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4章 生老病死

邵珪在代國逗留了半個多月,然後與賓客們仔細商議,將見聞彙總成文,並附上了建議,儼然一份述職報告,發往洛陽。

報告至洛陽後,又很快發往平陽,因爲邵勳已在此處。

三月底,平陽丞相府內氣氛沉凝。

庾文君帶着十五歲的暮兒、十一歲樑奴、六歲的去疾陪母親毌丘氏去了,邵勳則和庾氏諸子在陪已是彌留之際的庾琛。

平陽郡丞吳前也來了。

他年紀甚至比庾琛還大,七十多了,大字不識一個。以前是八品牧長,現在當個從七品郡丞,吃了沒文化的虧,實在升不動。

他長子已經過世,多年前把長孫吳離託付給邵勳,其實也沒什麼文化,靠着吳前死命督促,粗通文墨。

先任殿中曹令史,復任縣令,邵勳已經準備給他升一升官了,開國後一個太守是跑不了的。

這都是自己人,必須重用,即便沒什麼文化。

庾琛躺在牀上,氣若游絲。不久之前還吃過一點東西,現在又睡着了。

他沒多少時間了,大家都耐心地等着。

邵勳出了臥房,來到前院之中,平陽郡、縣二級官員紛紛行禮。

院子外甚至還擠了一大堆沒資格進來的人。從早上等到現在,餓了就讓人送飯過來,甚至還有那直接餓肚子硬扛的。

大人物的一舉一動,都牽動着許多人的心。

生老病死,皆是政治。

而這也從側面說明了,如今的邵氏政權確實頗具氣象,人心所向,煌煌正朝,雖然還沒正式開國。

“元規。”邵勳揮手讓平陽官員們回去幹正事,只留下少數幾個人聽令,協助庾家辦理後事,然後又看向庾亮,道:“家裡都準備好了吧?”

“都準備好了。”庾亮回道。

“徐州那邊內情如何?”

“下邳、彭城、東海三郡久被戰火,殘破不堪下邳尤甚。”庾亮說道:“將來若攻取江東,淮水南北還得下大力氣經營。”

邵勳唔了一聲。

大分裂時代,淮河兩岸苦啊。

南朝、北朝在此鏖兵,縱有和平歲月,也抵不過戰爭到來後的摧殘,到最後城邑殘破,渺無人煙。

要發展這種遭災深重的地方,光靠當地殘存人口已經不夠了,還得移民。

“你是真有長進了。”邵勳說道:“此間事了,你就在家潛心讀書。這些年,你好歹也轉任各職,理政心得是不缺的,正好再通讀一遍典籍,融會貫通。有所得可寫信於我若有暇,我會回信的。”

“大王……”庾亮真的有點感動。

這意味着樑王時刻關注着他,時刻給他機會,將來的前途斷斷差不了的。

“都是一家人,何作此兒女態?”邵勳嘆道:“庾家五子,皆有任用,不要胡思亂想。”

說罷,揮了揮手,道:“有事就去忙吧。”

庾亮行禮告退。

邵勳就着春日陽光,閉目假寐,腦海中還在想着剛收到的一封信。

亮子的從兄庾蔑在涼州待不住了,經金城、隴西返回。

根據信中所說,張駿派了兩位使者隨行,一起來洛陽。

其一名泛褘(fán huī),曾是張寔的左長史,敦煌人。

其有族人曰泛衷,與張甝、索靖、索紾、索永合稱“敦煌五龍”。

張寔被刺殺後,張茂繼位,泛褘地位大降,長史之職也沒了,但仍然能爲張茂參謀贊畫。

張駿繼位後,復爲長史。

其二名隗瑾,張軌、張寔、張茂、張駿四朝元老,原爲賊曹佐,張茂後期任賊曹掾,現爲賊曹參軍——工作內容沒啥變化,級別升了。

隗瑾是高昌人,與天水隗氏乃一族,卻不知怎麼落籍高昌了。

二人之外,另遣帳下督北宮純率五百騎護送,攜名馬、金器、西域珍品來洛陽。

毋庸置疑,這個涼州使團肯定有自己的應對預案,根據朝廷對他們的態度不同而做出不同的迴應。

但也看得出來,涼州方面雖不願降,但也不願打。

尤其是一統北地的又不是匈奴、羯胡之輩,犯不着硬拼。他們還派來了與邵勳有數面之緣的老將北宮純,態度可見一斑。

張駿還是天真了!

邵勳睜開眼睛,看着院中婆娑的樹影。

政治這種事情,殺人於無形,血腥之處不亞於軍爭。

其人自忖實力不足,瞻前顧後,想看看能不能談出些什麼來,能不打就不打,寄希望於別人嫌麻煩,不願勞師遠征,就這麼放過你,讓你繼續名爲臣屬,實則割據。

就這種患得患失的心態,我可要拿捏你了。

“大王,家父……醒了。”庾亮走了過來,一臉悲慼道。

邵勳聞言,立刻起身入屋,來到了庾琛牀前。

******

“恐是老夫與大王最後一面了。”庾琛的精神出乎意料地好,彷彿燃盡了生命中最後一分能量似的。

“我來此,便是爲了見婦翁最後一面,方不負公多年操勞。”邵勳坐了下來,爲庾琛掖了掖被角,說道。

“阿爺!”庾文君跌跌撞撞走了進來,泣不成聲。

在她身後,庾冰、庾懌二人扶着毌丘氏,庾條、庾翼默默跟隨。

邵勳起身,對毌丘氏行了一禮,然後拉過庾文君,讓她坐在身邊,輕撫其手,以示安慰。

“何悲慼也?”庾琛倒是灑脫,居然擠出一絲笑容,道:“人總有這一天的。臨行之日,家人皆在,復有何憾?”

說完,他的目光落在庾文君身上,道:“吾女自幼聰慧,如何看不開?”

“阿爺……”庾文君淚流滿面。

“吾女是有福的。”庾琛笑道:“少時見得吾婿,此非命耶?馬上就要當皇后了,這般福氣,誰不豔羨?”

庾文君更難過了,邵勳輕輕攬着她,讓她靠在自己的肩頭。

庾琛喘了一口氣,又道:“我少時飽讀詩書,有匡國輔弼之志,然中年碰壁,浮浮沉沉,得任侍御史已是僥天之倖。先帝亂起,灰心喪氣,嘗思南渡,終未成行。”

邵勳也不由地回憶起二十餘年前的舊事。

庾琛沒有選擇南渡,最終赴任汲郡太守,和他有莫大的關係。

他改變了庾琛的命運,也改變了庾家衆人的命運。

至於是好是壞,只能留給時間來評述了。

“幸遇吾婿,暮年時得一遂少年之志。其間繁難困苦,難以述說。剛有些頭緒,卻壽元不繼,此亦命也。”庾琛說完,看了看邵勳,笑容平和,道:“不能再爲大王奉理政事了。”

“婦翁之好,焉能忘記。”邵勳說道:“若無婦翁,我哪能常年征戰,掃平不從?怕是禍起蕭牆,變生肘腋,諸般事體將我牢牢束縛在河南,動彈不得。”

這是實話。有一個能幫你打理政務、穩定後方的人,那是真的幸運。

不然的話,出征打仗只能派手下大將去,而不能親征。

久而久之,這是會出問題的。

歷史上的石勒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後期不怎麼親自領兵了,除了與劉曜的洛陽決戰外,基本都是石虎打的,最終什麼後果,都看得到。

這是人心喪亂、禮崩樂壞的時代,涉及到軍隊的事務,無論怎麼小心都不爲過。

聽到邵勳的話,庾琛有些欣慰。他的付出,得到了別人的肯定。或許,史書上也會留下他的印記吧?

“元規。”庾琛又看向長子。

“阿爺,我在呢。”庾亮上前一步輕聲應道。

“你太毛躁了。”說了那麼久的話,庾琛的聲音有些疲憊,最後的生命好像也要燃盡了,但他堅持說道:“你自視甚高,有時候又很自輕。明明喜歡讀儒生的書,卻害怕被人嘲笑,總與人空談玄學。”

庾亮低着頭,沒有說話。

“患得患失之下,別人無意間的舉動,就能讓你焦躁不已。”庾琛輕輕嘆了口氣,道:“你未必比別人強,也未必比別人差,何急耶?爲父也是很久以後才明白的這個道理,你——宜細思之,莫要壞了大事。”

“是。”庾亮低眉順眼,應了一聲。

“大王……”庾琛又看向邵勳,眼中的光彩愈發黯淡了,只聽他說道:“元規心性一般,以至好大喜功、急躁不堪,你看着辦吧。能用則用,不能用就讓他回潁川老宅。”

“婦翁莫要心憂。”邵勳說道:“我與元規相識於微末之際,此等情分,非同尋常,以後還要元規幫我呢。”

“大王你是有分寸的,我不擔心,我不擔心……”庾琛的眼神已經開始渙散了,嘴裡仍說道:“人生貴賤,無有始終。門戶家業匪能久恃。千年之後,唯有西山落日、東流之水常在。我管不了了,管不了了……死前見得挽天傾,幸甚。”

庾琛又昏睡了過去。

這一次,或許不會再醒來了。

他是幸福的。臨行之前,一家人齊齊整整,在身邊陪伴着,送他最後一程。

邵勳都有些羨慕了。

因爲他走的那一天,未必能如此這般。

庾文君將臉埋在他懷裡,無聲哭泣。

邵勳輕輕拍着她的背,珍惜眼前之人,做好力所能及之事,不負天下蒼生。

真到了那一天,時至則行耳。

當天夜裡,丞相庾琛於昏睡中離世。

邵勳又送走了一個老人。

第1314章 調動(上)第924章 長草的人心第一百二十九章 俊異(爲盟主wangzechao8加更)第六十九章 招徠第1163章 收尾第一百二十四章 賞第一百五十四章 真·南陽王(上)第五十三章 建言(月票加更8)第828章 偏師第1189章 收官第一百零九章 軍議第795章 官員第1072章 不降何待?第三十章 勸降與府兵第八十七章 相忍爲國第1078章 末日降臨第六十六章 蹲坑第1217章 變天第1015章 糊弄一番得了第五十五章 諸項安排第三十一章 讖謠第1259章 隨心所欲第九十七章 朝賀(下)第八十章 消息第1082章 安插自己人第1398章 清明(上)第1333章 攻守之策第837章 代公但內裡坐第1191章 補不足第一百四十二章 出差之人第809章 變化第四十六章 價值第931章 換防第三十八章 轉變第1189章 收官第一百二十八章 廣成澤第1435章 劫難第1261章 又是隨心所欲第1364章 船海(下)第1199章 閒人們第一百二十章 山中第一百零一章 突入、聲勢第1443章 離去與會面(爲盟主爍爍流光加更)第三十五章 君目前*第一百六十六章 風險與機會第一百七十七章 軍議與分化第1039章 前路第820章 意見第940章 代理人第五十一章 大王但內裡坐第一百四十四章 震懾第一百二十章 決定第864章 試點第一百八十三章 決斷難做第一百四十六章 好胃口第1342章 一點誠意沒有第一百零五章 舌戰羣儒第一百三十七章 年前日常(上)第三章 勸羊第951章 高貴鄉公冤氣第935章 入城(下)第八十章 家人第一百七十六章 憶苦思甜第六十四章 獵物第1277章 辯論第1393章 一起走下去第一百零四章 試探第1241章 去國第875章 爭論第六十八章 統一思想第903章 亂戰(上)第二十一章 用什麼腦子打仗,拼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故人離去第二章 消化(下)第一百二十章 分贓第1306章 相遇第一百五十一章 作亂第一百七十八章 鄴第四十二章 重建(上)第十三章 臨走前的佈置第三十九章 言和第一百五十六章 以正合,以奇勝(上)第1049章 歷史的玩笑第1117章 王府議事第1082章 安插自己人第一百零六章 歸降與合圍第1226章 喜劇與悲劇第1010章 一月戰爭第一百五十四章 河北第一百四十章 糊弄第九十六章 朝賀(上)第一百十章 本土勢力第一百十八章 考察第966章 表率第1102章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832章 踏入雁門第1170章 表兄弟第1351章 先搶爲敬第一百十五章 徵集第990章 面見(上)
第1314章 調動(上)第924章 長草的人心第一百二十九章 俊異(爲盟主wangzechao8加更)第六十九章 招徠第1163章 收尾第一百二十四章 賞第一百五十四章 真·南陽王(上)第五十三章 建言(月票加更8)第828章 偏師第1189章 收官第一百零九章 軍議第795章 官員第1072章 不降何待?第三十章 勸降與府兵第八十七章 相忍爲國第1078章 末日降臨第六十六章 蹲坑第1217章 變天第1015章 糊弄一番得了第五十五章 諸項安排第三十一章 讖謠第1259章 隨心所欲第九十七章 朝賀(下)第八十章 消息第1082章 安插自己人第1398章 清明(上)第1333章 攻守之策第837章 代公但內裡坐第1191章 補不足第一百四十二章 出差之人第809章 變化第四十六章 價值第931章 換防第三十八章 轉變第1189章 收官第一百二十八章 廣成澤第1435章 劫難第1261章 又是隨心所欲第1364章 船海(下)第1199章 閒人們第一百二十章 山中第一百零一章 突入、聲勢第1443章 離去與會面(爲盟主爍爍流光加更)第三十五章 君目前*第一百六十六章 風險與機會第一百七十七章 軍議與分化第1039章 前路第820章 意見第940章 代理人第五十一章 大王但內裡坐第一百四十四章 震懾第一百二十章 決定第864章 試點第一百八十三章 決斷難做第一百四十六章 好胃口第1342章 一點誠意沒有第一百零五章 舌戰羣儒第一百三十七章 年前日常(上)第三章 勸羊第951章 高貴鄉公冤氣第935章 入城(下)第八十章 家人第一百七十六章 憶苦思甜第六十四章 獵物第1277章 辯論第1393章 一起走下去第一百零四章 試探第1241章 去國第875章 爭論第六十八章 統一思想第903章 亂戰(上)第二十一章 用什麼腦子打仗,拼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故人離去第二章 消化(下)第一百二十章 分贓第1306章 相遇第一百五十一章 作亂第一百七十八章 鄴第四十二章 重建(上)第十三章 臨走前的佈置第三十九章 言和第一百五十六章 以正合,以奇勝(上)第1049章 歷史的玩笑第1117章 王府議事第1082章 安插自己人第一百零六章 歸降與合圍第1226章 喜劇與悲劇第1010章 一月戰爭第一百五十四章 河北第一百四十章 糊弄第九十六章 朝賀(上)第一百十章 本土勢力第一百十八章 考察第966章 表率第1102章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832章 踏入雁門第1170章 表兄弟第1351章 先搶爲敬第一百十五章 徵集第990章 面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