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年關

寒冬臘月,北風呼嘯,鵝毛大雪紛紛揚揚,漫天飛舞,從天而降。

莊外的世界,白雪皚皚,銀裝素裹,羅昭雲府邸內的家丁在開始清掃積雪,防止越來越厚,壓塌房舍。

主庭院內,羅昭雲穿着單薄的胡服衣衫,在堅持練槍,三個月過去了,他每天已經刺出了一千槍,以均勻的氣力和勁道來刺木樁,角度、速度、力道掌控等都自如許多。

羅家的十三槍招,上百式的變化,他也能從頭演練到尾,一氣呵成下來,但是,還不能信手捏來,一旦中斷,就不連貫了,無法達到變化自如,這是火候還遠遠不夠的表現。

而且羅昭雲發現,即便自己羅家槍已經全部能施展了,但也沒有什麼威力,跟父親羅藝打出的羅家槍,在神韻上,有着巨大差異。

羅昭雲詢問了史大奈,後者笑着告訴他,那是因爲他的力量不夠,基本功太薄弱了,現在他積累的那一絲絲熱量氣勁,只不過是最基本的內息,當把勁道融入攻擊拳法和兵器之上,纔是攻擊之勁,那是外力和內勁的結合。

如果把那股勁練透,扭來扭去,身體上各個部位的關節,肌肉的勁都似乎擰成了一股,全身上下有一種通透的感覺,甚至會發出一串脆響,也被成爲響勁、明勁,這纔算習武之人登堂入室而已,真正入門。

羅昭雲點點頭,認真受教,白天都會抽出整個上午的時間來練武、練槍、練勁,婢女沐荷向史大奈學習了一套適合女子的拳腳功夫,作息很快與羅昭雲一樣了,每天早起練功,下午一起讀書。

到了夜晚,羅昭雲秘密練洛家槍術,沐荷則練一套防身的劍術,每當她想要鬆懈的時候,看到比她還小三歲的阿郎那樣拼命,她也咬牙堅持。

一晃到了年關,馮大管家帶着一羣家僕開始掃塵,打掃院子,清洗各種器具,由於府邸多了少東家,還有幾位軍爺,不論是做飯、伺候雜工等方面都多了,僕人不足,所以又買簽了兩名年輕婢子,還有五個家丁,人手充實不少。

這些奴僕、家丁,掃屋子,清暗溝,備年貨,雞鴨魚肉、油醬作料、葛布絲綢等,各院落的門上,都開始粘貼紅紙黃字的春聯和門神、福字。

當然,隋朝時期,春聯還是叫做桃符,起源於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後來經過魏晉南北朝的發展,造紙術的應用,桃木符已經換成了紙貼,寫着對子。

門神當然也不是秦瓊、尉遲恭,這兩人當下也只比羅昭雲大個幾歲而已,自漢代起,門神一個叫神荼,一個叫鬱壘,傳說中掌管鬼神出入的,當然,也有的地方粘貼重瞳大公雞來驅邪鎮宅,直到宋代,纔是兩個真人樣貌的威武猛士,但是沒有名字,到了元代,門神才被確定爲左秦瓊,右尉遲恭。

羅昭雲看着貼紙上的門神,想到了秦瓊,他現在確信,自己跟秦瓊絕沒有表親關係,不是什麼表兄弟,羅府也沒有秦夫人,那都是演義杜撰的,根據後世1995年濟南古墓出土了秦瓊父親的墓誌銘,讓後世學者終於弄清楚了他的家譜和身世。

那秦瓊的父親不是什麼北齊大將秦彝,而是叫做秦愛,在北齊廣寧衛府任過錄事參軍,隋末時候,秦愛帶家人歸隱故里齊州歷城縣,直到大業十年纔去世,所以秦瓊也不是什麼演義上‘父親早喪,孝母賽專諸’之類民間雜說。

很快,到了除夕一天,馮堯管事帶家丁出門,去宴請方圓十里內幾個村落的佃戶、長工,因爲莊院外圍的一些田產,需要這些佃農來耕種,然後按時交租,盡心盡力去耕田,有了好收成,莊院才能獲得更多利潤。

自漢朝以後,以世族地主爲主的莊院經濟發展起來,東漢末年,經常會出現一些豪族,建立塢堡,率領部曲、私兵數百人,投奔某個諸侯的描寫。到東晉時期,門閥政治達到頂峰,地方富豪強族林立,自成堡壘,不交賦稅,不服勞役租調。

到了北魏時候,地方形成了宗主、塢主,擁有衆多的宗族、部曲,修有塢壁,繕制甲兵,成爲大大小小封建地主武裝首領,其依附的農民往往有數百家、上千家,甚至萬戶,爲其私家人口,北魏朝廷爲了加強對地方控制,所以推行變革,但效果甚微,最後州、郡、縣長官,不得不依靠這些塢主輔助治理地方,形成了“宗主督護”的制度。

直到了大隋立國,隋文帝統一中原,使南北合一,政令出於朝廷,對地方控制力加強,再加上地方豪族已經衰落,所以朝廷推行大貌檢索等措施,頒佈一系列措施,廢除了地方宗主、豪強,拆塢堡,覈實了人口,全國達到四千多萬人口歸於朝廷戶籍,賦稅增加,國力迅速強大,終於實現了開皇之治。

在大隋律令中對官員和世族佔田有規定,比如九品官或下級世族,只能擁有良田十傾,不可以再多,官位越高,爵位越大,所佔田畝才能增加。

如此一來,隋朝的佃戶與莊院戶主的關係就發生了巨大改變,以前佃客的戶籍都附註在莊園主戶籍的下面,官府不再向佃農徵派賦稅,另一方面,佃客受莊園主的‘蔭庇’,不得不被迫給莊園主耕田、納租和服務各種勞役,形成了給客制度中的“客皆注家籍”的規定,世世代代無法擺脫低賤身份,許多還淪爲了莊園主的奴隸。

而當下隋朝頒佈《開皇律》,其中就規定了佃客都屬於隋朝平民,脫離了與莊園主、豪族的依附關係,除非自己主動簽下賣身契約,甘願到貴族府內充當奴婢,否則,不得強求改變農民的身份,此時的佃農與莊園主,成了一種田地租賃關係,自由多了許多。

莊園主爲了保證收成,逢年過節會宴請佃戶、長工吃酒,向他們贈些年貨,這漸漸成爲隋朝豪紳地主的慣例了。

畢竟佃田種地,東家和莊園主不可能自己親自去監督,這些長工頭兒、佃戶頭兒帶着手下,把一些幹活的民戶管理井井有序,踏實種地,旱澇保收,因此,很受莊園主的青睞,自然有些額外賞賜。

像許多電影裡上演的惡霸地主很少,多是小說藝術加工,因爲臭名在外的鄉紳地主,沒過幾年就會衰敗了。

因此許多鄉紳在地方都有些名望,比如出錢修路、修堤壩、蓋城隍廟、山神廟等等,遇到災荒之年,施粥救濟的也不在少數。

除夕這天,莊園內大擺筵席,至少有五六桌,羅昭雲、史大奈、沐荷、內院馮管事、掌管廚房薛管事、新提拔的外院牟管事等聚在一桌,趙燦、樑錚等十衛一桌,請來的佃戶頭兒、長工頭們兩桌,家丁、僕人三桌,算是熱鬧一回。

按當時中原規矩,家奴們不能跟東家同時吃飯的,但一來這裡是邊疆之地,胡漢混雜,中原習俗傳播的少;二來今天是除夕節日,一年只此一天,羅昭雲還是個少年,靈魂又是穿越而來,所以不忍那樣苛待家奴,就算優待家丁們一天,一齊開宴席了。

第八百八十二章 治國朝令的探討第七百四十一章 公主被俘第七百九十一章 大華學刊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冊封婕妤第一百一十三章 不得不防第九百零三章 晉陽鏖戰第二百九十五章 終止武鬥第三百三十三章 隆中對第六百一十五章 離間計第七百零八章 斷其糧草第八百三十一章 夏軍迎戰第一百二十五章 風波欲來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葉珺瑤現身第六百七十四章 消息驚人第三百九十章 圍城平壤第一百六十七章 謀算第八百八十七章 年關新氣象第八百二十八章 君臣對話第三百七十七章 二次伐遼東第八百六十七章 唐國朝局第五十章 鐵甲鏘鏘雄威壯第五百四十六章 軍心凝聚第五百七十五章 宿命之戰第十四章 新的生活第八章 父子間的秘密第九百五十六章 僵持階段第六百五十三章 招賢納士第一千零五十章 親征江淮第八百一十三章 圍困東都第一百九十九章 芙蓉花開俏公主第四百八十章 驚人言論第二百二十三章 興,百姓苦第七百八十六章 戰國格局第三百八十七章 疲敵之計第九百三十章 求情開恩第八百六十九章 佈局第四十八章 神武飛揚第八百一十章 應對之策第四百四十二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三十章 護行出發第五百八十章 投奔幽州第四十二章 伏擊第七百七十五章 勸諫立後第八百二十章 李唐謀劃第五百章 板蕩識城臣第九百六十七章 人心惶恐第八百八十二章 治國朝令的探討第三百一十七章 謀而後動第一千零六章 老成謀國第六百零九章 再聚首第一百五十六章 帳內議事第九百二十九章 密函捷報第五百六十四章 驅狼逐虎第九百二十二章 秦王突圍第三百六十二章 成功登岸第八百一十章 應對之策第九百零五章 白首不相離第六百七十五章 屈將軍來投第五百九十章 接納秦瓊第二百七十三章 協議生效第五百四十章 戰事來臨第八百一十八章 商議投誠第一百五十二章 步入化勁第三百四十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二百六十三章 巡視地形第六十八章 吟詩一首第九百九十九章 拿下峽州城第七十九章 羅家老爺子第六百四十九章 激化矛盾第八百五十二章 堅壁清野第七百八十四章 李靖班師歸第三百六十九章 冒死阻擊第五百八十七章 羣情激憤第八十九章 逍遙一嘆第三百四十四章 橫掃第一百六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九十九章 攻洛陽第四百九十三章 困龍消志第四百九十一章 外族之禍第七百七十三章 入主西京第七百七十三章 入主西京第六百七十六章 唐王政權第四百九十章 天下勤王第四百六十章 輿論導向第二百六十三章 巡視地形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夜奪定遠城第九百七十一章 關心第一百六十章 正面掩殺第七百三十七章 童山大戰第四百七十四章 情絲苦第八百九十二章 醒來交談第五百章 板蕩識城臣第四百二十九章 半路截殺第三十一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五百五十二章 一場血戰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長安團聚第七百八十章 大華新律第四百一十八章 下落不明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回洛陽第八百九十章 竇俠女的目標
第八百八十二章 治國朝令的探討第七百四十一章 公主被俘第七百九十一章 大華學刊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冊封婕妤第一百一十三章 不得不防第九百零三章 晉陽鏖戰第二百九十五章 終止武鬥第三百三十三章 隆中對第六百一十五章 離間計第七百零八章 斷其糧草第八百三十一章 夏軍迎戰第一百二十五章 風波欲來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葉珺瑤現身第六百七十四章 消息驚人第三百九十章 圍城平壤第一百六十七章 謀算第八百八十七章 年關新氣象第八百二十八章 君臣對話第三百七十七章 二次伐遼東第八百六十七章 唐國朝局第五十章 鐵甲鏘鏘雄威壯第五百四十六章 軍心凝聚第五百七十五章 宿命之戰第十四章 新的生活第八章 父子間的秘密第九百五十六章 僵持階段第六百五十三章 招賢納士第一千零五十章 親征江淮第八百一十三章 圍困東都第一百九十九章 芙蓉花開俏公主第四百八十章 驚人言論第二百二十三章 興,百姓苦第七百八十六章 戰國格局第三百八十七章 疲敵之計第九百三十章 求情開恩第八百六十九章 佈局第四十八章 神武飛揚第八百一十章 應對之策第四百四十二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三十章 護行出發第五百八十章 投奔幽州第四十二章 伏擊第七百七十五章 勸諫立後第八百二十章 李唐謀劃第五百章 板蕩識城臣第九百六十七章 人心惶恐第八百八十二章 治國朝令的探討第三百一十七章 謀而後動第一千零六章 老成謀國第六百零九章 再聚首第一百五十六章 帳內議事第九百二十九章 密函捷報第五百六十四章 驅狼逐虎第九百二十二章 秦王突圍第三百六十二章 成功登岸第八百一十章 應對之策第九百零五章 白首不相離第六百七十五章 屈將軍來投第五百九十章 接納秦瓊第二百七十三章 協議生效第五百四十章 戰事來臨第八百一十八章 商議投誠第一百五十二章 步入化勁第三百四十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二百六十三章 巡視地形第六十八章 吟詩一首第九百九十九章 拿下峽州城第七十九章 羅家老爺子第六百四十九章 激化矛盾第八百五十二章 堅壁清野第七百八十四章 李靖班師歸第三百六十九章 冒死阻擊第五百八十七章 羣情激憤第八十九章 逍遙一嘆第三百四十四章 橫掃第一百六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九十九章 攻洛陽第四百九十三章 困龍消志第四百九十一章 外族之禍第七百七十三章 入主西京第七百七十三章 入主西京第六百七十六章 唐王政權第四百九十章 天下勤王第四百六十章 輿論導向第二百六十三章 巡視地形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夜奪定遠城第九百七十一章 關心第一百六十章 正面掩殺第七百三十七章 童山大戰第四百七十四章 情絲苦第八百九十二章 醒來交談第五百章 板蕩識城臣第四百二十九章 半路截殺第三十一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五百五十二章 一場血戰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長安團聚第七百八十章 大華新律第四百一十八章 下落不明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回洛陽第八百九十章 竇俠女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