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契丹覆滅

松漠城如果放在中原,會是一個很奇怪的城池,首先它並不大,周長只有十七八里,在中原只能算一箇中等偏小的縣城,但它的城牆卻高得出奇,足有四丈高,比洛陽和長安的城牆都要高,而且寬足有三丈,在中原是不可能出現這樣高、這樣寬的城牆。

但契丹卻不理睬僭越那一套,他們從鮮卑人手中繼承這座城池後,四十年間三次加固加高城牆,纔出現今天這樣一座有點奇葩的城池。

松漠城主要是契丹貴族聚居之地,生活着各部的兩千餘名貴族男女,另外松漠城的商業比較發達,城內有大量店鋪,每年都會有無數來自中原、高句麗、新羅、突厥等地的商人來這裡買賣貨物,契丹也學中原收取商稅,成爲他們的一項重要收入。

城池雖然高大堅固,但必須有軍隊駐守才能發揮它強大的防禦作用,平時有兩萬常備軍駐守松漠城,但今天,紫蒙川草原的大賀部被隋軍血洗,酋長大賀咄羅不顧一切地率領兩萬軍隊趕去救援本部,使松漠城變成了一座虛城。

就在酋長大賀咄羅率領的軍隊被隋軍伏擊的同時,一支由一萬騎兵和兩萬步兵組成的隋軍主力抵達了松漠城,率領這支軍隊的主將正是齊王張鉉。

此時,松漠城內只有三百名守城門的士兵,當浩浩蕩蕩大軍到來時,城內亂成一團,幾乎所有的契丹貴族都陷入了極爲恐懼之中,家家關門閉戶,祈求神靈保佑。

城門開啓了,三百名契丹守軍出城投降,張鉉冷冷令道:“大軍進城,給我挨家挨戶搜查,契丹男子無論老幼一律處死!”

兩萬步兵衝進了松漠城內,開始了對契丹貴族的殺戮,徐世績着實有些不忍,低聲道:“卑職不明白,大帥爲何一定要斬盡殺絕,雖然他們攻打柳城可恨,但平民應該無罪,請大帥三思!”

張鉉搖了搖頭,“我並非是爲了報復他們攻打柳城,契丹人南侵野心太強,留下他們將來會是中原的心腹之患,爲了我們子孫後代的安全,我也不得不硬起心腸屠殺平民。”

張鉉又看了徐世績一眼,淡淡道:“凡事都有原因,我從不殺平民,但對契丹或者突厥卻例外,一方面固然是他們全民皆兵,牧民就是騎兵,但更重要卻是人口,完全滅絕他們是不可能,但只有盡最大限度消滅他們人口,沒有了人口支撐,他們就會逐漸消亡在歷史長河之中。”

徐世績默默點了點頭,“卑職明白了!”

這時,一名斥候疾速奔了回來,在馬上抱拳道:“啓稟大帥,契丹殘兵逃回來了,距離我們已不到十里。”

“有多少人?”

“約兩千餘人!”

張鉉隨即對徐世績道:“你率五千騎兵去包圍他們,務必將他們全殲,不留一人!”

“遵命!”

徐世績隨即率領五千騎兵向南奔去。

張鉉又取出一支令箭,交給傳令兵道:“速去找到突地稽,讓他率軍去清剿東北部契丹零星部落,所獲牛羊子女皆歸靺鞨所有。”

張鉉又取出一支令箭對另一人道:“去告訴蘇支,西北各契丹部落就由奚族處置。”

兩名傳令兵接令走了,張鉉又轉身望向松漠城,他可以清晰地聽見城內的哭聲和慘叫聲,此時張鉉已心硬如鐵,不爲所動,他要利用這次機會徹底解決契丹的隱患,今日若憐憫幼狼,他日必被惡狼所噬.......

大賀咄羅拼死突圍,終於從實力較弱的奚族騎兵那邊殺出一條血路,率領兩千餘人突圍,向松漠城惶惶逃來,此時大賀咄羅的雄心壯志早已煙消雲散,他就像一隻被追打的落水狗,只想帶領部族逃得越遠越好,躲過這次生死之劫。

但就在距離松漠城還有五里之時,對面黃塵滾滾,,一支騎兵正迎面殺來,“是隋軍!”契丹騎兵們嚇得魂飛魄散。

大賀咄羅眼睛都直了,他這才明白,隋軍襲擊紫蒙川竟然是調虎離山之計,把自己的兩萬軍隊調出松漠城,然後.......

大賀咄羅心中悔恨交加,他完全喪失了鬥志,調轉馬頭便向東奔逃,北面是攔截的隋軍騎兵,西面是紫蒙川水,南面是隋軍追兵,他們只有向東奔逃,但他們只奔出不到一里,前面百步外的山崗上驟然出現無數的隋軍騎兵,爲首大將正是徐世績。

徐世績用了一個小計謀,他讓數百人騎馬拖着樹枝在北面來回奔逃,造成了萬馬奔騰的假象,他推斷契丹敗兵在情急之下不會去仔細分辨真僞,他自己則率五千騎兵埋伏在東面山崗背後,契丹騎兵果然中計。

徐世績戰刀一揮,密集如雨般的箭矢射向正倉皇奔來的契丹騎兵,契丹騎兵躲閃不及,奔在最前面的數百士兵紛紛中箭落馬,奔在最前面的大賀咄羅連中十幾箭,慘叫着跌下戰馬,被亂馬踐踏,當場氣絕身亡。

徐世績隨即戰刀一指,“出擊!”

‘嗚——’號角聲吹響,兩支千人騎兵隊一左一右殺向契丹騎兵,將契丹騎兵的後路斷絕,隨即三千騎兵如山洪傾瀉般向山坡下的契丹騎兵席捲而去........

隋軍聯合奚族和靺鞨族對契丹的圍剿經歷了整整七天,十幾萬契丹青壯男子死於刀下,數十萬老弱婦孺被遷徙到河北、青州,或者被奚人和靺鞨人掠走。

只有最北面的十幾個小部落約一萬餘人被酋長孫敖曹帶領着逃離故土,向數千裡外寒冷的漠北地區遷徙,他們不斷遭到草原各族部落的侵襲,人口日漸凋零,數十年後終於消亡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

就在隋軍全面圍剿契丹人之時,高句麗內部也發生着激烈的內鬥,五萬高句麗軍隊因無法渡過鴨祿水而想撤回平壤,淵太祚卻下達死令,不救回陷在遼東的高句麗軍隊,絕不准他們返回平壤。

淵太祚的強硬態度激起了高句麗朝野無數人的憤怒,他們紛紛指責淵太祚有私心,只想救回自己兒子的性命,以權桓爲首的主和派開始擡頭,他們提出與隋軍談判議和,結束這場該死的戰爭。

但淵太祚對各種指責充耳不聞,他強硬堅持自己的立場,更不同意與隋軍議和。

高句麗王宮內,十幾名大臣在嬰陽王高元的面前脣槍舌箭地爭論着,關於和戰之議已爭辯了幾天,高元也有點煩了,要求他們儘快拿出一個可行的方案。

淵太祚怒視着衆人道:“你們總是把問題想得太簡單,你們以爲張鉉是楊廣嗎?做個卑躬屈膝的姿態他就會議和撤軍嗎?怎麼可能,一旦他接受議和,那將是我們天價的賠償,我們根本承受不起,不光遼東半島沒有了,鴨祿水以北的土地也會全部喪失,而且還有國庫傾空和幾代人吃糠咽菜的糧食賠償,你們誰能接受?”

權桓冷冷道:“談都沒有談,莫離支大人就開始危言聳聽,不談你怎麼知道對方要什麼條件?說不定對方要求並不高,是我們想得太多了呢?而且和談才能讓蓋蘇文將軍回家,這個道理難道莫離支大人會不明白嗎?”

淵太祚臉色一陣紅一陣白,他當然希望兒子平安回來,但現在妥協議和,那就意味着鴨綠水以北的土地和遼東半島都將失去,而那些都是他淵氏家族的勢力範圍,他的損失太大。

而淵太祚也得到燕城派人拼死傳來的消息,高句麗大軍被困在燕城,糧食還能支撐一個半月,他兒子淵蓋蘇文也安然無恙,這便使淵太祚心懷一線希望,先拖上一個月,等隋軍自己支持不住而主動提出和談。

遼東半島他可以讓給張鉉,也可以賠償一些軍費糧食,但淵氏家族的勢力範圍他絕不能丟掉。

淵太祚依舊態度強硬地說道:“我並沒有說我們不和談,但要掌握好時機,我認爲現在並不是和談的時候,因爲隋軍也快支持不住了,他們只有青州與河北兩地,卻要支撐二十萬大軍,支撐國與國之間的大戰,更不用說還有唐軍在不斷騷擾他們,蠢蠢欲動,我得到消息,唐軍已經發動奪取滏口陘的戰爭了,相信張鉉也揹負着巨大的壓力,只要我們再拖上一個月,張鉉就會主動來找我們和談,那時我們要付出的代價就會小得多。”

“莫離支大人有點想當然了。”

權桓搖搖頭道:“我看莫離支大人是怕議和損害自己的利益吧!”

一語揭開了謎底,淵太祚也索性撕破臉皮,將腰中之劍重重往桌上一拍,“誰想和談,問我的劍答不答應!”

大殿內頓時鴉雀無聲。(。)

第772章 關中危機(上)第524章 遼東半島第166章 左膀右臂第582章 營救人質第974章 太原戰役(十五)第655章 奪取幽州第898章 奇襲並北(七)第903章 敗也蕭何第992章 分配指標第55章 識破陷阱第6章 替身之謎第196章 折中之計第653章 兩面夾擊第129章 都督拉攏第1184章 天下大戰(四十二)第605章 背水一戰(上)第1106章 南城突破(中)第1159章 天下大戰(十七)第707章 挑撥離間第1088章 夜攻虎牢(上)第17章 臨危受命第129章 都督拉攏第190章 小餌釣魚第1128章 出使來意第679章 軍坊試刀第381章 當街試弓第1133章 霍邑商隊第725章 契丹覆滅第635章 強行突破第503章 引君入甕第645章 無功而返第493章 名將隕落第978章 太原戰役(十九)第1132章 將相不和第970章 太原戰役(十一)第866章 視察科舉第941章 血戰善陽(上)第881章 相落誰家第850章 心如毒蠍第685章 特殊武器第1086章 三管齊下第278章 多事之夜(中)第1129章 三郡換一第556章 倉促應戰(下)第405章 婚期將至第61章 新的夥計第44章 紫蟲玉蛹第461章 橫洋之舟(上)第329章 事件發酵第449章 局勢轉折第641章 條件苛刻第1235章 緊急決定第104章 恰逢其時第898章 奇襲並北(七)第203章 清河崔煥第1187章 天下大戰(四十五)第118章 迂迴作戰第510章 後方失火第576章 意外之喜第1114章 遷都之議第1161章 天下大戰(十九)第405章 婚期將至第524章 遼東半島第323章 步步險境第425章 徐州危急第197章 渤海之謀第1038章 西市事件(中)第819章 一路追蹤第1122章 新周寶鼎第1070章 王鄭野望第1048章 真真假假第623章 緊急出城第230章 潰敗初現第521章 裂痕始現第823章 圖謀襄陽第816章 蛛絲馬跡第1156章 天下大戰(十四)第916章 巡視井陘第483章 王者之珠第690章 血戰柳城(二)第326章 緊急北上第639章 武陟城下第696章 小國戰略第1243章 走投無路第815章 洛陽變天第738章 尚書之爭第305章 悄離洛陽(中)第655章 奪取幽州第411章 滎澤匯兵第548章 馬糧交易(上)第644章 再提條件第142章 宇文出手第168章 離而間之第1106章 南城突破(中)第1239章 血戰長武(下)第620章 虞氏大禮第998章 可汗之死第504章 賊軍反撲第25章 天下十猛
第772章 關中危機(上)第524章 遼東半島第166章 左膀右臂第582章 營救人質第974章 太原戰役(十五)第655章 奪取幽州第898章 奇襲並北(七)第903章 敗也蕭何第992章 分配指標第55章 識破陷阱第6章 替身之謎第196章 折中之計第653章 兩面夾擊第129章 都督拉攏第1184章 天下大戰(四十二)第605章 背水一戰(上)第1106章 南城突破(中)第1159章 天下大戰(十七)第707章 挑撥離間第1088章 夜攻虎牢(上)第17章 臨危受命第129章 都督拉攏第190章 小餌釣魚第1128章 出使來意第679章 軍坊試刀第381章 當街試弓第1133章 霍邑商隊第725章 契丹覆滅第635章 強行突破第503章 引君入甕第645章 無功而返第493章 名將隕落第978章 太原戰役(十九)第1132章 將相不和第970章 太原戰役(十一)第866章 視察科舉第941章 血戰善陽(上)第881章 相落誰家第850章 心如毒蠍第685章 特殊武器第1086章 三管齊下第278章 多事之夜(中)第1129章 三郡換一第556章 倉促應戰(下)第405章 婚期將至第61章 新的夥計第44章 紫蟲玉蛹第461章 橫洋之舟(上)第329章 事件發酵第449章 局勢轉折第641章 條件苛刻第1235章 緊急決定第104章 恰逢其時第898章 奇襲並北(七)第203章 清河崔煥第1187章 天下大戰(四十五)第118章 迂迴作戰第510章 後方失火第576章 意外之喜第1114章 遷都之議第1161章 天下大戰(十九)第405章 婚期將至第524章 遼東半島第323章 步步險境第425章 徐州危急第197章 渤海之謀第1038章 西市事件(中)第819章 一路追蹤第1122章 新周寶鼎第1070章 王鄭野望第1048章 真真假假第623章 緊急出城第230章 潰敗初現第521章 裂痕始現第823章 圖謀襄陽第816章 蛛絲馬跡第1156章 天下大戰(十四)第916章 巡視井陘第483章 王者之珠第690章 血戰柳城(二)第326章 緊急北上第639章 武陟城下第696章 小國戰略第1243章 走投無路第815章 洛陽變天第738章 尚書之爭第305章 悄離洛陽(中)第655章 奪取幽州第411章 滎澤匯兵第548章 馬糧交易(上)第644章 再提條件第142章 宇文出手第168章 離而間之第1106章 南城突破(中)第1239章 血戰長武(下)第620章 虞氏大禮第998章 可汗之死第504章 賊軍反撲第25章 天下十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