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煬帝西巡

隋煬帝西巡了,此次目的,主要就是了解西北高原之地的自然狀況和政治動向,向當地政權還有西域諸國,展示國力,以圖使他們歸附大隋。

這並非楊廣登基之後第一次出巡,因爲在大業二年,他就率領文武百官,後宮佳麗出遊了江都,當時大運河剛開始建不久,所以河道只走了一半,剩下一半則是陸路,舟車勞頓,沿途遊山玩水,去了他的青年時,苦心經營的揚州。

歷史上對隋煬帝三遊江都衆說紛紜,大多采取貶斥,民間演義評書,更是把隋煬帝下江都,說成看瓊花、看美女、貪圖遊樂等,多是故意抹黑,流於表面的膚淺批評而已。

其實楊廣對揚州,有着很強烈的情結。早年楊廣還是晉王時,開皇八年十月,隋文帝於壽春設置淮南行臺省,任命二十歲的晉王楊廣爲行臺尚書令,爲伐陳隋軍統帥。隋出動了九十個總管府,合計五十萬大軍,皆受晉王節度。

其實楊廣只是名義統帥,實際統帥是文帝派來的宰相高熲,衝鋒陷陣的則是賀若弼、韓擒虎、虞慶則等大將軍。

六朝在江南割據近四百年,這使得大江南北各方面的差異很大。隋朝必須在消彌政治與文化差異的背景下建立新的統一。隋文帝滅陳後推行的是“關中本位政策”,對江南人士採取了排斥鄙視態度。

隋文帝先把陳地瓜分,派了三個兒子坐鎮,同時,又在江南置吳州、洪州、廣州、桂州等八個州,任命關隴人士爲總管。這又使江南經過多方鑽營而獲得官位的庶族地主感到十分失落,猶如喪家之犬。

因此,南方一直很不穩定,在開皇十年,也就是陳亡後不足兩年時間,一場規模巨大的反隋叛亂在舊陳境內全面爆發,反叛者表現了對隋歧視性高壓政策的極端仇恨。隋文帝一邊派楊素鎮壓,一邊派楊廣去揚州地帶治理。

與楊素血腥鎮壓不同,楊廣更注重招撫。與前年滅陳之役所採取的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方法相同,剿撫並重,攻心爲上。他坐鎮江都,招撫叛者,如吳郡世族名士陸知命,在三吳地方很有名望。楊廣延請他,在他遊說下,有十七城叛者納城迎降,不戰而屈人之兵,功勞甚大。

二十二歲的楊廣,廣泛收納江南人士,大大緩和了南人的敵對情緒。他對自視正統的江南文人優禮有加,尊崇寬大。爲更好地拉攏,他竟效法東晉着名宰相王導,“言習吳語”,學會了一口流利的吳方言。他令潘徽領銜,集江南諸儒編撰《江都集禮》一部。

楊廣從開皇十年出任楊州總管,鎮守江都,到開皇十九年離開江都入朝,整整十年光陰,都留在了江都,焉能沒有感情?

一個人,如果成功了,站在了人生的高峰,很自然對過去一段特殊經歷,留下特殊記憶的地方,特別的留戀,揚州是楊廣從青年時候,度過最逍遙,最有意義的十年,難免會格外留戀,想要衣錦還鄉,回去炫耀,回去留戀,追憶往昔。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第二次出巡,是大業三年,隋煬帝心血來潮,決定北巡,去了突厥與隋的接壤地帶,榆林郡,要瀏覽草原風光,爲方便旅行,他徵集數十萬壯丁,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十餘萬壯丁鑿開太行山,開闢通往幷州的馳道。

隋煬帝率數十萬大軍,十萬匹戰馬,結成方陣,自己攜后妃躲藏在方陣中間,領略突厥遊牧風光,威懾鐵勒、突厥、契丹等遊牧部落。

這一次,大業四年要西巡了,畢竟攻克了吐谷渾,開疆拓土,是任何一個君王在位期間都希望做到的,有此豐功偉績,這樣可以在宗廟內,享受子孫後代的敬畏,受到後世萬民的敬仰,青史留名。

所以,這一次西巡,場面更大了,超越上兩次。

禁衛軍出動三十萬,可以說掏空了洛陽、長安兩都的府兵,沿途的鷹揚府兵,也要加入進來,組成更加威武之師,雄壯豪邁,浩浩蕩蕩。

皇親國戚、文武官員、內宦宮娥、宮廷侍衛,一併隨行,這規模可就大了。

這樣的行軍,速度不會多快,沿途地方官太守、縣令、鷹揚郎將等要恭迎、設宴,消耗過大,哪怕五十萬大軍自帶了糧草,但是光供給酒肉和地方特產,伺候好王公貴族,足以掏空一個郡縣數年的稅收了。

二十日後,隋煬帝的聖駕,進入青海高原上,終於抵達了伏俟城。

羅昭雲、元壽、楊義臣、段文振苦等了一個多月,總算把隋煬帝等來了。

“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全軍武將們全都出來跪拜接駕,場面宏大,許多邊戍的士兵,土生土長的當地人,一輩子也沒見過這等場面,更不曾想有機會瞻仰九五之尊的龍顏,全都傻眼了,滿臉的興奮。

那些伏俟城內的吐谷渾貴族、百姓也都很早出城,跪拜在地,看着人山人海的大隋將士,鎧甲鮮明,騎兵十萬,威武雄壯。再看隋煬帝並非坐在轅車內,而是坐在高高的行宮上,這個行宮,竟然比吐谷渾真實的房子還有高大寬敞,金碧輝煌,而且還會移動,全都驚呆萬分,高呼聖可汗。

“聖可汗!聖可汗——”

隋煬帝坐在的行宮車,是宇文愷打造的行轅宮殿,可以觀賞風景又可以移動,取名觀風行殿,殿內可以容納好幾百名侍衛人員。觀風行殿還可以拆卸,也可以裝配合在一起,下面裝有輪子,推動起來非常迅速,簡直就像是仙殿一般。,

沿途的時候,已經拆卸,進入吐谷渾境內的時候,才組裝起來,目的就是爲了裝一把逼!

楊廣聽完了這些吐谷渾子民的呼喊,感受着朝拜的場面,哈哈大笑,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涌上心頭。

這可是先帝做不到的事,他卻做到了,征服吐谷渾,重開絲綢之路,讓番邦異族的子民,跪地朝拜,接受中原皇帝的恩澤,自己要超越先帝,銘記青史。

想到此,忍不住一陣得意和自滿,頓時覺得自己離着明君、聖王,又近了一步!

第八百二十二章 皇子誕生第四百三十六章 同枕而眠第八百七十九章 宮內溫情第一百章 秉燭夜談第六百五十章 佔七郡第一百九十五章 早朝會第四百二十五章 補天閣傳人第五百六十八章 滎陽形勢第五百九十章 接納秦瓊第五百零六章 春風一笑樓第一百四十二章 岌岌可危第一百七十七章 收場第一百四十三章 千鈞一髮第一百一十三章 不得不防第六百三十四章 軟硬兼施第五百八十二章 圖謀楊隋第二百四十七章 出征邊塞第九百三十二章 捷報第四百六十九章 劍術契合第三十七章 斥候營第二百一十五章 委派新任務第七百八十七章 睡錯了牀第一千零九章 賑災大使第七百四十章 東門突圍第四百七十五章 猜疑起殺機第六百四十五章 借力打力第二百三十七章 草莽朋友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朝議(上)第三百二十三章 空箭射燈燭第八百九十一章 癲狂的一夜第兩百零七章 朝議科舉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軍匯合第二十九章 權謀之術第三百七十四章 北齊遺族第一百八十章 正面鏖戰第五百六十三章 背後誹議第六百零六章 退位讓賢第六百六十七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第九百三十八章 突厥谷蠡王第三百七十七章 二次伐遼東第一百零九章 幽州來人第九百零五章 白首不相離第九百零八章 突厥來犯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違反軍令第九百八十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九百一十七章 溫馨的相聚第八百六十三章 談何回頭路第六百零七章 謀劃戰略第二百二十二章 造東都第一百八十三章 苦戰後的勝利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合謀第三百八十八章 驟然夜襲第五百九十四章 三妻典故第二百七十四章 鬥嘴冤家第八十七章 曲詞之難第八百四十一章 後宮秘事第一百四十六章 登基爲帝第八百二十八章 君臣對話第七百七十二章 夜奪長安城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葉珺瑤現身第十章 天高任鳥飛第九百七十四章 敞開心扉第九百二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七百零三章 北返第四百三十五章 聰慧的塔格第七百章 立國第一百六十二章 主力渡河第八百七十八章 相見歡第七百三十九章 爆破城門第一千章 流民入長安第六百三十五章 恩威並重第八百九十章 竇俠女的目標第一百八十二章 擒將第八百零六章 克澠池第一百六十九章 進退維谷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關風與月第九百六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回洛陽第八百六十章 城破與追殺第一千二十二章 水戰第八百八十九章 采女之選第九百五十七章 親自出手第十七章 刺搶之術第八百一十七章 密會虎牢關第九百一十四章 實幹興邦第一千零七十章 奪城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撤離第七百三十章 武鬥不如牀鬥第五百五十一章 復國軍反擊第三百二十九章 薛芷箐第四百八十六章 突厥來襲第三百四十四章 橫掃第五百零九章 來賀第四百一十三章 這個殺手不太冷第四百三十一章 戰國帛書第二百九十二章 挑起比武第四百九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九十七章 遠行第三百三十八章 亂局將啓第八十八章 人比黃花瘦
第八百二十二章 皇子誕生第四百三十六章 同枕而眠第八百七十九章 宮內溫情第一百章 秉燭夜談第六百五十章 佔七郡第一百九十五章 早朝會第四百二十五章 補天閣傳人第五百六十八章 滎陽形勢第五百九十章 接納秦瓊第五百零六章 春風一笑樓第一百四十二章 岌岌可危第一百七十七章 收場第一百四十三章 千鈞一髮第一百一十三章 不得不防第六百三十四章 軟硬兼施第五百八十二章 圖謀楊隋第二百四十七章 出征邊塞第九百三十二章 捷報第四百六十九章 劍術契合第三十七章 斥候營第二百一十五章 委派新任務第七百八十七章 睡錯了牀第一千零九章 賑災大使第七百四十章 東門突圍第四百七十五章 猜疑起殺機第六百四十五章 借力打力第二百三十七章 草莽朋友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朝議(上)第三百二十三章 空箭射燈燭第八百九十一章 癲狂的一夜第兩百零七章 朝議科舉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軍匯合第二十九章 權謀之術第三百七十四章 北齊遺族第一百八十章 正面鏖戰第五百六十三章 背後誹議第六百零六章 退位讓賢第六百六十七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第九百三十八章 突厥谷蠡王第三百七十七章 二次伐遼東第一百零九章 幽州來人第九百零五章 白首不相離第九百零八章 突厥來犯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違反軍令第九百八十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九百一十七章 溫馨的相聚第八百六十三章 談何回頭路第六百零七章 謀劃戰略第二百二十二章 造東都第一百八十三章 苦戰後的勝利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合謀第三百八十八章 驟然夜襲第五百九十四章 三妻典故第二百七十四章 鬥嘴冤家第八十七章 曲詞之難第八百四十一章 後宮秘事第一百四十六章 登基爲帝第八百二十八章 君臣對話第七百七十二章 夜奪長安城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葉珺瑤現身第十章 天高任鳥飛第九百七十四章 敞開心扉第九百二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七百零三章 北返第四百三十五章 聰慧的塔格第七百章 立國第一百六十二章 主力渡河第八百七十八章 相見歡第七百三十九章 爆破城門第一千章 流民入長安第六百三十五章 恩威並重第八百九十章 竇俠女的目標第一百八十二章 擒將第八百零六章 克澠池第一百六十九章 進退維谷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關風與月第九百六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回洛陽第八百六十章 城破與追殺第一千二十二章 水戰第八百八十九章 采女之選第九百五十七章 親自出手第十七章 刺搶之術第八百一十七章 密會虎牢關第九百一十四章 實幹興邦第一千零七十章 奪城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撤離第七百三十章 武鬥不如牀鬥第五百五十一章 復國軍反擊第三百二十九章 薛芷箐第四百八十六章 突厥來襲第三百四十四章 橫掃第五百零九章 來賀第四百一十三章 這個殺手不太冷第四百三十一章 戰國帛書第二百九十二章 挑起比武第四百九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九十七章 遠行第三百三十八章 亂局將啓第八十八章 人比黃花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