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2章 小作文與參謀

離新年沒幾天了,龍鱗殿以北的空地上還在營建。

不,準確地說是改造,即把一部分附屬建築圈起來,作爲萬象院的主體。或許還要添置一些新的院舍,但不多,工程量不大。

這些殿舍內的器物被取了出來,又換了一批新的物件,畢竟用途變了嘛。

這一日,邵勳斜臥在榻上,翻看着少府的賬目。

與後世不同,這個年代到了冬天,基本上就意味着一年結束了。秋收是少府最後一大筆進賬,隨後都是小進小出,臘月中旬更是完全封賬。

今年一整年,少府轄下農田收各色糧食三百七十餘萬斛,支出三百二十餘萬斛。幸好多是產地直髮,需要運輸的不多,但算上損耗最後仍然結餘不多,且分散在各苑的邸閣之內,不好利用———本來就沒多少糧食,你再這邊運一下那邊運一下,白白產生損耗,不值得。

不過蔡承跟他保證,有些田的畝收還能提高,明年肯定超過四百萬斛,但少府掌握的人口都快二十萬了,明年支出也會變多。

這就是一個小社會啊,連衙署機構都有與朝廷六部同名的。

絹帛產量不高,只有十二萬餘匹。這與少府本身的指導有關,糧田多了,桑田就少,目前的策略是儘可能多種糧,桑樹儘可能安排在邊邊角角的破碎地塊上。

桑有桑田,麻也有麻田,這一塊大同小異,產出了各色麻布三十餘萬匹。

此外還有一些稀罕布匹,但數量不多。

布匹大部分被開支掉了,甚至還被尚書令褚靈求走了一部分,到市面上換糧和農具,充作遷徙罪人的成本。

到了年底,一匹都沒剩下。

糧、布大頭外,還有果蔬、肉奶、木材、皮子、藥材等收入,加起來也不少,一部分充作宮中用度,一部分用作官員福利,一部分用作祭祀,剩下的發往幾個度支校尉處,用於罪人西徙時的遞頓開支———其實不夠,還得地方官府貼補一部分。

至於磚瓦、條石及其他一些建築材料產出,多爲自用,沒法算錢。

“明年賣一批馬。”邵勳合上賬本,自言自語道。

少府家大業大,但其實是大進大出的財務狀況,到年底一盤賬,盈餘很少,整空架子一個啊。

“或許是花錢大手大腳了。”邵勳站起身,在屋內踱着步子。

動輒賞賜!

比如前幾天去洛陽郊外看望府兵,一下子給出去了兩千餘匹布帛。

官員們回家過年了,再發些臘肉、蕪菁、奶酪、乾果做賞賜。

以上這些都是少府開支的。

他邵賊只需大手一揮發賞,衆人紛紛叫好但少府監蔡承要考慮的事情就多了。

今天把賬本遞到他面前,大概也是存着一些小心思的。

作爲一個部門領導,他不可避免地要站在本部門的立場上考慮問題,少府老拿自己的東西貼補朝廷,總不是個事啊。

這還是開國初年,若承平個幾代人,他的子孫豈不是要吃一貫錢一個的雞蛋———當然,這年月商品經濟不夠豐富,包括俸祿在內的各種支出沒有完全貨幣化,他的子孫可以吃少府自己產的雞蛋,但意思是一樣的。

現在就看江南新建的幾個苑囿了。

“昔年在江南,你可考慮過錢糧之事?”走了一圈後,邵勳看向殿內一角,輕聲問道。

山宜男坐在案几後,好像在寫些什麼,聞言搖了搖頭。

片刻之後,她放下筆,遞給邵勳。

邵勳接過一看, 《世說新語》有關他的第

三則小作文——

“帝素寵遇貴嬪裴氏,積年浸久,漸納裴頠崇有之說。”

“會陸玩進煅草木爲灰所得晶石,奏曰:‘灰燼者‘無’也, 自‘無’生此異質,此殆貴無論之驗也?”

“帝聞而大笑曰:‘草木非‘有’耶?薪盡火傳,終歸有間。故云‘至無者弗能生物,始生者自生耳’。”

“玩復問:‘草木化灰,灰凝爲晶,其理若何?’”

“帝撫案曰:‘裴子總混羣本,宗極之道;方以族異,庶類之品。萬物自生,各稟偏氣,所持殊途耳。’”

“玩磬折而問:‘既知自生,何以究其理?’”

“帝正色曰:‘持之有故,察之實證。昔張衡制地動儀,虞喜觀昏中星,皆以物證道。”

“玩頓首曰:‘臣知之矣,當鑄鐵證以塞悠悠之口。’”

“帝拊掌曰:‘空談終遜目擊,虛言不敵手觸。’”

“玩稽首再拜,趨退。”

小作文之所以是小作文,在於它的情節是

虛構的。君臣之間有沒有這麼一番對話不重要,重要的是小故事本身傳達的理念。

“行,就這麼寫。第一篇置於何目?”邵勳問道。

山宜男看了他一眼,一本正經道: “‘銅臭’目。”

邵勳輕拍了一下案几。

山宜男一點不怕,低頭笑道: “置於‘貨殖’目下。”

“你竟與我玩笑?”邵勳愕然。

山宜男驚訝地看着他。

“你竟與我玩笑?”邵勳笑了。

山宜男有些不自然地低下了頭。

邵勳看着他,聲音放緩,道: “這樣也好,這樣纔好。你本該如此。天塌下來有男人扛着,你每天多笑笑就好了。”

山宜男有些赧然,轉移話題道: “陛下若將此篇放出,爲人傳閱,怕是引起非議。”

“非議?”邵勳搖頭道: “崇有、貴無兩派爭得口水都幹了,有‘非議’纔好呢。讓他們將煅燒草木灰再凝出晶石之事日夜琢磨、反覆推敲,久而久之,其義自見。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說完又問道: “你談過玄嗎?”

山宜男嗯了一聲。

“你信哪個?”

“以前信‘以無爲本’、‘崇本息末’。自從————”她用複雜的眼神看了眼邵勳,道: “自從北地一統之後,國事日蹙,便有所動搖。及至壽春、荊州幾番大戰, 我便不信‘貴無’了。”

“完全不信?”

山宜男皺了下眉,道: “有些還是有道理的。”

邵勳點了點頭,崇有、貴無這兩種哲學都有缺陷,都有難以自圓其說的地方。

讓他來說的話,更傾向於崇有,更準確的說,統治者都喜歡崇有。

當然,崇有理論也需要改造,這是他接下來會做的事情。

至於爲何不獨創一套哲學理論,一是因爲沒那個能力,二是因爲現有理論爭論幾十年了,有流量、有熱度,更能把所有人都捲進去。

山宜男信崇有不奇怪,因爲她真的在事實上管理了國家好幾年。

“再說方纔之事。”邵勳說道: “你秉政江南時,爲何不關心錢糧?”

“關心亦無用。”山宜男說道: “每一匹

布、每一斗糧,皆需豪族首肯,方能入庫。”

“那你可曾有過想法?”

“有。”

“說來聽聽。”

“販運蕉葛、升越、藤紙及南海奇物至北地,換回馬匹。”山宜男說道: “另外便是置僑郡檢戶了,此事煩難,幸丞相支持,故小有所成。”

“聽聞你發號施令時很兇?”

山宜男白了他一眼,不想回答。

邵勳輕輕一笑,道: “方纔籌謀許久,想出一法,乃令少府至交州置苑囿。不知交州民情如何?”

“陶士衡至交州後,上疏奏報林邑國屢次侵境。他在日南太守任上就挫敗了一次賊人攻勢。升任交州刺史後更大破林邑一次。然兩次勝利皆未令敵傷筋動骨,林邑國早晚還會來。妾覽奏疏時,亦不覺皺眉,然北方大軍壓境,不克分身,故令陶士衡鎮之以靜,撫綏爲主。”山宜男說道: “建鄴城破前,陶士衡病逝,彼時交州無主,南北斷了音訊,妾也顧不上。”

“荊州軍萬人南下, 交州諸郡聞風而降。”邵勳說道: “朕本以爲萬事無憂,聽你這麼一說,林邑小國一直覬覦交州諸郡,誠爲可慮之事。”

“林邑國小力弱,兵不多的。只是,大梁能派過去的兵更少,更受不了其溼熱。”山宜男說道: “若至交州北部諸郡開苑囿,通以貨殖,或爲一法。天下攘攘,皆爲利往,貨殖若有巨利,去的人便多了。久而久之,或可足食足兵,再不懼那林邑。然則————”

“什麼?”

“交州與廣州陸路山高林密,士民多走海路。若交州富強,陸路又不通,或滋生野心,不可不防。”山宜男繼續說道。

邵勳用讚許的眼神看向女人。

她若是男的,保不齊便幽禁起來了。好在一山不容二虎,但是一公一母。

唉,比庾文君聰明多了,而且是真的執掌過國家,不是庾文君那種不怎麼管事的臨時監國。

“辦是肯定要辦的。”邵勳說道: “山瑋現任交州別駕,你覺得他可堪大任?”

“他本領有限,做不了什麼事,也壞不了什麼事。”山宜男說道: “你若想讓他協助母丘宗曠鎮守交州,怕是不行。不過若協助少府操辦苑囿,還是能勝任的。”

邵勳微微頷首,道: “南方廣闊,北人難以適應,終究還得南士治南地、南兵鎮南方。將來還得你爲我多出出主意。”

山宜男嗯了一聲。

“走,爲你準備了好吃的。”邵勳起身,一把拉起山宜男。

二人遂離了正殿。

“諸葛彪來報,溫麻船屯工匠散去大半……“

“妾知道一人,曾在王茂弘幕府爲漕曹令史,晉安人,必能尋來工匠。”

“爲何散去?”

“溫麻從船屯變爲縣,就是因爲造船大興。如今不造船了,自然散去。”

“因造船而興聚,因不造船而離散。交州似可因糖而興聚……”

聲音漸漸遠去。

第一百五十九章 舉薦第六十五章 微妙的態度第九章 各項安排第一百二十三章 走基層第三十六章 借兵第二十八章 偶然與必然第一百五十九章 極限施壓第一百九十三章 九華臺第一十四章 不快第四十三章 來了,都來了第二十三章 早有預謀第1183章 變革第1257章 行田(下)第948章 入宮(下)第二十九章 說客第一百三十一章 離開前的安排第十六章 戰爭季(上)第807章 太原第六十四章 兩個皇帝第一百零一章 兄妹第一百三十三章 挖蛤蟆第一百七十章 新戰術第一百十八章 考察第八十六章 嘴炮第八十六章 走不開第一百四十五章 這口鍋誰敢背?第二十五章 分蛋糕第三十九章 還有人來第九十五章 羊、劉第868章 新氣象第959章 考較第八十一章 慵懶的年節第一百二十六章 反第二十章 浚儀草原、中原兵制第1231章 最終選擇第1159章 背刺第一百八十九章 口才第1251章 海路第一百六十五章 朝歌第九章 天地之威第七十一章 三人第九十二章 墟市第十四章 南北佈置(下)第1436章 歸附第1059章 苦果第1397章 送行第926章 諸般手段第六十六章 賞宅第1182章 大會第五章 程府宴第1419章 分不清第九十一章 入見第815章 無法挽回第十七章 戰爭季(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豬隊友們第一百八十五章 走,隨我東山再起第三十六章 料理(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出動第1334章 攻城之法草原、中原兵制第三十章 塑造第四十八章 斬出個未來第一百十五章 徵集第三十八章 有人走,有人留第二十七章 庶務第1133章 看法第二十六章 讖緯第918章 辦法(上)第853章 分化(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勢已去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府第1312章 聚會(下)第三十章 勸降與府兵第964章 生老病死第五十三章 集市第1234章 心氣第一百四十五章 這口鍋誰敢背?第五十九章 戰機(下)第一百五十章 交接第1168章 奔喪第1365章 夫妻、父子第1241章 去國第1058章 正反典型第一百十三章 送糧第五十三章 籠絡第三十三章 猜測第一百三十一章 破壞第一百十四章 災第六十五章 微妙的態度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正合,以奇勝(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舊地重遊第三十五章 後悔來了第828章 偏師第1080章 邊界線第1014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814章 風起第一百五十章 金谷園的海棠第1325章 歸正第1188章 三線
第一百五十九章 舉薦第六十五章 微妙的態度第九章 各項安排第一百二十三章 走基層第三十六章 借兵第二十八章 偶然與必然第一百五十九章 極限施壓第一百九十三章 九華臺第一十四章 不快第四十三章 來了,都來了第二十三章 早有預謀第1183章 變革第1257章 行田(下)第948章 入宮(下)第二十九章 說客第一百三十一章 離開前的安排第十六章 戰爭季(上)第807章 太原第六十四章 兩個皇帝第一百零一章 兄妹第一百三十三章 挖蛤蟆第一百七十章 新戰術第一百十八章 考察第八十六章 嘴炮第八十六章 走不開第一百四十五章 這口鍋誰敢背?第二十五章 分蛋糕第三十九章 還有人來第九十五章 羊、劉第868章 新氣象第959章 考較第八十一章 慵懶的年節第一百二十六章 反第二十章 浚儀草原、中原兵制第1231章 最終選擇第1159章 背刺第一百八十九章 口才第1251章 海路第一百六十五章 朝歌第九章 天地之威第七十一章 三人第九十二章 墟市第十四章 南北佈置(下)第1436章 歸附第1059章 苦果第1397章 送行第926章 諸般手段第六十六章 賞宅第1182章 大會第五章 程府宴第1419章 分不清第九十一章 入見第815章 無法挽回第十七章 戰爭季(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豬隊友們第一百八十五章 走,隨我東山再起第三十六章 料理(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出動第1334章 攻城之法草原、中原兵制第三十章 塑造第四十八章 斬出個未來第一百十五章 徵集第三十八章 有人走,有人留第二十七章 庶務第1133章 看法第二十六章 讖緯第918章 辦法(上)第853章 分化(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勢已去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府第1312章 聚會(下)第三十章 勸降與府兵第964章 生老病死第五十三章 集市第1234章 心氣第一百四十五章 這口鍋誰敢背?第五十九章 戰機(下)第一百五十章 交接第1168章 奔喪第1365章 夫妻、父子第1241章 去國第1058章 正反典型第一百十三章 送糧第五十三章 籠絡第三十三章 猜測第一百三十一章 破壞第一百十四章 災第六十五章 微妙的態度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正合,以奇勝(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舊地重遊第三十五章 後悔來了第828章 偏師第1080章 邊界線第1014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814章 風起第一百五十章 金谷園的海棠第1325章 歸正第1188章 三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