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三章 圍困東都

烏雲之下,兵甲萬千,刀戟寒光一凜,宛如冷月斜照於暗室,一片銀光如霜。

獵獵旌旗飛舞,劃破天際,二十萬大華軍隊,排成了一陣陣方隊陣列,弓箭手、長槍手、輕甲營、重甲兵陣、輕騎兵,整齊有序,附和陣法佈局。

最強還是三萬鐵騎軍,整隻馬隊都是精銳鐵騎,彷彿戰馬都穿戴了鎧甲,隊列雄渾威嚴,刀槍閃爍着鋒寒的光芒,一時殺氣彌天,顯示出這支隊伍地不同尋常和彪悍善戰。

中軍的陣中,一人頭頂鑲寶紫金冠,身披鎖子甲,腰繫碾玉獅子帶,腳穿長靴,跨下青蔥馬,在大旗下穩如泰山,正是主帥李靖,指揮大軍前行。

如今大華軍隊兵強馬壯,李靖又深諳兵法之道,所以,並不直接攻城,而是先派出先鋒軍精銳,攻打北邙山下的鄭軍大營,這裡荊王王行本負責,大約兩萬人馬。

結果悲劇了,天色剛放亮的時候,薛萬仞帶着一萬騎兵殺過來,以兩萬步兵包抄而上。

騎兵衝鋒,馬踹連營,如虎狼入羊羣,這種迅猛打法,一下子就打蒙了王行本的軍團,防禦營寨很快就撕破。

當宋王王素帶兵來援救時候,這邊已經營地千瘡百孔,被迫撤退了。

裴仁基父子帶軍增援而來,差一點截殺住王素的大軍,把他重新趕回來自己的軍營。

隨後,程知節、羅士信帶兵也到了,直衝王素的大營。

三路軍馬連殺,都是猛將帶領,城外兩座重要的鄭軍大營半日之間,硝煙滾滾,全都被破壞搗毀了。

王世充帶着侄子王仁則、女婿單雄信,親信將領張永通、樑徳,心腹精銳三萬兵馬出城,要親自營救,但是這時候,李靖率領十萬大軍徐徐推進到了洛陽城下,如果王世充帶兵出去廝殺,很可能被大軍隔離,堵在城外。

“罷了!”王世充嘆息,帶軍返回城內,不敢出去迎戰了。

李靖逼近了洛陽城,沒有忙着開打,而是將中軍大營駐紮在洛陽城外高地北邙山上,居高臨下俯瞰整個洛陽城。

然後,李靖開始分兵佈置,派薛萬仞、程知節、麥季才、羅士信、裴仁基父子分別切斷了洛陽和周圍據點的聯繫,攻取回洛倉和偃師城,截斷洛陽外圍的全部糧道,拔除洛陽通向城外的一些關卡和通訊點,再進行設卡封鎖。

洛陽外城高大雄偉,十多米的高度,有寬闊的護城河,能把城池與外地隔開,夯土城牆外面包裹數層青磚和大理石,甕城與外城層層環繞,至少有兩三道防禦攻勢,即便攻克一座城門,裡面還有空地和城門攔截。

所以說,洛陽城易守難攻,讓楊玄感、李密都望而興談!

只要洛陽城一日有糧有兵,外圍大軍就很難順利攻破進去,畢竟冷兵器時代,需要人靠近才能廝殺,如果連人都夠不到敵人,談何破城?

只要困住兩年,洛陽城就會不攻自破!

但是李靖知道,這不可行,因爲王世充性格薄涼,人又狠,一旦城內開始缺糧,王世充肯定會調集城內所有百姓、貴族家的糧食,最後甚至殺人吃掉,出現人間慘劇。

城內有許多富賈、貴族、朝臣遺老、士子賢者、數十萬無辜百姓,如果大華以這種絕城方式拿下洛陽,恐怕會遭到天下人筆伐和怨恨。

而且大華軍中,許多中層將領和士兵,家人還在洛陽城內,所以,他們絕不會同意,就這樣困城,讓裡面數十萬人跟着王世充一起陪葬,全部死掉,成爲一座死城!

裴仁基、邴元真等人都獻策獻計,但是很難有效直接破城。

這個時候,王世充也在城內施行高壓政策,是非時期,他推行嚴刑峻法,一人叛逃斬殺全家。各里坊內,五家爲一保,一家逃亡,四鄰連坐,彼此監督。

而且在洛陽宮城內,開闢一個區域,作爲大獄,凡是自己不信任的官員將領,都把對方的家屬關押宮內大獄內作爲人質,以防出城作戰或是前線將官,再投靠大華軍隊那一邊,。短短几日之間,被關押大獄中就接近一萬人了。

整個洛陽城,已經被戰爭愁雲籠罩,風聲鶴唳了。

李靖居高臨下,召集武將們討論攻城戰術,不能一直乾耗下去,天下人還有關內人,都在焦聚這裡,他身上有着重擔!

“洛陽外城非常難攻取,但是畢竟面積大,總有薄弱處,只要攻克了外城,我們就可以進軍裡面,跟王世充耗下去,這個期限我設置爲一個月,拿下外城。而裡面的宮城,更如堡壘一般,只要入冬之前拿下即可!”李靖宣佈了期限,讓諸將心知肚明。

不少人心裡稍安,因爲一些副將的家族親戚還在城內,如果期限是明年打下完成,那麼洛水以南的洛陽南城內,數十個裡坊百姓,可能都要遭殃了。

邴元真附和道:“元帥說的是,洛陽分南城與北城,重要兵力都在北城,因爲北城有皇城和宮城,皇親國戚,衆多貴族集中在北城內,我們一個月拿下南城,至少能解救下三十萬的百姓,不過,就擔心王世充已經在遷徙百姓,把更多人質集中在城北了。”

李靖指着沙盤地圖說道:“你們看,南城的南面,有三座城內,東面有兩座城門,西面是水渠和山巒,裡面有層層障礙,大軍難以通過,我們能進攻的地方,就是南面和東面,集中兵力在這裡進攻。”

諸將點頭,這個問題通俗易懂,都看得明白。

麥季才提醒道:“元帥,還要一點,東面的虎牢關,我們也要控制在手,洛口、鞏縣,都是糧倉之地,拿下之後,我軍糧草也有了額外補給和保障,同時地方虎牢關那裡出現竇建德和李密的軍隊前來破壞!“

薛萬仞冷笑道:“那李密恨透王世充,應該不會前來營救,但是,這個時候,他肯定也不願意大華如此迅速滅了。”

李靖捋着短鬚,冷靜道:“不錯,本帥也考慮到了這裡,打算派人去攻打洛口、鞏縣一帶的殘軍,順便拿下瓦崗軍手裡的虎牢關,那是洛陽的東大門,控制住,對我們專心圍剿洛陽的王世充有很大保障,據探子回報,那裡的守將是王君廓,誰能去拿下虎牢關!”

程知節沉思一下,抱拳道:“元帥,讓末將去吧,一個人去,希望能勸他歸降!”

第一百一十二章 紅顏知己第五百四十三章 堵死後路第四百九十章 天下勤王第一百九十四章 一番指教第五百一十一章 花燭夜第四百三十五章 聰慧的塔格第八百八十二章 治國朝令的探討第一百八十一章 馳騁疆場第七百八十五章 安撫降臣第五百一十八章 對飲小酌第一百九十四章 一番指教第一百零八章 落幕第六百零八章 反王圍江都第九百八十一章 父女重逢第九百八十五章 一蓑煙雨任平生第二百零四章 相逢恨晚第四百一十二章 劍譜下落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心謀算第八百零一章 上兵伐謀第九百二十八章 接受降表第六百七十八章 重逢才女第九十二章 少年無忌第八百五十二章 保持警惕第六十章 犒賞三軍第三百三十六章 逗着玩兒的第二百四十五章 願得一人心第五百零四章 相處以沫第九百一十一章 食物與肉第五百八十四章 徐徐圖之第五百五十一章 復國軍反擊第四百九十七章 途中血殺第三百九十九章 攻洛陽第八百四十九章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第一百五十章 祭天之典第八百四十章 嫂皇后第一章 重生在隋第一百八十四章 棄城投降第一百八十七章 家的愜意第五百零二章 突厥撤兵第一百二十五章 風波欲來第一百四十九章 漢王反第八百零一章 上兵伐謀第三百五十八章 兵臨遼水第六百九十四章 天下震驚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一波三折第六百二十四章 雄關漫漫真如鐵第一百一十八章 羅府團聚第七百八十九章 宣傳力度第五百八十四章 徐徐圖之第六百九十四章 天下震驚第二百三十五章 早有擇取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夜襲山陽倉第七百零三章 北返第四百七十章 審帳目第一百五十七章 練兵第三百二十三章 空箭射燈燭第二百七十七章 沒人想你第三百六十六章 失利的陰影第五百五十一章 復國軍反擊第一千一十九章 美食爭議第二百五十四章 衆志成城第七百五十四章 炸慘突厥第七百三十二章 夜潛甕城第九十章 暗流不止第九百一十三章 熟悉的身影第六百零三章 走馬上任第八百九十九章 談經濟第七百二十四章 戰力銳減的驍果衛第三百七十五章 行刺第九百六十二章 全線崩潰第七百一十二章 奪關第七百四十九章 鐵馬鏗鏘對華來第八百八十六章 落寞的鐵娘子第四百九十五章 破敵三策第六百九十九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三百二十四章 酒後談心第三百四十三章 是與非第一百四十七章 誆騙之計第五百九十二章 調令第六百四十一章 正統之辯第六百七十五章 屈將軍來投第四百二十六章 惺惺相惜第八百六十八章 糧道出事第六百零八章 反王圍江都第三百五十七章 戰前總動員第二百一十四章 遷都之論第六百二十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五百四十四章 攻打臨渝關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紈絝枉法第二百三十五章 早有擇取第四百九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九百四十六章 偷襲與反偷襲第八百一十章 應對之策第三百五十四章 初創十八騎第一百六十八章 各有盤算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大局定第二百九十六章 班師回京第九百零一章 犯大華雖遠必誅第一千一十二章 荊門山要塞
第一百一十二章 紅顏知己第五百四十三章 堵死後路第四百九十章 天下勤王第一百九十四章 一番指教第五百一十一章 花燭夜第四百三十五章 聰慧的塔格第八百八十二章 治國朝令的探討第一百八十一章 馳騁疆場第七百八十五章 安撫降臣第五百一十八章 對飲小酌第一百九十四章 一番指教第一百零八章 落幕第六百零八章 反王圍江都第九百八十一章 父女重逢第九百八十五章 一蓑煙雨任平生第二百零四章 相逢恨晚第四百一十二章 劍譜下落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心謀算第八百零一章 上兵伐謀第九百二十八章 接受降表第六百七十八章 重逢才女第九十二章 少年無忌第八百五十二章 保持警惕第六十章 犒賞三軍第三百三十六章 逗着玩兒的第二百四十五章 願得一人心第五百零四章 相處以沫第九百一十一章 食物與肉第五百八十四章 徐徐圖之第五百五十一章 復國軍反擊第四百九十七章 途中血殺第三百九十九章 攻洛陽第八百四十九章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第一百五十章 祭天之典第八百四十章 嫂皇后第一章 重生在隋第一百八十四章 棄城投降第一百八十七章 家的愜意第五百零二章 突厥撤兵第一百二十五章 風波欲來第一百四十九章 漢王反第八百零一章 上兵伐謀第三百五十八章 兵臨遼水第六百九十四章 天下震驚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一波三折第六百二十四章 雄關漫漫真如鐵第一百一十八章 羅府團聚第七百八十九章 宣傳力度第五百八十四章 徐徐圖之第六百九十四章 天下震驚第二百三十五章 早有擇取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夜襲山陽倉第七百零三章 北返第四百七十章 審帳目第一百五十七章 練兵第三百二十三章 空箭射燈燭第二百七十七章 沒人想你第三百六十六章 失利的陰影第五百五十一章 復國軍反擊第一千一十九章 美食爭議第二百五十四章 衆志成城第七百五十四章 炸慘突厥第七百三十二章 夜潛甕城第九十章 暗流不止第九百一十三章 熟悉的身影第六百零三章 走馬上任第八百九十九章 談經濟第七百二十四章 戰力銳減的驍果衛第三百七十五章 行刺第九百六十二章 全線崩潰第七百一十二章 奪關第七百四十九章 鐵馬鏗鏘對華來第八百八十六章 落寞的鐵娘子第四百九十五章 破敵三策第六百九十九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三百二十四章 酒後談心第三百四十三章 是與非第一百四十七章 誆騙之計第五百九十二章 調令第六百四十一章 正統之辯第六百七十五章 屈將軍來投第四百二十六章 惺惺相惜第八百六十八章 糧道出事第六百零八章 反王圍江都第三百五十七章 戰前總動員第二百一十四章 遷都之論第六百二十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五百四十四章 攻打臨渝關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紈絝枉法第二百三十五章 早有擇取第四百九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九百四十六章 偷襲與反偷襲第八百一十章 應對之策第三百五十四章 初創十八騎第一百六十八章 各有盤算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大局定第二百九十六章 班師回京第九百零一章 犯大華雖遠必誅第一千一十二章 荊門山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