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九章 人心與軍心

這一夜,唐軍大營一片愁雲慘淡,所有的士兵都清楚,他們被大華騎兵盯上了,就像狗皮膏藥一般,甩也甩不掉。

夜裡,他們擔驚受怕,要時刻提防着唐軍襲擊大營。不少將士臉色麻木,不知道明日該如何面對。

關於長安城被大華軍隊圍困的消息,士兵們都已經知曉,他們原本要回去援救,可是,現在他們覺得自己都需要援軍來搭救了。

騎兵盯上了步兵,如同羚羊羣遇到了狼羣,現在狼的數量少,還無法進行毀滅打擊,可是等狼羣的數量增多,等待他們的只有是滅亡。

即便抵達長安城下,面對十萬大軍,御駕親征的羅成,殘軍敗將,他們拿什麼去對抗?

所以,軍心一丟,士氣低落,每個士卒心中都有着濃濃的絕望,厭戰投誠的情緒在瀰漫,唐國已經沒有了他們效忠的理由,作爲貧民百姓的子弟,他們只想能活下去,讓家裡人活的更好,有地耕種,有衣穿,有錢花,僅此而已。

許多偏僻之地的男丁參軍,也是爲了飽肚,家裡養不起那麼多人口,出來當兵可以吃飽飯,僅此而已。

劉文靜在自己的大帳內踱步,苦苦尋思破敵脫身之計,最後無可奈何。

大華鐵騎在一旁虎視眈眈,要逃亡都不可能,突圍出去,意義不大,無法救長安,唐國也是一個下場。

這時候,有唐軍將領來到劉文靜的帳內,史萬寶、段志玄、劉德威、王行敏等人,有跟隨李唐在太原起兵的將領,也有李唐攻克長安後,招兵入伍的小將,他們對唐國有感情,所以,都來詢問劉文靜該如何辦。

“劉長史,如今我唐軍四面楚歌,明日一早,等張鎮周元帥公佈了消息,唐軍就散了,我們該如何做,是否要堅持到底,今夜控制張元帥,請他收回成命?”

劉文靜一愣道:“你們打算通過兵變,脅迫張鎮周元帥,繼續回去救唐嗎?”

史萬寶點頭道:“有此打算,不過,需要長史參考意見。”

劉文靜慘然一笑道:“我們只有四萬多兵馬,其中數千傷員,最快行軍速度,也需要兩日路程才能抵達長安城外,何況有敵兵阻截,估計三四日能到,但明日大華軍隊的追兵趕來,前後夾擊,我們四萬多人,恐怕連明天都撐不住,繼續趕路,還有何意義?”

其餘將領沉默下來,也清楚眼下的絕境,垂死掙扎而已。

劉文靜說道:“諸位將軍,想一想,我們爲什麼參軍打仗,跟隨李唐是看中李家父子有明君志向,加上天下大亂,諸侯爭霸,我們允文允武之輩,必須投靠這些梟雄才能施展抱負,然則真龍假龍混雜,我們如何能看透?都是各爲其主而戰,身不由己。如今,形勢明朗,那大華皇帝羅成,纔是亂世明主,拿下長安,關中和隴右、河西走廊,就能連接在一起,酷似當年秦國的實力,有希望能統一天下。”

文人最能忽悠,道理也多,正也是理,反也是理,自身辯解的藉口最多。如果是武將,可能覺得這是背叛,還在一些文人口裡,那就是審世度時,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棄暗投明了。

這些武將聽了之後,頻頻點頭,似乎有些受益了。

“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在絕境之中,不做無謂之爭,這與投敵叛國完全不同概念,若是唐國在背後支撐,我們在前線打仗,老夫絕不會這與考慮,但眼下形勢不同了,長安保不住了,李唐最多會逃亡太原郡做地方諸侯了,失去爭霸實力,我們被圍困在此,向誰效忠?誰還會來救我們?這個時候,可以考慮投誠,其實一點也不丟人,也不用違背本心,總不能讓四萬多無辜將士,跟隨我們陪葬吧,日後誰又會記得我們這羣枉死戰魂?”

劉文靜娓娓道來,句句深入人心,其實這些武將內心也在掙扎,只是都是粗人,想不到這些細理兒,所以覺得本心過不去,聽了文人一躥動,大道理說開,頓時心結也就被解開了。

“那好,我們不爲難張元帥了!”

“是啊,張元帥年事已高,這次出山,不求功名,完全是被唐陛下紆尊降貴去求賢的誠意所感動,出來坐鎮,防衛大唐,但事不可違的大勢下,他也無能爲力了。”

幾名武將走出大帳,看着蒼穹掛着明月,心中的沉重感一下子減輕不少,彷彿身心跟着解脫了。

若能不死,誰也不想無辜戰死沙場,參軍目的,想要建功立業,庇廕子孫,成爲貴族。

次日的清晨,天微微亮,馬蹄聲大作,侯君集的騎兵趕來,對準了唐軍的大營西轅門,秦瓊帶領騎兵,在唐營東轅門出現,隨時有發動襲擊的可能。

不過,這時候,從東西轅門,各奔出數騎,是唐軍的斥候,這些斥候身上沒有攜帶武器,背後插的也不再是令旗,而是白布旗子。

唐軍斥候一邊飛奔,一邊大喊:唐軍元帥張鎮周親筆信函,請求遞交大華將軍——”

大華鐵騎看到這一幕,微微一愣,旋即意識到,唐軍斥候帶白旗,很可能要投降了。

果不其然,兩支兵馬的統將秦瓊和侯君集各自受到書函,是張鎮周的親筆信,上面是乞降書,決定投誠,不再兵戈相見。

“好,若能兵不血刃,拿下四五萬的唐軍,斷了長安城最大一支援軍,減少傷亡,實在大功一件。”秦瓊立即回信,接受納降。

過不多久,張鎮周、劉文靜、段志玄、史萬寶等人出營,接受大華將領的納降。

唐軍大營內,許多唐軍知道投降了,不用再戰了,一片歡呼,有極少數忠心大唐的士卒,則痛哭起來,但是超九成的將士,都不願意跟大華再廝殺了,真的打怕了,不想枉死在這,而且,從此加入大華軍隊,他們家人的生活會更好,軍心始終是以人心爲前提,人心思變,軍心也就改變了。

第一千零八章 安民之策第八百章 諸侯反應第五百四十八章 救危安民心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自反應第三百零九章 一波又起第六百二十四章 雄關漫漫真如鐵第七百九十五章 注重工業第七百二十章 招安李密第三百一十九章 文人宴請第八百七十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八十五章 北巡第二百六十一章 一戰告捷第一百六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二十三章 各奔西東第五百一十一章 花燭夜第一百三十三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三十九章 北伐提前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革鼎乾坤第五百章 板蕩識城臣第五百二十四章 羅府添丁第七百九十六章 浴中四美第八十一章 密謀第九百零六章 踏青第二百四十四章 坐胯抱丹第七百二十九章 另類奇謀第七百一十四章 唐政不穩第四百七十九章 階下囚第九百六十四章 大破突厥第四百九十三章 困龍消志第八百三十四章 一決雌雄(下)第一百章 秉燭夜談第四百八十四章 不戰而勝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合謀第一百一十八章 羅府團聚第六百零一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四百八十五章 北巡第六百九十六章 唐朝立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大局定第四百三十四章 逢凶化吉第一百一十八章 羅府團聚第八百零八章 臨陣倒戈第三十八章 傳授經驗第十一章 遇襲第四百七十一章 讖語第九百四十一章 上陣父子兵第二百九十三章 龍爭虎鬥第九百一十三章 熟悉的身影第四百五十八章 潛在對手第一百八十八章 私宴小聚第三百九十四章 血戰平壤城第八百四十八章 一敗塗地第六百一十六章 策反第七百二十八章 芳心亂第四百一十九章 英雄末路第九百四十一章 上陣父子兵第七百三十四章 替罪羊第六百一十六章 策反第一百五十七章 練兵第七百零八章 斷其糧草第五百一十四章 想入非非第二百一十九章 建都詔書第二百三十一章 試圖改變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火攻之計第八百三十四章 一決雌雄(下)第一千零七章 水患無情第五百三十六章 河北軍第四百三十六章 同枕而眠第三十六章 從軍行第八百二十六章 解圍成皋第六十五章 夜宴第二百一十六章 術士之言第二十三章 年關第五百一十四章 想入非非第四百二十六章 惺惺相惜第七百九十章 相見不如懷念第六百六十三章 設樞密機構第九百七十九章 參知政事第六百零三章 走馬上任第三十章 廢立太子第五百七十六章 代海寺之圍第八百四十八章 一敗塗地第七百三十七章 童山大戰第九百六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八百零二章 主動請纓第一千二十章 飼養新技術第二百七十四章 鬥嘴冤家第七百二十九章 另類奇謀第二百七十五章 金蟬脫殼第三十四章 積累財富第四百四十四章 鐵勒盟會第三十六章 從軍行第一百二十一章 越王壽辰第九百六十二章 全線崩潰第三百五十七章 戰前總動員第四百九十三章 困龍消志第四百零三章 再議計策第七百七十五章 勸諫立後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備兵力第四百四十二章 聲東擊西第四百五十九章 盡信書不如無書
第一千零八章 安民之策第八百章 諸侯反應第五百四十八章 救危安民心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自反應第三百零九章 一波又起第六百二十四章 雄關漫漫真如鐵第七百九十五章 注重工業第七百二十章 招安李密第三百一十九章 文人宴請第八百七十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八十五章 北巡第二百六十一章 一戰告捷第一百六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二十三章 各奔西東第五百一十一章 花燭夜第一百三十三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三十九章 北伐提前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革鼎乾坤第五百章 板蕩識城臣第五百二十四章 羅府添丁第七百九十六章 浴中四美第八十一章 密謀第九百零六章 踏青第二百四十四章 坐胯抱丹第七百二十九章 另類奇謀第七百一十四章 唐政不穩第四百七十九章 階下囚第九百六十四章 大破突厥第四百九十三章 困龍消志第八百三十四章 一決雌雄(下)第一百章 秉燭夜談第四百八十四章 不戰而勝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合謀第一百一十八章 羅府團聚第六百零一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四百八十五章 北巡第六百九十六章 唐朝立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大局定第四百三十四章 逢凶化吉第一百一十八章 羅府團聚第八百零八章 臨陣倒戈第三十八章 傳授經驗第十一章 遇襲第四百七十一章 讖語第九百四十一章 上陣父子兵第二百九十三章 龍爭虎鬥第九百一十三章 熟悉的身影第四百五十八章 潛在對手第一百八十八章 私宴小聚第三百九十四章 血戰平壤城第八百四十八章 一敗塗地第六百一十六章 策反第七百二十八章 芳心亂第四百一十九章 英雄末路第九百四十一章 上陣父子兵第七百三十四章 替罪羊第六百一十六章 策反第一百五十七章 練兵第七百零八章 斷其糧草第五百一十四章 想入非非第二百一十九章 建都詔書第二百三十一章 試圖改變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火攻之計第八百三十四章 一決雌雄(下)第一千零七章 水患無情第五百三十六章 河北軍第四百三十六章 同枕而眠第三十六章 從軍行第八百二十六章 解圍成皋第六十五章 夜宴第二百一十六章 術士之言第二十三章 年關第五百一十四章 想入非非第四百二十六章 惺惺相惜第七百九十章 相見不如懷念第六百六十三章 設樞密機構第九百七十九章 參知政事第六百零三章 走馬上任第三十章 廢立太子第五百七十六章 代海寺之圍第八百四十八章 一敗塗地第七百三十七章 童山大戰第九百六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八百零二章 主動請纓第一千二十章 飼養新技術第二百七十四章 鬥嘴冤家第七百二十九章 另類奇謀第二百七十五章 金蟬脫殼第三十四章 積累財富第四百四十四章 鐵勒盟會第三十六章 從軍行第一百二十一章 越王壽辰第九百六十二章 全線崩潰第三百五十七章 戰前總動員第四百九十三章 困龍消志第四百零三章 再議計策第七百七十五章 勸諫立後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備兵力第四百四十二章 聲東擊西第四百五十九章 盡信書不如無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