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0章 邊界線

第1080章 邊界線

十二日,江陵城已經大體平靜。

樑軍分作數股,開始清剿殘敵。

其一是大索全城,挨家挨戶搜查,抓捕藏匿的潰兵及晉朝將佐;

其二是派兵至城外搜索,抓捕潰兵;

第三則更爲緊要,西路軍都督蔣恪分出一萬兵馬東行,嘗試收取華容。

當天午後,蔣恪在團團大軍的圍護下,進入了江陵。

陶家撤退得十分匆忙,更十分果斷。

除了人之外,幾乎什麼都沒帶。案几之上,甚至擺放着幾份待批閱的公函。

蔣恪隨手拿起一件,原來是請求徵調青壯上城戍守的事情,其中甚至包括徵發寺廟僧侶,看得蔣恪啞然失笑。

據入城各部彙總,昨日總計抓獲了三千多名俘虜,上午又清查出了二百餘名,除了少數武昌、夏口來的戍兵外,絕大部分都是湘州兵、蠻夷兵以及江陵本地人,被陶侃帶走的大概也就一千五百上下。

蔣恪估摸着,陶侃手頭的荊州兵大概也就一萬五千人上下了,其中還包括本就留鎮武昌、夏口等地的數千人。

就這麼點人,守禦有餘,進取不足。

他們也就只能依託長江、雲夢澤進行防守,和東吳一般,苦苦堅持。

不過己方的傷亡也不小。

諸部雜胡戰死、病歿、造反鎮壓乃至逃亡者超過兩萬五千,丁壯役徒戰死、病歿、逃亡者也有七八千人,禁軍、府兵諸部亦有數千人傷亡、病死。

至於長途轉運糧草軍資的役徒們的死傷,就不在統計之列了,反正也不可能給他們發放撫卹。

四個多月橫掃大半個荊北,得襄陽、新城、上庸、竟陵、南五郡,外加半個江夏攻取襄陽、江陵兩座重鎮,遍數史書,也是一場輝煌的勝利。

這一仗後,蔣恪覺得自己應該也會被天子另眼相看了。

當然,他不奢望一步到位,那樣不現實。按照流傳出來的風聲,南陽樂凱依然會擔任荊州刺史,但沔北都督府會撤銷,改由鉅鹿郡王邵慎出任監襄陽等六郡諸軍事、開府儀同三司,整頓新得之地。

至於他蔣恪,大概是在新幕府中領一個職務,同時兼任南郡太守。至於帶不帶兵,則不好說。

南郡下面的職官,多半是留給荊州本地士族豪強的,雙方將來還要通力合作。

放下手中公函後,蔣恪便吩咐人將陶府財貨清點一番,裝車送往襄陽,統一發賞。

江陵及周邊數萬百姓,無分貧富,人人都要出“贖城錢”,一如襄陽、安陸那般。收完後,同樣送往襄陽,清點造冊,統一分發。

部隊暫時還不會撤。他們會繼續留駐半個月,然後分批撤離。

等到三月份再走就有點危險了,北人很難適應,生病之人數量會激增,畢竟當年曹魏圍攻江陵差不多也是耗到這時候。

其實,從大局上來說,陶侃差一點就成功了。

如果按照他的想法,襄樊那一萬多兵馬撤回來,哪怕只是分兵把守,增強南邊諸要戍的守禦,多拖延幾個月還是有可能的。

從三月份開始,天氣轉熱,疾病滋生,即便有《風土病》預防,也只是比曹魏那會好一些,少病死一些人罷了,真實情況如何誰都說不準。

再加上雨水增多,原本清淺的河流水位暴漲,原本退去的湖沼開始擴張,這些都會給行軍、轉輸帶來巨大的困難,更有利於水師出擊,更靈活機動。

比如甬水在冬天流量很小,有些地方甚至完全沒法行船,陶侃從頭到尾都沒通過這條河流調過兵,但在春汛時期卻完全不一樣。

再比如江陵城東的湖泊,在春夏豐水期會漲到城牆附近,到了那時候,樑軍完全沒法進入這片區域,江陵城可以不受干擾地與外界進行聯繫,哪怕只是通過吃水淺的小船。

甚至於,因爲連天降雨,使得水攻也成爲了可能,而這些在冬季枯水期是難以想象的——別的不談,天寒地凍的時候挖土都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好在東晉朝廷廢物!不然如何能打得這麼輕鬆?

“給陛下發捷報吧。”蔣恪隨手拿起一件漂亮的青瓷,掂了掂後,說道:“另——”

他隨手放下青瓷,說道:“讓楊寶別躲了,趕緊出來。看看江面上還有沒有晉國水師,若沒有,立刻遣人西行,前往巴東。別讓成國大軍突然打過來了,值此之際,巴東可不一定守得住。”

說罷,大步出了陶府。

這個宅子他住不了,更要避嫌。

******

晉軍水陸兵馬主力已經離開巴陵,東下返回夏口、武昌。

但陶侃卻半途滯留在了巴陵,因爲他病倒了。

其子陶夏爲巴陵令,家就安在此處,正好就近照顧,倒省了很多事。

二月十五日傍晚,周撫、王愆期二人站在陶府外,哀聲嘆氣,愁容滿面。

尤其是周撫,戰爭中吃了不止一次敗仗,火氣很大,抱怨道:“仗都打得差不多了,朝廷援軍纔到武昌,不知道這一路上都在幹什麼。”

“道和,這是一兩支援軍的事情嗎?”王愆期苦笑道:“便是這些人半途沒被山彥林截下,按期抵達,也保不住江陵。明公說得是對的,只有大江可擋八十萬樑兵。東吳那麼多年不還是依託大江守禦?邵賊也不傻,快三月了,再打就不合時宜了。況且他的兵也要回去種地,不然吃什麼?有援軍過來,至少沔陽等地可以保住了,在江北也有落腳點。”

周撫沉默片刻,道:“君言甚是。”

頓了頓後又低聲問道:“你可知朝廷會派誰來接手荊州軍政?”

喪師失地,不懲罰是不可能的。

當然,很嚴重的懲罰也是不可能的。

但不管怎樣荊州多半要換人了,陶氏在此經營多年攢下的人望、基業,算是被邵賊一戰擊破。

“還能有誰?”王愆期笑了笑,道:“無非就那三家罷了。”

哪三家?當然是琅琊王氏、琅琊諸葛氏、河內山氏了。

站在天子的立場上,肯定不希望王氏繼續擴大基業的。

荊州雖然丟了不少地方,但江南還有不少郡縣呢,江北也有半個江夏,而爲了與邵賊對抗,說不定還會把湘州並進來,以集中力量守禦長江防線,不讓賊人水師渡過夏口、武昌——如果他們有水師的話。

但天子說話不一定算數。

江州刺史、南中郎將鎮湓口王彬多半願意來荊州,只要王導力推,還是有相當可能走馬上任的,關鍵是王導的態度。

而如果王彬來不了荊州,那麼山遐、諸葛恢是最有可能的人選,即二人移鎮,交出蕪湖和京口。

他們願意嗎?不好說。

況且天子也未必願意讓二人離開。好不容易在建鄴周圍建起了兩個方鎮,可稍稍牽制琅琊王氏,你把他們弄走了,若被王氏佔據了呢?

總之,這事沒那麼簡單,估計要有一番明爭暗鬥,最終才能決定下來。

不過這也不關他們的事了。

跟着陶士衡吃了敗仗,還是好好想想怎麼抽身而出吧。之前聽口風,陶士衡似乎願意把所有罪責都扛下,那樣他們就好過多了,稍稍運作一番,脫身並不難。

至於今後是繼續留在荊州,還是入朝爲官,都無所謂了,先度過眼前的難關再說。

今年這一場大敗,真的太傷了,對所有人而言都是如此。

******

二月二十日,經歷了數日戰鬥後,左金吾衛將軍常粲攻取了華容。

自江陵一路行來,本地豪族要麼中立觀望,要麼遣人勞軍表示順服,唯有胡氏一族佔據華容縣城,舉兵頑抗。

常粲總督帳下兵馬,強攻硬打,拔華容。

至於胡家,當然是很快被剿滅了。他們的核心部曲皆喪命於華容,根本守不住家宅。

這個時候,常粲收到了東路軍黃彪部的消息。

他們嘗試東進攻打沔陽,不是很順利,又撤回來了。

隨後,又分兵一部南下至監利,發現有守軍,招降不果,也沒打,直接撤軍。

至此,戰線終於固定下來了。大致就是雲夢澤西側邊緣外的江陵爲西部邊界,華容、竟陵、楊口一線爲北部邊界,沔陽、豬口爲東部邊界,邊界之外都是雲夢大澤,中間有晉人佔據的部分城塞、縣鄉,大體和三國後期差不多。

唯一的差別就是華容、竟陵等地慢慢被開發出來了,環境有所改善,樑軍硬着頭皮拿下來了,將南北朝的分界線進一步向南推,就像魏晉一步步蠶食掉石城等地一樣。

二十一日,常粲、黃彪都收到了撤軍的命令。

隨徵將士們如蒙大赦,興高采烈地要返回北方。

這鬼地方,誰愛來誰來,他們是不想來第二次了。就算當地豪族反悔,叛樑歸晉,也不關他們事了,留給其他人煩惱去吧。

而此時的邵勳,則在蔡洲島上召集隨駕官員,商討起了撤軍後的治理事宜。

北兵是不可能久駐此地的,撐死了派少許人馬鎮守江陵之類關鍵城鎮,其餘九成以上的兵馬都要班師。

從今往後,地方豪族仍是左右當地局勢的決定性力量。

他們投靠誰,這塊地就是誰的,因此還得善加籠絡。

而籠絡的方式,毫無疑問就是官職之類的利益分配了。

(忘了定自動更新了……)

第955章 亮子第1115章 失能第1028章 樣板第五十九章 夜宴之二第1138章 戰爭的腳步(上)第1130章 感悟第1359章 破入第1156章 就差四五里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階段第1250章 下班第一百八十三章 決斷難做第1079章 丟下第1133章 看法第920章 坐看小兒輩破敵第六十二章 舉薦第一百四十五章 搶第822章 程府第六十八章 兩口子第一百六十五章 朝歌第一百六十六章 落幕第1302章 家傳絕學第822章 程府第九十三章 垃圾時間第958章 策略第二十七章 有100000000點點病第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八十八章 會見第1108章 山城(上)第1374章 祭祖第一百六十二章 前後夾擊第1087章 商屯第1380章 新差事(上)第1129章 我忍第1417章 並非無因第1340章 堆積的量變第三十七章 新年(月票加更5)第七十四章 突然襲擊第1285章 團聚第四十六章 撤兵西晉爵位制度第九十五章 羊、劉第1094章 平城行(上)第1104章 閒篇第1212章 一波未平第一百八十四章 脆弱第一百四十六章 傳統之人第986章 第一次朝賀(上)第1343章 未曾設想的打法第十七章 鬼話第一百十四章 大虎第1059章 苦果第一百五十三章 舊地重遊第三章 潘園第1392章 沒了(爲盟主真的還想再佛五百年加第七十一章 三人第926章 諸般手段第833章 前進!第五十七章 高調入城第1160章 終局(上)第1070章 哪裡最爲緊要?第1409章 西苑第六十章 有事真上第930章 吾今所遣鬥兵,盡非我國人第一百十一章 圍魏救趙(下)第1349章 處置第1448章 一天第一百三十四章 戰略意圖第1159章 背刺第一百三十九章 高朋滿座第1076章 一如既往第六章 巡河(下)第1322章 孤立的據點第一百七十一章 二百四十里第1307章 送行第819章 階梯第四章 行宮第一百三十七章 年前日常(上)第三十五章 後悔來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能走第1398章 清明(上)第八十二章 試探準備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人有份第一百零四章 試探第三十二章 盤賬與應對第882章 商隊第1075章 水戰(下)第二百零二章 人心與對症下藥(上)第四十七章 北上聯絡第1184章 服從第九十三章 諂媚第五十章 東線第1342章 一點誠意沒有第十九章 平陽拾遺(下)第1089章 家事與政治第一百二十七章 勢第一百十章 本土勢力第1018章 風角第二百零二章 人心與對症下藥(上)第1046章 餘丁第一百四十六章 太原佈置
第955章 亮子第1115章 失能第1028章 樣板第五十九章 夜宴之二第1138章 戰爭的腳步(上)第1130章 感悟第1359章 破入第1156章 就差四五里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階段第1250章 下班第一百八十三章 決斷難做第1079章 丟下第1133章 看法第920章 坐看小兒輩破敵第六十二章 舉薦第一百四十五章 搶第822章 程府第六十八章 兩口子第一百六十五章 朝歌第一百六十六章 落幕第1302章 家傳絕學第822章 程府第九十三章 垃圾時間第958章 策略第二十七章 有100000000點點病第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八十八章 會見第1108章 山城(上)第1374章 祭祖第一百六十二章 前後夾擊第1087章 商屯第1380章 新差事(上)第1129章 我忍第1417章 並非無因第1340章 堆積的量變第三十七章 新年(月票加更5)第七十四章 突然襲擊第1285章 團聚第四十六章 撤兵西晉爵位制度第九十五章 羊、劉第1094章 平城行(上)第1104章 閒篇第1212章 一波未平第一百八十四章 脆弱第一百四十六章 傳統之人第986章 第一次朝賀(上)第1343章 未曾設想的打法第十七章 鬼話第一百十四章 大虎第1059章 苦果第一百五十三章 舊地重遊第三章 潘園第1392章 沒了(爲盟主真的還想再佛五百年加第七十一章 三人第926章 諸般手段第833章 前進!第五十七章 高調入城第1160章 終局(上)第1070章 哪裡最爲緊要?第1409章 西苑第六十章 有事真上第930章 吾今所遣鬥兵,盡非我國人第一百十一章 圍魏救趙(下)第1349章 處置第1448章 一天第一百三十四章 戰略意圖第1159章 背刺第一百三十九章 高朋滿座第1076章 一如既往第六章 巡河(下)第1322章 孤立的據點第一百七十一章 二百四十里第1307章 送行第819章 階梯第四章 行宮第一百三十七章 年前日常(上)第三十五章 後悔來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能走第1398章 清明(上)第八十二章 試探準備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人有份第一百零四章 試探第三十二章 盤賬與應對第882章 商隊第1075章 水戰(下)第二百零二章 人心與對症下藥(上)第四十七章 北上聯絡第1184章 服從第九十三章 諂媚第五十章 東線第1342章 一點誠意沒有第十九章 平陽拾遺(下)第1089章 家事與政治第一百二十七章 勢第一百十章 本土勢力第1018章 風角第二百零二章 人心與對症下藥(上)第1046章 餘丁第一百四十六章 太原佈置