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使者到來

瓦崗軍東征在拿下樑郡後終於觸動了大隋王朝的核心利益,天子楊廣隨即下旨兵分三路,命大將軍張須陀率軍三萬反攻樑郡,又命駐守在滎陽郡的郇王楊慶率兩萬軍進攻東郡瓦崗軍老巢。

與此同時,楊廣叫停了裴仁基進攻琅琊郡的計劃,命裴仁基率飛鷹軍從東線收復濟陰郡和東平郡。

三路大軍同時向瓦崗軍反擊,而北海郡張鉉的軍隊,卻意外地接到旨意,要求他們繼續進攻琅琊郡,剿滅琅琊郡的兩支亂匪。

北海郡黃河碼頭上,數千名臨時招募的民工正在忙碌地用青石修砌碼頭,遠處水灣兩側停泊着剛剛從北平郡造船場運材料回來的十艘大船,它們已去了四次北平郡船場,幾乎船場內的倉庫搬運一空。

另外,碼頭上還停泊着五艘千石戰船,這也是用很低價錢從北平船場買來的五艘二手戰船,剛剛抵達北海郡碼頭。

此時,張鉉正在碼頭上視察,碼頭由司馬劉凌全權負責修建,另外新任水軍校尉劉桂林率一千新募水軍駐紮碼頭上。

劉桂林原來是大隋水軍主帥來護兒的麾下的一名校尉,年約三十餘歲,北海郡人,曾經率領一艘三千石戰船,參加過三次高句麗戰爭,去年在京城被裁撤回鄉,三個月前又重新加入了張鉉的軍隊,被張鉉直接任命爲水軍偏將。

這次張鉉來北海郡碼頭,就是爲了視察這五艘剛剛買來的戰船。

裴仁基被調去進攻瓦崗軍的傳言已經被證實,裴仁基將親率一萬軍隊進攻濟陰郡,不再攻打琅琊郡。

但這並不意味着朝廷就放過了琅琊郡的兩支亂匪,雖然張鉉還沒有得到正式消息,但張鉉心裡明白,十之八九還是由他率軍去繼續攻打琅琊郡的亂匪。

率一萬軍隊去攻打琅琊郡亂匪,風險很大,壓力更大,但張鉉真正的壓力卻是北面的王世充,張鉉知道王世充對自己的恨,一旦北海郡或者齊郡兵力空虛,王世充一定會再一次率軍殺入青州,尤其不會放過北海郡。

張鉉無法阻止王世充的決心,但他卻能釜底抽薪,使王世充無法南下,方法很簡單,摧毀王世充軍隊所有可以用來渡河的工具,這五艘戰船的到來可謂正當其時。

這種戰船也是一種樓船,高兩丈五尺,長約十丈,可載士兵百人,船隻只有五成新,最多還能使用一年半載就要送回造船場大修,但張鉉就是希望它們能發揮幾個月的作用,能在自己軍隊不在北海郡時封鎖黃河河面,不準王世充軍隊南下。

張鉉走上了其中一座大船,一眼便看見船頭有一座石砲,所謂石砲又叫發石機,外形是一張放大十倍的弩,它的武器不是弩箭,而是重約二十斤的圓石,射程五十步,可擊穿對方的船身,或者擊毀對方的尾舵。

張鉉撫摸着這架用硬木製成,像老虎一樣蹲在船頭的石砲,眼中充滿了興趣,旁邊副尉劉桂林給張鉉介紹道:“將軍,這種石砲主要是用來對付大船船身,運氣好的話,直接擊穿一個大洞,江水灌入,大船就必須返航,否則就會慢慢沉入江底。”

“爲什麼要運氣好才行?”張鉉不解地笑問道。

“一般大船船身造得很堅固,石砲發石很難擊穿,不過任何船隻都有漏洞,這就需要石砲手的經驗和眼光,在一艘戰船上,石砲手的地位往往是最高。”

張鉉點了點頭,又笑問道:“一架石砲需要幾人操作?”

“一般需要兩人,往往是石砲手帶一個徒弟,徒弟又叫絞盤手。”

劉桂林指了指旁邊一座絞盤,頂端有空,他取出一根細鐵棍插入孔中,用力絞動,這具巨大的弓弩開始吱嘎嘎上弦,他指了指上面的槽孔道:“然後將石塊放在這裡,扳動側面的懸刀,石塊便彈射出去了,當然這個需要熟練,否則很容易傷到自己。”

就在這時,一名騎兵從遠處騎馬疾奔而來,在堤岸上高聲喊道:“將軍!”

張鉉走到船舷邊問道:“什麼事?”

“朝廷使者已到益都縣,說有聖旨要宣讀,韋長史請將軍立刻回益都!”

朝廷使者居然直接來北海郡宣旨,這還是第一次,劉凌有些緊張地對張鉉道:“將軍,恐怕朝廷有重要事情。”

張鉉點了點頭,他心裡明白這個時候朝廷旨意到來是什麼意思,由於他名義上是裴仁基的下屬,所以一般而言,朝廷旨意都是給裴仁基,然後由裴仁基給他部署各種命令。

但這次朝廷居然直接給自己旨意,在某種程度上,朝廷已經讓他實質性地脫離飛鷹軍了,提高了他的地位,但同時也說明這份旨意的重要。

張鉉沒有再繼續視察船隊,他立刻返回營地,翻身上馬,對身後數十名親兵令道:“回益都縣!”

他縱馬奔馳,後面數十名騎兵跟隨他疾奔,黃塵滾滾,向益都縣方向疾奔而去。

次日上午,張鉉回到了益都縣,他直接奔至郡衙前,翻身了下馬,韋雲起從郡衙內連忙走了出來,“可把將軍等回來了。”

“是什麼旨意?”張鉉問道。

“和我們之前的判斷一樣,朝廷打算讓將軍獨自攻打琅琊郡。”

“就這麼一份旨意嗎?沒有其他補充?”

張鉉當然猜到這份旨意就是讓自己打琅琊郡,讓他打琅琊郡也不是不可以,關鍵是朝廷要給他什麼?

直接向他宣旨,提高他的地位?這實際上沒什麼意義,他本來就是虎賁郎將,朝廷向他直接宣旨也談不上什麼提高待遇,他也不稀罕這種虛榮,他要的是實際利益。

“還有一點其他的東西,准許將軍募軍至一萬人,另外兵部准許將軍擴大民團規模。”

目前張鉉的兵員額度是五千人,他另外以防止匪患爲由招募了五千民團,使他的實際兵力達到一萬人,現在朝廷準他把兵力擴增一倍,也明確准許他再擴增民團,這就是張鉉想要實際利益了,他的軍隊至少能擴增到兩萬人。

這個條件還比較滿意,他便笑問道:“宣旨使者在哪裡?”

“將軍請跟我來,他已等候將軍多日了!”

宣旨使者叫做鍾善童,是兵部的一名郎中,他帶着兩名隨從從江都過來,等候張鉉已經有三天了。

鍾善童已經等得頗不耐煩,他還要去幽州頒旨,在北海郡他被拖得太久,好在韋雲起招待他很不錯,使他心中的不滿也稍稍得以補償,

“讓鍾郎中久等了!”

這時,張鉉在韋雲起的陪同下大步走上大堂,鍾善童連忙起身,乾笑一聲道:“呵呵!張將軍總算來了。”

“很抱歉,在臨淄縣安排防務,讓鍾郎中久等。”

“沒什麼,那麼我們開始吧!”

韋雲起連忙讓人擡來香案和跪墊,張鉉在香案前跪下,鍾善童刷地打開聖旨,高聲宣讀起來........

送走了鍾善童,張鉉負手站在沙盤前久久注視着琅琊郡,他心中還是有很大的壓力,朝廷給他三個月時間剿滅琅琊郡,他可以再募兵,但訓練時間卻不多,不過令他感到慶幸的是,五百重甲步兵還在他手中,裴仁基來不及把他們帶走。

韋雲起彷彿明白張鉉的擔憂,在一旁笑道:“將軍可以把一萬軍全部帶走,還有秦用的三千軍,實際上就有一萬三千軍隊,我想應該可以和孫宣雅及王薄一戰。”

“先生的意思是說,新招募的士兵用來守北海郡,是吧?”

“正是此意!”

韋雲起點點頭道:“其實我的想法不僅是北海郡,甚至可以協防齊郡,雖然聖上警告了王世充,但王世充未必肯聽從,還是小心爲上。”

張鉉沉吟一下道:“我出征後,先生最好安排劉桂林出擊一次清河郡,清剿王世充手中的船隻,我之前已經派探子北上了,這兩天應該就有消息送回來。”

“將軍放心吧!這件事我會辦妥。”

第617章 自保之策第1106章 南城突破(中)第443章 互鬥心機第168章 離而間之第1036章 徐公述職第984章 太原戰役(二十五)第774章 一信退敵第648章 太后之請第406章 盧氏家議第273章 意見不合第574章 元慶抉擇第1219章 火上澆油第595章 建成之策第562章 煽風點火第201章 北海新政第1242章 殺將奪軍第1096章 後路被斷第1223章 暗度陳倉第667章 雙喜臨門第215章 彈盡糧絕第478章 天下勤王(四)第31章 山東名將第241章 冤家路窄第352章 將計就計第1211章 誰是刺客(中)第1052章 局勢紛亂第563章 茂公歸降第1106章 南城突破(中)第51章 莽漢初伏第745章 天降瑞兆第69章 人蹤乍現第324章 東安勢急第1章 莫非天意第962章 太原戰役(三)第364章 匡城激戰第944章 第三防禦(中)第576章 意外之喜第381章 當街試弓第1023章 新的指示第1214章 廢儲之爭(二)第361章 聲東擊西第112章 新的任務第195章 兩雄相爭第553章 救援黎陽第896章 奇襲並北(五)第247章 上門要帳第680章 應對之策第1247章 安定決戰(上)第853章 滴水不漏第174章 大戰善後第685章 特殊武器第781章 帝王心術第723章 血洗契丹第449章 局勢轉折第766章 翟讓抉擇(下)第45章 宇文太保第448章 下邳激戰第536章 第一條件第562章 煽風點火第803章 拒不投降第528章 遼東柳城第1105章 南城突破(上)第460章 返回江都第255章 裴府家宴(上)第247章 上門要帳第258章 拜會虞相第487章 重返北海第859章 正反兩面第434章 歷陽世家第903章 敗也蕭何第243章 酒棚盜馬第910章 第三勢力第485章 宇文之死第1053章 空城之計第325章 趁火打劫第636章 陰差陽錯第526章 委婉警告第711章 雪中送炭第191章 軟硬兼施第999章 戰俘之衆第161章 臨行前夕第972章 太原戰役(十三)第752章 西征東顧第431章 三歲鼠郎第785章 再回江都第26章 皇姑來了第756章 創造底牌第1169章 天下大戰(二十七)第853章 滴水不漏第386章 陳留刺客第11章 楊氏武館第689章 血戰柳城(一)第486章 武娘往事第368章 火拼賊王(上)第371章 功虧一簣第637章 夜襲先鋒第302章 崔盧定姻第76章 粗眉大漢第245章 福來客棧第895章 奇襲並北(四)
第617章 自保之策第1106章 南城突破(中)第443章 互鬥心機第168章 離而間之第1036章 徐公述職第984章 太原戰役(二十五)第774章 一信退敵第648章 太后之請第406章 盧氏家議第273章 意見不合第574章 元慶抉擇第1219章 火上澆油第595章 建成之策第562章 煽風點火第201章 北海新政第1242章 殺將奪軍第1096章 後路被斷第1223章 暗度陳倉第667章 雙喜臨門第215章 彈盡糧絕第478章 天下勤王(四)第31章 山東名將第241章 冤家路窄第352章 將計就計第1211章 誰是刺客(中)第1052章 局勢紛亂第563章 茂公歸降第1106章 南城突破(中)第51章 莽漢初伏第745章 天降瑞兆第69章 人蹤乍現第324章 東安勢急第1章 莫非天意第962章 太原戰役(三)第364章 匡城激戰第944章 第三防禦(中)第576章 意外之喜第381章 當街試弓第1023章 新的指示第1214章 廢儲之爭(二)第361章 聲東擊西第112章 新的任務第195章 兩雄相爭第553章 救援黎陽第896章 奇襲並北(五)第247章 上門要帳第680章 應對之策第1247章 安定決戰(上)第853章 滴水不漏第174章 大戰善後第685章 特殊武器第781章 帝王心術第723章 血洗契丹第449章 局勢轉折第766章 翟讓抉擇(下)第45章 宇文太保第448章 下邳激戰第536章 第一條件第562章 煽風點火第803章 拒不投降第528章 遼東柳城第1105章 南城突破(上)第460章 返回江都第255章 裴府家宴(上)第247章 上門要帳第258章 拜會虞相第487章 重返北海第859章 正反兩面第434章 歷陽世家第903章 敗也蕭何第243章 酒棚盜馬第910章 第三勢力第485章 宇文之死第1053章 空城之計第325章 趁火打劫第636章 陰差陽錯第526章 委婉警告第711章 雪中送炭第191章 軟硬兼施第999章 戰俘之衆第161章 臨行前夕第972章 太原戰役(十三)第752章 西征東顧第431章 三歲鼠郎第785章 再回江都第26章 皇姑來了第756章 創造底牌第1169章 天下大戰(二十七)第853章 滴水不漏第386章 陳留刺客第11章 楊氏武館第689章 血戰柳城(一)第486章 武娘往事第368章 火拼賊王(上)第371章 功虧一簣第637章 夜襲先鋒第302章 崔盧定姻第76章 粗眉大漢第245章 福來客棧第895章 奇襲並北(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