兵權又被奪,葛懷聰等人或死或殘,葛家可以說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創,但葛家數代將門,根基之深絕不容小視。

就算王家很早就人丁零落了,又遭逢靖勝軍之變,但王憲、王峻、範宗奇、王章、史琥、史雄等一批子弟成長起來,此時已經成爲楚山軍的中堅之一。

葛家也是同理,葛鈺等一批葛氏及家將子弟,有上百人在葛伯奕帶領上,在魯王前往魏州坐鎮之初就追隨左右,此時已經成爲魯王掌握軍隊的中堅力量。

魯王看徐懷不順眼,這不是什麼大事,畢竟這世間魯王看不順眼的人多了;魯王不是蠢貨,不會想着將所有看不順眼的人都掐死,但徐懷與葛家的仇怨,卻又不是那麼容易解的。

“淮南看我不順眼的人,確是要更多一些。”徐懷說道。

“武威公前往青州已經月餘,青州與襄陽也互通幾次信使了,雖然具體談到哪些,楚山還不得而知,卻不難猜測,畢竟大越有兄終弟及先例,還一直爲朝野津津樂道。”史軫說道。

“是啊,世妃、世子落入赤扈人手裡,雖說不排除將來有救回的可能,但殿下以大局爲計,是很有可能會在登基之後就立魯王爲皇太弟,”徐懷說道,“不過,魯王以皇太弟的身份坐鎮壽春督戰,對襄陽的影響也有限。”

“淮南防線穩固,魯王的地位則穩固,殿下即便再防備魯王,但以社稷爲念,也會盡可能緩和與魯王的緊張關係——時機恰當了,羣臣還是會迎魯王回襄陽,畢竟沒有儲君長期在外督戰、暗行分治的道理,”史軫說到這裡,輕嘆了一口氣,說道,“好吧,襄陽鋪院事務繁多,確實需要多派幾名主事,我向大人舉薦魏成隆,只不過史珣年少才微,不適宜在襄陽獨擋一面,還請大人將他調回來多加歷練”

“不要這麼不情不願啊。”徐懷笑着說道。

史軫心怨道:挖坑將自家妹婿埋進去,哪裡可能會心甘情願?只是徐懷一定要將魏成隆當成棋子扔入局中,史軫也沒有辦法不答應,他這時候就想着將兒子史珣調回楚山,挖坑這事總不能讓史珣去做。

“行啊,楚山缺個主簿,史珣回來去給程益當助手鍛鍊一兩年看看!”徐懷說道,“但襄陽那邊的事,你要幫瓊兒多加留意”

“這事史軫省得,但襄陽那邊太缺適合人手了,可以請鄧統制舉薦晉龍泉到襄陽任事!”史軫說道。

新置楚山縣時,唐天德、晉龍泉二人都選擇投附楚山,但晉龍泉卻還不動聲色的留在泌陽縣尉司任個小吏,並沒有直接進入楚山任事。

這事知道的人極少。

雖說鄧州、唐州合併成南陽府,還是以戰略地位更重要的泌陽爲府治,但在人手有限,史軫主張將晉龍泉這樣的人,優先安排到襄陽去,補充那邊的人手不足。

而鄧珪此時作爲左宣武軍統制,舉薦幾個舊識到都部署司或大元帥府司馬院任事,則是輕而易舉之事。

同時此事也可以確認一下鄧珪當初對徐懷的承諾還有沒有效。

“可以安排晉龍泉去襄陽,但這事不需要勞煩鄧珪,”徐懷說道,“在襄陽落幾個閒棋冷子,也是以備有患,卻非處心積慮要做什麼,我們不能混淆了這個界限!”

徐懷最初希望鄧珪留在景王身邊領軍,主要還是考慮倘若景王不得不率守陵軍回汴梁參與防禦,到時候鄧珪及所部可以作爲應對汴梁亂局的一步棋可用。

時變勢變事變。

鄧珪從最初名不見經傳的巡檢使、營指揮使,此時搖身變成左宣武軍統制,變成殿下身邊最受信任的武臣之一,地位甚至不在他之下,徐懷很難說鄧珪此時沒有與楚山切割的心思。

倘若鄧珪想保持獨立,與楚山切割,徐懷也能理解、接受。

而這時候拿晉龍泉去試探鄧珪,甚至迫使他繼續跟楚山捆綁在一起,徐懷反而擔心有可能弄巧成拙。

強扭的瓜,永遠都甜不了。

與其這時候繼續迫使鄧珪從屬於楚山,還不如繼續保持友好默契、相互援應的關係。



第一百零三章 朔州城頭第一百一十二章 物有其質第二百二十章 相邀第二百一十二章 奪灘第二百四十六章 譯者布剌蠻第一百二十五章 送信第一百一十九章 迎敵第二百二十六章 功成第二十一章 處置第五章 淮水楚山一軍寨第四十四章 軍虞候第一百二十一章 風雪第一百一十六章 夜戰第一百三十七章 計成第二十五章 尋找徐武良第七十五章 匠人第六十九章 聲東第一百一十一章 以剛克剛第一百九十三章 定計第二百三十六章 潁水第二百五十一章 關城第五十六章 怯敵第六十章 先帥舊部第二百二十六章 會合第一百七十章 突圍之事第十二章 北城第二百二十一章 進宮第三十六章 統兵第九十章 赴襄陽第五十一章 掩藏第八十八章 瑜亮相疑第六十八章 奇襲第八十九章 市井殺賊如屠狗第一百九十章 脫鉤第三十六章 統兵第六十五章 契丹騎兵第十六章 京襄第一百六十五章 宣戰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蔡第五十二章 大匠師第一百八十八章 歲旦第一百五十六章 借兵之計第一百一十章 初戰第一百八十八章 天宣之恥第十五章 恭喜大當家第五十四章 胡人心機第一百四十五章 將行第一百八十五章 開端即尾聲第一百二十章 相邀第九十一章 姦情敗露第一百八十四章 盤龍湖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兵第六十章 雷霆之怒第二十七章 黃龍坡驛第二百四十章 末路第七十九章 信函第十二章 安排第一百零三章 朔州城頭第七十二章 舊人相逢第一百零八章 防線第二十三章 暗棋第二百七十章 出海第二百七十二章 失敗的遊說第五十八章 薦將第一百五十章 本末第一百二十五章信使第二百一十九章 定策第一百二十八章 緣由第八十四章 憐香惜玉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對策第一百五十七章 援兵第一百八十一章 戰果第九十六章 夜行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策第二百七十四章 優禮第一百零六章 人生如戲靠演技第二十七章 將變第十九章 知謀無良策第二百三十三章 屠滅第六十六章 揭過第六十八章 傳首第一章 京師第六十一章 重甲步兵第四十八章 胡姬暖香第一百零七章 馳援第十四章 促降第一百零八章 狩獵第二十六章 人前人後真面目第五十五章 寨前殺三賊第一百七十九章 婚事第一百五十五章 部署第六十六章 暗夜第二百四十五章 備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定計第一百八十三章 破寨第八十五章 老槐舊事第一百七十六章 來客第十六章 賊心難安第一百二十七章 秘使第四十八章 小雀崗
第一百零三章 朔州城頭第一百一十二章 物有其質第二百二十章 相邀第二百一十二章 奪灘第二百四十六章 譯者布剌蠻第一百二十五章 送信第一百一十九章 迎敵第二百二十六章 功成第二十一章 處置第五章 淮水楚山一軍寨第四十四章 軍虞候第一百二十一章 風雪第一百一十六章 夜戰第一百三十七章 計成第二十五章 尋找徐武良第七十五章 匠人第六十九章 聲東第一百一十一章 以剛克剛第一百九十三章 定計第二百三十六章 潁水第二百五十一章 關城第五十六章 怯敵第六十章 先帥舊部第二百二十六章 會合第一百七十章 突圍之事第十二章 北城第二百二十一章 進宮第三十六章 統兵第九十章 赴襄陽第五十一章 掩藏第八十八章 瑜亮相疑第六十八章 奇襲第八十九章 市井殺賊如屠狗第一百九十章 脫鉤第三十六章 統兵第六十五章 契丹騎兵第十六章 京襄第一百六十五章 宣戰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蔡第五十二章 大匠師第一百八十八章 歲旦第一百五十六章 借兵之計第一百一十章 初戰第一百八十八章 天宣之恥第十五章 恭喜大當家第五十四章 胡人心機第一百四十五章 將行第一百八十五章 開端即尾聲第一百二十章 相邀第九十一章 姦情敗露第一百八十四章 盤龍湖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兵第六十章 雷霆之怒第二十七章 黃龍坡驛第二百四十章 末路第七十九章 信函第十二章 安排第一百零三章 朔州城頭第七十二章 舊人相逢第一百零八章 防線第二十三章 暗棋第二百七十章 出海第二百七十二章 失敗的遊說第五十八章 薦將第一百五十章 本末第一百二十五章信使第二百一十九章 定策第一百二十八章 緣由第八十四章 憐香惜玉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對策第一百五十七章 援兵第一百八十一章 戰果第九十六章 夜行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策第二百七十四章 優禮第一百零六章 人生如戲靠演技第二十七章 將變第十九章 知謀無良策第二百三十三章 屠滅第六十六章 揭過第六十八章 傳首第一章 京師第六十一章 重甲步兵第四十八章 胡姬暖香第一百零七章 馳援第十四章 促降第一百零八章 狩獵第二十六章 人前人後真面目第五十五章 寨前殺三賊第一百七十九章 婚事第一百五十五章 部署第六十六章 暗夜第二百四十五章 備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定計第一百八十三章 破寨第八十五章 老槐舊事第一百七十六章 來客第十六章 賊心難安第一百二十七章 秘使第四十八章 小雀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