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日月新天

從金砂溝往歇馬山更難走,徐心庵帶着人趕着天還沒有徹底黑下來,拿了些肉脯等乾糧便先趕去獅駝嶺新寨宿夜;金砂溝寨這邊用過晡食後,收編賊衆都精疲力盡,都安排到三座木屋先睡下。

怕有人逃跑,木屋門窗都從外面鎖住。

韓老爹、韓奇以及翟麻子自然是得到區別對待,在簡陋的寨子裡安排他們三人單獨住一棟木屋;這棟木屋同時還將收編賊衆的居所隔在山坳內側,明確要他們入夜負責監視剛收編的賊衆。

他們在寨子裡行動不受拘束,這會兒也讓他們先幫着葛氏、坤娘子收拾寨子。

一切因陋就簡,要做的事還太多。

徐懷、柳瓊兒、徐武坤、徐武良在油燈前,還要商議後續的安排。

徐武江送過來的人,比想象中好得多,徐懷之前做的打算就需要進行調整。

目前雖然就二十多人,但也可以直接分作兩隊,徐武坤帶着翟麻子、韓奇算一隊,專事巡視、護衛、監管等事;徐懷就能騰出手來。

要不然的話,短時間徐武坤一個人照顧不來,幾個女眷除了徐小環外,柳瓊兒她們又都手無縛雞之力,徐懷絕對輕易不敢離開金砂鉤。

剩下的人手則由徐武良、韓老爹帶領,寨子、打鐵爐的建造以及溜槽法開採砂金等事,也都可以同時開展起來。

這麼一來,金砂溝寨的框架就搭建起來了,等後續有新的人手補充進來,諸事就可以有條不絮的推進下去。

而說到人手,當年除了徐族十七人外,桐柏山裡還有不少人被俘收編進靖勝軍,總計有上百老卒返回桐柏山。

這些人裡,有相當多返回後都是靠賣苦力謀生或佃田耕種;他們之前落草爲寇,絕對不是因爲追求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浪漫生活,也實在是混不下去。

他們現在單獨治寨,徐武良、徐武坤就想着去招攬這些人,徐懷也不拒絕,但這事急不得。

諸事要做到隱秘,他們現在哪裡有這個閒工夫脫身去接觸、試探?

不能將徐族的旗子扛出來,歇馬山加上金砂溝,實力還太弱小,憑什麼去招攬人家?

要是所謂的舊誼能抵得過生死考驗,徐武磧、周景這些人就不會一心舔徐武富的溝子了。

說到這裡,徐武良、徐武坤也是氣苦,說道:

“不要看現在迫於形勢,大寨那邊跟我們走得近,但徐武富、徐武磧這些人心早就壞了,我們還要防着那邊。”

話是這麼說,但這邊人手太有限,從外部購入的大量物資背進來,還要在獅駝嶺與金砂溝之間正式開僻一條便捷小徑,都需要依賴於大寨那邊派出人手了。

好在巨大的危機籠罩之下,徐武富等人的行動速度也很快。

在玉皇嶺與獅駝嶺之間興工建造滾水壩,對谷底的大片空地清理亂石進行開墾,確實是無懈可擊的藉口,徐氏可以光明正大的將在外謀生的族人招攬回來。

現在徐武富等幾家大戶以及宗族出糧出錢,族人回到玉皇嶺做工有錢糧拿,開墾出來的田地,可以優先佃租耕種,甚至可以以優廉的地價直接買下新開墾的田產,這世道還有幾個人願意流離顛簸在外?

而有這個藉口,徐氏更是可以大肆從外部採買糧食、鐵器等物資。

以往鹿臺諸寨除開各傢俬藏,宗族也會囤儲一些備荒糧,但整體來說,鹿臺諸寨受耕地規模限制,每年產出的糧食要低於消耗一大截。

每年需要拿養殖的騾馬雞羊等家禽牲口、蠶繭、採集的茶藥、桐油籽、生漆、木材、獸皮、臘肉等物產以及成百上千青壯年外出謀生,以補充玉皇嶺產糧的不足。

玉皇嶺內部也建窖燒木炭、石灰,但沒有鐵礦。

鹿臺諸寨有兩家鐵匠鋪,但主要都是從外部購入鐵料鑄造耕種及生活所需的鐵器。

桐柏山風雲將起,倘若風波持續較長,商旅斷絕,糧食、鐵器以及棉布、食鹽等物資就會日漸緊缺;而此時要將大批在外謀的族人吸引迴流,不早作準備,只會進一步加劇內部物資供應的緊缺。

而到時候手裡囤積再多的金銀珠寶,都遠遠沒有糧食更令人安心;而內部武備的加強,更離不開生熟鐵料的充分供應。

且不管徐武富這人的心性是否陰狠,也不管上房徐對下房徐族人的盤剝,徐氏內部動員起來的行動力,還是相當驚人的。

桐柏山裡糧食種植,以麥豆爲主,入夏之後雨水漸多起來,也過了最忙碌的農時。

除了老弱病殘外,包括健壯的婦女在內,徐武富以最快速度動員近兩千壯勞力,先在玉皇嶺與獅駝嶺之間的山峪中部興建三道滾水壩。

滾水壩也非土壩,而是開採石料,將山谷裡的浮土亂石刨去,清理出堅固的壩基出來,將糯米、葛藤草熬煮成汁,攪絆到石灰之中抹砌石塊。

雖然這種漿砌石壩成本高昂,但建成的滾水壩堅固不畏水浸,最高又僅五六尺,充分利用山峪內部被山洪衝出來的旱溝地形,單道滾水壩即便耗用一兩千貫錢糧,在當前的形勢下,也能夠勉強爲人接受。

而這三道滾水壩建成後,天晴無雨之時,石壩都會露出水面,相當於獅駝嶺東坡新寨與徐氏大寨之間,多出三條能快速通過的捷徑。

新寨內部的屋舍建造快速展開;從新寨往西、往南兩條在獅駝嶺內部的便道也推進極快,曾經攔住徐懷、徐心庵、徐四虎去路的那道深澗,徐氏正籌劃在上面建一座木橋。

這些人力及物資的消耗,還是由徐族內部消化,畢竟整座獅駝嶺都算是徐氏的族產;諸家出錢糧的,所開墾的田地也會優先折算到他們的名下。

從象駝嶺往西,還要翻越一道山嶺纔到金砂溝,這條三裡多長的便道修造,則是新寨那邊直接安排人手負責,同時還安排人每日將四五百斤糧食及相應的工具背入金砂溝寨,只是錢糧的用度則記到金砂溝寨的賬目裡。

溜槽法淘金從籌備到操作都不復雜。

考慮到木板延長,能更充分的進行分離,徐武良帶着人手,最後鋸開兩棵柏樹,斜倒在溪谷邊,驅使十數收編賊衆每天取挖溪泥衝淋,差不多兩三日就能湊足一兩重的金砂。

徐武江那邊在佔得歇馬山之後,雖說將十數萬斤糧食以及崇皇觀的下院賊寨一把火燒燬,以斷潘成虎的退路,但潘成虎在歇馬山私藏金銀珠寶等財物,繳獲也不少。

照桐柏山裡盛行多年的山寨規矩,每有繳獲一半進公賬,一半攤分給大小頭目。

除了將收編的二十名賊衆送入金溪溝,在清點完繳獲之後,徐武江還及時將之前從柳瓊兒、徐懷這裡拆借、支取的錢物以及這次應得分賞,總計近值兩千貫錢的財物都送過來。

有這批錢物,金砂溝寨這邊前期也着手進行一些必要物資的儲備,加大山嶺便道及寨子屋舍的建造速度,還同時額對之前的簡易柵牆進行加固……

…………

…………

“程倫英見過王相公……”

程倫英四十歲才考中進士,在翰林院待了幾年,天宣元年放林州任事,前年底才調到泌陽任知縣、兵馬都監。

此時剛知天命的他,兩鬢略有霜白,走進小院裡,朝王稟長揖而禮,枯瘦的臉卻沒有什麼表情。他到淮源來,於禮不得不來拜謁王稟,但似乎又生怕流露什麼不必要的神情,落到有心人的眼底,成了天大的把柄。

大越官場之上,不苟言笑的臉,卻成了標配。

“老朽一介寒民,當不起程郎君此禮。”王稟手捻着一枚棋子,虛停在棋盤之上,側過身來朝程倫英微微頷首,便算是回過禮。

“巡檢使郭曹齡甫至淮源,還未接任便遇刺身亡,州縣震驚,此事也稟於路司。顧經略使當有雷霆之威,除了五百里加急奏稟朝廷外,亦嚴令縣司搜捕刺客,倫英昏頭轉向,拖到今日纔來拜見王相公,還請恕罪。”程倫英神色自若的說着這番話,似乎真就是王稟抵臨淮源三個月來,他都在爲郭曹齡遇刺的事奔波。

而郭曹齡似乎真就是三個多月前就已經遇刺,而不是十一日前才被人行刺於淮源巡檢司軍寨驛館之中。

王萱明豔的眸子吃驚的盯過去,生性還天真的她難以想象程倫英這樣的人物,怎麼就能張口就是謊話,臉色卻還能絲毫不改。

“好說好說,程郎君乃泌陽一縣父母官,憂民憂君,勿需爲老朽一介貶臣牽腸掛肚。”王稟也一本正經的回道。

彷彿是完成特定的程式,程倫英便微微躬着身子退出小院,縣尉朱通也默不作聲,與諸都頭、書辦緊跟走出小院;鄧珪卻是想說些什麼,但欲言又止,最後也是一聲不吭的走開。

“郭曹齡都死十一天了,程倫英推脫不了才硬着頭皮往淮源來走一趟,也真是夠忙的啊!”盧雄忍不住輕蔑的諷刺道。

第一百一十三章 沁水河谷第六十三章 北上第九十七章 誘餌第五十六章 形勢第一百二十章 楚山之秘第一百四十八章 點撥第九十五章 死訊第一百三十三章 西進第一百三十二章 鑄鋒堂第七十章 大同夜幕第一百二十五章 要做棋子第十五章 大營第一百九十五章 鐵場第一章 桐柏山中行道遲第二百五十一章 關城第三十九章 捉人熱鬧事第一百八十章 大婚之日第一百五十七章 籌備第三章 進剿招討策第一百三十七章 伏殺第一百八十四章 渡淮第一百零二章 不歸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戰第二十三章 打草驚蛇第一百二十九章 顧氏第八十一章 真身在此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物大用第一百零二章 不歸第一百四十七章 勸說第一百二十五章 送信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雪第二百六十八章 信任第十七章 莫慌第九十一章 姦情敗露第二百七十三章 西征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計第七十六章 獻策第十五章 牢騷太甚防腸斷第六十六章 斬將第一百二十四章 各執己見第六十四章 馬鞍顛簸第一百二十三章 總歸要打第三十六章 金蟬脫殼計第三十章 有備而來第一百一十三章 迷之大敗第八十四章 對壘第三章 進剿招討策第十章 去淮川第一百一十八章 爲難自己第五十三章 強襲第四十七章 少年如惡虎第一百零一章 林中第四十章 道理自有他人述第六十二章 老卒第十六章 交接第一百五十七章 籌備第一百章 當機立斷第一百三十四章 亂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府州第五十八章 薦將第一百零六章 人生如戲靠演技第二百一十五章 圍困第一百四十六章 殘敵第二百一十四章 返程第三十三章 商洛第一百七十四章 識破第一百九十章 議事第一百零九章 絲鐵第七十五章 匠人第一百七十一章 會合第一百五十四章 湖寇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兵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城(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府中第二百五十三章 接援第八十六章 審訊第三十七章 選將第一百四十三章 交換第一百一十五章 驛名廣成第一百六十六章 潰兵第八十四章 憐香惜玉人第六章 危急第三十九章 捉人熱鬧事第一百四十章 新旨第一百二十五章 割袍第五十六章 怯敵第一百五十五章 部署第二百一十三章 不決第一百三十八章 郎君何事憂煩第三十七章 選將第八十三章 當街刀問賊第六十八章 最壞準備第一百四十章 惡訊第一百四十七章 寒夜來客第十一章 節制第八十八章 秦之惠第九十一章 夜遁第五十五章 破敵第二百零五章 奪帝第九十二章 客遠不爲阻
第一百一十三章 沁水河谷第六十三章 北上第九十七章 誘餌第五十六章 形勢第一百二十章 楚山之秘第一百四十八章 點撥第九十五章 死訊第一百三十三章 西進第一百三十二章 鑄鋒堂第七十章 大同夜幕第一百二十五章 要做棋子第十五章 大營第一百九十五章 鐵場第一章 桐柏山中行道遲第二百五十一章 關城第三十九章 捉人熱鬧事第一百八十章 大婚之日第一百五十七章 籌備第三章 進剿招討策第一百三十七章 伏殺第一百八十四章 渡淮第一百零二章 不歸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戰第二十三章 打草驚蛇第一百二十九章 顧氏第八十一章 真身在此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物大用第一百零二章 不歸第一百四十七章 勸說第一百二十五章 送信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雪第二百六十八章 信任第十七章 莫慌第九十一章 姦情敗露第二百七十三章 西征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計第七十六章 獻策第十五章 牢騷太甚防腸斷第六十六章 斬將第一百二十四章 各執己見第六十四章 馬鞍顛簸第一百二十三章 總歸要打第三十六章 金蟬脫殼計第三十章 有備而來第一百一十三章 迷之大敗第八十四章 對壘第三章 進剿招討策第十章 去淮川第一百一十八章 爲難自己第五十三章 強襲第四十七章 少年如惡虎第一百零一章 林中第四十章 道理自有他人述第六十二章 老卒第十六章 交接第一百五十七章 籌備第一百章 當機立斷第一百三十四章 亂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府州第五十八章 薦將第一百零六章 人生如戲靠演技第二百一十五章 圍困第一百四十六章 殘敵第二百一十四章 返程第三十三章 商洛第一百七十四章 識破第一百九十章 議事第一百零九章 絲鐵第七十五章 匠人第一百七十一章 會合第一百五十四章 湖寇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兵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城(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府中第二百五十三章 接援第八十六章 審訊第三十七章 選將第一百四十三章 交換第一百一十五章 驛名廣成第一百六十六章 潰兵第八十四章 憐香惜玉人第六章 危急第三十九章 捉人熱鬧事第一百四十章 新旨第一百二十五章 割袍第五十六章 怯敵第一百五十五章 部署第二百一十三章 不決第一百三十八章 郎君何事憂煩第三十七章 選將第八十三章 當街刀問賊第六十八章 最壞準備第一百四十章 惡訊第一百四十七章 寒夜來客第十一章 節制第八十八章 秦之惠第九十一章 夜遁第五十五章 破敵第二百零五章 奪帝第九十二章 客遠不爲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