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胥才南下不久,三娘是指望不上他了,只能自救。
她去了莊子上,如果真過不下去,就跑吧。
只盼望明兒沈嬤嬤得了消息,會給聚仙樓那邊捎信,如此一來她等着聚仙樓來人就成了。
再不濟她還有顆較爲靈活的腦瓜子,實在不行就跟莊子上那幫人鬥,左右她也不怕。
王祁賢是沒轍了,趙氏不作爲,他在是個男人也無權做主。
三娘就這麼被人拉扯了出去,也不反抗。
現在已是三更的天,人畜不醒,王老夫人讓人將她帶去祠堂,辰時一到就送去莊子上。
她被兩個小廝守着,在祠堂裡跪了一夜。
天要亮的時候,三娘正昏昏欲睡,小廝上來不客氣道:“別睡了,趕緊走吧!”
“知道了……”三娘無力的睜開眼,企圖站起來,結果發現使不上力氣。
小廝見她久久沒動作,催促道:“還不快些!”
“我這腿麻了,起不來,你們扶我一把。”
那小廝聽了心煩,碎碎唸了幾句,夥同另一小廝將三娘扶起來,拖出了祠堂。
大街上空無一人,辰間的空氣中泛着潮。
王府找來的馬車就停在祠堂門前,三娘擡頭看了看趕車的人,頓覺失望。
那不是張臨,也不是孫叔,不知是從哪裡請來的。車伕身旁還坐着另一人,該是幫他打下手的。
“上去!”小廝將她扶到車前,便撒手了,三娘只能費力的往上爬,折騰了半晌,可算是坐了上前。
之後,小廝又與那車伕道:“將人送到就趕緊回來覆命,否則就拿不到銀子。”
車伕諾諾應是:“您放心,有我跟我侄子兩人在,出不了岔子。”
交待完了,小廝便都回府去了,料想是出不了什麼亂,都沒跟着。
三娘倚在馬車裡,根本沒精神再聽他們說話,閉目養神。
馬車開始動了起來,三娘模模糊糊的感應到,卻怎麼也不願睜開眼,竟這樣睡着了。
未過多時,馬車停了下來。
那車伕對三娘很是客氣,輕言細語道:“姑娘,到地方了”他聲音太過輕柔,以至於三娘沒什麼反應,他又再喚道:“姑娘?已經到了,您可以下來了。”
三娘這才聽見,緩緩撐開了雙眸。
不知是不是睡着了感覺不到時間流逝,本來想着王家莊子怎麼也得要個把時辰,沒想到眨眼的就到了。
她撐着身子起來,歇了這麼一會兒,是要覺得好過不少。
車伕掀開簾子候在外頭,給她端來小凳,並扶她下來。
待站穩了,三娘看了看周遭,卻是一愣:“不是說去莊子上麼?這怎麼連北城都沒出?”
車伕笑着點頭哈腰的:“姑娘放心,莊子上有人去了,您現在是我家主子的貴客。”
“你家主子?是誰?”
車伕笑道:“您隨我來便是”
三娘猶豫起來,可這人似乎對她並沒有惡意,還幫了她一把,若是斷然拒絕了恐怕有些不近人情。
點了點頭,三娘就隨那人去了。
那人帶她繞邊上的院子走了半圈,從一個小門進到院子裡去。
是個二進的院落,這小門應該是院子的後門,直直上去就到了主院落。
到月牙門前,車伕頓住腳,與三娘道:“姑娘裡面請,我就不進去了”
三娘禮貌的衝他行一禮,怎麼說也是人家將她帶出火坑的。
車伕也躬身回禮,接着便退了下去。
三娘穿過這簡陋的月牙門往裡頭看,綠樹成蔭,偶爾響起幾聲鳥鳴,可見這家主子是個清閒之人。
往裡走了幾步,三娘看見了熟人,正是鄴越笙的門僕,叫阿嶽。她那會兒順着鴿子找到他們的藏匿這地,這傢伙對她很是不客氣。
阿嶽正巧也見着三娘了,指着三娘來的方向衝屋裡頭喊道:“公子,公子!那姑娘到了!”
三娘被他這突然一喊,嚇了一跳,還以爲自己是個多讓人懼怕的怪物,惹得他這般大呼小叫。
阿嶽話音剛落,鄴越笙就匆匆出來了,他看着三娘滿臉笑意。
“可算是來了”他說着,往前行了幾步,來到三娘跟前:“你餓不餓?我讓人給你備些吃的對了,你應該困了吧?待會兒吃點東西,再讓人給你安排個住處。”
這些都不是三娘在意的事情,她問道:“你是怎麼知道的?”
不用說得太明瞭,鄴越笙是個聰明人,當然知道三娘問的是什麼。
他沒想到三娘會這麼直接,一來就問這個,便笑着答道:“偌大一個王府,總有嘴巴不嚴實的人。”
“這麼說,你手伸得還長,都管到王家去了?”
鄴越笙卻道:“非也,常言道,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王家如今正在風頭上,出了這樣的事,自然傳得快。”
三娘不信:“這才什麼時辰?再傳得快也得午時去了。”
“你這丫頭,怎麼如此較真?左右是把你帶出來了,管他用的什麼法子。”
他說得倒是,甭管是什麼過程,脫離苦海就成了。王家那莊子她是沒去過,只是府裡上下就懼怕那個地方,肯定也不是空穴來潮。
見她不再問了,鄴越笙笑嘻嘻的讓阿嶽端了盤糖酥來:“你嚐嚐這個。”
三娘都是活了幾十歲的人,對這些小吃食沒這麼喜愛,不過還得給他個面子。
她伸手取了一塊兒,淺嘗了一口。
鄴越笙直愣愣的把她看着:“怎麼樣?好不好吃?”
聽他這麼問,三娘還真細細回味了一番:“好吃嘗着不像是京城這邊的味兒。”
“厲害!確實不是京城的東西。這是境北的特產,甜而不膩,我兒時最愛吃這個。”
鄴越笙說這話時,就像個小少年,率真坦然,哪裡看得出什麼帝王之相。
只是三娘細細考慮了一番,覺得即便不去莊子上,住在這裡也非常不妥。
“公子將我從王府帶出來,我自當感激,可否勞煩公子再幫幫我,將我從到西城去?”
到了西城她可以自己找到聚仙樓去,順道去秋姨娘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