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軍怨

“楊大官,糟了,糟了,糟了啊……”

半個時辰後楊永棟便去而復返,待他進院子裡,朱沆便拽住他的衣袖疾聲叫苦道,

“王相辭世這事,怕是瞞不住了!”

“怎麼就瞞不住?”楊永棟驚問道。

外(郭)城民間沸騰,縱火搶掠不絕,諸營將卒懈怠鎮壓,見勢頭有越燃越烈的苗頭,難以按下,新任京畿四壁都防禦使樑福仲拖到午後,就奏稟到崇文殿。

天宣帝召集王戚庸、汪伯潛、胡晉章等大臣商議對策,期間還遣使臣到各營督戰,但都沒有什麼效果。

民怨熾烈難解,生怕拖延會直接衝擊到守軍,拖到天黑王戚庸等人才不得不建議天宣帝派楊永棟趕來青葉巷召王稟進宮,想着請王稟出面,說服劉衍、樑文江、許璞等主戰派軍將率部鎮壓亂民。

卻萬萬想不到王稟在宅中已溘然而逝。

楊永棟趕回宮報信,天宣帝及諸臣也都是驚慌不已,倉促之間來不得制詔,則使楊永棟速來青葉巷口傳聖諭,要這邊嚴防消息泄漏,以免進一步驚擾軍心,致事端無法收拾。

楊永棟甚至還調了百餘禁軍趕過來,以防閒雜人等進出。

楊永棟卻沒想到他再到王宅,朱沆竟然告訴他王稟的死訊瞞不住了?

就簡直就是一道晴天霹靂,劈得他直髮暈。

“唉,楊大官,你還是聽陳押班與你細說!”朱沆唾胸頓足的叫道,“一切都怨我等太過疏忽了!”

楊永棟這才注意到留在王宅盯守的內侍省押班陳志,臉上還殘留血跡未去,鼻樑骨已塌陷一塊,跺腳問道:“到底是怎麼回事,你這臉怎麼叫人打傷了去?”

“是楚山都巡檢使徐懷打傷的!”陳志咧嘴說話,扯到斷裂的鼻樑骨就痛徹心扉,甕聲叫道,“楊大官你我來請王相,這徐懷就在靈堂之中,楊大官你走後,這廝說要出去飲酒,卑職攔他,他便朝我面門一拳,王番郎君、朱沆郎君都攔不住,府中還被他打傷數人!”

“……”楊永棟之前奉旨來請王稟進宮,乍聽王稟離世就震驚無比,當時只顧得上辨看王稟之死真僞,哪裡還顧得上王稟府中除了朱沆之外,還有其他外人在場?不過,他不僅聽說過王孝成之子徐懷,甚至在王稟請調徐懷入京之時,他還是力阻之人,驚問道,“徐懷不應在蔡州受胡使君調遣禦敵,怎麼會在汴梁?”

“徐懷得知我父親病危,特地向胡使君告假,趕來汴梁見最後一面,”王稟說道,“未曾想他剛到京中,我父親便溘然而逝,徐懷也是大受刺激,我們說什麼話都聽不進去。楊大官你也應該聽說過徐懷這人性情魯直,待我父親卻又情真意切,我攔他不住,就怕他闖將出去,會對外人說出我父親病逝之事!”

“他走了多久,你們可有派人去追?”楊永棟跺腳說道。

“我們派人去追了,但徐懷情急意亂,腳程極快,眨眼就不見人影我們着好幾波人去尋,到現在都未能找到!”王番說道。

“再派人去找,”楊永棟叫道,“如今有人暗中鼓譟亂民滋惹是非,郭城亂作一團,倘若叫這渾貨真將王相離世之事泄漏出去,可是要將天捅出窟窿來的啊!你我怎麼擔待得起?找到他,倘若敢不束手歸來,便問問他父親是怎麼死的!我這是帶着官家口諭過來的,誰敢宣揚王相死訊,便是抗旨不遵!”

楊永棟忙亂之間也不知道徐懷到底是性情魯莽,還是居心叵測,畢竟他都沒有正面接觸過徐懷,所聽都是傳聞。他這會兒是病急亂投醫,一邊威嚇王番、朱沆趕緊尋人,一邊轉身就要去找留在巷口封鎖青葉巷的禁卒,想派更多的人手到城中各處去尋徐懷。

不過,沒有等他走出院子,就聽着一陣急馳的馬蹄聲由遠及近傳來。

走到巷子裡,卻見一隊騎兵執火徑直闖入巷口,被楊永棟留在巷口的禁卒攔住。

“滾開!”爲首的騎將一邊怒喝,一邊舉起馬鞭,毫無留情的就往阻攔的禁卒頭臉怒抽過去。

其他騎士要麼連刀帶鞘抽打,要麼拿槍桿子橫掃。

封鎖巷口的禁卒又不敢真對來者拔刀相向、來個格殺勿論,頓時間被這隊騎兵衝散。

看着數十甲騎氣勢洶洶的馳來,楊永棟嚇得面無血色,還以爲軍卒造反,直叫道:“這都是怎麼了?”

卻聽得王番對來人沉聲喝問:“劉衍,你們這是要做什麼?”

“王相走得如此不甘,王番郎君,你怎麼不傳信叫我等見王相最後一面?”劉衍帶着十數軍將翻身下馬,他對王番、朱沆還心存敬意,哀聲問道。

“我父親去世前留下叮屬,不欲叫你們守城亂了心思!”王番說道。

“劉衍將軍,你不守西渠門,來這裡作甚?”楊永棟這纔看清楚劉衍叫火把照亮的猙獰臉面,硬着頭皮質問道,“你們擅離職守,不經宣召,擅入內城,可知何罪?”

“呸!”劉衍朝着楊永棟怒啐道,“我們擅離職守?三千宣武軍卒襲營慘死,乃殿中侍御使許灘、鴻臚寺禮賓院丞秦之惠通敵所致,楊大官你不助官家嚴懲通敵大賊,反而阻攔我們祭拜王相,是不是擅離職守,是不是要意欲何爲?你可知王相得知三千宣武軍慘死時,嘔血不已,氣血皆萎,以致此時早死?王相早死實是被你們這些慫貨嘔氣所致!”

劉衍與陳淵分隸驍勝、宣武兩軍,各在涇州、延州任將,沒有什麼交往,一直到北征伐燕,才一併率部調到雁門。

又因爲劉衍他是主帥劉世中之子,在雁門時陳淵待他也是冷淡,兩人接觸不算密切。

然而在二次北征伐燕潰滅之後,他與陳淵扶持西逃,又在徐懷的幫助下在朔州、府州收編殘部,繼而各率殘部南下,編入京畿禁軍禦敵,說同病相憐也罷,說生死與共也罷,兩人便結下血濃於水的感情。

不僅他們二人,驍勝、宣武兩軍殘部的軍將武吏兵卒也都結下深厚的袍澤之情。

陳淵率宣武軍殘卒夜襲敵營慘遭全殲,王稟嘔血不止,劉衍也是痛徹心扉。

有傳言說宣武殘部被殲乃是朝中有人暗通虜使通風報信,要不然不會那麼巧就中了埋伏,劉衍爲了大局,猶嚴禁軍中胡亂議論,但他這幾日連連上書懇請朝中徹查此事,甚至還遭受到新上任的都防禦使樑福仲訓斥。

今日早間草鋪橋粥場之事傳來,驍勝殘卒就激憤不己,但外(郭)城混亂,各種小道消息飛傳,劉衍也難辨草鋪橋之事的真僞,他也非性情衝動莽撞之人,只是暗中派人打聽更詳細的消息。

直到徐懷派人過來告之王稟溘然離世,劉衍這纔再也按捺不住,帶着羣情悲憤的數十部將趕來祭拜王稟。

楊永棟看劉衍等人如此氣勢洶洶,又披甲執銳,真怕將他們惹惱的惹出兵變來誰都兜不了,只是緩下語氣叫道:

“你們這般來祭拜王相,豈是王相所願?通敵之事,你們又怎麼朝中沒有暗中查證?我不與你們這些莽夫一般見識,你們要祭拜王相,也要知道規矩,莫要驚擾到王相在天之靈!”

“哼!”

劉衍雖然沒有機會參加廷議,但作爲守禦京畿的核心將領之一,朝中誰主戰、誰主和,他還是知道的。以往他還能忍耐,這時候怎麼可能給楊永棟這沒鳥的宦臣好臉色,將楊永棟推開到一旁,朝王番行禮問道:“王相停靈何處?”

“你們且隨我來……”王番、朱沆引領劉衍等人往靈堂走去,楊永棟怕劉衍這些軍漢滋鬧是非,也不敢離開此間,只是叫陳志趕緊回宮奏稟這邊的狀況。

然而陳志離開不一會兒,又“嗒嗒嗒”有馬蹄聲馳來。

許璞、樑文江等城中主戰派將臣聞訊紛紛趕來。

宵禁此時也形同虛設,巡夜軍卒無人敢擋,也無人願攔,甚至也有相當的廂軍役卒紛紛趕來青葉巷祭拜。

二次北征伐燕潰滅、赤扈人毀信南侵,就使得數年來力阻聯兵卻遭流貶的王稟在朝野的聲望一時無兩,而數月來又是王稟抱着病弱之軀主持京畿防務,可以說是踏遍內外城牆、兵營,普通兵卒也都認得王稟。

Wшw_ тт kдn_ ¢ 〇

宣武軍襲營慘遭殲滅,王稟又被奪職,而朝中如此卑躬屈膝乞和,朝中主戰派將臣心頭自然是又怨又恨,但主戰派將臣也清醒的意識到無力與虜兵決勝城外,也清醒知道汴梁守禦只能苦苦支撐,因此只能將鬱怨積於心中,苦苦隱忍,難以發泄。

王稟即便被奪職,也苦苦相勸諸將臣以大局爲重。

王稟溘然而逝,有如巨樹傾倒,同時也將衆人心裡的鬱怨激揚起來。

見趕來祭拜之人越來越多,局面有失控之憂,楊永棟在靈堂也是苦苦相勸劉衍:“劉衍將軍,你們上過香,也祭拜過了,是不是早早回軍營歇息?”

“王相走得太冤,我們要替王相披孝守靈!”劉衍說道。

楊永棟暗暗叫苦,心知諸多人分批過來祭拜,上過香便走,還不至於立刻鬧出什麼亂子來,但叫主戰派將臣都在王宅守靈,浪潮涌聚,羣情激憤,誰知道會不會真將天給捅破了?

然而劉衍提議爲王稟守靈,樑文江、許璞等將紛紛附和,還不由分說去找白衣換上,楊永棟也不敢阻擋,只巴望着王戚庸等人在宮中得知此事,能想出妥善之法平息事端……



第九十八章 安排第一百七十二章 圍垸之策第八十八章 階下囚第一百八十四章 南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突襲岢嵐第一百七十三章 襄陽第八十六章 工師第六十六章 揭過第一百六十六章 潰兵第六十六章 暗夜第九十二章 客遠不爲阻第一百五十八章 當務之急第三十九章 身邊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聖恩雷霆第一百六十五章 淪陷第二十九章 迂迴第二十三章 暗棋第三十四章 瀘水第九十四章 美人與謀第三十六章 統兵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兵第一百零八章 牢中第二百二十章 相邀第一百三十一章 蕭林石第二十章 討糧路行遲第三十六章 時不待人第四章 望山津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棋第四十六章 山雨欲來第八十六章 惡言相向第二百六十八章 信任第一百一十七章 棄留第二十八章 洮源第八十六章 督戰隊第六十四章 選擇第一百七十四章 增援第一百八十章 選擇第六十八章 最壞準備第一百零三章 朔州城頭第一百三十三章 衝冠一怒第一百六十九章 書齋密議第一百零八章 好氣第一百九十三章 定計第三十八章 殺羊屠狗男兒事第九十五章 死訊第一百零三章 傳詔第九十五章 苦心磨傲氣第四十一章 焉無虎威第一百七十五章 傳捷第五十一章 王謝堂前第二百一十三章 擊潰第一百七十八章 喘息之機第一百一十九章 攻守豈相易第三十六章 潛流第六十六章 揭過第六十四章 圍河第九十一章 軍事指揮學堂第九十七章 黨同者聯兵第八十一章 中牟殘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萬萬而已第七十章 大同夜幕第一百九十三章 定計第七十三章 新寇第九章 鐵棍攪得江海涌第九十六章 請援第二百五十一章 關城第二十五章 城池第一百八十三章 用心良苦第一百一十章 初戰第九十七章 誘餌第七十三章 新任第二百六十五章圍殲第二百零九章 變故第五章 赴任第一百一十一章 狹路第三十六章 金蟬脫殼計第八十二章 入京第五十九章 敗算第二百六十一章 潭州第九十六章 浪成於微瀾第一百七十九章 扭轉第一百一十九章 攻守豈相易第一百二十七章 督戰第一百八十二章 晉家第十六章 雲停風不息第八十二章 殺人算賞錢第六十六章 暗夜第二百四十章 末路第二十五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七十五章 傳捷第二百三十六章 相逼第三十八章 誤會第四十三章 南遷之議第七十章 消息第三章 夢裡夢外兩相疑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霧第五十五章 鏖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難行第七章 撤離第二百一十九章 聖意何爲
第九十八章 安排第一百七十二章 圍垸之策第八十八章 階下囚第一百八十四章 南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突襲岢嵐第一百七十三章 襄陽第八十六章 工師第六十六章 揭過第一百六十六章 潰兵第六十六章 暗夜第九十二章 客遠不爲阻第一百五十八章 當務之急第三十九章 身邊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聖恩雷霆第一百六十五章 淪陷第二十九章 迂迴第二十三章 暗棋第三十四章 瀘水第九十四章 美人與謀第三十六章 統兵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兵第一百零八章 牢中第二百二十章 相邀第一百三十一章 蕭林石第二十章 討糧路行遲第三十六章 時不待人第四章 望山津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棋第四十六章 山雨欲來第八十六章 惡言相向第二百六十八章 信任第一百一十七章 棄留第二十八章 洮源第八十六章 督戰隊第六十四章 選擇第一百七十四章 增援第一百八十章 選擇第六十八章 最壞準備第一百零三章 朔州城頭第一百三十三章 衝冠一怒第一百六十九章 書齋密議第一百零八章 好氣第一百九十三章 定計第三十八章 殺羊屠狗男兒事第九十五章 死訊第一百零三章 傳詔第九十五章 苦心磨傲氣第四十一章 焉無虎威第一百七十五章 傳捷第五十一章 王謝堂前第二百一十三章 擊潰第一百七十八章 喘息之機第一百一十九章 攻守豈相易第三十六章 潛流第六十六章 揭過第六十四章 圍河第九十一章 軍事指揮學堂第九十七章 黨同者聯兵第八十一章 中牟殘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萬萬而已第七十章 大同夜幕第一百九十三章 定計第七十三章 新寇第九章 鐵棍攪得江海涌第九十六章 請援第二百五十一章 關城第二十五章 城池第一百八十三章 用心良苦第一百一十章 初戰第九十七章 誘餌第七十三章 新任第二百六十五章圍殲第二百零九章 變故第五章 赴任第一百一十一章 狹路第三十六章 金蟬脫殼計第八十二章 入京第五十九章 敗算第二百六十一章 潭州第九十六章 浪成於微瀾第一百七十九章 扭轉第一百一十九章 攻守豈相易第一百二十七章 督戰第一百八十二章 晉家第十六章 雲停風不息第八十二章 殺人算賞錢第六十六章 暗夜第二百四十章 末路第二十五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七十五章 傳捷第二百三十六章 相逼第三十八章 誤會第四十三章 南遷之議第七十章 消息第三章 夢裡夢外兩相疑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霧第五十五章 鏖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難行第七章 撤離第二百一十九章 聖意何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