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9章 分不清

草屑紛飛,蹄聲陣陣。

漂亮的鬃毛在陽光下閃耀着金色的光芒,健碩的戰馬奮起四蹄,很快衝過了水澤,一時間水花四濺,氣勢雄渾。

“三兄。”不等邵勖開口,太子邵瑾便大聲喊道。

邵勖臉上綻開了笑容,飛快下了馬,舉步而前。

邵瑾亦下馬,相向而行。

看着兄弟兩人那親熱的模樣,雙方的隨從神色各異。不過從面上看來,兩家主公的關係是非常不錯的,他們便都露出笑容,靜靜等待。

兄弟二人很快手拉着手,大笑不已,狀極親熱,好一番暢敘親情後,才各自鬆開。

“三兄帳下軍衆相當不錯啊。”邵瑾指着正在遠處黃河邊紮營的軍士,笑道。

北巡之後,他對一支軍隊的成色判斷已經有相當的眼光了。

河畔紮下的營地,怕不是能住三五千人,就在外列陣的千餘人而言,服色統一,器械齊全,士氣可能談不上有多高,但還湊合。

先前父親許可趙王府護軍擴充至五千人時,他便留意上了。

總體而言,這支部隊以河東薛氏部曲爲主,據聞有兩千多、不到三千,此爲新趙系兵馬的大頭。除此之外,另有老趙王府護軍、左飛龍衛府兵餘丁及少數裴、薛、沈三軍的僮僕。

五千人裡面,騎軍不下千五之數,戎服、裝具一樣不缺,相當不錯了。

整訓至今,差不多一年了。至少在朔州這一片,這支趙王府兵馬的戰鬥力是拿得出手的,尤其是那些富有戰鬥經驗的薛家部曲。

“六弟,東宮左右二衛盔甲鮮明,陣列整肅,非強兵耶?”邵勖笑問道。

當着垣喜、劉達等人的面邵瑾也不好說什麼,只笑了笑,道:“兄長來定襄幾日了?”

“月初來的,剛從榆林縣(今托克托十二連城鄉)回返。”邵勖說道。

“我聞榆林地近庫結沙,似是民戶不豐?”

“定襄四縣,戶口主要集中在定襄、盛樂二縣,榆林、河濱人不多的。”

“總共多少人了?”

“17200餘戶、72600餘人,多是軍戶。”

邵瑾明白了,定襄七萬多人基本都是外遷來的,以軍戶爲主,大頭便是紅城鎮了。

對這些人,朔州是沒有完全的管轄權的,得和兵部商量着來。

“兄既來營田,想必覺得此處土甘水活,大有可爲?”邵瑾又問道。

“六弟將來可要留意了。”邵勖說道:“定襄、五原、朔方、河西四郡皆沃土也,且不缺水,若能好生經營,軍糧斷然無虞。唯需注意兩點——”

邵瑾聽到這話,心中微微感動,直到這時候,三兄還在爲他考慮。

“其一便是天氣。”邵勖指着北方連綿的陰山,道:“有此山在,定襄溫潤了許多,但這年月天氣愈發寒冷,時而降霜。兄以爲定襄、五原等地不要急着種麥,可多種粟、穄。尤其是後者,土人謂之‘糜子’也,最短八九十天就能收穫,雖畝產不豐,但比絕收強。”

定襄這地方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照理來說是上好的農業區,可養活大量人口。但因爲靠近陰山,在天氣整體變冷的當下,極端惡劣天氣變多了。

其實在定襄種地不怕冷,開春晚就晚好了,大可晚一點春播,我有短生長期的粟、穄,問題不大。真正的麻煩在於眼看着已經天氣轉暖了,突然給你來個極端氣候導致糧食減產。

邵勖就是這個意思,邵瑾也聽懂了。

“其二便是要控制好山後的那些部落,不令其作亂。若屢有賊兵南下劫掠,地就種不好了。久而久之,人民逃散略盡,軍戶困苦不堪,就連原本順服的山前部落,恐怕也會有異心。”

這句話更直白了。

前線其實是不太適合發展農業生產的,因爲不安定。小規模襲擾還能忍受,大規模劫掠的破壞作用可就太大了。

“六弟若真想經營朔州,我建議多看顧下河西。”邵勖最後說道:“河西郡稍稍靠後,周邊也無多強的胡人部族,種田應能安生一些。邸閣存糧滿了之後,大可通過黃河水運輸送至安北都護府轄區,給人衣食,令將士們安心守禦。”

“黃河水運?”邵瑾一怔。

“六弟你沒發現麼?”邵勖又指着遠處的黃河,說道:“從鳴沙至河濱數千裡,黃河水面開闊,水勢平穩,其實比司、兗境內還適合水運。將來或可每隔一段置河浦一座,築城戍守,我算了算,五六座堡寨就夠了。或由刺史府負責水運,朝廷專設一使職亦可。父親以前不是議設代北水運院麼?朔州亦可設水運院,遣專人管理。至於造船所需木材朔方郡境內森林密佈,大可取之。若捨不得朔方之林材,可至鶉陰境內想辦法,我看過,那邊數百年的大木比比皆是,漫山遍野。”鶉陰境內的是後世哈思山。明朝前中期整個河套境內就沒什麼森林了,沙漠化嚴重,故多取哈思山大木造王宮或堡寨。

不過此時沒這個憂慮。隋末唐初時後套平原(豐州,今巴彥淖爾)森林密佈,唐人便在此造船運兵,而在此之前的南北朝,北魏亦取賀蘭山、豐州大木造船,從薄骨律鎮(靈洲)運糧而下,一船一千五百斛(抵魏晉四千餘斛),兩船一綱,順流而下,給沃野鎮、武川鎮等地提供糧食——河套水運糧食之事,由刁雍主持,蓋因其從南朝逃回,熟悉船運,北魏卻想不到這一節。

大梁朝其實也是以北人爲主。

但因爲種種原因,舉國上下對船運非常熱衷——即便以前不熱衷,這麼多年下來,也被邵賊“洗腦”得非常熱衷了。

邵勖能想到沿黃河水運輸糧之事,或許也是受了他爹影響。

邵瑾這會聽得連連點頭,內心泛起了複雜的情緒。

但他按捺住了或有幾分情真意切地說道:“三兄纔來一年,便已拿出治理朔州的方略,此大才也。若能留下來幫我,兄弟齊心,何事不成?”

邵勖沉默片刻,然後笑了笑,道:“六弟,總要分別的。”

“那也太遠了……”邵瑾下意識說道:“朔州七郡,盡付兄長可也。”

邵勖看了眼弟弟,感覺此刻的他確實有幾分真情,心下寬慰,但還是搖了搖頭,笑道:“弟若有心,多多看顧下春郎和鬥牛就行了。春郎其實是個老實人,一門心思做事,他會成爲你的好幫手的。什麼不方便辦的事,都可以讓他來做。鬥牛胸無大志,除了貨殖、聽曲外,他真的什麼都不關心。你我……終究要分別的呀。”

邵瑾怔怔地看着兄長。

他其實有點分不清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了,至少在這一刻分不清。或許,也沒必要分得太清,就保持着這種微妙的情緒最好不過了。

“三兄、六兄……”元真騎着一匹雄駿的戰馬衝了過來,在馬背上高興地揮着手。

東宮衛士們下意識想上前攔截,被邵瑾止住了。

元真哼了一聲,不滿地看了衛士們一眼,彷彿在說我還能對兄長不利?

下馬之後,對着二位兄長一一行禮,然後說道:“我方纔看到慕容鮮卑的兵馬了,總共二千騎,應是從陰山以北的草原上過來的,就停在白道川那。”

“他們是奉詔前來匯合的。”邵瑾拍了拍元真的肩膀,道:“宇文鮮卑也來了千五百騎,這會已至五原。”

慕容鮮卑、宇文鮮卑、扶余、高句麗總共調集了四千五百步騎,皆精挑細選的壯士。

聽聞遼東國亦發騎士一千、步卒五百,這會還在路上,大概七月下旬趕到朔州。

接下來兩月,朔州諸蕃部會挑選出兩千騎,卑移山以西蕃部出兵一千,橫山之中的氐羌及白部鮮卑出一千步卒,合計萬人。

此萬人裝具齊全,手底下多多少少有點絕活,非普通士卒可比。最關鍵的是,即便步卒亦會騎馬。

不出意外的話,這一萬人會編成一軍,移至涼州境內整訓,以互相熟悉。

從戰術上來說,他們算是偏師,不會和大部隊一起走,那麼進兵路線其實很好猜測了:北方草原,就是當年拓跋猗迤西征的路線。

黃河岸邊又響起了雜亂的馬蹄聲。

三人齊齊望去,只見趙王府護軍牽出來不少馬,開始了操練。

練的是騎術。從動作就可以看得出來,這些人之前不會騎馬,而今是從頭學起。

這樣肯定是練不精的,但目的本來就不是把他們培養成騎兵,只是讓他們學會騎馬趕路罷了。遇敵之時,自有騎兵上前廝殺,而遇到敵人的堡寨或陣列嚴整、未可輕犯的步軍,就需要他們這些騎馬趕路的步卒上前料理了。

“元真,你的王國軍呢?”邵勖也上前摸了摸元真的頭,笑問道。

“還在涼城放牧呢。”元真有些泄氣地說道:“阿爺可能不會讓我西征。”

“三兄也不想讓你西征。”邵勖說道:“你才十六歲,多陪陪阿爺比什麼都重要。”

元真搖頭不語,道:“十月我就回洛陽了,或可央求阿爺同意。”

邵勖、邵瑾二人皆笑。

兄弟三人並排走着,夕陽下的剪影顯得是那麼協調、那麼親密。

而隨着僕從軍的次第抵達,奏疏也如雪片般飛往洛陽。

第1083章 魚腹第928章 南下與接見(下)第929章 圍城“大軍”第871章 舊人第九十七章 朝賀(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聰哥的擔憂第二百零六章 善後與二羊第五十六章 諸般手段第一百三十五章 招攬第九十四章 求援第1186章 劫難第一百二十五章 取法其上,得乎其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滑稽的開始第一百零三章 歌舞昇平第1054章 倒反天罡了!第五十七章 高調入城第1258章 新舊第1211章 還有高手第1345章 雪崩第一百七十五章 低頭第八章 你怎麼報答我?第1223章 相天下第七十六章 信號第1359章 破入第868章 新氣象第797章 耕戰第964章 生老病死第1142章 將軍走此小道第十章 契機第1353章 直插到底第五十四章 凌犯紀綱!第九十九章 結交第1174章 敲定第1178章 軍鎮第一百零二章 殿中將軍第三十九章 還有人來第一百九十三章 贖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流第1373章 鄉宴第1274章 方法論第一百零二章 磨刀霍霍第一百七十七章 軍議與分化第一百五十九章 舉薦第七十五章 渡河第六十九章 好處第1140章 挺進再挺進第一百二十一章 團建第1294章 黃沙第五十一章 散步第795章 官員第四十四章 接戰第1338章 草原上的戰爭第七十一章 三人第四十五章 女人男人第917章 上郡第906章 微妙的關係第1426章 閒言第1294章 黃沙第1378章 舊時代的標誌第一百四十四章 震懾第1339章 躲躲藏藏第二十九章 遲恐晚矣第三十二章 磨人第841章 主動第九十章 官僚系統(上)第1313章 東巡安海第八十四章 掀桌子第三十二章 金帳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勢已去第810章 疫第一百十九章 又菜又愛玩第八十九章 求官第九章 火併第一十六章 遊藝第1001章 戰和之策第1235章 擺爛第一百五十九章 就是追,就是幹!第1366章 永久改變第870章 商路第1188章 三線第二十六章 真正的本錢第1433章 民情第895章 動員(上)第1000章 嶺南嶺北第一百零八章 兩園第1314章 調動(上)第1409章 西苑第967章 新丞相第一百十七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1104章 閒篇第947章 入宮(上)第一百十四章 無能爲力第一百六十八章 波浪第1085章 餘波第1321章 兵馬未動第1246章 觀風第十一章 我來帶你們乞活第二十七章 圈子第一百七十九章 對付第一百四十五章 這口鍋誰敢背?
第1083章 魚腹第928章 南下與接見(下)第929章 圍城“大軍”第871章 舊人第九十七章 朝賀(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聰哥的擔憂第二百零六章 善後與二羊第五十六章 諸般手段第一百三十五章 招攬第九十四章 求援第1186章 劫難第一百二十五章 取法其上,得乎其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滑稽的開始第一百零三章 歌舞昇平第1054章 倒反天罡了!第五十七章 高調入城第1258章 新舊第1211章 還有高手第1345章 雪崩第一百七十五章 低頭第八章 你怎麼報答我?第1223章 相天下第七十六章 信號第1359章 破入第868章 新氣象第797章 耕戰第964章 生老病死第1142章 將軍走此小道第十章 契機第1353章 直插到底第五十四章 凌犯紀綱!第九十九章 結交第1174章 敲定第1178章 軍鎮第一百零二章 殿中將軍第三十九章 還有人來第一百九十三章 贖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流第1373章 鄉宴第1274章 方法論第一百零二章 磨刀霍霍第一百七十七章 軍議與分化第一百五十九章 舉薦第七十五章 渡河第六十九章 好處第1140章 挺進再挺進第一百二十一章 團建第1294章 黃沙第五十一章 散步第795章 官員第四十四章 接戰第1338章 草原上的戰爭第七十一章 三人第四十五章 女人男人第917章 上郡第906章 微妙的關係第1426章 閒言第1294章 黃沙第1378章 舊時代的標誌第一百四十四章 震懾第1339章 躲躲藏藏第二十九章 遲恐晚矣第三十二章 磨人第841章 主動第九十章 官僚系統(上)第1313章 東巡安海第八十四章 掀桌子第三十二章 金帳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勢已去第810章 疫第一百十九章 又菜又愛玩第八十九章 求官第九章 火併第一十六章 遊藝第1001章 戰和之策第1235章 擺爛第一百五十九章 就是追,就是幹!第1366章 永久改變第870章 商路第1188章 三線第二十六章 真正的本錢第1433章 民情第895章 動員(上)第1000章 嶺南嶺北第一百零八章 兩園第1314章 調動(上)第1409章 西苑第967章 新丞相第一百十七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1104章 閒篇第947章 入宮(上)第一百十四章 無能爲力第一百六十八章 波浪第1085章 餘波第1321章 兵馬未動第1246章 觀風第十一章 我來帶你們乞活第二十七章 圈子第一百七十九章 對付第一百四十五章 這口鍋誰敢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