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私宴小聚

久違的大興城,歷史的長安,終於歸來了,羅昭雲心中暢快,壓力頓漸,此次平定了漢王楊諒作亂,大隋會太平幾年,正是做生意的絕佳時機。

羅昭雲經過夜裡的深思熟慮,打算繼續投資京城內商鋪,除了幾家酒樓外,對金銀首飾、布匹茶葉等方面,都以‘寧氏商號’的名義,進行經營。

如今京城內,除了煙雨樓外,其它的酒樓,大多都不是羅家的名義,而作爲他的潛在資源,在特色方面,煙雨樓走的是精品路線,接待一些達官貴人。

其餘的酒樓,都以寧氏的旗號,開成了連鎖,在長安城許多坊區內,都建立了新店,菜餚和酒類,包羅萬象,更接近大衆化、商業化。

羅昭雲查了用一下帳目,三個月內,金銀和錢幣等,收入的數目相當可觀。

他決定讓史大奈那邊,繼續選拔、培養一些孩童,不同領域的栽培,比如有習武的,有精通經商的,有練習刺殺的,在不同的幽州一代設不同的基地山莊,秘密培養,有強大的財力職稱,聘請各方面的教習人員,幾年過後,就是一支很強的力量。

翌日,羅昭雲親自在自己的煙雨樓,宴請一些好友,比如李靖、郭孝恪、長孫無忌、韓世諤等人,但是這個消息,被韓世諤透露出來,李密向來喜歡結交朋友,因此也帶着幾位朋友過來參加,使得氣氛更熱鬧了。

“昭雲賢弟,今日不請自來,可不要見怪啊!”李密笑容可掬,二十三四歲的年紀,個子不高,但是沉穩成熟,而且笑得笑到好處,給人一種滿面春風的感覺。

羅昭雲看着這個身高不足一米七的李密,比自己矮了大半個頭,但是給他的感覺,卻是此人體內像是充滿了爆發力,卻收斂的很高明,普通人難以察覺,其實功夫比羅昭雲,只強不弱。

“這是一個危險人物!”羅昭雲知道李密的未來走向,所以從一開始接觸,就沒有掉以輕心,倒不是擔心對方現在會謀害他,而是他有心疏遠,不想跟李密、楊玄感相處太密切,否則日後自己不好摘出來。

“哪裡哪裡,蒲扇公到來,昭雲恭迎都來不及呢。”羅昭雲說得也客氣委婉。

李密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道:“哈哈,那就好,我與賢弟,就不必見外了。”他摟着羅昭雲的肩膀,笑道:“蒲扇公乃是襲父爵,得門蔭了,那是祖上的榮耀,對我而言,卻不見得是什麼光彩稱呼,我只當了千牛備身,還從未帶兵打過仗,不如賢弟你,年僅十四,就征戰沙場,十五歲,就可以封爲將軍了。”

“不敢當!”羅昭雲低調回答。

李密感慨道:“甭謙虛了,現在軍中傳出消息,在京城都傳開了,朝廷大軍這次能如此順利平定漢王之亂,都是由於你三戰三捷,大破敵軍前軍和主力,以兩萬人馬,先後擊潰了十多萬大軍,纔會使叛軍如此被動。在隋軍危急時刻,也是你爲楊公出謀劃策,才得以轉危爲安,反擊叛軍的。”

在場的一些人,許多都是第一次聽到這個消息,紛紛望向了羅昭雲,而長孫無忌直接問向郭孝恪:“郭大哥,你在軍中一直追隨羅成左右,這些事,可當真?”

郭孝恪點點頭,神色堅定道:“千真萬確,當時我就在騎兵隊伍做校尉,三戰三捷,所言非虛,事實上,我們的輝煌,只有親身經歷過,才能體會到那種榮耀!”

李密身邊的一些人,都露出異色,想不到羅昭雲真的這麼傳神,真的只有十五歲嗎?

“來,我給昭雲介紹幾位,這都是我的故交,稱得上生死朋友!”

“這位虞仁孝,爲虞慶則大將軍的長子,精通武藝,跟我相識很早,交情甚篤。”

羅昭雲對他雖然沒有印象,但是對虞慶則的大名還是很熟悉,那可是北周的將領,又是大隋開國功臣,曾在開皇四年,出使突厥,分裂東西突厥,削弱突厥實力,爲隋朝經略突厥立下汗馬功勞,當時爲隋初“四貴”之一。

但因爲虞慶則在太子與晉王爭權中,站在太子楊勇一方,所以受到排擠和疏遠,在開皇十七年,征討嶺南李賢叛亂時,因妻弟趙什柱誣告謀反被殺。

這虞仁孝自幼豪俠任氣,因爲父親功勳,出仕即授儀同,因父親冤案而被除名罷官,至今仍未被啓用,此次李密帶他過來,也是想讓虞仁孝與羅昭雲多接觸,日後說不定在軍方,能拉扯他一把。

“見過虞兄!”

“羅兄弟的名字,這兩年可是響亮京城,今日終於當面結識了。”虞仁孝收斂了傲氣,畢竟虞家衰落,而且羅昭雲是依靠自己的實力走到這一步,值得欽佩。

“這位是王伯當……”李密介紹到以爲十八九歲青年時,羅昭雲卻是雙眼一亮,心說這對黃金搭檔,原來這時候就勾搭在一起了。

第四百五十七章 回中原第二十章 矛盾激化第六百六十一章 曹族依附第九百三十六章 祭旗出征第六百五十四章 交人交心第三百六十二章 成功登岸第二百八十四章 圍獵佈局第八百四十章 嫂皇后第五章 廟堂之爭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備兵力第八百九十章 竇俠女的目標第四百二十四章 太行山之旅第五百零九章 來賀第九百零二章 一夜春風來第二百七十六章 接收伏俟城第五百九十五章 長孫玲瓏心第九百九十章 黨爭之兆第七百四十二章 巨大壓力第一百八十章 正面鏖戰第六百三十三章 西北七豪族第二百九十七章 久別歸長安第六十二章 長安行第九百八十二章 南下增兵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伏擊得手第八十七章 曲詞之難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一波三折第一百八十四章 棄城投降第九百二十一章 大勢已去第一千一十七章 用兵之詭道第九百一十三章 熟悉的身影第三百二十七章 人言可畏第七百九十九章 鄭國舉措第六百七十九章 西北文教第一百七十八章 節節勝利第二十二章 野心勃勃第三百一十一章 有緣的故人第四百三十三章 三敗俱傷第一百四十八章 低武層次第八百零二章 主動請纓第八百二十八章 君臣對話第四百八十七章 殺戮第二十二章 野心勃勃第七十章 宴上比鬥第三百五十九章 河灘之戰 上第九十八章 閣樓小酌第兩百章 相邀與赴會第九百八十六章 表明心跡第一千零六章 老成謀國第七百六十五章 威逼長安城第四百七十九章 階下囚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江淮軍的擔憂第八十二章 邂逅第四百零七章 落崖第五百四十二章 固步自封第一百七十九章 兩軍對峙第五章 廟堂之爭第六百零八章 反王圍江都第一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九百八十一章 父女重逢第四百八十一章 祖孫密談第二百零五章 遭襲了第九百二十六章 隕落了第五十八章 掩殺第三百二十六章 賽文會第九百七十四章 敞開心扉第五百一十四章 想入非非第五百零一章 堅守孤城第二百一十三章 印刷術第六百四十八章 運籌千里之外第九百二十一章 大勢已去第四百九十七章 途中血殺第一百九十七章 獻策第四百一十三章 這個殺手不太冷第七百一十六章 與唐交鋒第三百九十六章 秘密安排第三百四十三章 是與非第三百七十六章 各有籌備第八百五十九章 御駕親臨城下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合謀第四百九十二章 胸有退敵策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大難臨頭各自逃第三百三十三章 隆中對第七百七十八章 朝會爭論第二百六十二章 徐徐圖之第九百六十章 秦瓊生猛第四百五十四章 擦身子第四百章 虛張聲勢第九百七十五章 朝會議政第八百七十七章 寒風凜冽回長安第六百八十二章 反與不反的爭論第三百四十一章 家族興衰第八百五十七章 田間巡訪第一百七十六章 反襲殺第七百六十一章 局勢各不同第一百七十二章 先定軍心第二百一十五章 委派新任務第一百七十七章 收場第六百四十五章 借力打力第三百一十七章 謀而後動第七百六十九章 人心與軍心
第四百五十七章 回中原第二十章 矛盾激化第六百六十一章 曹族依附第九百三十六章 祭旗出征第六百五十四章 交人交心第三百六十二章 成功登岸第二百八十四章 圍獵佈局第八百四十章 嫂皇后第五章 廟堂之爭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備兵力第八百九十章 竇俠女的目標第四百二十四章 太行山之旅第五百零九章 來賀第九百零二章 一夜春風來第二百七十六章 接收伏俟城第五百九十五章 長孫玲瓏心第九百九十章 黨爭之兆第七百四十二章 巨大壓力第一百八十章 正面鏖戰第六百三十三章 西北七豪族第二百九十七章 久別歸長安第六十二章 長安行第九百八十二章 南下增兵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伏擊得手第八十七章 曲詞之難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一波三折第一百八十四章 棄城投降第九百二十一章 大勢已去第一千一十七章 用兵之詭道第九百一十三章 熟悉的身影第三百二十七章 人言可畏第七百九十九章 鄭國舉措第六百七十九章 西北文教第一百七十八章 節節勝利第二十二章 野心勃勃第三百一十一章 有緣的故人第四百三十三章 三敗俱傷第一百四十八章 低武層次第八百零二章 主動請纓第八百二十八章 君臣對話第四百八十七章 殺戮第二十二章 野心勃勃第七十章 宴上比鬥第三百五十九章 河灘之戰 上第九十八章 閣樓小酌第兩百章 相邀與赴會第九百八十六章 表明心跡第一千零六章 老成謀國第七百六十五章 威逼長安城第四百七十九章 階下囚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江淮軍的擔憂第八十二章 邂逅第四百零七章 落崖第五百四十二章 固步自封第一百七十九章 兩軍對峙第五章 廟堂之爭第六百零八章 反王圍江都第一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九百八十一章 父女重逢第四百八十一章 祖孫密談第二百零五章 遭襲了第九百二十六章 隕落了第五十八章 掩殺第三百二十六章 賽文會第九百七十四章 敞開心扉第五百一十四章 想入非非第五百零一章 堅守孤城第二百一十三章 印刷術第六百四十八章 運籌千里之外第九百二十一章 大勢已去第四百九十七章 途中血殺第一百九十七章 獻策第四百一十三章 這個殺手不太冷第七百一十六章 與唐交鋒第三百九十六章 秘密安排第三百四十三章 是與非第三百七十六章 各有籌備第八百五十九章 御駕親臨城下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合謀第四百九十二章 胸有退敵策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大難臨頭各自逃第三百三十三章 隆中對第七百七十八章 朝會爭論第二百六十二章 徐徐圖之第九百六十章 秦瓊生猛第四百五十四章 擦身子第四百章 虛張聲勢第九百七十五章 朝會議政第八百七十七章 寒風凜冽回長安第六百八十二章 反與不反的爭論第三百四十一章 家族興衰第八百五十七章 田間巡訪第一百七十六章 反襲殺第七百六十一章 局勢各不同第一百七十二章 先定軍心第二百一十五章 委派新任務第一百七十七章 收場第六百四十五章 借力打力第三百一十七章 謀而後動第七百六十九章 人心與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