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兩個消息

陳棱年約五十歲,是大隋碩果僅存的名將之一,南征北戰,功勳赫赫,大業九年,他和宇文述共擊楊玄感,結果楊玄感逃脫,宇文述便將責任推給他,說是因爲他感激楊素提攜才故意放楊玄感逃走,楊廣震怒,將陳棱下獄治罪,蕭後卻提醒楊廣,陳將軍大軍在西,怎麼放走南逃之人?楊廣這才醒悟是宇文述誣陷陳棱,便放他出獄,並官復原職。

陳棱由此對蕭皇后感激於心,這次江都兵變,天子被宇文化及所害,陳棱雖然悲痛,但他也知道大隋無力迴天了,不過陳棱卻要力保皇后無恙,以報當年皇后的恩德。

宇文化及也知道這一點,所以他染遍江都後宮,卻唯獨不敢對蕭皇后無禮,當然,也是因爲蕭皇后的身份對他有用,他暫時不想逼她過甚。

陳棱的軍隊駐紮在江都以東的海陵縣,這天下午,宇文化及的特使禮部尚書崔召抵達了海陵縣,他直接被士兵帶到陳棱的中軍大帳。

崔召因爲表現忠誠而得到了宇文化及的重用,被封爲禮部尚書,並賜爵邢國公,這讓崔召對宇文化及感激涕零,也更加忠誠,已經成爲宇文化及的心腹。

由於是來宣太后懿旨,香案已經準備好,陳棱就站在香案前神情嚴肅地等待着,這讓崔召有些尷尬,他本想和陳棱敘敘舊,籠絡一下感情,但陳棱卻沒有給他任何機會。

崔召無奈,只得展開旨意道:“太后懿旨,大將軍陳棱接旨!”

陳棱在香案前跪了下來,“陳棱在!”

崔召清了清喉嚨,朗聲讀起了辭藻華麗的太后懿旨,無非是誇讚陳棱勞苦功高,當以重用,最後崔召讀道:“……特此封大將軍陳棱爲上柱國,荊國公,領江都太守兼江都留守。望大將軍克己復禮,忠於職守,勿讓哀家失望,欽此!”

陳棱叩首行禮。“臣謹遵太后懿旨!”

這時,崔召把懿旨遞給他笑道:“恭喜大將軍封爲國公,位列一品!”

陳棱卻不理睬他,接過旨意冷冷問道:“宇文化及什麼時候離開江都?”

崔召乾笑一聲道:“這就得看大將軍的態度了。”

陳棱明白他的意思,就是不準自己從後面進攻宇文化及。他冷笑道:“他想平安離去也不是不可以,只要答應我兩個條件,我可以禮送他離開江都。”

“大將軍請說!”

“第一個條件就是保證太后安全,我聽說宇文化及染指後宮,別人我不管,但他膽敢對太后無禮,就算他逃到突厥,我也會殺得突厥將他挫骨揚灰,這是我的原話,你若膽敢隱瞞。我一樣不會放過你們崔氏滿門。”

崔召臉頰重重抽搐一下,陳棱的威脅讓他實在笑不出來,他只得點點頭,“我保證會原話轉告,請大將軍說第二個條件。”

“第二個條件也很簡單,我既爲江都太守,也就是江都百姓的父母官,我知道宇文化及缺糧,我可以給他兩萬石糧食,但不准他搶掠江都。就算江都有一家店鋪被士兵所搶,我都不會放過他,我會和張鉉聯手將他全殲在淮河岸邊。”

崔召臉色有點蒼白,他知道宇文化及確實準備臨走前搶掠江都糧食。卻被陳棱事先看透了,他心中無奈,只得點點頭,“我一定將大將軍原話轉告!”

陳棱不再多說一句,他一擺手,“送客!”

他不理睬崔召。轉身便揚長而去,崔召呆了半晌,只得嘆口氣,轉身匆匆離去了。

就在崔召剛走,李清明便從別帳走出,來到陳棱大帳內,他只比崔召早到半個時辰,他也是奉張鉉之令來和陳棱商量合擊宇文化及。

“大將軍準備與宇文化及和解嗎?”李清明坦率地問道。

陳棱搖了搖頭,“我陳棱再是不肖,也不會和宇文化及這種亂臣賊子同流合污,我只是爲了蕭皇后安全才答應讓宇文化及離去,什麼荊國公、上柱國很明顯是他宇文化及的意思,我不會真的接受,至於江都,我本身就是江淮招討使,江都在我的職權範圍,我自然會維護江都的安穩。”

李清明見陳棱態度堅決,便不再糾纏這個問題,他又道:“大將軍的態度令人敬佩,既然大將軍和我家主帥都認爲宇文化及是亂臣賊子,那爲何不聯手剿滅他,嚴懲那些弒殺君主之人,只要我們前後夾擊,一戰便可擊潰宇文化及。”

這個建議剛纔陳棱沒有明確回答李清明,但崔召走後,陳棱的思路也漸漸清晰起來,他同樣很堅定地回答道:“很抱歉,我不能答應齊王的邀請,宇文化及雖然該千刀萬剮,但驍果士兵卻是無辜,他們現在還是隋軍驍果,我不可能對他們下手,請李參軍轉告齊王,希望他也善待蕭皇后,那是大隋最後的尊嚴。”

李清明苦笑一聲,點點頭道:“好吧!我這就將大將軍的話轉告我家主帥。”

李清明隨即告辭而去,陳棱一直將他送到營門,遠遠對李清明道:“宇文化及的糧食最多隻能維持二十天!”

“多謝大將軍提醒!”

李清明抱拳施一禮,催馬而去,陳棱目送李清明和幾名手下騎馬遠去,他神情變得十分複雜,他當然知道張鉉的真實意思,合擊宇文化及只是藉口,張鉉也不需要自己出兵,張鉉其實是希望自己轉而效忠他。

陳棱還沒有考慮好自己該何去何從?

………

陳棱的強硬態度使宇文化及沒有選擇,他懾於陳棱聯手張鉉的威脅,不得不放棄了搶掠江都的計劃,在接受陳棱支援的兩萬石糧食後開始率軍北上。

雖然宇文化及沒有搶掠江都城,但他卻將江都宮席捲一空,所有的財寶、宮人都載上了大船,百官也上了船,一千多艘大船和八萬驍果軍綿延數十里,宇文化及同時在江陽和江都附近徵發了數萬縴夫,拉拽着船隊浩浩蕩蕩向北進發。

宇文化及和他的手下對於怎麼對付青州軍沒有任何辦法,但士兵們歸心似箭,他們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

自從李靖用巧計活捉了翟弘後,瓦崗軍便撤離了下邳郡,轉而將重兵部署在徐州一線,翟讓的用意很明顯,張鉉不可能全殲了宇文化及,一定會有不少漏網之魚,張鉉吃肉,那他翟讓也就跟着喝喝湯了。

大帳內,張鉉先後接到了兩個消息,一個消息是李清明從江都飛鴿而來,宇文化及的八萬大軍在昨天傍晚啓程北上,陳棱婉拒了合擊宇文化及的建議,隨即率軍進駐江都城。

而另一個消息是從北海郡送來,實際上是大將王匡從河內郡發出,李建成率領三萬軍在長平郡和宋金剛爆發激戰,宋金剛被擊敗,向上黨郡敗退,目前,李建成大軍駐紮長平郡的丹川縣境內。

第一個消息在張鉉的意料之中,陳棱的態度也可以理解,他不急於站隊,坐鎮江都觀察北方局勢變化,如果隋朝沒有滅亡,青州軍佔上風,那他作爲隋將,很自然就會投靠自己,如果是李淵佔了大勢,那他可能就會投降長安了,這是聰明人的抉擇,不輕易站隊。

第二個消息卻讓張鉉感到意外,尤其宋金剛向上黨郡敗退,李建成卻沒有趁勝追趕,而是繼續留在長平郡,這就讓他懷疑李建成真正的動機。

“如果我沒有猜錯,李建成其實並不是針對宋金剛而來,他是想趁我們後方空虛,進攻河內郡,一旦他在河內郡站穩腳跟,肯定會繼續向汲郡和魏郡進軍,那邊只有王匡和五千軍和王辯的八千軍隊,他們能擋得住李建成大軍的進攻嗎?”

張鉉着實有點憂慮了。(。)

第343章 蒙陰城堡第17章 臨危受命第872章 第七相國第1086章 三管齊下第608章 人心思變第1076章 唐使到來第292章 英雄大會(八)第62章 風雲聚會第400章 京城買宅第543章 新募之軍第115章 戰和之爭第570章 晉祠大祭第194章 齊郡武行第746章 最後一注第55章 識破陷阱第885章 風雷再起第1089章 夜攻虎牢(中)第1236章 奔襲險關第604章 追兵已至第887章 先禮後兵第840章 虎穴奪子第756章 創造底牌第779章 驍將羅成第430章 欲擒故縱第205章 最後人情第1151章 天下大戰(九)第80章 山路偶遇第118章 迂迴作戰第196章 折中之計第197章 渤海之謀第909章 最大誠意第1076章 唐使到來第1143章 天下大戰(一)第775章 不當之禮第1165章 天下大戰(二十三)第1112章 觸犯逆鱗第701章 人心險惡第674章 籌糧之方第145章 接受任務第871章 相制改革第635章 強行突破第605章 背水一戰(上)第101章 新官上任第345章 節外生枝第185章 正式投靠第321章 王薄心機第324章 東安勢急第478章 天下勤王(四)第1220章 偷襲河湟(上)第15章 弘農楊氏第404章 母女和解第25章 天下十猛第390章 利益至上第1036章 徐公述職第127章 戰馬風波第1228章 宮內消息第619章 大軍南下第218章 濟北危急第1145章 天下大戰(三)第1076章 唐使到來第521章 裂痕始現第618章 早做安排第1050章 唐軍東征第822章 國之寶鼎第184章 利益攸關第797章 激戰到來第582章 營救人質第625章 江都兵變(中)第1008章 江陵陷落(下)第1240章 螳臂擋車第691章 血戰柳城(三)第398章 蘇府赴宴第1160章 天下大戰(十八)第16章 夜襲楊莊第1097章 配合默契第1091章 關鍵人物第753章 坑王咬金(上)第53章 馬邑受困第742章 陳棱建議第221章 零敲碎打第787章 火筏攻擊第1004章 爭取民心第683章 夜襲回龍第815章 洛陽變天第779章 驍將羅成第1017章 圍城打援(上)第501章 郭絢出兵第458章 控制東海(下)第395章 禍兮福兮第481章 天下勤王(七)第822章 國之寶鼎第1043章 力辯擔保(下)第966章 太原戰役(七)第1064章 永興之戰(四)第996章 程侯決戰(中)第1108章 軒然大波第1094章 醉翁之意第250章 封賞之議第636章 陰差陽錯第1001章 金玉良言
第343章 蒙陰城堡第17章 臨危受命第872章 第七相國第1086章 三管齊下第608章 人心思變第1076章 唐使到來第292章 英雄大會(八)第62章 風雲聚會第400章 京城買宅第543章 新募之軍第115章 戰和之爭第570章 晉祠大祭第194章 齊郡武行第746章 最後一注第55章 識破陷阱第885章 風雷再起第1089章 夜攻虎牢(中)第1236章 奔襲險關第604章 追兵已至第887章 先禮後兵第840章 虎穴奪子第756章 創造底牌第779章 驍將羅成第430章 欲擒故縱第205章 最後人情第1151章 天下大戰(九)第80章 山路偶遇第118章 迂迴作戰第196章 折中之計第197章 渤海之謀第909章 最大誠意第1076章 唐使到來第1143章 天下大戰(一)第775章 不當之禮第1165章 天下大戰(二十三)第1112章 觸犯逆鱗第701章 人心險惡第674章 籌糧之方第145章 接受任務第871章 相制改革第635章 強行突破第605章 背水一戰(上)第101章 新官上任第345章 節外生枝第185章 正式投靠第321章 王薄心機第324章 東安勢急第478章 天下勤王(四)第1220章 偷襲河湟(上)第15章 弘農楊氏第404章 母女和解第25章 天下十猛第390章 利益至上第1036章 徐公述職第127章 戰馬風波第1228章 宮內消息第619章 大軍南下第218章 濟北危急第1145章 天下大戰(三)第1076章 唐使到來第521章 裂痕始現第618章 早做安排第1050章 唐軍東征第822章 國之寶鼎第184章 利益攸關第797章 激戰到來第582章 營救人質第625章 江都兵變(中)第1008章 江陵陷落(下)第1240章 螳臂擋車第691章 血戰柳城(三)第398章 蘇府赴宴第1160章 天下大戰(十八)第16章 夜襲楊莊第1097章 配合默契第1091章 關鍵人物第753章 坑王咬金(上)第53章 馬邑受困第742章 陳棱建議第221章 零敲碎打第787章 火筏攻擊第1004章 爭取民心第683章 夜襲回龍第815章 洛陽變天第779章 驍將羅成第1017章 圍城打援(上)第501章 郭絢出兵第458章 控制東海(下)第395章 禍兮福兮第481章 天下勤王(七)第822章 國之寶鼎第1043章 力辯擔保(下)第966章 太原戰役(七)第1064章 永興之戰(四)第996章 程侯決戰(中)第1108章 軒然大波第1094章 醉翁之意第250章 封賞之議第636章 陰差陽錯第1001章 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