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逛東坊市

大隋立國已經二十多年,經過隋文帝的勵精圖治,統一南北,融合多民族,推行一系列的國政,使百姓穩定下來,沒有烽煙割據,沒有流離失所,人口驟增,商業也迅速發展起來。

隋朝如此富裕,文帝節儉僅是因素之一,更重要的原因是朝廷組織的精簡,機關又設有公廨錢、職田以爲衙門的辦公經費,地方府兵的開銷也是自給自足,賑災時有義倉制度,沒有重大戰爭,朝廷建設大項目,不須動用國庫,所以財政才迅速積累下來。

二十多年的儲備,盛世繁榮,隋文帝已經給楊廣打下殷實的物質基礎,沒有重大災難或變動,足夠後面幾十年之用了。

羅昭雲、郭孝恪、紀平伍三人來到了東市,由於他們出門較晚,已經過了辰時,坊市之內,已經人滿爲患了。

三人都是第一次來長安,也是首次逛坊市,看到眼前的一幕,都被震撼住了。

東市方圓數裡,比普通的居民坊要大幾倍,有百行各業,足足兩三千家鋪子,規劃整齊,橫縱如一,榆柳交蔭,通渠相注。

典當鋪、珠寶店、首飾店、胭脂樓、油鋪子、鹽店、錢莊、布莊等等,重樓延閣,互相輝映,琳琅滿街,珍奇山積。

長安的東市有四個門,三人從北門魚貫而入,擠着人羣中,並沒有想要着急賣的東西,只想看個熱鬧,見見世面。

長安有八水穿插之說,東西兩市都有湖泊,河道連接着漕渠,在湖面上,停泊着成百上千的舟船,白帆如雲,幾乎要填滿了河路,太壯觀了。

飛蓬船、湖船、落腳頭船、大灘貨船、舫船等船隻,各式各樣,各具功用,運載糧食、土特產、水果、布匹、綾羅綢緞、筆墨紙硯、陶瓷玉器等,在長安東市卸貨,有的直接脫手而銷。

一眼望去,人山人海,因偌大的長安城,只有東西兩個坊市交易,聚集天南海北、番邦異域不少的商旅,買賣家可不光是長安人,所以才促成了這種火爆場面。

在坊市內,胡商雲集,隨處可見異域穿着的人,來回過往,長安百姓都習以爲常了。

畢竟隋文帝這些年把大隋經營的如日中天,威懾番邦,整個東方世界,已經沒有哪個國家能抗衡的了,因此文帝被周邊遊牧部落成爲聖可汗,他一時高興,也就放寬了番邦異域商旅來中原經商的條件,包容各種文化,儒釋道也不衝突,甚至連羅馬傳教士都有許多人長住這裡。

此時的胡商種類很多,有漠北草原的少數部落,如突厥、回紇、鐵勒等人,也有波斯、大食以及天竺、羅馬、粟特等西域人種,多出售香料、珍玩,採購絲綢、茶葉等商品。

紀平伍目瞪口呆地感嘆:“天啊,長安城的坊市,也太熱鬧了吧,每天到這走動的人次,能有幾萬衆吧!”

郭孝恪心智成熟一些,對這些常識,有所耳聞,解釋道““這新的長安城,又名大興城,據說人口有五十多萬,加上流動不算計在內的人數,能來幾萬人到坊市買賣交易,也不稀奇了。”

商鋪長街車水馬龍,過往行人形形色色,什麼身份的都有,達官貴人、豪門子弟,淑女佳人、千金閨秀、青樓藝妓,胡姬番女,普通國人,販夫走卒,參差其間,隋朝不像明清那樣嚴格的男女之防,所以女人逛街比較常見。

不過,這些女子的穿衣,並不像電視中演的那樣,都是露半胸的開領襦裙;因爲隋唐時期雖然穿衣開發一些,但開胸裝在唐朝才正式流行,而且只有兩種女人,在兩種地方纔會穿,一種是貴族婦人、使相千金,可以在府邸和宮闈中穿。

另一種是歌伎舞伎,可以在青樓妓坊中穿戴,迎客弄姿!其他身份女子則很少穿,沒有這樣的機會,所以大街上的女子,都是短襦高腰長裙,胸襟口處也挺嚴實的,男人要偷瞄一眼,瞄不到什麼興頭。

羅昭雲三人閒逛了幾條街,由於人多,地方又不熟,走走停停,速度很慢,轉眼就到了晌午,該用午膳了。

“時候不早了,走,找一間酒樓,我請兩位兄長吃酒!”

郭孝恪、紀平伍聞言露出神采,一聽有酒吃,都興奮起來,他們知道羅昭雲出身將門,背景殷實,手頭寬裕,也都不推辭了。

“頭兒,可別叫我們兄長了,真的折煞我等。”

“是啊,羅都尉,你是六品,我們還沒有官品,直接稱呼我們的名字就行。”

二人雖然知道羅昭雲對他們誠心相交,但是畢竟這是等級社會,又是上下屬的關係,官爵差距明顯,他們也不妄自尊大,言語之中,對羅昭雲都帶着一份尊敬。

坊市寸土寸金的地方,有一條街,道路兩旁多事酒樓、曲館、和客棧等,價格嘛,當然要比其它坊內的酒樓客棧要貴一些。

三人挑選了一個門面雕欄畫棟的酒樓,還帶着幾分異域的佈景,客流量也非常大。

羅昭雲昨晚得到了太子銀兩封賞,雖然還沒有撥下來,但是他隨身攜帶的盤纏,也足夠吃酒開銷了。

當三人進入了酒樓內,就看到不少年輕貌美、穿衣妖嬈的異族女子,穿插酒桌之間,倒酒侍奉。

“這是胡人開的酒樓,好多侍酒的胡姬啊!”紀平伍大吃一驚。

“你不知道嗎?我早就聽說,胡人開的酒樓,可是長安城一大特色!”郭孝恪微笑着說。

在大隋開皇的時候,國泰民安,胡人經商已經形成了規模和特色,開的最多的就是珠寶店和酒樓。珠寶方面,因爲造型、款式、色澤、雕工等等,與大隋風格不同,因爲市場很大。另外,胡人酒家衆多,卻是因爲胡人酒樓裡,有胡姬陪酒。

隋朝時候,漢家女子雖說開放一些,但拋頭露面做酒肆侍應的非常少,往往都在豪門貴族做丫鬟、婢女,卻不在公衆場合做侍酒,這是一種心理差異。

美酒佳餚,又有異國風情的紅袖美人相伴,自然會引得酒客們趨之若鶩。

因此,胡商的酒樓越開越大,檔次愈來愈高,逐漸成爲大隋達官顯貴、鉅商豪賈們尋歡作樂的場所之一。

羅昭雲帶着二人在一位店小廝兒的帶領下,正往樓裡面坐席走,此時迎面正好走出一簇人,大約有六七個人,似乎剛飲完酒,一個個酒氣繚繞,紅光滿面,其中有人看到羅昭雲的身影時候,臉色一沉,帶着促狹的冷笑,停住了腳步。

(ps:今天只有一更了,祝書友們情人節快樂!)

第六百零九章 再聚首第三百四十六章 話離別第八百九十六章 殺念消除第三百八十二章 肉飛仙第一百二十章 又是一年辭舊歲第七百二十六章 回京訴苦第四百一十六章 患難與共第一百零五章 化蝶舞姿第八百九十八章 淡化心結第五百零三章 相顧無言淚千行第九百九十章 黨爭之兆第九百一十章 草原隱患之防第二百九十九章 乾柴和烈火第六百九十八章 東進第五百八十章 投奔幽州第五百九十七章 遠行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反攻第一百五十四章 祭旗點將第四百五十五章 勾勒戰略第四十三章 任斥候火長第九百零九章 胸有成竹第七百四十六章 大華危機第七百九十八章 先破朱陽城第七百三十七章 童山大戰第九百八十一章 父女重逢第九百零七章 春耕第八百三十二章 一決雌雄(上)第二百九十五章 終止武鬥第二十六章 拼殺第八百八十九章 采女之選第十一章 遇襲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備兵力第二百五十二章 調兵有策第二百一十九章 建都詔書第九百九十七章 愜意時光第一百二十七章 殺機四伏第五百二十九章 把市場搞活第二百七十七章 沒人想你第八章 父子間的秘密第八百一十章 應對之策第七百二十九章 另類奇謀第八百六十四章 留下的價值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會師請罪第二百四十七章 出征邊塞第四百八十章 驚人言論第三百四十五章 搜尋證人第六百五十四章 交人交心第一百二十九章 閒談第九百七十章 團聚第七十三章 差距明顯第九百七十三章 道出實情第五百四十八章 救危安民心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次交鋒第四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四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五百三十七章 安置難民第三百一十二章 行刺辛秘第二百一十章 無可奈何第四百六十章 輿論導向第一千零七章 水患無情第九百八十一章 父女重逢第八百零八章 臨陣倒戈第二百七十六章 接收伏俟城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關風與月第三百二十七章 人言可畏第一百九十六章 坐以論道第五百六十章 樂極生悲第八百九十八章 淡化心結第二百九十二章 挑起比武第八百四十一章 後宮秘事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撤離第四百七十三章 規模壯大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革鼎乾坤第二百五十二章 調兵有策第五百七十八章 被擒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戰不停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華第八百六十一章 前後圍堵第三百三十一章 言論驚人第三百四十六章 話離別第一百二十八章 護送任務第二百八十九章 劫後餘生第六百八十四章 破局第六百三十章 西秦謀劃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回洛陽第四十章 雖遠必誅第五百六十六章 父子圖天下第七百九十四章 西域使節團第八百二十二章 皇子誕生第一百八十七章 家的愜意第三百一十六章 考慮細微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華第一百四十章 局勢嚴峻第三百二十九章 薛芷箐第一千零七章 水患無情第三百五十一章 善惡終有報第九百八十二章 南下增兵第六百四十二章 禁典預言第四百三十六章 同枕而眠第八百二十七章 徐世績歸降
第六百零九章 再聚首第三百四十六章 話離別第八百九十六章 殺念消除第三百八十二章 肉飛仙第一百二十章 又是一年辭舊歲第七百二十六章 回京訴苦第四百一十六章 患難與共第一百零五章 化蝶舞姿第八百九十八章 淡化心結第五百零三章 相顧無言淚千行第九百九十章 黨爭之兆第九百一十章 草原隱患之防第二百九十九章 乾柴和烈火第六百九十八章 東進第五百八十章 投奔幽州第五百九十七章 遠行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反攻第一百五十四章 祭旗點將第四百五十五章 勾勒戰略第四十三章 任斥候火長第九百零九章 胸有成竹第七百四十六章 大華危機第七百九十八章 先破朱陽城第七百三十七章 童山大戰第九百八十一章 父女重逢第九百零七章 春耕第八百三十二章 一決雌雄(上)第二百九十五章 終止武鬥第二十六章 拼殺第八百八十九章 采女之選第十一章 遇襲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備兵力第二百五十二章 調兵有策第二百一十九章 建都詔書第九百九十七章 愜意時光第一百二十七章 殺機四伏第五百二十九章 把市場搞活第二百七十七章 沒人想你第八章 父子間的秘密第八百一十章 應對之策第七百二十九章 另類奇謀第八百六十四章 留下的價值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會師請罪第二百四十七章 出征邊塞第四百八十章 驚人言論第三百四十五章 搜尋證人第六百五十四章 交人交心第一百二十九章 閒談第九百七十章 團聚第七十三章 差距明顯第九百七十三章 道出實情第五百四十八章 救危安民心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次交鋒第四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四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五百三十七章 安置難民第三百一十二章 行刺辛秘第二百一十章 無可奈何第四百六十章 輿論導向第一千零七章 水患無情第九百八十一章 父女重逢第八百零八章 臨陣倒戈第二百七十六章 接收伏俟城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關風與月第三百二十七章 人言可畏第一百九十六章 坐以論道第五百六十章 樂極生悲第八百九十八章 淡化心結第二百九十二章 挑起比武第八百四十一章 後宮秘事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撤離第四百七十三章 規模壯大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革鼎乾坤第二百五十二章 調兵有策第五百七十八章 被擒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戰不停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華第八百六十一章 前後圍堵第三百三十一章 言論驚人第三百四十六章 話離別第一百二十八章 護送任務第二百八十九章 劫後餘生第六百八十四章 破局第六百三十章 西秦謀劃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回洛陽第四十章 雖遠必誅第五百六十六章 父子圖天下第七百九十四章 西域使節團第八百二十二章 皇子誕生第一百八十七章 家的愜意第三百一十六章 考慮細微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華第一百四十章 局勢嚴峻第三百二十九章 薛芷箐第一千零七章 水患無情第三百五十一章 善惡終有報第九百八十二章 南下增兵第六百四十二章 禁典預言第四百三十六章 同枕而眠第八百二十七章 徐世績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