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舊識

這次除了晉莊成妾夫人誕下貴子,又逢老太爺也從泌陽搬來建鄴居住——這次私宴除了南陽籍在建鄴的士紳外,朝中也有不少相好的官員受邀過來飲宴慶賀,裡裡外外擺上二十多桌酒席。

仲和地位不顯,與近期從南陽新遷建鄴定居的十數人,坐在東跨院的一間廂房裡用宴,都沒有機會湊到晉莊臣、鄧珪這些人物跟前去。

雖說廂房裡這麼多人,都剛遷來建鄴不久,但也有不少消息靈通的人士,幾盞酒入腹,他們就開始高談闊論起來:

“說溫國公妄行廢立,多少有些冤呢,其實這一切都是靖勝侯在暗中搗鬼。靖勝侯拿到先帝密詔,什麼都不透露,就率兵馬趕來建鄴,不要說溫國公了,當初建鄴城裡有幾人沒有被他誤導以爲先帝欲立皇子寅?溫國公上當受騙,中了計,還留下字據,然後父子二人趕到政事堂欲立皇子寅爲帝,卻被靖勝侯出其不意拿下,你們說冤不冤?”

“……我聽到宮裡傳出的消息也說官家事前是一點都不知情,甚至直到溫國公父子被靖勝侯拿下,都還以爲是針對他的陰謀,留在樞密院不敢動彈。不過,在知道詳情後,官家也只能順水推舟嚴辦溫國公父子,誰叫溫國公上當受騙留下字據呢?”

“這件事啊,一定要我說,純粹是靖勝侯這事做得太不地道、太缺德了,也不知道溫國公父子以往怎麼得罪了他,竟然用如此狠計置鄭家於死地。我們這些人啊,離開泌陽真真是做對了,真要是猶豫不決繼續留在泌陽,日後還不知道要怎麼死?”

仲和纔到建鄴兩天,還沒有來得及跟同鄉相聚,聽到這樣的言論很是吃驚。

在他看到徐懷野心勃勃是一定的,鄭懷忠、鄭聰父子被擒也一定有很多的隱情,但是他沒想到竟然就連剛到建鄴不久的南陽同鄉們,都已經廣泛議論整件事背後的內情了,朝廷這是要準備做什麼?

晉龍泉走進屋來,將仲和臉上的詫異看在眼裡。

他當然知道這些事之所以能在南陽籍的宗紳之中快速傳開,乃是晉莊成授意一些人在背後煽風點火;而晉莊成有時候甚至在公開場合不加掩飾談論這些事,目的就是生怕別人以爲晉家跟楚山有什麼牽連。

晉龍泉裝作津津有味的聽了一陣,又持酒盅與衆人對飲一番,臨了走到仲和身邊,說道:“晉公此時吃過一輪酒了,身邊清靜了一些, 仲家兄弟可以過去敬一下酒……”

“多謝。”仲和感激的謝道。

晉莊臣乃禮部侍郎,在朝中已經算得上公卿一級人物了,今日宴請的賓朋之中,身居高位者也不在少數,普通宗紳根本就沒有湊到跟前敬酒的資格。

仲和也不奢望能直接得到晉莊成的賞識,但晉龍泉念及故舊,特地創造他到晉莊成等人跟前敬酒的機會,他心裡還是感激得很。

仲和當下就站起來,在衆人羨慕的注視下,跟隨晉龍泉往晉府正式的宴廳走去。

東跨院所擺的酒席乃是八人湊一張八仙桌吃酒,宴廳這邊則是晉老太爺、晉莊成與鄧珪等賓客在廳中列案飲宴。

容貌秀美的侍女們似蜂蝶一般穿棱在几案之間遞碟斟酒,還有樂師坐在宴廳的角落裡吹奏琴笛以助酒興,外面園子裡也是張燈結綵,不知道要比東跨院熱鬧多少。

【推薦下,真的好用,這裡下載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晉龍泉這幾年在晉莊成身邊兢兢業業打理諸多事務,還是很受晉莊成的信任。

晉龍泉領着仲和走進來敬酒,晉莊成卻是說了幾句賞識的客氣話,但這純屬客氣話,並沒有將他當作什麼人物,也無意引薦給身旁談笑風生的官員。

宴廳客賓衆多,除開晉莊成外,仲和就認得晉老太爺、晉家長公子晉玉柱及鄧珪三人,一一敬過酒便要告退走回東跨院。

“仲和,你坐過來飲酒。”鄧珪喊住仲和。

衆人微微一怔,仲和更是愣在那裡。

晉龍泉也是眼疾手快,不需要晉莊成吩咐,立刻指揮僕役在鄧珪與晉玉柱之間添了一張矮案,將酒水菜餚都擺上。

不管朝中怎麼傳言鄧珪受新帝猜忌,但他此時出任左龍武軍都統制、原州刺史、兼知廬州、御帶器械,封襄陽侯,兼領樞密院都承旨,地位絕對不比晉莊成稍低。

他既然開了口挽留仲和在宴廳吃酒,晉莊成肯定也不可能駁他這個面子。

要不然,晉莊成又何必請鄧珪過來飲宴?

仲和坐到案後,也是心緒難定,卻不是嫌鄧珪此時可能受新帝猜忌,他壓根就沒有這個資格去嫌棄,實在是有些受寵若驚。

仲和剛纔進來敬酒,宴廳裡衆人以爲他只是晉家普普通通的一個同鄉,此時看到他叫鄧珪挽留下來飲酒,都頗感興致的看過來。

“想當初桐柏山匪患禍害唐鄧隨申等地,鄧某得幸與靖勝侯攜手清剿盜寇,仲家兄弟亦率族衆殺賊,出力甚偉——朝廷賞功時,仲家兄弟敘功還在唐盤、徐心庵等人之上呢,可真真是桐柏山一員悍將,”

鄧珪跟衆人介紹起仲和來,不掩讚譽之辭的笑着說道,

“不過呢,仲家兄弟淡薄名利,喜讀詩書,桐柏山匪亂平息過後就隱居鄉野,朝廷屢次相召,最終也只在南陽府兵馬都監司當過一段時間的軍吏又掛印而去,我都沒有機會與他相聚,沒想到我這次回京,竟在晉公府上得見,真是幸事啊……”

楚山除了諸州兵馬都監司所轄的守兵外,還編先鋒軍及天雄軍左右中軍總計四鎮戰兵,以王舉、徐武磧、陳子簫及王憲四人爲統制官。

眼下徐懷在荊襄組建南蔡招討司進剿洞荊賊軍,不管背後有多少明爭暗鬥,在新帝登基時,徐懷除了上表稱賀外,還上書請求朝廷允許楚山新編天雄軍後軍,任命唐盤、範宗奇爲正副統制官,專司進剿洞荊賊軍,同時還上書朝廷,請求允許徐心庵頂替徐武磧,出任天雄軍左軍統制之職。

朝廷還沒有正式下旨應允,但這些事宴廳裡的衆人都已知悉,也很清楚唐盤、徐心庵在楚山軍的地位如何。

而整個朝廷就沒有多少統制級的將領。

跟崇文抑武、以文御武的天宣年間不同,即便腦筋再頑固的士子,也清楚武將在此時的地位已非往時能同日而語的。

現在鄧珪介紹仲和早年與唐盤、徐心庵齊名,剿匪作戰功勳甚至在這二人之上,怎麼可能不引起他們的興趣?

在他們看來,以鄧珪的地位也沒有必要虛言誇捧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人物。

一時間衆人與仲和相飲甚歡,晉莊成、晉玉柱父子與他交談也親切許多。

待一番飲宴後,鄧珪才問仲和怎麼會在建鄴。

“我之前多次遊歷江東,對江南風情人物素來仰慕,再加上內人王氏前年染疾留在南陽一直未愈,這次便痛下決心舉家遷來建鄴居住。”仲和哪裡知道鄧珪跟楚山有多少牽涉,小心翼翼的回答鄧珪的問話。

“你此時在何處高就,還是留在宅中一心苦讀聖賢書?”鄧珪問道。

“世道變亂、胡虜未滅,哪裡還能靜下心來不問窗外事啊?只不過遷到建鄴還沒兩天,想效力朝廷,還無從投效。”仲和說道。

“那你家小留在建鄴,你隨我去廬州可好?”鄧珪相邀道,“你一身本事,不能效力軍中以御胡虜,實在是太可惜了!”

仲和怔在那裡。

桐柏山匪亂過後,他就與鄧珪沒有任何的交集,這些年過去,隨着雙方地位的差距越來越大,他也抹不下臉去攀附,卻沒有想到鄧珪竟然有意招攬他。

見仲和竟然有所遲疑,晉莊成站起來,笑着問道:“怎麼,鄧侯都請不動你爲朝廷效力?”

“能在鄧侯帳前效力,仲和求之不得,難免有些喜形忘外,還請鄧侯見諒。”仲和連忙站起來,給鄧珪行禮。

衆人紛紛舉杯相賀:“仲將軍一身本事,當效力軍中以御胡虜!賀鄧侯又新得一員虎將!”

第一百九十章 東洲寨第三十章 徐氏家主第七十章 送別第九十四章 美人與謀第一百八十三章 破寨第一百三十四章破寨第六十九章 風雨將至第二百六十章 婚事第三十三章 信裡虛情真意第十章 場面有點亂第一百九十三章 西撤第六十一章 對壘第一百四十四章 背城而戰第七十九章 以山爲城第二十八章 破冰之謀第一百零六章 人生如戲靠演技第七十九章 信函第二百零四章 困城第九十四章 真或假第一百零四章 附從第五十九章 斗轉星移婦人心第二百一十七章 待價而沽第二百四十章 計在東洲第一百一十五章 城外第三十八章 定策第二百三十六章 潁水第一百六十六章 潰兵第一百零六章 人生如戲靠演技第七十八章 訓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吏第十七章 縣政第二百五十八章 莫及第一百四十四章 傳授第一百三十九章 緩戰第十一章 節制第九十章 說服第八十四章 有詐第九十九章 交談第四十九章 西軍第四十四章 軍虞候第十八章 婚配第二百五十八章 莫及第一章 途中第七十五章 丈夫生世第一百三十三章 南下第九十八章 春風得意幽憤槍第一百二十一章 風雪第二百三十二章 制置司第一百二十六章 定計第三十六章 時不待人第十九章 知謀無良策第八十三章 鐵橋第二十七章 欲謀當藏身第一百四十章 新旨第一百一十章 世界那麼大第一百三十七章 計成第一百七十八章 武士齋舍第一百四十八章 恢河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襲第十二章 其人之道第五十九章 汴梁第八十六章 西華殘陽第一百三十八章 奇功第九十七章 黨同者聯兵第十九章 援至第四十二章 邀鬥第七十三章 新寇第八十四章 有詐第七十三章 瀾起第一百五十九章 坐鎮雙柳莊第一百六十二章 勝利第五十四章 胡人心機第二百四十五章 備戰第五章 留守新蔡第一百七十九章 婚事第二十三章 黑鍋能否習慣第二十四章 緝拿第四十二章 跳出泥潭去第五十八章 風月交椅第二百四十四章 北撤第二百七十四章 優禮第一百八十八章 婦孺第三十八章 奏章第五十四章 敵襲第二十八章 洮源第三十九章 蔡州之謀第一百六十九章 進宮第一百三十四章 西山蕃騎第一百二十九章 試射第十九章 鷸與蚌第二百七十章 出海第七十三章 瀾起第一百一十一章 狹路第六十二章 殺人者第一百九十七章 新城第二百零五章 秦州第九十章 對質第一百五十四章 報捷第四十四章 選城第一百二十五章 要做棋子
第一百九十章 東洲寨第三十章 徐氏家主第七十章 送別第九十四章 美人與謀第一百八十三章 破寨第一百三十四章破寨第六十九章 風雨將至第二百六十章 婚事第三十三章 信裡虛情真意第十章 場面有點亂第一百九十三章 西撤第六十一章 對壘第一百四十四章 背城而戰第七十九章 以山爲城第二十八章 破冰之謀第一百零六章 人生如戲靠演技第七十九章 信函第二百零四章 困城第九十四章 真或假第一百零四章 附從第五十九章 斗轉星移婦人心第二百一十七章 待價而沽第二百四十章 計在東洲第一百一十五章 城外第三十八章 定策第二百三十六章 潁水第一百六十六章 潰兵第一百零六章 人生如戲靠演技第七十八章 訓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吏第十七章 縣政第二百五十八章 莫及第一百四十四章 傳授第一百三十九章 緩戰第十一章 節制第九十章 說服第八十四章 有詐第九十九章 交談第四十九章 西軍第四十四章 軍虞候第十八章 婚配第二百五十八章 莫及第一章 途中第七十五章 丈夫生世第一百三十三章 南下第九十八章 春風得意幽憤槍第一百二十一章 風雪第二百三十二章 制置司第一百二十六章 定計第三十六章 時不待人第十九章 知謀無良策第八十三章 鐵橋第二十七章 欲謀當藏身第一百四十章 新旨第一百一十章 世界那麼大第一百三十七章 計成第一百七十八章 武士齋舍第一百四十八章 恢河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襲第十二章 其人之道第五十九章 汴梁第八十六章 西華殘陽第一百三十八章 奇功第九十七章 黨同者聯兵第十九章 援至第四十二章 邀鬥第七十三章 新寇第八十四章 有詐第七十三章 瀾起第一百五十九章 坐鎮雙柳莊第一百六十二章 勝利第五十四章 胡人心機第二百四十五章 備戰第五章 留守新蔡第一百七十九章 婚事第二十三章 黑鍋能否習慣第二十四章 緝拿第四十二章 跳出泥潭去第五十八章 風月交椅第二百四十四章 北撤第二百七十四章 優禮第一百八十八章 婦孺第三十八章 奏章第五十四章 敵襲第二十八章 洮源第三十九章 蔡州之謀第一百六十九章 進宮第一百三十四章 西山蕃騎第一百二十九章 試射第十九章 鷸與蚌第二百七十章 出海第七十三章 瀾起第一百一十一章 狹路第六十二章 殺人者第一百九十七章 新城第二百零五章 秦州第九十章 對質第一百五十四章 報捷第四十四章 選城第一百二十五章 要做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